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铁血大民国(大罗)-第117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度方面军。
而在印度西北战场上,此刻出现了更加让印度人担惊受怕的局面。一方面印度西北方面军的六七十万主力部队被牵制在阿富汗战场上动弹不得;一方面一股不明数量的华军却已经突入了克什米尔和查谟,在极短的时间里先头部队就突入到旁遮普平原北部边缘的锡亚尔科特、古杰拉特和伯斯鲁尔等地,摆出一副准备横扫旁遮普这个印度最重要粮仓的架势。
在西旁遮普邦首府拉合尔城内的印度近卫集团军的司令部里面,此时正是一副紧张到了极点的气氛。那些往日里意气风发的印度和苏联的gc主义战士们,都一个个眉头紧锁,脸色铁青的进进出出。或者围着地图大声争论。地图上面所能反应出来的情况相当有限,只有三个代表华军的蓝色箭头从克什米尔谷地延伸出来,前锋停留在锡亚尔科特、古杰拉特和伯斯鲁尔等地。至于这三个蓝色箭头代表的是多少兵力,还部队番号,装备情况等等的则一概不知。
而代表印度红军的红色箭头则乱七八糟的有一大堆,正从旁遮普地区,还有临近的信德邦、哈里亚纳邦、北方邦、拉贾斯坦邦等地向拉合尔和卢迪亚纳(东旁遮普首府)集中过来。至于这些红色箭头所代表的兵力,大概也有三十万上下,数量到是不少,可是真正能战的也就是印度红军近卫集团军所属的5个师约8万人,其余部队都是些地方部队和赤卫队。战斗力十分可疑。
信德卑路支地区的形势还算稳定,虽然华军和德军已经在马斯喀特和格什姆岛集结。但是登陆战毕竟还没有发生,只是信德卑路支集团军群的四十万大军不敢有丝毫松懈。更不敢抽调出来北上增援旁遮普战场。毕竟他们这些部队要防守的海岸线相当绵长,那里还是沟通苏印的咽喉要道,一旦失去,印度红军的武器装备来源可就要彻底断绝了。
所以只要稍通军事的人,都能看出眼下印度西北战场的关键就在旁遮普,就在印度红军近卫集团军同南下的华军部队的决战了。一旦兵败,恐怕整个印度人民共和国都有覆亡的危机了。而在这个负责指挥印军近卫集团军的司令部里面。参谋们则在为是否立即决战的问题吵得不可开交。
一个二十多岁的印度籍参谋大声地喊道:“印度人民共和国的命运在此一战!我们必须以最大决心击破当面之敌,现在华军立足未稳,且又分兵三处。正是最佳的进攻时机。我建议集团军主力立即出动,首先击破敌左翼伯斯鲁尔之敌,再转用兵力于中路,同锡亚尔科特之敌决战!司令员同志。请发布命令吧。让印度的gc主义战士用刺刀将华军赶出旁遮普平原!”
“敌情不明。不可贸然行事!三路华军的总兵力是多少?如果是三个师,我们近卫集团军还有可能迅速击破其一路,万一是三个军呢?一个华军步兵军有5万人,我们近卫集团军只有8万。如果对方处于守势,我们根本不可能将其击破。等到另外两路华军增援过来,我们的8万大军就有可能全军覆没!这样不仅旁遮普要完蛋,连德里也保不住!我的意见就是一面按兵不动,一面尽快收编陆续抵达拉合尔的二线、三线部队。将我们的力量从5个师扩张到5个军……如果能拖到11月12月喀喇昆仑山被大雪封锁的时候,我们或许会有反败为胜的机会!”一个三十多岁的苏联红军少将立即大声反驳了回去。从喀布尔赶来的印度红军西北方面军参谋长马卡洛夫也在赞同地点头。
但是反对的声音马上又响了起来:“从阿克塞钦南下都是山路。如果华军有3个军的兵力,也不可能在短时间里集结到位,现在主力应该还在路上,锡亚尔科特、古杰拉特和伯斯鲁尔三地的部队应该是他们的先头部队。我们更应该集中主力将其击溃,如果等到他们全军到达,我们就算把部队扩充到5个军,恐怕也没有多少胜算吧?”
马卡洛夫站了起来:“就算华军只有3个师也不容易对付,虽然近卫集团军的武器配置相当于一个普通的苏联红军集团军,但是在中苏战场上,也没有一个苏联集团军在短时间内击溃一个中国步兵军的战例。两者的战斗力相差并不大,如果中**队拥有空中优势,则一个中国步兵军极有可能击溃一个苏联集团军!”
“马卡洛夫同志,你在胡说些什么!”一个留学苏联将苏联红军视若神明的印军青年参谋猛地跳了起来,竟然对着苏联老大哥派来的军事顾问大声吼了起来。这在印度红军当中,可是极其少见的情况。
“作为西北方面军的参谋长,你怎么能这样夸大敌人的力量?国际无产阶级司令部发来的战情通报上说得很清楚,敌人是出动了数倍于苏联红军的兵力,付出了极其惨重的代价才取得战术性胜利的!这是你们苏联gcd的通报啊,gcd是不会骗人的,更不会欺骗战友,马卡洛夫同志,你还是一名gcd人吗?你对得起托洛茨基同志,对得起列宁同志,对得起千千万万的革命先烈吗?”
这原来是个老实孩子!巴甫洛夫苦笑着摇摇头,向近卫集团军的印度籍参谋长打了一个眼色,后赶忙拿出一份文件,让这名老实参谋送去电讯室。巴甫洛夫转过头,久久地凝视着沙漠,现在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可是巴甫洛夫知道自己手里本钱小,没有豪赌一把的资格。他最后摇头道:“不能冒险,我们现在输不起。近卫集团军必须立即在拉合尔城外构筑坚固防御工事,囤积弹药和补给物资,准备长期坚守……同时,东西旁遮普邦的各级党政机关和政府部门,必须立即实行军事化,所有党员、团员都要拿起武器参加军事训练,随时准备对来犯之地发动游击战争。另外,旁遮普地区的秋收工作必须抓紧,一定要在10月底前完成秋收和粮食收购计划,11月上旬之前将旁遮普地区的粮食库存全部运往德里。”


第七百七十五章 饥饿的人民共和国六

南进!南进!
克什米尔的夜色当中,大队大队的中国国防军在滚滚向南运动。一片人喊马嘶马达轰鸣的声音。在群山环绕的克什米尔谷地上面,长长的行军队伍汇合着辎重和大炮,星夜兼程的南下扑向查谟山区以南的旁遮普平原。国防军的第36山地军的军部带着和第1空降师现在已经穿越了克什米尔和查谟山区抵达制定位置了,现在沿着查谟克什米尔公路南下的是阿克塞钦集团军的另外三个军,第9步兵军、第10步兵军、第2山地军。由于印军在西北战场部署的巨大失误,所以这三个军只要在印军完成调整前抵达旁遮普平原就等于大获全胜了!
在克什米尔谷地的星空下,接到10月18日前必须抵达指定位置的阿克塞钦集团军主力。浩浩荡荡狂奔前进。三个军的大队人马后面,跟着的是好几千辆卡车组成的运输车队!为了给突袭旁遮普的20多万大军提供后勤保障,华军后勤部门可算是伤透了脑筋,不仅动员了三疆地区的上百万的民伕,还特别通过兰疆大铁路运来了数千辆崭新的军用载重卡车。但即便是这等规模的运输车队,也不可能维持阿塞克钦集群的20余万大军在旁遮普地区持久作战。毕竟藏疆公路最多还有一个月就会因为大雪封路而变得难以通行。因此在即将开锣的旁遮普会战中,华军几乎处于“无后方作战”的状况之下,必须要求得速战速决!
阿塞克钦集团军的司令长官薛岳上将坐在一辆军用越野车上面,和司令部的参谋们一起抹黑进军。这个在历史上算得上**悍将的薛伯陵,现在总算也得到崭露头角的机会。当上了独当一面的野战集团军司令长官。虽然一路风尘仆仆,但是也掩盖不住他脸上的兴奋神采。他已经在心里面扒拉过小算盘了,突袭旁遮普的行动进行的非常成功,印度阿三的西北方面军主力被牵制在阿富汗根本动不了;信德卑路支集团军群要守备遭到中德阿三**队威胁的信德卑路支海岸线,一时也不会动用;印军东北方面军已经同彭德怀指挥的华军东印度方面军展开决战。根本不可能来增援旁遮普战场。也就是说,印度阿三能投入旁遮普的军队极为有限。如果自己的二十多万大军能及时赶到,必然能将其击溃,随后甚至可能得到乘胜攻入印度首都德里的机会。
看来攻破敌国首都的功劳已经唾手可得啦!这么大的功劳之下,自己的上将衔是不是该换成大将衔了?等到将来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自己只要不犯什么大错。恐怕再进一步成为元帅也没有什么难度。
不仅薛岳对这次南下充满了期待,在他的司令部纵队两侧行军的步兵们也一个个志气高昂,不时传出军官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