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铁血大民国(大罗)-第136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联邦的土地和资源好像都是世界第一,不过让6。8亿人口平均一下,可就远远比不过美德英人民了。而且由于现在中国的城市化率较低,因此人口出生率比美英德等国高了不知道多少,如果不能尽快提高城市化率,未来中国的人口峰值突破20亿都是有可能的!
常瑞青嗯了一声,继续往下说道:“如果20年后我国的人口总数达到13亿,而农村人口保持在1。5亿的话,我们的城市人口就将达到11。5亿。而且其中的60%到70%将会生活在以八大都会为核心的城市群当中。”
“什么?11。5亿的70%可是8。05亿人啊!那么多人生活在8个大都会中?也就是说每个大都会都会有1亿居民!?”周e来掰着手指头算了算,第一个就提出异议了。“总理,纵观东西洋各国,何时有过居民超过1000万人的城市?要让一个城市的居民达到10000万岂不是在开国际玩笑啊?”
常瑞青笑了笑道:“翔宇的这个话我可不赞成,我们的八大都会有多少人不在于东西洋各国的城市有多大,而是在于八大都会的面积有多大。目前八大都会的可利用的土地面积之和大约有35000平方公里,这个数字是不包括水域和山地的,也就是说都是可以建设成市区的。”
“那也安置不了8亿人啊!”毛泽东也附和道:“就算把35000平方公里全都建设成市区,每个平方公里能放多少人?不会超过10000?能放4亿人就顶天了。”
常瑞青点点头,接着他的话往下说道:“总统,我的意思是将来会有7亿到8亿人口居住在以八大都会为中心的城市群当中,到时候,上海到南京之间,广州到香港之间,北京到天津之间,还有武汉三镇的周围,还有大半个辽东半岛,都会遍布人口集中的城市。这些城市群的总面积肯定会数倍甚至十倍于八大都会,用来安置7亿到8亿人口是绰绰有余的。当然人口聚集是有一个过程的,不可能在一朝一夕之内完成。即使我们用第二次土改来推动,恐怕也需要10到20年才能完成这一过程。而这段时间当中,也会有大量同城市基础建设和房地产业相关联的产业得到蓬勃发展,会产生出数以亿计的就业机会。在未来进入八大都会的原农业人口,一方面会在政府二次土改政策的帮助下在城市活动住房,一方面又会从住房和城市建设的相关产业当中找到工作,这将是一个良性的循环。”
“现在八大都市的房价好像不便宜?农民有可能负担得起?”陈独秀摇摇头表示怀疑,他对普通农民的财力是再清楚不过,辛勤劳作一年,能够维持温饱已经不易。即使进入城市,也是两手空空,如何能承担八大都市高昂的房价?
“仲甫丈夫,八大都市的房价是很便宜的!”常瑞青无奈地摇摇头,同这些脑子里面没有生意经的gcd人讨论房地产的确够累人的,这个陈独秀口中不便宜的房子一定是他住的花园洋房,根本不是农民和工人所需要的单元房。
接着他叹了口气,就开始详细向在座的诸位描绘起了未来中国房地产业发展的美好前景前景当然是美好的,未来有超过10亿人口要进入城市生活,如果按照四口之家一套住房来计算,就需要2。5亿套住房,当然实际上的需求肯定超过2。5亿套,没准能达到3亿套甚至是4亿套大中华联邦是不会搞什么房地产限购的,3000多万平方公里的国土摆在那里,还满足不了人民群众对房地产的热爱?而且各地方政府还需要房产持有者所缴纳的地产税来搞建设呢!
所以常瑞青的房地产政策,实际上就是放开了买,放开了造,是没有什么耕地红线的。且不说中亚、西伯利亚有那么多土地可以种地,就说把人口集中到大城市后,原来乡村的住房不就可以推倒种地了么?难道人口进入大城市会比在乡村占有更大的住房面积?
未来大量的住宅需求,再算上城市商业、工业、办公物业的建设,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都市圈交通的大建设,由城市化所带来的建设需求和地产需求加在一块儿怎么都不下10万亿!而由这些需求拉动的钢铁、建材、建筑行业大发展所带来的经济增长同样是个天文数字。
所以说,大中华联邦的现代化其实就是城市化,只要以八大都会为中心的一系列都市群都建设起来了,大中华联邦就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发达国家了。
众人听得目瞪口呆,都觉得常瑞青说的很有道理,却又难以置信。周e来算是熟知地方建设之人,此刻听常瑞青这一番话,也觉得似乎置身云雾之间,无比美好的前景就在眼前,却又难以触及。

第九百一十二章 广大知识青年到大都会来

两辆仿迈巴赫的中国龙牌防弹轿车一前一后开出汤山常瑞青官邸,在通往南京城的道路上面疾驰。这两辆豪华轿车的主人就是眼下大中华联邦的总理常瑞青还有参政院长兼中G党主席周E来。不过开在后面的那辆周E来的轿车后排座位却是空空如也。原来周大院长在今天的政治局扩大会议结束以后,离开汤山官邸的时候,就被常大总理请上了自己的汽车。
今天的政治局扩大会议很有一定茶话会讨论会的意思,最后并没有形成任何决议,不会讨论的内容却是超丰富的,几乎涉及到了战后中国经济发展的方方面面。不过其核心只有一个,就是城市化!而城市化的核心又是大都市化!常瑞青似乎将未来中国的现代化都寄托于八大都会的建设上面了。对此,中G的一干大佬都是将信将疑,甚至是持相反意见的。所以在“农村土地集中”这个议题终于取得共识以后,中G高层又在“大都会化”问题上出现了一定的分歧。而常瑞青正是要和周E来一同前往南京城拜访国民党主席蒋介石的路上,就“大都会”化的问题,再进一步交换意见的。
在车窗外,是一连串热火朝天的工程建设景象。到处都是刚刚开工的工地,现在的南京市有三大中心,一个是以南京旧城为核心的老城区其实也包括南京城墙外面的大片新区;一个是以汤山行政区为中心的新城区;一个是长江北面的工业区。在战前,这三大区域基本上是互不相连的。就好象是三个城市一样。但是战争开始以后,汤山新城和南京老城之间的大片土地都被联邦政府以战备建设的名义征购,不过一直抛荒在那里无人问津。直到最近几个月才陆续有公司购买了“汤南公路”两边的土地去盖房子了。不用说。一定是某些鼻子很灵光的财团已经闻到战后南京城市大发展的气味了。
常瑞青把目光从公路旁边一个正在挖地基的工地上收了回来,微笑着对着身边的周E来道:“南京城的建设看来已经开始了,不仅是汤南之间的荒地上有人在盖洋房,就是江北那里的工业区周围的荒地也有人看上了,不知道是不是打算盖那种卖给工人阶级的公寓房子……这个倒是好事情,江北工业区的工人和工人家属有上百万,的确需要解决住房问题啊……翔宇。你觉得将来有没有可能把南京周围地区变成一个拥有上万万人的都会城市群啊?”
他身边的周E来的眉头一直皱着,看起来好像在苦苦思索的样子:“总理,如果您有这个决心。我相信您是能够达成目的的。不过八大都会城市群如果将全国城市人口中的70%都吸引过来,恐怕联邦的其他城市都会变得很萧条了。这恐怕会造成地区发展不平衡?”
常瑞青笑道:“这不就是我想要的结果?将整个联邦的人力、财力、物力都集中到八个位于中国本土的城市群,在我看来就是维持联邦长久统一的必要手段。其中的道理我已经说过很多次了,翔宇老弟想必已经了然了。”
“那联邦的其他地方就不发展了?”周E来皱着眉头反问道。
常瑞青摇头道:“其他地方当然也要发展。只不过无法得到联邦财政的支持而已。”他顿了下道:“八大都会是用联邦的财力造城。又利用第二次土改发现土地兑换券的机会加速人、财、物的聚集,属于拔苗助长,如果要在整个联邦全面摊开,政府口袋里面的钞票就不够花了,而且也必定会出现大量的投资浪费,所以联邦其他城市的发展只能依托产业走渐进式发展的道路,不能像八大都会一样搞跃进式的发展。而且八大都会的建设实际上也是渐进式的,第一期的规划不过是35000平方公里。是否要启动第二期也就是都会城市群的发展也要看情况而定。
另外,我们的城市化道路要怎么走。要发展超级大都市还是发展中型城市还是发展小城镇,主要还要看市场的需求,要看国民愿意居住在哪里?而不是我们这些政客想让他们居住在哪里?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