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贞观第一纨绔-第53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用领先一千三百多年的文化知识来碾压古代大儒,果然有一种成就感,李承乾十分喜欢这种感觉,甚至有些兴奋,用知识来欺负人的感觉真是太好了!


第749章 新闻出版署(上)
  一个两个三个,接连不断有人出来与李承乾对辩,不过种事情说起来也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事情,只要不能当场把一方辩的没词穷,就根本没有个输赢结论。
  弹劾李承乾的主要都是些五姓七望的代理人,他们各自代表着身后的世家与士族。
  世家、士族从李承乾最近的动作中看到了危机,女性地位的提高,对他们来说并不是怎么好事,因为从根本上来讲,女性地位主要就是他们在打压,如果突然之间女性地位提高了,那几乎就是在打他们的脸,而且打的还足够狠。
  在这种时候,就连孔颖达孔老头都不会站在李承乾的一侧,保持中立已经是他能做到的最大程度。
  整整一个上午,围绕着关于女子从军的问题,辩论一直在持续,作为应对一方,李承乾如大海中的礁石,任凭海浪如何冲刷,任凭攻击来在何方,都纹丝不动的屹立不倒。
  直到最后,言官们没有什么可说的了,直接拿起“圣人言”的时候,李承乾才淡淡的笑着转回了身:“父皇,儿臣以为,不如搞一个新闻出版署如何?”
  “仔细说说,什么是新闻出版署。”李二听着毫无意义的辩论,正在困倦当中,对李承乾突如其来的问题一时间反应不过来。
  “父皇,儿臣觉得今天的事情很特殊,只在朝堂上辩上一辩似乎有些不足,所以不如广发天下,让大唐所有人都参与进来,而新闻出版署就是负责出版这些辩论言词的一个机构。”李承乾哼哼唧唧的用一些敷衍之词把新闻出版署介绍了一下。
  刚刚说完,还没等李二陛下有所反应,大殿中的一群高级喷子就眼前一亮,几乎是异口同声,整齐划一:“臣等附议。”
  如果不是李二刚刚亲眼所见这群喷子和李承乾吵的脸红脖子粗,差点以为他们是提前商量好的。
  什么情况这是?武将集团也有些发懵,刚刚不是还针尖对麦芒呢么?怎么一转眼,老母鸡变鸭,结成统一战线了?这戏法怎么变的?
  李承乾背对着朝臣,脸上掠过一丝幸灾乐祸,不由自主的伸手摸了摸鼻子。
  这可真是一群混蛋呢,见到便宜玩了命的往上冲,也不看看清楚前面到底是便宜还是毒药。
  如果按照李承乾刚刚的解释,新闻出版署的主要职能是将一些重要的辩论推向整个大唐,那么对关陇世家和山东士族来说,这将是一件很附和他们利益的事情。
  毕竟在古代,世家与士族对舆论还是有很大的控制权的,与朝堂上的数十喉舌相比,完全没有可比性。
  如果说在朝堂上这数十个代表世家利益的喉舌所占的比例为40%,那么如果在整个大唐,他们的比例将占到94%。
  基于这一点,李承乾的建议等于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这些世家喉舌们自然是乐见其成,哪里有不“支持”他的道理。
  可是事情真是这样简单么?那些“喝倒彩”的混蛋真的就以为自己占到了便宜?看着李承乾摸着鼻尖的手,李二心中有了一丝期待。
  半个时辰之后的甘露殿老李书房,房、杜、长孙无忌、魏征……在每人干掉一碗银耳粥之后,李二瞪了一眼正端起第三碗的李承乾抽了抽嘴角,这混小子这是几辈子没吃过粥了,等把事情谈完了再吃不行么!
  “父皇,这是最后一碗,不喝怕浪费了。”李承乾含着满嘴的银耳粥,对等着他发言的老头子支支吾吾的说了一句。
  “殿下慢些喝,臣等不急。”魏征虽然是个黑脸,但是看李承乾憋的脸红脖子粗的样子,还是忍不住劝了一句。
  “没,没事。”抻着脖子把最后一口粥咽下去,李承乾摆手让伺候在一边的宫女退开,没头没脑地说道:“父皇,这新闻出版署可是重要部门,可以说是朝庭的喉舌,必须掌握在信得过的人手中。”
  “你先说说怎么个重要法。”对于李承乾这种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的说话方式,老李同志已经习惯,从他的话里挑了重点问道。
  “父皇,咱们有给官员看的邸报,可是却没有给百姓看的邸报,您不觉得这是一种缺失么?百姓对朝庭的动向一无所知,他们所知道的都些以讹传讹的东西,很容易就会被人所误导。”
  “所以儿臣认为我们应该让百姓知道朝庭发生了什么,大唐又发生了什么,我们有多少利国利民的政策,正确的引导舆论,让百姓知道,大唐正在为提高民生而做的努力。”
  “一些有争议的问题,也可以放到针对百姓的邸报上去,让百姓也可以参与进来,作为一个反馈我们可以从邸报上了解百姓的需求。”
  李二等人静静的听着李承乾把他的想法一点点说出来,一边听一边频频点头。
  都是读了一肚子书的人,谁都知道舆论的重要性,掌握了舆论就等于掌握了道德至高点,今后不管做什么都会事倍功半。
  关陇世家和山东士族之所以那么狂,还不是因为他们在朝中、在官场有着大量的喉舌,曲解朝政、宣扬自己,把自己打造成一个救国救民的形象来赢得百姓的支持,使得他们的家族得以千年传承。
  想想看,到了山西,提起王家谁人不知?谁人不晓?这是为什么?还不是因为宣传的力度,让山西百姓知道王家今天修了哪条路,明天修了哪座桥,后天又帮着那一个百姓打赢了必输的官司,让其免于被冤枉。
  这就是舆论,就是宣传,如果朝庭发行邸报针对百姓,那么李二有什么仁政就会在极短的时间让整个大唐的百姓全都知道,在无形中提高了李二的百姓中的影响力。
  同样,一些针对对朝庭谣言也会因为邸报而不攻自破。
  比如哪里受灾了,就可以通过邸报报导一下,具体原因是什么,朝庭采取了哪些振灾措施,这样可以起到一个安抚人心的作用,以免百姓被有心之人利用,走上某些不归路。
  领悟了大量发生邸报的好处,李二心中对新闻出版署已经有了定计,不过想到李承乾上午在朝堂上的表现,忍不住又问道:“你怎么办?如果朕没有理解错的话,你是想要把今天的事情发到你所说的邸报上吧?你真觉得可以独战天下?”


第750章 新闻出版署(下)
  “父皇多虑了,不说新闻出版署啥时候成立,就是新闻法怕是没有三个月也搞不出来,等到一切都搞定,他们怕是早就顾不上这边了。”李承乾嘿嘿一笑,满不在乎地说道。
  “新闻法?那是什么?”“为什么要三个月?”
  房玄龄和长孙无忌两人出言问道。
  “当然要有新闻法,所以谓新闻,指的是社会或是朝庭所发生的新鲜事,这是有真实性和时效性的东西,如果不立法,如果有人造谣生事怎么办?或者有人发表一些朝庭的言论怎么办?”
  李承乾有人来疯的毛病,越是有人问他,他表现在的就越嗨,两个三品大佬同时开口,丫立刻就忘了自己是谁。
  “所以我们必须立法,对新闻进行管理,同时新闻出版署要对发行的邸报认真审核,即不能全都是赞扬,也不能全都是批判,要掌握一个度。”
  “我们要允许不同的声音出现,只有这样才能知道我们的政策有哪些是好的,有哪些是不好的,但是我们不允许有叛逆的声音出现在邸报上面,因为这会误导百姓。”
  “至于什么是允许的,什么是不允许的,这个度到底要达到什么标准,我估计三个月如果能制定出来都是快的。”
  邸报而已,竟然有这么多说道?从来没有搞过新闻这种东西的李二和几个肱股之臣面面相觑。
  半晌之后,李二蹙眉沉声问道:“你的意思是这邸报并不是朝庭的一言堂,百姓也可以在邸报上发表言论?”
  “这是自然,如果百姓不能在上面发言,那不是失去发行邸报的意义了么?”李承乾无奈的发现,似乎自己说的并不是很清楚,老头子和长孙无忌等人关没有听明白。
  所以他只能掉回头重新说:“邸报,不,儿臣认为这个还是叫报纸比较好一些。父皇,我们要把报纸分成几个版块,有关于时政的,有关于学术的,还有关于各地方消息的,当然还要有一些探讨辩论的,这些版块合到一起,才是我们真正需要的东西。”
  “否则只有朝庭的一些时政,那和现在的邸报还有什么区别,百姓不会喜欢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