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超品公子(想见)-第141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得了薛向表扬,老蒋喜笑颜开,一边的唐支书却一盆凉水浇过来,“薛书记,咱们去哪儿寻那么大的网,再说下这种网,可是要老鱼把式把关的。”
  老蒋脸色瞬时一变,的确,在他儿时记忆里,下这种巨网,并非每次都满载而归的,打鱼的效果,全看渔把头的水准。
  薛向摆摆手道,“你们想多了,咱们云锦湖才多大,哪里需要那样的巨网,差不多就行了,既然网不需太过巨大,俗话说船小好调头,一次不行,咱们多捕几次,有什么打紧。”
  的确,云锦湖不似查干湖那般,要那种特大型巨网,每次下网都得七八个小时,各项人工成本惊人,一次捕捞不起,就损失巨大。
  
  第三百三十九章
  
  云锦湖虽也广袤,较之查干湖却相去甚远,用张差不多的巨网,采取这种捕捞方式即可,一次不成,多来几次,人工成本也不至太大。
  薛向这一分说,众人瞬间明了,弄清了根由,薛老三便宣布散会,捕捞行动便即开始。
  云锦湖要破冰捕鱼的消息,方扩散出去,整个云锦地区都沸腾了,四里八乡,大人小孩,第一时间,以火箭飙射的速度,齐齐围堵过来,凑着天大热闹,看着绝顶稀奇。
  捕捞队,由薛书记亲自领衔,离云锦最近的十来个村子的村长,村支书入队,做副调度,因为渔网,渔工,皆是这十来个村子就近供应。
  捕捞过程,正如蒋大为所说一般无二,仅有的区别是这渔网有些特色,并非一整张网,而是从各家收集的寻常家用渔网,重新打结而成,长约两里,且为怕渔网不够力,皆是双结而成,为做这么副巨网,整整花去上百副小网。
  亏得是在云锦,有个云锦湖,周遭村民家家渔具齐全,若是换作旁的地儿,又哪里去弄这些渔网。
  因着网长,下网也稍显漫长,足足一个钟头,这千米长网,才下完全。
  又过十余分钟,薛老三喝令起网,蒋大为重重一鞭子抽在两头健硕青牛的背脊上,犍牛背脊上两坨健硕的肌肉立时坟起一座小山,双腿迈动,套在磨盘上的粗大缆绳立时被拉动。
  缆绳这一动,湖里的巨网亦被拖动。
  霎时间,围观的人群齐齐高声喝彩,更有成群的孩子蹦跳着追逐着渔网奔跑。
  原来,这一网实在捞得结实,渔网还在水底,那密密麻麻的白鱼,隔着透明的冰块便能瞧得分明。
  这些娃娃们哪里是在追着渔网跑,分明是在追着水里的鱼跑。
  待得渔网彻底起来,便是薛老三也惊得没了语言,他从没见过这么多鱼,如山似海,好像整个东海都被反倒在了眼前。
  那白茫茫一片,铺成了银山,薄薄金阳下,所有人都惊呆了。
  还是兴奋过头的小家伙扑上身来,才将走神的薛老三从神游中拉了回来,便听他扯着嗓子喊道,“都愣着干什么,装鱼啊,麻溜儿的,另外,不足一斤的全部放回湖去!”
  薛老三虽非老猎人,但也知晓“猎杀不绝”的道理。
  一网过后,连续又捕捞了十数网,虽有几网收获不佳,剩余几网皆是满载而回。
  说来,也亏得石碣村那帮青壮闹鬼,让云锦湖休养生息了十好几年,十多年下来,湖里的渔产繁盛得惊人。
  一日所得,稍稍汇总,不下二十万斤。
  而如今的云锦湖已然在薛老三的强力干涉下,完全收归国有,如此算来,这二十余万斤鲜鱼皆为云锦新区管委会所有。
  可薛老三深知利益均沾的道理,且今年是云锦湖收归国有的第一年,虽然云锦一带村民,慑于他薛书记的威名,无人敢闹事,可心存埋怨者必定极众。
  薛老三自然不愿无端失去好容易才收拢一处的人心,当即下令分鱼,凡云锦新区辖区内居民,凭户口本,每人准免费领取鲜鱼两斤,以常平价购买鲜鱼五斤。
  云锦内,居民户数约莫在三万户左右,赠送两斤,则少去了六万斤,这个手笔不算小。
  且这是个凭票供应的年代,准许无票以常平价购置鲜鱼,也算是一种变相福利。
  况且,今年的云锦不比往年,因着参与新区管委会基建,几乎家家年景都旺,几块钱的鱼如何会吃不起。
  薛老三此令一出,几乎举区称善。
  全区范围内,连夜就开始了分鱼卖鱼,足足折腾了两天,这堆鲜鱼才算处理干净,倒是让邻县之民,好一番眼馋,云锦的老百姓也是第一次收获他县的艳羡,便连这新年过得都精神了许多。
  村民虽有狭隘,却性多质朴,最知感恩,适逢团圆饭,查见自家桌上,较之往年丰盛了不少,思及原由,不由自主便浮现了“薛书记”三字。
  今年的云锦新区的团圆饭,不知道多少人家,都在自家的团圆桌上冲薛书记遥遥敬酒。
  当然,这些暗处的祝福,薛书记是不可能立时得知了,早在那捕鱼结束的次日,他便带着一家子坐上了回京城的飞机。
  原来,本来既定春节在外视察的薛安远,忽然传来最新消息,年三十回京,让薛向领着一家人回去。
  老爷子下了令,薛老三哪敢不从,好在如今云锦新区,可谓根基已成,海清河宴,不怕再出幺蛾子。
  薛安远果然是年三十回来的,几乎是卡着团圆饭的钟点儿,一家人吃了餐薛老三亲自料理的团圆饭,围坐在炉边,唠起了家常。
  正闹得热闹,门外传来了喇叭声,薛安远,薛向相视一眼,同时站起声来。
  今日是年三十,按规矩,再有事儿,也不能找上门来,且薛家门禁森严,断不会让车开到门口,还不见警卫处通报。
  唯一的可能,就是来人得到了薛家的豁免权,有这资格的,除了那些政局,便是许子干,安在海等寥寥数人。
  而非选在如此时间拜访,必然有紧要之事。
  果然,没多会儿,门推开了,正是许子干。
  小家伙欢呼一声,便冲了过去,许子干虽然对薛家几兄妹都是极好,可最得青眼的还是小家伙。
  混得熟了,小家伙在百依百顺的许伯伯面前,自难免有些无法无天了。
  这不,她小人儿一凑上前,就去数抚弄许子干坚硬的短髭,边拿小手托举,边格格直笑,和许子干好一番闹腾,最后,在薛老三的干预下,方才做个鬼脸,溜去一边。
  苏美人虽不从政,却是明眼人,知晓这三位又要谈什么军国大事,当即,便组织起了麻将场,将小家伙三人调拨开来。
  苏美人四人去后,薛安远便招呼许子干和薛向,进了书房。
  “听说安远大哥突然回京,我过来看看。”
  许子干屁股方在藤椅上坐了,便直陈来意。
  很明显,许子干在问薛安远,因何返京。
  毕竟,如今的薛安远几乎掌握国家半数军机,一举一动极是关键,再加上,近来,顶层风波不靖,许子干为某人担心,便上门来。
  说来,许子干也是关心则乱,一来,他此时登门,稍显冒失,毕竟他也是中央大员,一举一动也在有心人的观瞻之内;二来,以薛,许两家如今的关系,若真有与许子干相干系的大事儿,薛安远早就知会了。
  “没什么大不了的,南边的小朋友又调皮了,前些日子,在老山又闹出了小动作,我回京来参加紧急军委会议,托他们的福,我倒是能忙里偷闲,回家过个团圆脸了。”
  薛安远微笑着解释。
  听说是军事上的事儿,许子干松了口气,“这群南蛮子,是得好好收拾收拾,不收拾得他们怕了,就没个完,这都多少年了,还黏在那儿。”
  薛老三熟知军史,薛安远虽只隐晦点了点,他便知是何事了。
  原来,又是越南在交界处搞出了动作。
  说来,征南战役结束已有数载了,其实南疆还是一刻不灵,双方并未签订什么停火协议,所以大规模的交火没有,小规模的冲突却是不断。
  好在闹不出什么大乱子,薛老三也就没多做瞩目。
  思及许子干的审慎,他心中不由酸楚,调转话题道,“许校长,别净给别人操心,须知那些超出干预能力的事儿,操心也是无用,还是多考虑自己的当下吧。”
  薛向的话,许子干听得明白,他心中何尝不清楚自己担心的那些事儿,纯是瞎操心。
  可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受人点滴,当思涌泉。
  见许子干闷头抽烟,并不搭话,薛老三道,“得,既然您不爱听我说这个,咱换个话题,小半年了,党校报刊,我每期必读,可翻来覆去,我都没见您有大作问世,须知您现在可不是一省书记,而是央校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