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弄潮-第23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赵国栋想了一想才道:“这一点倒是可以考虑,就当给咱们职工发奖金吧。”
“嗯。现在物价上涨这么快。年底了考虑一下福利奖金也正常。”古志常也赞同。
“如果你们都同意这个方案。估计在年后我们就可以就这个方案在董事会里正式通过。然后和县里签署协议。正式接手一建司。”
“嗯。这也没啥问题。培哥。我和古叔都信得过你。你就按照你地想法办就行了。我和古叔就安心当个战略投资者。”赵国栋笑了起来。“只是公司规模扩大了两倍。培哥考虑怎么在业务上拓展呢?”
“这我倒是早有考虑。接手了一建司我们公司资质可以立即变成二级资质。一建司在管理上虽然相当混乱。但是问题还是出在他们公司管理层。尤其是那几个经理副经理以及财务上。不过那帮家伙做得很隐秘。检察院都去查过。都没有查出啥问题。这也是一建司职工闹腾得最起劲儿地原因。但是一建司那帮技术人员能力却不赖。这也是我赞成兼并一建司地最大原因。”
“那培哥有没有考虑过提高这些技术人员积极性地办法呢?”赵国栋笑着问。
“考虑过。但是现在还没有正式合并。我只能私下建议他们可以尽可能地多从其他不愿意持股地职工手中购买股份。至于以后公司肯定会考虑技术人员地待遇。”杨天培显然很重视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地作用:“我从干技术出身。又搞了这么久管理。清楚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作用。搞建筑这一行。这两项至关重要。”
“嗯,随着公司规模不断扩大,技术人才很重要,而管理人才更为重要,而这恰恰是很多企业现在缺乏的。”赵国栋提醒杨天培道:“培哥,现代企业中管理才是第一位地,尤其是公司壮大起来,在这方面更要跟上才行,而最好的办法是早作准备培养自己的管理人才。”
“国栋,你不到企业上来搞实在太可惜了。”深深的看了一眼赵国栋之后杨天培才由衷的道:“很多企业老板只顾开拓市场抢生意,觉得市场才是第一位,根本就没有考虑过企业自身的建设发展,更不用说管理人才的培养了,咱们企业现在虽小,但是要想一步一步壮大,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都要跟上,我已经打算今年开始就要有计划的对公司里员工进行培训,并选拔一些有潜力的员工进行重点培养,打造一批属于我们天孚公司自己地管理层。”
“培哥,在这儿我也敞开心胸说亮话,我不会踏入商场,所有这一切都只有靠你,但是咱们可以分析一下公司日后发展的方向。”赵国栋深深吐出一口气,“建筑目前是我们主业,或许日后也会是,但是我想天孚公司应该逐渐向建筑和开发一体化方式发展,甚至以后要以开发为主。”
“你是说搞房地产开发?”杨天培若有所思地道:“可是现在房地产行业相当不景气,房子卖不掉,很多房地产商负债累累,咱们天孚公司都还有一两笔烂账没有收回来,就是这些房地产公司欠下的,现在抵当了几套房子在手中,处理了两套,现在都还有三套压在公司手上。”
“培哥,相信我,眼前地不景气都只是暂时的,要不了三五年房地产行业就会火爆起来,而且会成为国民经济中地支柱产业,土地、房产都会大幅度增值攀高,所以要想让天孚公司壮大起来,仅仅落足于建筑这个行业远远不够,我们必须要进入房地产行业,而且要让房地产成为天孚公司主业,现在我们要做的是尽量利用这一两年把天孚公司做大做强,房地产行业是个讲求规模和资金地行业,只有做大做强之后,我们才能选择最合适的时机踏足房地产行业。”
赵国栋如此肯定的语气让杨天培和古志常都陷入了沉思,杨天培从事建筑行业自然对房地产行业不陌生,“国栋,我知道去年7月国务院好像出台了一个《关于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文件,好像要求要逐步取消福利分房制度,把住房商品化,但是各地好像并没有真正落实,机关单位都还是按照原来的方式,各单位职工住房都还是由各单位自己修建解决,是不是你觉得这个文件会逐渐落实?”
“嗯,几年之内,机关单位福利分房将会被彻底终止,而城镇住房商品化将是必然趋势,到那时候所有城市居民住房需求都只有通过商品房这唯一渠道来解决供应,所以房地产行业将会迎来一个前所未有的巨大发展前景,而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农村中也会有越来越多的人涌入城市,对住房需求将会更大,这也会更大刺激房地产行业发展,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遇。”
赵国栋能够从杨天培和古志常疑惑的目光中看出什么,谁能这么肯定住房商品化会很快推行开来,谁能确定城市化进程推进速度有多快?而谁又能肯定这些原因会对房地产行业带来什么样的机遇,这一切都未可知,但是赵国栋总不能说那是因为自己后世记忆中当房奴换来的惨痛经历吧。
“如果说国家真的终止福利分房这个规则,那住房商品化的确可以很大程度激活房地产市场,但是具体什么时候却很难把握,国家可能也会综合考虑目前经济发展状况以及民众接受度才会渐渐推行这个政策吧?”古志常作为厂里分管后勤和基建的厂长当然清楚住房商品化对于普通民众的巨大压力,这也许将成为普通老百姓最大的一笔开支,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
“现在国家不是已经下发了文件么?这就是在打基础逐步推行,让民众有一段时间逐渐接受的缓冲期,要让民众逐渐明白这是一个不可逆转的大趋势,一旦时机成熟那就会毫不动摇的推开来,到那个时候就该是房地产行业的盛宴时代了。”赵国栋微微一笑,“失去这个机会,你我日后都会后悔终生的。”
兄弟们最后几天了,有月票的支持一下啊,后面追得很紧啊。
诚心征集书友当版主,具体办法欢迎喜欢本书的读者来帮老瑞管理本书事宜。
第四卷 华丽的低调 第四十节 胃口(第二更求月票!)
和杨天培、古志常的谈话总能让人心中泛起无限豪情壮志,杨天培是一个相当谨慎而又稳健的企业家,谨慎和稳健的风格可以帮助企业规避很多风险,但是同样也有可能让企业丧失不少发展壮大的良机,而能够把握好其中的度就有可能成为一代大家。
在具体经营上杨天培的作风无疑是最为合适的,而在战略眼光上有了自己的点拨,那一切皆成为可能,采取一些稍稍激进的手法,适当的加大扩张步伐,在这个年代是必要的,否则一旦步入98年以后,没有足够的资本和规模你是无法在房地产行业上成为真正的强者,赵国栋不希望天孚公司只停留于业界的二流角色上。
自己已经为天孚公司指明了日后发展的方向,并且明确了天孚公司在未来两三年的目标,赚钱固然重要,更重要的是要壮大公司规模,要在两三年内使得天孚公司可以顺理成章的步入安都乃至安原房地产行业中。
而一个企业要想发展壮大,借助银行的融资支持就是必然,那么加强与建行的联系沟通就成了至关重要的一环,赵国栋知道有些时候自己必须要发挥一些作用,当然这可以通过一些更让人容易接受的方式来进行。
杨天培告诉赵国栋他已经在梅县那边打开了局面,除了梅江大桥之外,梅江县城改造的部分工程他也入了围,虽然大部分工程都被当地建筑公司拿走,但是天孚公司也拿下了一笔相当可观的工程。而这个工程接下来之后人力资源和资金上的困境就显露出来,这也是素来谨慎地杨天培想要吞并一建司另外一个主要原因。
赵国栋并没有具体过问杨天培如何能够在梅县那边打开局面,这脱不开和当地党政主要领导有某些关系,尤其是这种旧城改造项目就显得更不容易了。
吞并一建司可以解决人员问题,但是资金问题就只能通过银行来解决了。
资金问题一直是困扰每个企业的难题。几乎是任何时候任何企业都不同程度的存在缺口,而银行方面总是占据着主导性地位。
不过对于眼下的沧浪之水矿泉水有限公司来说却是一个例外。
“宾州地方政府方面希望我们公司能够率先将公司总部建在宾州新规划的经济技术区内,并且愿意以相当低廉地价格出让给我们一块土地,前提是我们公司必须要在那里建成一幢宾州地标性的建筑物。//”
赵长川在自己兄长面前显得很自信,“我正在和宾州政府就土地位置和面积问题进行磋商,他们提供的土地面积虽然很大,但是位置却不太令我满意。既然要让咱们建成地标性建筑物,那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