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贞观第一纨绔-第124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怜的,原本老太医在城里生活的还是很不过的,凭着过人的医术,很受周围百姓的敬仰,结果因为老程这一句话跑,跑到了大海边上每天风吹日晒睡帐篷不说,还要免费为这帮大头兵看病。
  不过上天似乎在跟老程开玩笑一样,好不容易他的腿终于养好了,不疼了,可以正常走路了,结果到了战船之上才发现,自己竟然晕船。
  以前从来没有经历过水战的老程怎么也没想到自己竟然会有晕船的毛病,这一上船顿时吐的是稀里哗啦,好不容易恢复了一点的气色瞬间又回到了以前。
  前几天拉到痛不欲生,这几天吐到死去活来,老程顽强的生命力也不得不打了个折扣。
  这老头儿眼下也是五十来岁的人,不再是当初的那个混世魔王,虽然心中依旧不想服输,总想着用实力来证明自己,但不可否认的是他已经老了。
  其实不单单是他,当初随着李二一起打天下的这一批老将基本上都已经老了,有很多人已经在这几年中陆续离世,大唐已经不再是他们这一代人称雄的时代。
  所谓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数百年,看似豪迈,但又何尝不是老一代人的悲哀。
  ……
  长安,归化人的派出来的使节终于到了,由于占领了倭国的半壁江山,所以他们为自己赢得了与大唐对话的权利。
  朝堂之上,曾经来过大唐的那个秦吉胜在上殿之后十分谦卑的行了一个跪拜之礼:“伟大的而尊敬的天可汗陛下,请接受您卑微子民的拜见。”
  “嗯。平身吧!”李二很满意这秦吉胜的态度,摆手示意他起来。
  “倭国使节,说出你来大唐的目的吧。”长孙无忌身为宰相,接替李二问道。
  然而让长孙无忌有些意外的是,这个个子不高的家伙却摇了摇头:“尊敬的长孙大人,臣不是倭人,我的国家是大唐!”
  大唐?扯蛋呢?大殿上群臣面面相觑。
  秦吉胜也知道自己这话说的有些唐突,在众人不解的目光中解释道:“诸位大人,我们的祖仙都是先秦和大汉时其东渡到倭国的汉人,所以我们并不是倭人,而是汉人。而且我们现在正在努力推翻倭人的暴政,为自己争取一片生存的天空。而且我们希望得到大唐的指引,希望回到大唐的怀抱,同时也希望伟大的天可汗陛下可以派出一位皇室成员一带领我们。”


第1726章 颇有想法的魏王殿下
  “这不可能!父皇,此例万万不可开啊。”不等李二表态,一旁的李泰已经站了出来,表情沉重地说道:“此例若开与封王何异!”
  “是啊陛下,封王之例不可开啊!”李泰一说话,立刻有几个他的支持者跳出来附和。
  “都给朕闭嘴!”“嘭”的一声,李二重重的一掌拍在桌上。
  瞬间,整个朝堂鸦雀无声。
  “你们都在吵什么?封王,哪个在说封王?妄测君意该当何罪?!”李二陛下脸色有些阴郁,显然是被李泰的话气到了。
  其实这里说的封王与正常封王是不一样的,正常情况下封王只是给皇子皇女们一个封号,就像李恪的吴王、李泰的魏王,李治的晋王一样。
  而刚刚李泰所说的封王则有裂土封王的意思,也就是分封国王。
  这也就等于说,受封之人有了可以颁布律法,收取税金的权利,也就是传说中的国中之国,真要说起来的话,可以现解为春秋战国时的那些诸候国,一个个内宣不听调,完全就是地方一霸。
  这样的事情在大唐中后期也出现过,只不过当时不叫封王,而是叫节度使,也就是传统意义上的诸侯。
  而正是因为地方节度使这样的政策,导致了大唐的迅速衰败,由强干弱枝,变成了强枝弱干,最后皇帝手中没有兵权,税也收不上来,各地节度使拥兵自重,听宣不听调,有好处我就接着,调我去打仗我就装病,最后使大唐走向末路。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在贞观一朝并不存在这样的问题。
  因为李二推行的是强干弱枝的政策,也就是说兵权由皇帝掌握,战力最强的十六卫一直拱卫京师,而地方上最多只有千把百人的府军充数,其战力并不如何强悍。
  也正是因为这样,贞观一朝很少有人会反叛,一是因为手中无兵,二是因为手中没有钱,就算是想造反也不会有太大的破坏力。
  书归正传,却说李二因为李泰的一句话勃然大怒,顿时吓了众人一跳,那秦吉胜更是吓的直接跪下,连声否认自己没有想要封王的意思。之所以有这样的请求,只不过是想要请天可汗陛下像对待自己国家百姓一样,随意的封一个王爷遥领倭国国王之职,也好让远离大唐本土的归化人能够感受到天可汗的荣光等等。
  一顿马屁拍下来,李二舒服了,这才哼了一声,算是放过了李泰一众,让李小四大大松了口气,心中暗骂那倭人话说大喘气,竟然不一口气把话说完。
  不过想归想,李泰却也并没有对那个位置死心,在那些别有用心之人的蛊惑下,李小四也觉得没道理都是一个爹妈生的,李承乾就可以承继皇位,而自己则只能在一边看着。
  想到这里要李泰再次开口说道:“父皇,儿臣绝对想要封王的意思,就事论事的说,这倭国必竟地处偏僻,若是遥领其王只怕也是不好调度,若是那岛国再生什么变故却又如何是好?”
  “那依你的意思呢?”李二深深看了李泰一眼,心中微微一沉。
  “儿臣以为父皇可以选一位值得信任的兄弟,驻扎倭岛,这样一来可以继续扩大疆土,二来也可以更好的控制其国,使其不致于好了伤疤忘了疼。”
  “那么按你的意思,谁最合适驻扎倭岛?”李二继续问道。
  “父皇,按理说现在驻扎倭岛最适合的人选便是我大哥,因为大哥有过领军的经验,再加上那‘海狼’又是他一手带出来的,驻守倭岛之人由大哥出面再适合不过。”
  “是么?让一国太子越过茫茫大海去倭岛驻扎,这便是你想出来的主意?”李二心中准笑,不过脸上却没有表现出来。
  李泰此举自认大公无私,没有一点为自己考虑的意思,但他却小看了这大殿之上的众人。
  以他的书生性格能想到的东西,这些混迹朝堂数十年的老家伙又怎么可能想不到。
  所以别看这些老家伙一个个全都面无表情的板着一张扑克脸,但实际上早就已经把他的想法看的一清二楚。
  但可悲的是,李小四并没有注意到这一点,见众人都不言语还以为是在考虑自己这个方案的可行性,于是便对老李继续说道:“父皇,儿臣也是在为我大唐着想。您现在再值年富力强,大哥就算是在国内也只是起到一个帮衬的作用,远不如安排大哥去倭岛大展拳脚,等到若干年后,倭岛的情况稳定了,再让其他兄弟去接手大哥的位置。”
  “哈哈……”听完李泰的理由之后,李二发出一阵爽朗的大笑,半晌之后才说道:“好好好,果然是朕的儿子,果然有想法。好,真好!”
  “谢父皇夸奖!”李泰并没有听出老头子语气中的怒意,喜滋滋的躬身致谢,只等接下来老头子一声令下,将李承乾调去倭国。
  这样一来就等于是把李承乾隔离到了大唐的权力核心之外,只需要两、三年时间,长期断绝联系的情况下,李承乾必然会在老头子这里失宠,而他则可以利用这段时间好好表现一下自己,如果能把铁路、水泥路、矿山、银行这些产业接手过来,只怕未必做的会比李承乾差了。
  然而,理想是丰满的,现实是骨感的,就在李泰觉得信心十足的时候,只听老头子说道:“魏王谏言有功,赏金千两,侍女十人;另,拟诏,废新阳郡主武媚郡主称号,改封新阳女王,遥领倭岛全境。”
  “啊?!”新阳女王?遥领倭岛全境?什么情况?不是应该……
  李泰在某一些瞬间有些不知所措,总觉得自己是不是听差了。
  可是当他看到老头子眼中冷冷的那一抹笑意的时候才知道,敢情刚刚自己全完就是一个在卖弄的小丑,老头子已经早就看穿了自己的把戏。
  而且在这件事情上,似乎老头子早就已经和众人通过气,所以不管是长孙无忌还是杜如晦、房玄龄,竟没有任何一人出来制止。
  呜呼哀哉,早知如此,当初何必多言……


第1727章 诉苦的李恪
  不得不说,李泰这家伙还真是一个悲情的人物。
  历史上,李承乾作为大儿子,秉承子承父业的传统,他是要继续皇位的,所以李二对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