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英雄志-第84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多俊美少年,忙道:「等等,我还一事相询,这阿光生得什么漠样,你可还记得?」

「记得吆。」老丈还没说话,后厨却冒出了一个老婆婆,看她眉花眼笑,急急来说:「那阿光是天生的美男子,肤色白、嘴巴甜,一双眼睛像是会说话似的,眨啊眨的,全村没一个人物比得上他……」

杨家村多有俊秀人物,众人亲眼所见,房总管更是亲手所摸,看来这位「阿光」定是个罕见的美男子。唐王爷久在外省,虽不清楚杨远的长相,可看杨肃观、杨绍奇这对兄弟的风采,想来爹爹也差不到哪儿去。

他沈吟半晌,正要再问,却听那老丈呸道:「妇道人家没见识!脸蛋俊管个屁用?家里没饭吃,妳能拿老公的脸蛋下饭?那姓于的就跟妳一般蠢,才会沦得这般清苦……」那老婆婆反讥道:「瞧你酸的,人家于姑娘心甘情愿,却要你啰唆什么?」

「他妈的!谁啰唆了!」老丈怒吼咆哮,重重一拳敲在桌上,门外乡民则是掩嘴偷笑,当作好戏来瞧。唐王爷听得阿光似有妻子,忙问道:「姓于的?这又是谁?」那老丈赶忙收敛怒气,道:「这于姑娘是个江南美女,后来北上依亲,住到了村子里,没想便给无赖糟蹋了。」那老婆婆讥讽道:「没嫁给你,那就不算被糟蹋。」

「他妈的!谁糟蹋谁了!」那老丈大怒欲狂,真要掀桌子了,一片胡闹中,唐王爷微微沈吟,忙问老房道:「杨家主母姓什么?」房总管附耳道:「姓于没错。」

有谱了,唐王爷心下大喜,看杨远的夫人姓于,这「阿光」也有个姓于的老婆,世上岂有这般巧合事?他心中生出希望,反而不敢随口来问,当下取起了杯子,喝了口粗茶,细细凝思过后,方纔道:「老丈,你最后一回见到阿光……是在什么时候?」

「景泰十四年。」老婆婆又冒出来了,她掀开布帘,笑道:「那年阿光到家里借钱,说要再拼一次科考,以后就没回来了。」

「贱婆娘!妳到底向着谁?」那老丈怒吼狂叫,将布帘摔了回去,他见众人瞧着自己,赶忙咳了几声,道:「妇道人家,不须一般见识。」唐王爷不置可否,只微笑道:「后来呢?你没去找于姑娘要债?」那老者脸上一红,忙道:「这也没法子啊,咱们找不到阿光,怕他卷款逃亡了,便去他家里找人,后来于姑娘把房于抵给我们,便带着孩子走了……」

「等等……」唐王爷讶道:「孩子?阿光有孩子?」那老者道:「有啊,那孩子倒是比他爹爹强多了,六七岁年纪,人静话少,一双眸子炯炯发光,那时候咱们赶他母子出门,他也不哭不叫,居然还懂得安慰娘……」唐王爷心下一凛,便与房总管对望一眼,忙道:「这孩子叫什么名字?」那老者皱眉苦思:「我想想,这孩子好像叫……叫什么屁来着……」

「观管。」老婆婆又冒出头来了,笑道:「我记得,那孩子就叫这名字。」

唐王爷心下震惊,不由坐直了身子:「观管?」那老婆婆笑道:「是啊,观管、观管。于姑娘是南方人,给儿子取的小名也好听,唱曲儿似的。」

观观、观管,杨肃观。情节一一吻合,这「阿光」不只老婆姓于,还有个儿子小名「观管」,恰与杨远一模一样,要说天下事有这般巧法,当真让人难以置信。只是说来奇怪,要说「阿光」真是「杨远」,当年他金榜登科,必然得意洋洋、衣锦还乡,怎会逃得不见人影?再说这「阿光」性情懒散、不学无术,杨远则是精明内敛,这两人性子全然相反,怎能又是同一人?

唐王爷越想越怪,始终找不出一个道理,便道:「老丈,我想看看阿光的祖坟。」

众人微微一惊,都知唐王爷要上查三代了,唐王爷不愧是精明人物,说话间便夹带了一张银票,兀自道:「老丈行个方便。我想给阿光的先人烧点纸钱。」都说有钱好办事,那老者不敢怠慢,一边盯着银票,一边陪笑道:「太多了、太多了。」正假意推辞间,那老婆婆已将银票夹手夺走,笑道:「几位爷台,这就请吧。」

一行人准备了香烛纸钱,便朝杨家祖坟而去,行不多时,眼里已能见得一处家庙,看庙后一座大土丘,方碑黄土,洽道林立,不知葬了几百几千人。那老婆婆解释道:「这是他们杨家的祖坟,男葬左、女葬右,夫妻死后不相往来。」那老丈怒道:「什么叫不相往来?银钱往不往来?」说着举手喝道:「把银票拿来!」老婆婆杨首高哼,掉头而去,那老丈怒从心中起,便又追了上去怒骂,众儿孙看在眼里,一个个都来排解,连房总管也凑起了热闹。

正吵间,众人行到几座孤坟前,眼看那老头气得说不出话来,那老婆婆便又笑道:「这两座墓葬得是阿光的父祖辈,他爷爷叫做杨契,是族里的六叔,他爹叫杨辛,和我那口子是平辈,咱们都叫他四哥。」她拉拉杂杂说了一串,拉过了孙子,便道:「阿中,烧纸钱。」

众太监唉声叹气,想今夜本是元宵,谁知却成了清明大祭祖,四处拜死人,一会儿东厂老前辈、一会儿杨家老祖宗,当真晦气之至。众人胡乱烧了些纸钱,唐王爷便俯身下来,细看墓碑,只见上头刻着寥寥数语:「君讳契……关西杨氏子,永乐年生,武英元年殁……享寿五十又七……」

眼看碑文潦车不堪,唐王爷不觉愕然:「这墓碑是谁立的?怎就如此草草了事?」那老者冷冷笑道:「还会有谁?不是阿光那不肖子孙,谁会省这个钱?」

墓碑刻字,至多不过三五两,看这阿光真是能省则省了。那老婆婆笑道:「好啊,最好阿光立个天塔高的大墓碑,搁在村子口给大家瞧,也好教你们多学几个『丁』字。」听得此言,全场姓杨的都脸红了,想来目不识丁之故。

所谓墓志铭,铭者似诗,志文似文,一刻死者的爵里姓氏,一为记人之正文,分三言、四言、七言,有一句一韵、两句一韵之分,极为讲究,看这杨家村本是穷乡僻壤,若真要立个天大的石碑在此,反而显得突兀。

唐王爷情知如此,便也不多言,转朝另一处墓碑瞧去,读道:「君讳辛,关西杨氏子,隆庆年生,武英元年卒,享寿二十三。」读到此处,不觉微微一凛:「武英元年卒?怎么父子俩都是同一年死的?」

众人满心讶异,全数朝那老者望去,只见他叹了口气,道:「走水了。」众人愕然道:「火灾?这火这么厉害?」那老者叹道:「这就是命啰。咱们六老爷这支原本挺兴旺的,在村里开了间大染坊,攒了不少钱。结果一年家中大火,不只把六老爷烧死了,还把庄院烧成了白地。」

唐王爷深深吸了口气,叉道:「那阿光呢?他是怎么逃过劫数的?」那老者叹道:「那几天他和他娘回娘家去了,便留了性命下来。不过他娘的命也短,几个月不到,便淹死在河里,唉……说来这家人真是多灾多难,活像给谁诅咒似的。」

听得「诅咒」二字,唐王爷自是心下一凛,今晚穷心竭力,众人由宫廷入密道、再由密道至小镜湖,慢慢找到了刘敬政变之地,之后抽丝剥茧,又来到了杨家村。这一切苦心意旨,便是要寻出「隆庆皇帝」挖掘密道的用意。此时乍然听得「诅咒」二字,众人心里都有不祥之感。

想起那个皇家诅咒,房总管心里有点害怕,便试探道:「老大爷,这……这杨契一家人,不会是住在小镜湖畔吧?」此问一出,那老头儿不觉讶道:「是啊,那谷仓以前就是他们老家,您是怎么晓得的?」房总管一问就中,不觉苦笑两声,便与唐王爷对望一眼,两人都见到彼此眼中的不安。

当年隆庆皇帝深掘密道,工事庞大,却无人明白为什么,只是更让人惊奇不解的,这密道居然一路通往乡野百姓的祖宅?当真让人百思不得其解,房总管心里犯了怕,附耳道:「王爷,先别问下去了,这事有鬼。」房总管怕,唐王爷当然也怕,他心下又是惶恐,又是骇然,便只在坟边踱步沈思,直想把事情的来龙去脉查个明白。

走着走,忽见墓旁有个小土堆,荒烟蔓草,无碑无记,唐王爷微微一愣,当即停下脚来,道:「老丈,这是什么?」那老者神色犹疑,迟迟不答,一旁老婆婆便说了:「这儿葬着六爷爷的闺女。阿光喊她姑姑。」唐王爷讶道:「闺女?怎会和爹爹葬在一起?」那老婆婆面露怜悯之色,道:「这闺女没有出嫁,那年六爷家里失火,便把她一块儿烧死了。」

众人哦了一声,颇表惋惜,却听房总管道:「等等,杨家女人不都该葬在山麓右边么?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4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