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贞观第一纨绔-第6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虽然小李同志有神童的美誉,不过这并不能改变他是一个小孩的事实。
  老王头原本挺好一人,现在为了家族,竟也豁出老脸急赤白脸的上阵。可见这“家、国、天下”在这些世家大族之中是多么根深蒂固。
  “如此说来某前几日偶得的几句词,却是有了请教的地方。”李承乾嘴角带着一丝笑意说道。
  “殿下且说来听听。”老王头饱读诗书,亦是博学之辈,涉及家族脸面之争,如何肯退,当下点头应了下来。
  小李与老王之间一番对话针锋相对,皆是寸步不让,四周人等亦是不再作声,都是冷眼旁观,李二陛下眼角抽动,心中暗恨世家目中无人的同时,却也是无能为力。
  与世家的争斗只能是一点点的试探,否则如果大动干戈势必引起政局不稳,大唐境内也将再度峰烟四起。
  眼下的情况,也只能看自家大小子的手段是否能压老王头儿一头。皇家与世家,自从老李想要破除五姓七望那天开始,就变的势如水火,明争暗斗,互相算计各种招式层出不穷。
  李承乾以小一辈的身份参与到老辈的争斗之中,其中凶险他自己不知道,但当爹的老李又如何能不知道。
  只要能把自己的继承人打压下去,彻底的没了信心,那么老李这一生就算是将世家打压了又能如何?到头来后继乏力,所有的努力也将化为乌有。
  不过就在四周人等各怀心思,老李心中忐忑之时,李承乾却胸有成竹般笑笑,朗声说道:“老大人且听好了。”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少年人清脆的童音在一众大佬中朗朗响起,只第一句就让所有人勃然变色,由其是老王头,更是脸色惨白。至于伟大的李二陛下,眼角不跳了,拳头也松开了,紧绷的嘴角甚至扯出一丝弧度,那样子分明就是在笑。
  在场的都是千年狐狸,饱读诗书,博学广记之辈,诗词好坏只第一句就能听的出来。
  苏仙的赤壁怀古得后世千年传诵,岂是一般人可比,开篇便是大气磅礴,以时间及空间为广阔背景。
  几乎是在瞬间,场中所有人第一个念头就是老王头完了,这词怕是能和那首《将进酒》比肩之作,已经评无可评。
  然后李承乾却并未停下,既然要踩人,那就踩到底,不踩的尽兴岂不是给自己找不痛快。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半阕,只背到一半,李承乾陡然住口,看着面色惨白的王老头言道:“老大人,承乾此词只得上阕,这下阕无论如何也续不上,还请老大人指教一二。”
  坏,真是太坏了,连带李二在内,在场众人皆是这般想法。
  这上阕都能称得上千古名句了,一时之间,想要接上与让老王头一步登天又有何区别,而且别说现在,就是让老头子回家去想,只怕一年半载也想不出也阕来。
  最要命的是,所有人的胃口都被吊起来了,等着下阕,这小子突然说没了,这不是要了亲命么。
  至于站在原地不住摇晃的老王头,现在已经没人在乎,这老头儿输定了,一点转圜的余地都没有了。最后如果不是老李同志厚道,言称老大人不胜酒力的话,只怕老王头只有装晕一途。
  只是将王老头送走之后,无论老李同志使出何种招式逼问,蔫坏的李承乾都死活不承认有下阕,最后老李无奈,只能放弃,连同四周期待的长孙无忌等人也是失望而归。
  这不是李承乾放叼,实在是下阕没法背,因为他没办法解释那句“早生华发”。
  只有上半阕的《赤壁怀古》自此成为绝响,如果李承乾人到中年的时候想不起来的话,那就只能等几百年之后,苏仙兴致来了才能将下阕续上。
  李承乾认为,现在自己的绰号可以改成毁诗不倦,一个晚上,已经毁掉两诗一词,继续下去只怕后世的唐诗宋词300首想要凑齐怕是很难。
  不过这一切和李承乾有什么关系呢?只要不是埋在绝阴之地(作者这几天正在看灵异类小说),1300多年以后,只怕他骨头渣子都烂没了。
  不过这也是最后一次了,李二陛下刚刚走的时候又警告他一次,让他少得瑟,今后怕是要过一段“隐姓埋名”装孙子的生活,否则他这根出头的椽子非被人用锯子锯了不可。
  习惯性的趴在榻上,手里不断摆弄着六块玉佩(对,就是六块,因为刚刚老李又给他一块),半年来的事情一件件在脑中闪过,突然有一种有志难申的感觉。
  为了不被怀疑,李承乾已经在极力的收敛,没想到还是成了最出头的那个。
  只是好在政治方面的一些建议和措施没有对李二和长孙讲过,否则只怕现在李承乾已经是李二眼中的头号大敌。不容于世家,又不容于李二,那才是最大的悲哀。
  李承乾突然开始想家,想那个并不大的家,脸上爬满皱纹的老爹,嘘寒问暖的老妈,还有那个调皮捣蛋、古灵精怪的小妹。
  不知道他们现在过的好不好,也不知道自己的身体在那边有没有被烧掉?如果现在穿越会不会回去?
  总之李承乾的脑子很乱,一会儿是老爹,一会儿是李二,家中小妹和李丽质也会时不时的跑出来,疲惫的感觉爬满全身。
  一夜之间,苦逼的李承乾果断的病了,而且还不是装的。


第88章 又生病了
  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李承乾这一病就是七天。浑浑噩噩,时而清醒,时而糊涂,清醒的时候也只是有意识,整个人却是动不了的,状态类似于鬼压床。
  至于糊涂就不用说了,这个时间段是比较好混的,反正迷迷糊糊一下就过去了。
  七天中听过李二的叹息,也听过长孙哭泣,大妹来了更是哭的稀里哗啦,鼻涕眼泪搞了李承乾一脸,还差点没把他压死。
  李泰、李恪还有其他的兄弟姐妹好一点,至少保有理智,没扑上来,也没哭,只是嘀嘀咕咕的说了些祝福的话,希望他早点好起来。
  最要命的是一个姓秦的道士,打从一开始就有他,天天在旁边嘟嘟囔囔,又听不清他说些什么,总之烦的要命,有时李承乾甚至恨不得一直糊涂下去,总好过听他嘟囔。
  长孙是每天都在的,因为每一次李承乾清醒的时候都会听到她的声音;李二也经常会来,因为有一半清醒的时候老李是在的,不过这一半的时间中有一半是听老李在发脾气训斥御医。
  这一切让李承乾心里很难受,很想告诉他们自己没事,别那么担心,但身体完全不受控制,就连眼睛都动不了。
  所以他只能静静的躺着,任由那些御医将各种药水灌进肚子里,然后用各种针在身上折腾。这又让李承乾想到了老孙,穿越大唐必须随身携带的老孙怎么被忘记了呢。
  七天生不如死的日子过来下,眼球终于在李承乾不断的偿试下可以动了,这让随时关注着他的长孙份外的高兴,又把御医叫来,也不管李承乾乐意不乐意,“咔咔”就是几灌子药水灌进去。
  那个嘟嘟囔囔的道士也嘟囔的更加起劲儿,就好像李承乾能有反应全是他的功劳一样。
  又过了两天,李承乾才终于可以控制着身体睁开眼睛,五天之后已经可以坐起来,再五天可以让人扶着下地晃几圈,等到苏醒后的第十五天已经可以自己在院子里走来走去。
  不过长孙不放心,又让他继续调养了五天,终于李承乾彻底恢复,再度变成一条生龙活虎的好汉。
  可当李承乾决定出宫走走权当散心时,却悲催的发现,假期满了,又到了上朝的日子。
  朝堂上还是老样子,长孙无忌、李靖等人在睡觉,程妖精在挖鼻屎,房、杜、魏双目低垂在打盹……反正以前啥样现在还是啥样。
  御史依旧在弹劾,只是把奏折上的人名换了一下,不过这次多了一个全国春耕情况汇报。
  总之平淡的一个上午就这样过去了,不过老王头没来,听长孙无忌说那老头上去回去和自己一样病了,到现在还没好利索,所以跟老李请了三个月的假。
  李承乾也想请假,不过看着老李的黑脸,没敢说。
  那些王家一系的官员好像把李承乾给忘了,没人再提他,或许因为他大病初愈,这帮人不想触了老李的霉头。
  只是散朝之后因为走的慢了,被老程堵个正着,这老货没轻没重,趁李承乾没防备,伸手就掀他上唇,看到大牙没长出来,不禁摇摇头嘀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