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湾区之王-第20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八月初,陆恪加盟旧金山49人的消息,着实让杰夫亢奋了一把——机缘巧合之下,杰夫在旧金山找到了工作,现在,他又可以再次回到橄榄球的世界里,每周的比赛日都加入全城狂欢之中。
  经历了第一周的大胜之后,这一周,杰夫先是巧遇了内特,而后又得知丹尼在硅谷工作。
  兜兜转转,他们又一次齐聚一堂,成为了陆恪在职业联盟里的第一批球迷。真正的球迷。
  “和我说说,那场比赛到底是怎么回事?”克里斯无比兴奋地说道,“这是他的第一场比赛?”
  “对,但他没有丝毫的慌乱,仿佛已经在那片球场之上磨炼了十几年一般。”内特和杰夫,你一言我一语地开始回忆起来。
  渐渐地,渐渐地,坐在吧台附近的其他球迷们也聚集了过来,侧耳倾听,加入讨论。
  关于这名华裔四分卫,所有一切都太过神秘,也太过神奇,支离破碎的资料片段,根本不足以拼凑起故事的脉络;现在,忠实球迷亲口讲述当初比赛的一举一动,对于其他球迷们来说,绝对是千载难逢的机会。
  在诸多噱头和名号之下,“陆恪”的形象渐渐变得丰富饱满起来。不是来自于传闻,不是来自于媒体,也不是来自于网络。
  围绕在杰夫等人身边的球迷,越来越多,最开始的三、五个,而后发展到十几个,来来往往,好不热闹。夜幕渐渐降临,比赛的热潮却渐渐汹涌,“乔的酒吧”仅仅只是旧金山的冰山一角,全城狂欢。


第186章 专访记者
  布莱恩·威斯特布鲁克缓缓地将车子停靠下来,一边熄火拔钥匙,一边透过车窗打量着街区。
  旧金山是一座建立在山丘之上的城市,起起伏伏的特殊地貌,形成了城市的独特风景线,连绵起伏的街道曲线制造出了独一无二的视觉景观,站在山顶和站在山脚,可以捕捉到截然不同的生活面貌。
  现在布莱恩就站在一条斜坡之上,街道两侧的成荫绿树顺着南北方向一路上扬,红墙白顶的房屋在大片大片的绿色之中交错,仿佛童话故事里杰克的豆子一般,种植下去之后,成长为苍天大树,一路旋转一路上升,走到视线的尽头,就可以触摸到那一片浅蓝色的苍穹,置身于慵懒闲散的云层之中,窥探着另外一个世界的神秘。
  斑斓的青石板砖、怪异的橡木树屋、破旧的帆布篷车、随意停靠的自行车、瓶瓶罐罐摆放的嬉皮士标志、鲜艳的亚麻方巾……街道两侧支离破碎的色彩区块,勾勒出文化融合的奇异景象,这却是旧金山最特别的影像。
  这就是陆恪成长与生活的街区。意料之外,却又在情理之中。
  印象之中,亚裔移民更加热衷于抱团居住,日本人的小东京,韩国人的韩国城,中国人的唐人街,即使是移民群体相对少数的东南亚和中东移民也都是如此,每个区域都洋溢充斥着属于自己的文化和习俗,仿佛在异国他乡开辟出一片故乡的天地。
  陆恪的父母选择定居于此,确实是一个小小的意外。
  但,也不是所有亚裔移民都居住在相对应的区域,毕竟,旧金山是整个北美大陆之上,文化最多元也最融洽的一座城市——即使是纽约也比不上。如果他们希望选择其他区域,那么海特·阿什伯里区确实是合理的选择。
  仅仅只是一个街区的拜访,布莱恩就开始在脑海里勾勒陆恪的形象。
  不是球场之上的十四号四分卫,那个年轻人,穿着球衣戴着头盔,看不到面容,也看不到眼神,似乎仅仅只是球队之中的一个符号,“十四号”、“四分卫”、“落选新秀”,这些标签就是全部了;而是生活之中的陆恪。
  他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的父母如何?他成长在什么环境之下?他的性格如何?为人处世是什么风格?比赛作风和私下个性又有什么区别和联系?在球场之外,他有什么兴趣爱好?他是一个什么类型的球员?
  无数的想法、无数的疑问,在布莱恩的脑海里沸沸扬扬。
  如此说来,着实有些荒唐。在竞技体育之中,只有真正的顶尖巨星,人们才会好奇他在球场之外的生活和形象,比如汤姆·布雷迪和他的世界超模妻子吉赛尔·邦辰(Gisele Bundchen),比如说本·罗斯里斯伯格的性侵丑闻。
  至于那些新秀球员,比起场外八卦和个人形象来说,他们的首要任务还是在球场之上证明自己。没有人关心,这名新秀“是好人还是坏人”;所有人都关心,这名新秀“能不能打好球”。
  对于陆恪来说,也是如此。
  “十四号”球衣和头盔之下的那个年轻人,球场之外到底是什么模样和形象,没有人会在乎;与其关心这些没有营养的炒作话题,不如讨论一下,第三周的比赛,应该选择艾利克斯·史密斯,还是继续沿用这名落选新秀四分卫。
  但,布莱恩却产生了浓厚的好奇。
  不仅因为陆恪的崛起之路太过神奇;还因为陆恪的场上表现太过惊艳——不是四分卫评分之类的数字,而是关键时刻的勇者之心。在那一刻,布莱恩真正地忘记了陆恪的“华裔”身份,更多是力挽狂澜的胜利功臣。
  打量探望着整条街区,试图寻找目标建筑,不经意间,布莱恩就捕捉到了一个年轻人的身影,推开屋子的正门,手里提着两袋垃圾,踩着轻快的步伐,快步走了出来。
  一件简单的白色T恤搭配浅蓝色牛仔裤,一双普通的白色帆布鞋,随意地套了一件深蓝色的棒球夹克外套,一头黑色的短发在旧金山的狂风之中略显凌乱,隐约可以勾勒出年轻而朝气的五官轮廓,还有些许稚气未脱的少年气质。
  眼前的年轻人,赫然就是陆恪。
  没有球场之上大杀四方的强势,没有带领球队绝地逆转的霸气,也没有面对媒体妙语连珠的机智,看起来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年轻人,正在乖乖地帮忙家里完成家务活,嘴里絮絮叨叨地抱怨着,但该做的都还是老老实实地做完。
  “小鹿斑比”,这是布莱恩脑海里闪过的第一印象。
  在西方人眼中,亚裔面孔总是格外年轻,更为准确一点,根本无法识别年龄的迹象;更何况,陆恪本来就未满二十二岁,刚刚大学毕业,对于在社会之上摸爬滚打多年的布莱恩来说,也就是一个青涩的毛头小子。
  此时,这种印象就更加深刻了。如果有人说,陆恪是一名高中生,布莱恩也会相信的。
  但,对于橄榄球来说,这却不是一件好事。亚裔面孔的陌生和怀疑,本来就让人们充满了质疑;而新秀的年轻和生涩,更是没有帮上忙。可以想象,在赢得球迷认可的道路上,陆恪还需要完成很多很多的挑战。
  打开车门,布莱恩没有追上去,而是站在街对面,目送着陆恪小跑到了街道底端的拐角处,丢掉了垃圾;而后又目送着陆恪小跑着回来。
  “早上好,陆恪。”然后,布莱恩打起了招呼,“今天不是垃圾日?”
  在这样的小区里,有两种方式可以处理垃圾。
  一种是固定的垃圾日,一般每周有四次,而且经过的时间也是固定的,家家户户都将垃圾打包好,放在家门口,垃圾车会过来收走,但如果错过了收垃圾的时间,那么就必须选择另外一种方式了,否则就当做乱丢垃圾处理。
  另一种则是亲自提着垃圾,前往附近街区的大型垃圾箱丢弃。这样的垃圾箱,往往几个街区才有一个,路途遥远。所以,在美国,人们经常戏言:开车前往丢垃圾。这不是玩笑,而是真实生活里会发生的。
  “明天才是。”陆恪停下了脚步,微笑地说道,“今天家里有客人,所以我母亲正在打扫。”思绪稍稍一转,陆恪轻笑了起来,“你看起来很陌生,在这附近从来没有见过你。我猜,你应该就是今天拜访的客人了吧?”
  “布莱恩·威斯特布鲁克,‘旧金山纪事报’。”布莱恩快步迎了上前,笑容满面地打起了招呼,“抱歉,希望我的到来,没有打乱你们的日常生活。”
  布莱恩表示了一下客套,却听陆恪说道,“没有什么打扰。不过,我父母专门请了一天假;然后提前打扫了卫生,准备了午饭;还有,私底下说,我母亲甚至还化妆了,然后,我父亲专门翻找出了一套正规又不会太隆重的衣服。除此之外,没有什么打扰的。”
  布莱恩的面部表情不由微微一僵,有些抽搐,这……是玩笑吗?
  但,陆恪却丝毫没有开玩笑的意思,一本正经地带着布莱恩走进了屋子里,“爸,妈,记者过来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