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雅骚(贼道)-第30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萼性子急,就自己去翻那四只箩筐,却见箩筐里又有木箱,箱子上了锁——

    张老实将杯中水一口喝干,将茶杯递给福儿,从怀里摸出一封信递给张萼:“三少爷,这是信,钥匙封在信里。”

    信以火漆封口,张萼拆开信,拉出一封信和一把钥匙,张萼将信递给大兄张岱,他急着去开锁,打开一只,里面以棉絮填充空隙,堆叠着一般大小的木盒大约一百只,木盒是红木材质,都颇精致,打一只,正是一副眼镜,张萼戴上转头看了看,说道:“这是昏眼镜。”摘下来细看,点头道:“制镜工艺有长进。”

    张岱展开信一看,说道:“这是三叔张炳芳写的信——”便将信念了一遍,信里主要是说镜坊的事,说这次一共让张老实、钱老本带来昏眼镜一百五十副、近视镜一百二十副、焚香镜一百只、千里镜三只……

    张萼一听还有“千里镜”,大喜,忙问:“千里镜在哪只箱子?”

    张老实指着其中一只箱子道:“应该是这只。”

    张萼开锁一看,果然有三只铜管望远镜,三兄弟各取出一只,旋转拉开,张原退到院墙边,用望远镜朝后山的鸡鸣寺观看,一边慢慢调整,口里道:“不错,比上次那具望远镜有长进——”

    张萼也退到张原这边朝鸡鸣寺看,说道:“还是比不上从濠镜澳门泰西人那里买的望远镜。”

    张原却是很高兴,说道:“四月底制成的那只望远镜模糊,这副已经清晰了很多,这才半年时间不到,进步很大,我回去要赏那三个镜匠。”

    张萼听张原这么说,也高兴起来,道:“很好,我明天就把这批眼镜送去国子监卖,肯定是供不应求啊。”

    张原道:“三兄,在国子监做买卖不好,虽说毛监丞已入刑部受审,但我们还是要言行谨慎一些。”

    张岱点头道:“介子说得是。”

    张萼道:“那也简单,让那些监生自己到我们听禅居来买。”

    一直候在边上的蒋执役这时开口道:“好教三位张公子得知,祭酒顾老爷今日午后回到国子监了。”

    张原道:“那我得去拜见顾祭酒。”赏了那蒋执役一钱银子。

    用过晚饭,张原正准备入监拜见顾祭酒,却听应门的福儿叫道:“介子少爷,焦老爷、焦相公来了。”

    张原赶紧迎出去,却见与焦竑、焦润生父子一道来听禅居的还有国子监祭酒顾起元,张岱、张萼闻声也赶忙出来见礼,入小厅坐定,顾起元道:“张原,乙酉日之事我已了解过,你没什么过错,你明日回国子监照常听课,平时课业可以不作,下午就去澹园助焦太史编书,夜里还是要回国子监号房,不得逸乐懈怠。”

    顾起元显然已与焦竑商议过,张原道:“是,学生明日一早便入监听课。”

    顾起元又道:“你那个善射的婢女以后莫再去射圃练箭了,恐遭人非议。”

    张原躬身道:“是。”又恳求道:“顾祭酒,家父近日将从开封经南京回山阴,学生想等迎送家父之后再入监过夜,也让学生有时间尽些孝心,请顾祭酒准许。”

    顾起元点头允了,又叮嘱了张原几句,便待起身回去,张原道:“顾祭酒请稍等。”去取了一副昏眼镜呈上,说是刚从山阴镜坊送到的——

    焦竑一见这昏眼镜,便笑道:“好物事,太初试试,你也是老眼昏花,正用得上。”

    一边的张萼暗笑,心道:“介子这可谓是伏笔,送顾祭酒一副昏眼镜,以后就算有人说我们卖眼镜给监生,顾祭酒也只会一笑置之,这本来就是让监生们眼清目明嘛,又不是卖《金瓶梅》给他们——”

    顾起元试了昏眼镜,果然不错,甚是愉快,对张原道:“这眼镜苏杭那边有得卖,售价不菲,一副眼镜要数两银子,我怎好受你如此厚礼,明日我让人送银子过来。”

    张原有些尴尬,眼望焦竑,叉手道:“老师为张原说个情吧,这是学生家里镜坊制作的眼镜,算是土仪,怎敢收顾祭酒的银子。”

    焦竑拂须笑道:“太初兄,你这是为难张原了,这眼镜可比苏杭那些镜坊制作的昏眼镜清亮,独此一家啊,那就算老朽赠给太初兄的,如何?”

    顾起元固然清廉,但学问通达、熟知易数,不是古板的人,就笑纳了,先告辞回国子监,焦竑父子留下再与张原兄弟说话,张原取出一副望远镜呈给焦竑,这夜里不能望远,张原就解释给焦老师听,焦竑惊讶道:“这是千里镜,我曾听徐子先说过,泰西人能造这等神奇目镜,你竟然也会!”

    焦润生对张原解释说徐子先便是徐光启,万历二十五年顺天府乡试焦竑任主考官,从落选的考卷中擢取徐光启为乡试第一名,焦竑曾因这事被贬官,徐光启甚感座师焦竑之德,常有书信来问候——

    张原道:“这千里镜就是根据泰西人的望远镜仿制的,泰西人的天文物理数术之学,的确在我大明学子之上,理应效仿学习之。”

    焦竑看着儿子焦润生笑道:“你看张原怎么与徐子先说话一个口气,对泰西人的学问推崇备至,奉利玛窦为泰西大儒,徐子先还向我游说要我加入泰西天主教,这就有点荒唐了,被我拒绝,我大明入世有儒、出世有释玄,出儒入佛,游于三教,何须天主拯救——张原,你以后见到徐子先,莫被他说动加入天主教,现在朝臣对泰西人在大明传教已经颇有不满,反对的文章比比皆是,早晚必出大乱,你年少气盛好惹事,以后莫要牵扯进去。”

    张原道:“学生当然不会加入天主教,但学生以为当此之世,引入天主教对世风不无裨益,尤其是江南,奢靡之风太盛。”

    焦竑“嗯”了一声道:“徐子先也对我说过天主教重节俭,但天主教教义在大是大非之处甚谬,徐子先有实干之才,入教是误入歧途了,可惜。”

    张原当然不认为徐光启是误入歧途,问:“不知徐师兄现在任何官职?”

    焦竑道:“还在翰林院任闲职,近日居天津卫种菜,研究农田水利,徐子先是有匡扶济世之志的,人才难得,不是那些只会写八股的空谈之辈,可惜朝廷不用他。”

    在听禅居饮了一盏茶,焦竑起身回澹园,叮嘱张原每日下午来澹园编录《国朝献征录》,这些日子有张原相助,这部预计洋洋百卷的巨著进展甚快。

    ……

    从八月初十开始,张原又入国子监学习,上午听博士讲经义和诏、诰、表、策论、判词的写作,下午去澹园助焦老师编书,随着中秋临近,张原渐渐有些着急起来:父亲张瑞阳怎么还没到南京?

    张岱也入监读书去了,张萼依旧随意出入国子监,短短数日,售价四两银子一副的昏眼镜、六两银子一副的近视镜已卖出去一大半,张萼乐极——

    八月十四日傍晚,张原从澹园回听禅居,一路慢慢的走,眉头微皱,担心父亲平安,却又无从问讯——

    穆真真不会说好听话安慰少爷,只好陪着少爷一起发愁。

    回到听禅居,却见院中站着十来个面生仆佣,张原正在问这些人从哪里来,小厅中张萼陪着四个人出来了,张萼喜叫道:“介子,你看都谁来了,高朋满座啊。”

    ————————————————————————
 

    第二百八十六章童年的承诺(大章)

    “哈哈,介子贤弟——”

    “张介子,两年不见,大名如雷贯耳啊。”

    “介子兄,小弟有礼。”

    “介子贤弟,愚兄在此。”

    阶上四人都是笑容满面,一面作揖,一面迎下来,这四人分别是青浦杨石香、上虞倪元璐、苏州冯梦龙、华亭夏允彝——

    张原大喜,欢颜道:“你们四位怎么会一起到来,这是刮东南西北风了吗?”

    众人大笑。

    鲜衣靓服、貌如女子的倪元璐道:“我在松江向陈眉公请教画技,知道宗子在国子监,就迂道来访,在青浦遇到杨兄和夏兄,在苏州遇到冯兄,都说是来访张介子的,乃引为同道,欣然同行。”

    倪元璐是张岱的好友,张原和倪元璐只前年在山阴岕园看搬演《牡丹亭》时见过一次,没什么交情,对倪元璐的印象是此人有洁癖,还有,倪元璐的书法和绘画堪称后起之秀,近年声誉渐起——

    杨石香道:“介子贤弟,上回你在青浦评点的那册时文集子七月初七刊刻上市,七日内卖出去一千三百册,松江三县纸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