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贞观第一纨绔-第27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果然,小丫鬟狡黠的笑着把话题引到了她与李承乾的身上:“小姐,您知不知道,昨晚您可是充当了太子殿下一晚的女伴呢。”
  “啊?!”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作为一个旁观者的翠儿一言点醒了纠结、犹豫中的孔雯,让小姑娘失声惊呼:“这……这可怎么办?”
  前面说过,上元节在大唐同样也可以看成是情人节,很多未婚的男女会借着这个节日相会、相邀、相伴。
  回想昨天晚上的一切,李承乾虽然打着陪弟、妹出来赏灯的旗号,可实际上却上一直陪在孔雯身边的。
  这在其他不明就里的人眼中,岂不是等于他们两个就是一对儿?
  难怪昨天晚上哥哥看着自己的眼神那么怪异,原来……
  孔雯这下彻底懵了,脑子里乱成一团,再也理不清一点头绪,反反复复只有“太子妃”三个字在脑子里翻腾。
  而此时的皇宫之中,李二陛下正在用一手漂亮的飞白体抄写着《青玉案·元夕》,而他的身侧,则是李承乾的老妈长孙皇后与李恪的老妈杨妃。
  “陛下你这首词……怕是只有长乐的那首《水调歌头》可以一比了呢。”杨妃立于李二右侧,反复轻吟两遍之后,轻轻叹了口气感慨着说道。
  “是啊,陛下昨日夜间怕是收获不小。”长孙皇后在李二的左侧附和着说道。
  只是言词比杨妃犀利了许多,“收获”二字分明是针对着最后那一句“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而发。
  李二将笔放下,又盯着刚刚写过的字看了半晌,才摇头叹道:“你们两个都高看朕啦,以朕的能力还写不出这样出尘的词牌。”
  “不是陛下写的?”长孙与杨妃对视一眼,眼中闪过一丝迷惑,试探着问道:“难道又是……”。
  “对,这是那混球,上次他毁了中秋,这一次他又把上元的也给毁了。有他这两首词放在这里,今后我大唐还有何人敢言中秋与上元的诗词!”李二恨恨的说着,只是这话听在房间众人的耳中,怎么听都有一种炫耀的意思在里面。
  “陛下,世家、士族能人异士辈出,怎么知今后不会有人会超越乾儿。”长孙皇后与李二自小一起长大,杨妃也是自小在皇宫长大,两女自然知道怎么配合伟大的皇帝陛下把牛逼吹的尽兴一些。
  果然,李二面带傲然之色嘿了一声说道:“非是朕瞧不起他们,那些知道啃祖宗老本,不思进取,只知嫉妒的虫豸之辈,即便再给他们百年时间亦是无用。”
  这牛逼吹的似乎有些大,不过却并不是没有道理,至少长孙皇后听在耳中,觉得很合自己胃口,必竟被夸的对像是自己身上掉下来的肉。
  不过李二牛逼吹过之后,很快就换了话题,转对长孙皇后问道:“对了,观音婢,关于孔颖达的孙女你了解多少?”
  “嗯?”长孙皇后愣了一下,努力回想了一下,试探着问道:“陛下说的可是前两年进京的那个孔家小丫头?叫孔雯的那个?”
  “名字朕也不甚清楚,不过应该是那个小女娃吧。”李二一个大老爷们,必竟不好去问下属的孙女叫啥名字,这事儿放在现代可能没啥,但是在古代还是比较忌讳的。
  “陛下何故有此一问?莫不是其中有什么问题不成?”长孙皇后十分好奇自家老头子的想法,开始琢磨这位皇帝陛下,是不是看上人家小姑娘了。


第380章 忽悠孙思邈
  李二觉得自己很冤枉,看着大小两个老婆那诡异的眼神,有些不耐烦地说道:“想什么呢你们俩?我说的是承乾,昨晚那小姑娘陪着承乾逛了一个晚上,朕说的明不明白?”
  “乾儿?不能吧?他才十二呢。”长孙皇后有些迟疑,在她眼里儿子总像是一个小孩子一样,怎么可能这么快就知道找女人了?
  “姐姐,十二已经不小啦,放在寻常百姓家里,怕是已经订亲结婚了呢。”杨妃听清楚怎么回事之后稍稍松了口气,转头对长孙皇后打趣着说道。
  现在这个时间,后宫的妃子们基本上都到了二十七、八岁的年龄,已经是年老色衰之时,除了和李二一起长大,最受宠的长孙皇后,其他妃子哪个不担心自己在后宫中的地位,杨妃心中有所顾及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这……”长孙皇后皱起眉头,想了想说道:“孔家那丫头现在应该已经十四了吧?这年龄好像是大了些。”
  “正妃的位置空出来好了,反正先纳妾后娶妻也是常有之事。”与孔家联姻并不是什么坏事,杨妃也没什么顾及,只是一个劲的凑趣。
  “还是再等等吧,孩子们的事情,让他们自己看着办吧。”长孙皇后摇摇头,还是觉得儿子太小了。
  上一次林晓晓的事情那是不得已而为之,因为李承乾提前把人家姑娘给睡了。
  这一回眼瞅事情还早着,而且孔家那小丫头的品性如何又没有了解过,一旦现在乱点鸳鸯谱,将来把儿子后宫搞的乱七八糟,那才真叫要命。
  李二的一句话,引的大小老婆凑到一堆嘀咕去了,丢下他一个人,牛逼也吹不成,只能默默无语的一个人跑去喝茶,顺便让人把“洛神赋图”拿出来,好好的再欣赏一次。
  只是,如果老李知道此时的李承乾正在欣赏《兰亭集序》的话,会不会抓狂呢?
  时光流转,上元节过后,日子又恢复了平淡,该上朝的上朝,该上学的上学,像李承乾这种无所事事的家伙就是东游西逛,只要躲开老头子,就能平安喜乐的度过每一天。
  终于,在正月二十一的这一天,李承乾等到了他想要等的人——孙思邈。
  “孙道长,久仰大名,今日一见,实乃三生有幸!”玄都观中,李承乾对站在秦英身边,一位精神矍铄的老道士施了一礼。
  老道士名声虽大,但基本上是在民间,若说帝国储君能久仰大名,孙思邈根本不信,所以李承乾的一番作为,着实把孙思邈吓了一跳,手忙脚乱的连忙还礼:“太子殿下,贫道不敢当,不敢当!”
  “道长心系天下百姓,悬壶济世,为医者楷模,当得起承乾这一拜!”孙思邈可是被李二评价为“巍巍堂堂,百代之师”的人物,是以对他李承乾没有半点不敬的神色,看的一旁的秦英老道士都有些嫉妒了。
  “殿下若是有事只管明言,只要贫道力所能及,定不负殿下所托。”孙思邈已经快要被李承乾整炸毛了,以前最大的官儿也就是见个县令啥的,现在一国储君如此低姿态的与他见礼、说话,这简直就是毁三观的作法。
  “承乾的确有事要与孙道长商议,不如我们一起去房坐坐如何?”李承乾伸手向一侧的秦英老道的会客室指了指,反客为主,恍如此间主人一般。
  “殿下先请!”孙思邈先是与秦英老道对视一眼,在得到一个不明所以的眼神回复之后,主动点了点头,跟在李承乾身后,向会客室走去。
  待进了会客室,双方落坐之后,李承乾也不等两位老道开口询问,主动说道:“道长是世外高人,承乾有些话便直说了,希望道长不要介意!”
  “请殿下明示!”从中南山中被找来长安,孙思邈直到现在也是一头雾水,很想知道李承乾到底要作什么。
  “本宫想要办一所学校,一所医学院,不知道长是否有兴趣来做这个山长?”李承乾没有和孙思邈兜圈子的意思,毫不隐瞒的把自己的目的直言相告。
  没办法,像老孙这样一门心思扑在医学上的老家伙,如果和他绕着圈子说话很可能得不偿失,因为他们根本就不会理解你的意思,甚至还有可能因此产生不必要的误会。
  “医学院?学校?”孙思邈蹙眉反问道。
  “对,医学院!一个类似书院的机构,只是这里只收对医学感兴趣的学生,在这里有最好的老师,有最好的实验器材,遇到重大的医学难题可以一起研究解决,有了更好的医学方子可以让多的人来学习……”李承乾一点一点把后世医学院“产学研”相结合的方式详细的介绍了一遍。
  直到半个时辰之后嘴巴有些发干,这才闭上了嘴,静静的等待着孙思邈的答复。
  “殿下,您的想法不错,可是您不知道这医学也有着门派之别,很多人是不会轻易教授于人的!”孙思邈一直在沉思,秦英老道却捻着胡子插了进来。
  “话虽如此,但是本宫认为医学院会更好的把先贤的学问发扬光大,毕竟在医学院会有更多的学生来学习,总好过困守一地,学徒小猫两三只强吧。”李承乾撇撇嘴,满不在乎地说道。
  随后顿了顿又说道:“而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