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贞观第一纨绔-第3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龙首原上不缺乱石,除了一些平整好的场地之外,到处都是崎岖不平的山野。
  试验自然不能让李承乾去,他是太子,磕了碰了不好交待。
  所以年龄最大的程处亮被老程同志安排了这份任务,以极不屑的态度骑上小母马,像一只狗熊骑上一只骡子,暴喝声中,如脱缰的野驴一样冲向荒野。
  大概跑了有一刻钟的功夫,可怜的小母马才终于回到李承乾身边,可怜的家伙已经被程处亮压的走路直晃荡,眼见是骑不得了。
  “陛下,臣认为马蹄铁的确有大用。”尉迟恭再一次用四马攒蹄的方式检查了小母马的蹄子,对李二躬身说道。
  “嗯。众位爱卿以为如何?”李二陛下点点头,出声询问。
  看到程处亮骑着小马在荒野中的狂野表现,久经战阵的大唐武将们都明白,如果是普通的马现在应该早瘸了,而那匹钉了马蹄铁的小母马除了累的有些站不住,好像没什么其它问题。
  “陛下,是臣先发现太子的马蹄声不一样的,理应先装备臣的右武候卫。”马蹄铁的优点在场众人都看的出来,尉迟恭自然也看的出来,自持玄武门之变中有拥立之功,当仁不让的开始抢好处。


第43章 老李的考校与警告
  因为李承乾的事情,马球是打不成了,一众武将,为了谁先装配马蹄铁,差点动手上演全武行。
  最后还是李二陛下拍板首先装备边军,这才结束了一场闹剧,但作为这场闹剧的发起人李承乾,却被皇帝老子一路从龙首原训斥到皇城之内,直到进了丽正殿为止。
  “承乾,你可怨恨那尉迟恭?”待回到丽正殿,接过长孙煮好的茶之后,李世民正色问道。
  “怨恨?为什么?”李承乾原本还准备继续迎接老头子的暴风骤雨,冷不防老头子来了这么一句。
  “他在营地一点没有给你留面子,你不恨他?”李二似笑非笑的看着李承乾,而站在李二身后的长孙却一阵紧张。
  李二这话虽然是笑着问的,但其中含意不言可预,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考验李承乾是否有容人之量。
  需知李承乾的外号可是睚眦必报,当着满朝文武吃了这么大一个亏,如果说他不记恨,那分明就是假话,如果说记恨,那就超过了人君的底线。
  所以长孙皇后才会如此紧张,生怕李承乾的回答有什么闪失。
  然而李承乾的回答却大大的出乎李二和长孙的预料:“父皇,尉迟伯伯已经够丢人的了,我记恨他干嘛?”
  “哦?说说看,他怎么丢人了?”李二愣了一下之后,脸上笑意更浓。
  “当然丢人啦,身为大将军,竟然不知道马蹄铁的用处,还嚷嚷的满世界都知道,完全暴露了一个文盲的本质。”作为一个后世穿越众,李承乾想问题的方式和大唐的人是完全不一样的。
  “文盲是什么?”长孙有些好奇的问了一句。
  “就是看着文字,却不识得,有如目盲,简称:文盲”李承乾憋着笑回答。
  “你这孩子,尽编排人,记得出去不要乱说,小心你尉迟伯伯揍你。”
  “是,儿臣知道了。”
  “那尉迟和程咬金当众叫你‘小子’你不生气么?”李二还在继续适才的话题。
  “这有什么要生气的?”李承乾被李二问的一愣,随口答道。
  在他的印像中这是一个很亲切的称呼,在后世他小的时候,父亲的一切同志叫的比这狠多的,什么“小免崽子”,“小瘪犊子”,“小逼崽子”。
  这就是后世和大唐的区别吧,习惯了后世各种奇葩称呼的李承乾对“小子”这样的称呼完全不感冒,反而觉得这帮老货已经嘴下留情了。
  李二也被李承乾的反应搞的一愣,完全没想到李承乾会这样反问一句,想了一下才说道:“你必竟是储君,他们是臣子。”
  直到这时李承乾才搞明白李二到底在想什么,略一琢磨之后,才缓缓说道:“父皇,其实尊重并不重要,相对于尊重,忠诚才是最重要的。”
  看着喝茶不语的皇帝老子,李承乾接着说道:“至于称呼这样的事情,儿臣认为他们只是在表示他们和皇室之间的亲密关系。”
  “嗯。你能想到这一点很好。”对于李承乾的说法,李二陛下点点头,表示认可,末了嘱咐道:“记住,不要因为一点点小事就去记恨那些朝臣。”
  “儿臣明白,水至清则无鱼,人至,人至察则无徒。”李承乾暗自擦了一把冷汗,差点顺嘴把后世名言“人至贱则无敌”说出来。
  “嗯,这一句用的挺是地方,看来这段时间还是看了些书的。”不知道李二陛下如果听到“人至贱则无敌”这一句会不会继续表扬李承乾。
  言罢也不等李承乾说话,抚着手中茶碗沉吟道:“不过,这段时间尉迟的确是闹的有些欢了,看来需要把他调出去。”
  这种时候李承乾除了保持沉默还能怎么样,朝政这种事情决不是他现在一个8岁娃娃可以插言的。
  正所谓多说多错,少说少错,太子这个尴尬的位置虽然牛逼,但其实也是个苦逼,每说一句话都要三思,要不然就是被人攻讦的把柄。
  不过李二陛下好像今天来了兴致,非要逮住蛤蟆攥出尿,坚决不放过李承乾,见他不语,就接问道:“承乾,以你的智慧应该能理解我为什么要把尉迟调出去吧?”
  李承乾很想说不知道,不过看到长孙在李二陛下身后不断示意只好点头:“我大唐初立,虽不能说内忧外患,但也是群狼环伺。所以朝堂需要的不是对立的平衡,反而应该团结一心,为一个共同的目标努力。”
  “而尉迟伯伯仗着自己的功勋,持功自傲,由今日如何对待儿臣,便可看出他对朝臣会如何,长此以往必会在朝堂引起对立……”
  李承乾话未说完,李二陛下就爆出一阵大笑,点头说道:“不错,真不错。你能看出这些,足够了。”
  “谢父皇夸奖!”能得到老头子的表扬,李承乾还是挺高兴的。
  “行了,别抽着一张脸,为父还能吃了你不成。”李承乾像便秘一样脸让李二陛下有些哭笑不得。每次想要考校一下这惫懒的小子,都是这样的表情,老李同志也是无奈。
  最终李二陛下还是放过李承乾,摆摆手让他下去,临走时嘱咐道:“这段时间你消停一点,莫要再折腾了,明白吗?”
  “喏!儿臣明白。”
  “去吧!”
  “二哥,今日为何这般折腾于他?”见李承乾走的没影子了,长孙一盘果干放到李二身边,喂他吃了一颗之后问道。
  “警告他一下罢了,这小子花样太多,粘上毛比猴儿都精,不警告他一下,弄不好他真能背后捅咕尉迟。”李二眯着眼睛沉吟着说道。
  他怀疑很多问题,唯独对李承乾的一肚子坏水从不怀疑,睚眦必报的外号可不是平白得来的。
  那些平日里得罪过他的,哪一个事后没吃过亏,钱管事只不过说了他的侍女春晓几句,这小子嘴上说不报复,结果现在钱管事被累的差不多只剩下半条命了。
  李秦自以为得计的抢了他辅助孔颖达编纂《五经注义》的差事,结果掉在书堆里,爬都爬不出来,天天被孔颖达追在屁股后面,眼睛都累出黑眼圈了。


第44章 太子的新嗜好
  自从被皇帝老子考校、警告之后,李承乾果然老实了很多,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没有折腾,甚至就连除夕和上元都过的特别老实。
  没有胡言乱语,没有一鸣惊人,“兰若寺”安静的一塌糊涂,搞的长孙皇后一度认为李承乾病了,时不时派御医过来给他诊病。
  日子就这样悄然的流逝,就在所有人都以为太子总算消停了的时候,这位太子殿下已经将自己的兴趣转到了另一个方向。
  “老王!人呢?怎么还没来?”已经9岁的李承乾站在西池院门口,时不时向远处望一眼,似是在等人。
  此时已是贞观元年,刚刚度过一个寒冬的长安也从沉睡中苏醒,城里城外时不进可以看出出来踏青的才子、才女,坊间也不断传出小贩的叫卖声。
  只不过些这些都与李承乾无关,因为随着寒冬过去,他的“兰若寺”也恢复了草长莺飞的状态,野鸡、野兔时不时出没于杂草之间。
  “殿下,人还在宫外面呢,生人进来需要查验明白才能放行的。”王成虎干了一冬天的包工头,直到天气转暖之后才被放回来。
  远处已经可以看到一个布衣少年在侍卫带领下向西池院走来,不过看着那瘦弱的身材,李承乾有些不放心地问道:“老王,你确定人是从绛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