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雅骚(贼道)-第8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杨尚源不敢作声,他总不能说他是运气好剿袭拟题得中的吧。

  王提学对孙教谕道:“去把杨尚源去年岁考的制艺取来给我看。”口气颇为生硬,显然对孙教谕很不满。

  山阴学署副职朱训导忙道:“属下去取考卷来。”匆匆去了,很快就取了墨卷来。

  王提学执着墨卷浏览一过,问:“此卷评为去年岁考几等?”

  孙教谕不安道:“二等。”

  王提学怒道:“这样的制艺也能评二等吗,应评为四等、五等,要挞责、要降级。”

  孙教谕老脸涨红,他的确循私包庇了杨尚源,杨尚源制艺平平,但每次考试都能列到第二等乃是因为逢年过节贽礼较丰厚,教谕一职清贫,肯送礼的诸生自会被优待一些。

  王提学指着战战兢兢的杨尚源道:“这等不学无术的生员,侥幸有了功名,不慕圣贤之道、不思求学进取,仗着一顶头巾横行乡里,哦,还与那姚复是亲戚,不必说,一丘之貉——来人,把他的遥酪哺恕!闭饩捅硎靖锍钌性吹纳惫γ侄院钪驳溃骸昂畲笕耍巳斯γ迅铮裁醇僖改憧梢陨笏恕!

  不但孙教谕一头的冷汗,侯之翰也觉颜面无光,这都是他治下的生员,他这一县之长也难辞其咎,命人赶紧拖走杨尚源,别杵在这里让提学大人看着生气,又去刘宗周面前取了朱训导笔录的张原那篇“虽曰未学”的八股文,低声苦笑:“救救急。”

  刘宗周微笑。

  侯之翰将张原这篇八股文呈给王提学看,说道:“老大人看看这篇制艺如何?”

  王提学先是扫了一眼,嗯,这笔小楷不俗(朱训导曾是国子监优等生,他的字哪里会差),便认真看了起来,看了破题、承题,便点头道:“破题精辟,承题分明,好文!”继续看下去,看着看着就摇头晃脑念诵起来:

  “……一则谓学之事不止于人伦,而因以明伦之人为犹然未学之人也;夫多闻多见,当世讵乏淹雅之才,然则未足重也,缁衣博好贤之声,阴雨贻弃予之叹,以致窃忠孝之名而负初心者可限也,岂非学非所学之咎乎……”

  一篇八股念罢,提学大人的脸色由阴转晴,咂了咂嘴,好似刚喝了杯美酒,说道:“这才是能评为一、二等的制艺——孙教谕,这篇你又评其为几等?”口气略含讥讽。

  孙教谕答道:“这是一个儒童作的文,与姚复斗八股时临场作的。”

  “哦。”王提学惊讶道:“儒童,多大岁数的儒童?”儒童也有年纪一大把的儒童,制艺作得不错,就是时乖命舛,连童生也中不了。

  孙教谕道:“那儒童名叫张原,尚未成年,便是肃之先生的族孙,方才还在堂上——”

  便有堂下生员纷纷道:“在这里呢,在这里呢。”一个个口气中透着羡慕,这个张原要得到大宗师的夸奖了,这样也好,免得大宗师总是板着脸发火让他们也瞧得胆战心惊。

  好几只手在张原背后推着,将张原推出诸生之列,越众而出。

  第九十五章 菊花之约

  浙江提学使王编看着一个眉目疏朗清秀的青衫少年步履从容上到明伦堂,颇感惊讶,没等这少年向他施礼,便问:“这篇制艺是你作的?”

  少年张原恭恭敬敬叉手道:“小子张原,拜见大宗师,这篇制艺正是学生所作,由朱训导笔录的。”

  王提学问:“为何要由朱训导笔录?”

  侯之翰便将方才张原与姚复斗八股之事略略说了,提学大人更惊奇了,两刻时之内口占一篇六百字的八股,这不亚于曹子建七步成诗啊。

  王提学不敢置信,便道:“那本官要考考你,若你不愿,本官并不勉强。”这是张汝霖的孙辈,而且只是个少年儒童,若这篇“虽曰未学”的制艺只是事先背熟的,他也不想刻意为难张原。

  张原叉手道:“能得到大宗师的指点,小子有幸。”这是表示尽管出题来考吧。

  王提学脸露笑意,说道:“我考你一道四书题,你只须破题、承题即可,听仔细了——‘子曰君子不器’。”

  张原应声道:“圣人论全德者,自不滞于用哉。盖器者,滞于用者也,孰谓君子而可以器拟之哉?”王思任这两个月来对他强化训练的威力显现出来了,尤其是四书中的《论语》题,他几乎每一句都破过题,自是应答如响。

  王提学又惊又喜,还想再考考张原,说道:“我再出一题,四书小题,你再来破和承——‘是故君子’。”

  “是故君子”这一题出于《孟子·离娄下》,完整的句子应该是“是故君子有终身之忧,无一朝之患也。”这是一道截上题,在童生试中,这种小题是很常见的,只要不是无情搭和枯窘题,那就不算违制,这种题要难一些。

  张原紧张思索,大约思考了五十步的时间,对道:“忧以终身,所怀在善忧之圣也。”这是破题,稍一停顿,续道:“夫古今之善忧者为舜也,法且传,亦其忧思足徹千古耳。”

  王提学拊掌大赞,忽然侧头问坐一边的张汝霖:“肃翁,尝闻肃翁有一孙乃是神童,八岁时就得陈眉公赞誉,莫非就是他?”

  张汝霖笑道:“这是我族孙张原,曾蒙眉公谬赞的是我长孙张岱。”便扬声道:“张岱,来拜见大宗师。”

  张岱步上堂来向王提学施礼,与族弟张原并肩而立。

  王提学笑着赞道:“肃翁家学渊源啊,这一对佳孙真让人羡煞,嗯,张岱已有生员功名,今年几岁?哦,十六,张原呢?十五,以前可曾参加科试?”

  王提学显然对张原更感兴趣,因为张岱不是他手里中的秀才,而张原,后年若参加道试得中,那他就是张原的座师,这个关系是很不一样的。

  张原答道:“学生以前未参加过科试,准备明年参加县试。”

  王提学哈哈大笑,对侯之翰和徐时进道:“明年县试、府试,两位大人莫要遗漏了人才,总要让我来亲自考考他方好。”这等于是明说县试、府试要让张原通过,道试时王提学亲自来考张原——

  提学官任职三年,王编是去年就任浙江提学道的,到后年七月满三年,然后便要赴京待选他职,三年一次的道试,取中的生员都要拜他为座师,若是擢拔出英杰俊才,他也是极有荣誉的事,嘉靖年间的陕西学道杨一清,道试时取中的生员中有吕柟、康海、马理三人,当时杨一清就夸赞道:“康生之文章,吕生、马生之经学,皆天下第一也。”后来,康海、吕柟先后中了状元,康海为关中大儒——

  侯之翰和徐时进岂会不识趣,都笑道:“一定把张原送到老大人座前听考。”

  明伦堂上的气氛顿时欢快起来,堂外诸生也心情轻松,虽说方才大宗师惩罚的是他们也鄙视的姚复、杨尚源甥舅,但大宗师大发雷霆,只怕从此对山阴生员印象都不会好,岁考、科考时对山阴生员严厉一些那他们日子就都不好过,现在见大宗师容颜大悦,诸生也跟着喜悦,当然也有嫉妒张原的,但只是放在心里。

  一边心下忐忑的孙教谕也长舒了一口气,还好张原为山阴士子争气,得到提学官的赏识,提学官心情转佳,不然的话提学官定要追究他教导不严之过。

  侯之翰道:“老大人今日按临敝县,除劣拔优,雷厉风行,山阴百姓拍手称快,下官亦欢欣鼓舞,时已近午,请老大人、徐府尊、王老师、肃翁、启东先生齐赴县衙廨舍,小酌两杯,算是为老大人接风洗尘。”

  年过五旬的王提学一早乘船到此,发了一通火,连水都没喝上一口,这时也的确是又累又饿,笑道:“让肃翁这两位佳孙也一起赴宴,我有话问他二人。”

  侯之翰便对张岱、张原道:“大宗师厚爱,两位一起去吧。”

  张岱、张原赶紧谢过大宗师,去站到张汝霖身后,这让堂外的张萼好不羡慕,心道:“这世道还真是读书人的天下,会两句臭八股就居上座了、赴宴了、当官了,真是气人。”先出了儒学,找到堂弟张卓如,一道回去找清客斗鸡、下棋去了。

  在场诸生都没敢乱动,恭送大宗师出了儒学大门才各自散去。

  张原和张岱跟在张汝霖后面,张汝霖在大门外起轿,张原、张岱二人步行,从县学署到县衙也就一里多路。

  一直等在学宫外的武陵跑过来道:“少爷,少爷——”

  张原道:“小武,回家去告知我母亲,说我随叔祖赴侯县尊午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