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雅骚(贼道)-第27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原心道:“很好,东林党人典型的论调出来了,极度的自以为是,不过能誓死坚持也是可敬的。”示意大兄莫要与这魏大中理论,他出了号房,叫来一个监内杂役,先赏了五分银子,然后问话,那杂役就热情殷勤无比,张原问他还有没有空的号房,他想搬去一个人住宿?

    那执役道:“号房是有,只是这得刘学正准许才行。”

    张原点点头,打发那杂役走了,那杂役临走时还躬身道:“张公子,有事尽管吩咐小人,小人一定又快又好地给张公子效劳。”

    阮大铖过来道:“介子兄,我与你换号房,你们兄弟住一起当然最好。”

    张原道:“只怕魏斋长不肯。”

    阮大铖道:“我和他比较熟络,我去和他说。”

    张原、张岱一起拱手道:“那就有劳阮兄了。”

    也不知阮大铖怎么和魏大中说的,魏大中同意了,想必魏大中也考虑到张氏兄弟吃吃喝喝的会影响到他学业,所以还是换号房为好。

    ————————————————
 

    第二百六十四章 祭酒面试

    六月二十一日正辰时,新入监的三百监生在各自学堂博士、助教的带领下列队来到文庙大成殿祭拜孔子,祭孔仪式由祭酒顾起元主持,张原看到三兄张萼杂在正义堂诸生中一本正经地跪拜、起立,不禁会心微笑——

    祭孔毕,诸生回到各自讲堂,国子监教学正式开始,张原与大兄张岱所在的广业堂壬字班共三十二名学生,有桌有椅,但教官上课时学生必须站着恭听,只有需要动笔时才允许坐下,据说早年学生向教官请教疑难时还得跪着——

    “下月十八,将有一次考试。”

    广业堂的赵博士开口道:“凡文理条畅,且能通一经者,准升修道、诚心二堂,你们要好生准备,力争早日升堂。”

    钦定监规规定,监生通四书而未通经者,居正义、崇志、广业三堂学习,但这批新入广业堂的学生应该都专治了一经,都是冲着明年乡试去的,乡试是要考五经的,不通经怎么行,所以顾祭酒大胆革新,允许学业优秀的监生快速升上中级班——修道、诚心二堂。

    赵博士又道:“每月三旬,上旬试四书题一道;中旬试论一道以及诏、诰、策、表、内科一道;下旬试经、史、策一道,判语二条,每试,文理俱优者有奖赏,文理纰缪者受罚,至于每日功课,要背诵《四书》、《御制大诰》、《大明律》等各一百字,临帖二百字以上,以二王、智永、欧、虞、颜、柳诸帖为法,凡完不成课业者,痛打十板。”

    张原站在下面听着,心道:“这广业堂真没什么好学的,这些课业对我来说是没有任何压力,嗯,我且用这段时间把《御制大诰》、《大明律》、《历代名臣奏议》全部熟记,再就是临帖练字。”

    此后数日,张原听教官讲经史、策问,勤练书法,一日一篇制艺从不间断,张岱原本比较懒散,在监内没别的去处,花鸟虫鱼都没得玩,见张原勤读他也就跟着用功,那阮大铖见张氏兄弟读书刻苦,肃然起敬,阮大铖与张岱很说得来,阮大铖酷爱戏曲,张岱对南曲也很有造诣,学习之暇,谈戏论曲,不亦乐乎,张萼虽不能与他们在一起,但每日都会由监内执役传递书信,张萼每天都让人送精美食物来,他对大兄宗子很了解,佳茶、小菜都是从曲中市肆购来的——

    张萼在信里说他入监五日,就已经领了两次“出恭入敬牌”回听禅居,因为天黑时就要赶回来,便抓紧时间与绿梅白日宣淫,哈哈——

    张岱、张原看到张萼如此直言无忌,都是忍不住笑,张萼在信里还说素芝问宗子少爷怎么不能出来,看来是思春了,那个穆真真倒是没问,不过那眼神更是思春,所以请大兄和介子速速出监安慰——

    魏大中家贫,对那些靠纳粟入监的监生很鄙视,这日傍晚从会馔堂用餐归来,听张原、张岱说起张萼那边的学生监规松弛,便道:“太学乃育才之地,而今只要有钱,目不识丁,就能厕身衣冠之列,谓之俊秀,国子监士风败坏,皆因此辈,国初南监鼎盛,何故,就因为没有纳监之例,如今监生为何不喜坐监,也是因为例监生太多太滥之故。”

    张原默然,魏大中说得当然有道理,这和后世那些名牌大学一样,只要有钱就能进去,论起来这明朝科举入仕还比后世公平些,纳粟监生即便能做官,也是低品小官,而且很被那些甲科正途出身的看不起,一旦犯错,会被一撸到底,没有异地任职的可能……

    张原心里冷笑:社会发展四百年,比晚明又能强多少?

    阮大铖见张氏兄弟尴尬,说道:“朝廷开例监捐纳,也是因国库空虚,或遇灾害,或因边警,乃是权宜之计。”

    魏大中冷冷道:“国库空虚?捐纳之银有多少能入国库,皆被层层盘剥了,便如那矿税,自万历二十四年始,中使四出,无地不开,不论有矿无矿,但与富人庐墓相连处,辄云有矿,即命发掘,必饱得贿赂乃止,以至民怨沸腾,到了万历三十三年方才诏罢矿使,但榷税使却至今不罢,穷乡僻壤,米盐鸡豕,皆令输税,大商贾不得不行贿,小商贩则往往被搜索攘夺,这些税银都能归皇宫内库吗?否,福建税使高寀在闽一十六年,搜刮得数十万金,归内库者十无其一,绝大部分被税使、地方官吏、逼税恶棍瓜分了,但凡献内库一万两,其敲剥地方百姓就不会少于十万两……”

    魏大中平时冷冰冰的只顾读书作文,并不怎么说话,今日有感而发,竟是大为激愤,滔滔不绝——

    阮大铖知道这魏大中的脾气,忙道:“魏兄,这是在国子监,不是东林书院,议论朝政是违反监规的,你可是壬字班斋长。”

    魏大中这才闭口不言,回号房去了。

    阮大铖对张原、张岱道:“我师景逸先生好议论朝政,说学问必须躬行实践方有益,学问若不能作百姓日用便不是学问,魏孔时(魏大中表字孔时)受吾师影响极深,两位莫要怪他。”

    张原道:“魏斋长狷介刚毅,可为诤友,我怎么会怪他。”

    张岱本来颇为不悦,听张原这么说,也就一笑而罢。

    六月二十八日上午,广业堂旬试,每月下旬试经、史、策各一道和判语二条,张原选的是春秋题和左传题,策论是关于官府赈灾的,判语是两个民事纠纷案例,要考生代为写判语,这都是为以后做官临民做准备的,考试考了一天,午后未时末张原交卷时,赫然见祭酒顾起元坐在堂上,赵博士和岳助教、刘学正侍立一边,张原将考卷恭恭敬敬呈上,刘学正接过,转呈顾祭酒——

    顾祭酒今日特意来察看广业堂壬字班新生的旬试,看看其中有何优秀监生,当日入学考试一篇四书题八股看不出什么,今日试经、史、策论、判语,能全面考量一个监生的学问、见识,前面几个交卷的他都看了,没有能让他精神一振的,他认得张原,在贡院入学考试的那篇“樊迟问知”写得雍容大气,李尚书赞赏有加,且看其经、史、策、判如何?

    顾起元接过张原的考卷,道:“张生,待我看完你的考卷后你再走。”对先前几个交卷的考生他并没有这么说,对于张原他是打算看了考卷后教导教导张原——

    张原躬身道:“是。”侍立一边。

    顾起元先看了张原春秋题“楚人灭弦,弦子奔黄”,张原对春秋三传用功极勤,这篇春秋题八股作得议论精当、简洁高浑,顾起元知道焦竑是治春秋的名家,张原既是焦竑弟子,名师高徒,张原在春秋上的造诣应该不会低,但张原毕竟只有十七岁,既便有些造诣想必也有限,不可能与焦竑相比,然而当他看了张原这篇春秋题八股后,表面不动声色,心里却是大为赞叹:奇才!

    再看史论,题目是指定的——“越王勾践论”,张原这篇人物史论翻新出奇,没有把勾践的卧薪尝胆当重点来议论,却论勾践的“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的刻薄寡恩,雄辩滔滔,极有苏轼《范增论》、《留侯论》的气势,顾起元终于耐不住了,赞了一声:“妙!”

    赵博士与岳助教对视一眼,都是暗暗高兴,顾祭酒看了四个监生的考卷了,这是第一次出口赞扬。

    策论是关于官府赈灾,顾起元对张原的策论不抱太高期望,策论有极强的针对性,是向朝廷献计献策,这若无实际阅历和实干经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