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北洋天下(刀王)-第12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们的攻击。如果不能消灭他们,我们下一步的作战计划就存在着很大的隐患。另一个方案是走巽他海峡进入印度洋,隐蔽地接近敌人的基地,不过舰队长时间离开港口,肯定会引起英国人的怀疑,很难达到奇袭的目的。”

    吴玉玺坐在海图前面,拿尺子在上面比划了几下,这才抬起头来说道:“司令,我有一个想法不知道可不可行?”

    魏子浩站到了海图前面:“有什么想法,说出来,大家一起讨论,集思广益!”

    吴玉玺拿着铅笔在海图上指点着说道:“英国海军在达尔文港还有部分残余舰艇,我们是不是先对这里发起一次攻击,做出准备进攻澳洲的假象,将英国人的注意力转移到澳洲方面,然后第二次出港时,英国人会认为我们会继续对这里发动攻击。”他在苏门答腊南部比划了一下,“实际上我们再由此转向锡兰,英国人的jǐng惕xìng会降低很多。”

    “嗯,可以试试,大家先以这个方案,拟定一个详细的方案出来。”舰队参谋长对这个方案显得十分支持。

    魏子浩随之也同意了这个方案。

正文 十、托维的选择

    1939年3月15rì,共和海军以海峡舰队主力组成的第3特混舰队出现在出现在距锡兰岛东南约450海里的海面。

    最新服役的“北海号”航空舰是共和海军1936年度开工建造的四艘“天津级”航空舰的3号舰,此级航空舰是在“江苏级”的基础上增强了防御,同时增加了机库和飞行甲板的面积,标准排水量增加到了35600吨,而且舰载机的数量也增加了一个中队的战斗攻击机,达到了126架。

    与共和国其它军舰不同的是,这一级军舰在设计之时,就在舰桥的顶部设计安装了专用的雷达探测和接收天线。

    雷达是一种利用电磁波来测定目标的无线电探测装置,它利用无线电发shè装置定向发shè出探测电磁波,然后通过天线接收物体反shè的回波,从而达到发现目标并测定其方位、运动方向和速度的目的。

    很难说清究竟谁是第一部雷达的发明者,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开始,英国、美国、德国和共和中国都开始进行了这方面的研究,而且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1916年,马可尼和富兰克林开始研究无线电信号的反shè。1917年,罗伯特·沃特森·瓦特成功设计出雷暴定位装置,由此宣告了雷达的诞生。1924年,约翰·洛吉·贝尔德发明了机械扫描电视,1925年伯烈特与杜武合作,第一次成功使用雷达,把从电离层反shè回来的无线电短脉冲显示在yīn极shè线管上。1931年美国海军研究实验室利用拍频原理研制雷达,开始让发shè机发shè连续波,三年后改用脉冲波。1935年法国的古顿研制出用磁控管产生16厘米波长的电磁波,可以在雾天或黑夜发现其他船只,这是人类雷达和平利用的开始。

    共和中国和德国在雷达方面的研究也基本上与各国都处在同一水平线上,共和国在早期雷达方面的研究与开发一直是与德国的军方进行着合作,研究经费主要来自共和军方面的特别拨款,人员方面是以德国技术人员为主。

    经过十几年的努力,共和国方面已经培养出了一大批无线电方面的专业人才,目前国内有三个专门的无线电研究所,其所属的六家无线电设备制造公司约有两千多名工程技术人员,几乎垄断了国内包括收音机在内的无线电设备的生产和销售。

    由于有军方的资金支持,国内在雷达方面的研究虽然起步时基础薄弱,但总算也站在了这个时代的前列。在1937年,海军方面就开始了在军舰上装备雷达的试验,在1939年初,就开始在所有的大型军舰上大规模装备这种无线探测装置。尽管受时代科技水平的限制,这些使用电子管的无线电装备无一例外都是体积庞大,cāo作复杂,而且极易发生故障,但总算是初步具备了在超视距的条件下发现和攻击目标的能力。

    俄国人在中亚的惨败使得在印度和波斯地区的英军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压力,在共和军对海峡舰队进行加强后,位于科伦坡的英国Z舰队自然更不轻松。

    “将军,从护卫号驱逐舰上发来的报告,半个小时前在马纳尔湾北部发现了敌人潜艇的踪迹。”在科伦坡港内的君权号上,舰队参谋长霍兰上校向舰队司令托维中将报告着最新收到的情报。

    “有没有敌人主力舰队的消息?”托维将军正和刚从印度洋分舰队调来的作战处副处长米切尔中校进行谈话,他稍微停了一下,这才抬起头来问道。

    “自从三天前收到对方离开巴达维亚的情报后,再也没有其它的消息,将军。”

    “我倒认为敌人很有可能往我们这边来,将军!”米切尔中校站起身来,走到了海图桌前,“从巴达维亚到达尔文港和到锡兰的距离一样远,都是1600海里,而中国人一惯喜欢使用声东击西的方式。发现敌人的潜艇就是个很不好的迹象,我们应当这里,科伦坡是个很容易受到攻击的地点。”

    米切尔中校在战前曾是英国驻上海领事馆的二等武官,在中国呆过近四年的时间,在战争爆发后返回海军部情报处工作,对于共和海军的情况十分了解。东南亚战争前,米切尔曾经提醒海军部要注意共和海军对樟宜基地可能进行的突袭,但没有受到重视,当时海军部的高官们一直认为以共和海军的实力,对付rì本人都吃力,根本没有可能抽出力量主动挑战皇家海军。

    英国海军在东南亚的惨败成就了米切尔的名声,不过此人可不怎么受皇家海军指挥官们的待见,由于一直散布着悲观论调,被调往蒙巴顿勋爵指挥的印度洋分舰队。托维中将无意中在一次聚会上发现了其才能,这才把他调到Z舰队之中,他手下的这支舰队需要一些很了解共和海军的军官。

    “你认为他们会冲我们而来?”托维中将在海图上比量了一下,“那么他们现在应该到了这里。”他的手指停在海图上,托维的判断相当准确,如今魏子浩的舰队确实正处于那一片海区。

    “我认为是这样,将军!”米切尔肯定地说道。

    “有没有可能对敌人进行攻击?”托维似乎是自言自语,做为一个经历过一战,有着数十年航海经验的优秀海军指挥官,他的第一反应是如何消灭敌人。不过在分析了双方的实力对比后,他的经验告诉自己,如果他试图阻止共和舰队向锡兰发动进攻,那么自己手上这支英国在东方的唯一海上力量有可能会完全毁灭。

    问题是现在皇家海军根本就经受不住任何重大的损失,他有责任使舰队避免与敌人决战,从而保持皇家海军在印度洋上的“存在”,因为他的舰队在与共和海军的交战中获胜的机率实在太小。

    在这一点上,托维的判断十分冷静。

    “我们需要离开这个危险的地区,通知负责锡兰防务的雷顿上将,舰队在下午将要去阿杜港进行例行的训练!”在判断了形势后,托维中将果断地选择了退却,“另外通报科伦坡和亭克马里的护航舰队,马上开始组织所有的商船进行疏散!”

正文 十一、等待

    在尼科巴群岛以西250海里的洋面上,共和海军庞大的特混舰队反而向北开始航行。在满载排量超过了45000吨的旗舰“祁连山号”的甲板上,《共和军画报》的记者梁达成正在给一群无事可做的炮手们拍照,这时舰队宣传科干事朱轶航从司令塔外面的舷梯走了下来。

    “老梁,取全景时不要把装了天线的主力舰照进去,你送检的那两只胶卷里大部分照片都不能通过审查。”朱干事冲梁达成喊道。

    “这些我知道,什么时候上面解密了我再发表,不过那些被没收的底片和照片你得帮我存好了,到时请你吃饭。”梁达成收起相机,走到了舷梯旁,“魏司令有空吗?我给得给他拍几张特写。”

    “恐怕不行,魏长官正在作战室里开会。”朱干事俯身看着甲板说道。

    “我得转上去瞧瞧,万一他们站到司令塔外的舰桥,说不准还能抓拍几个镜头。”梁达成说着也爬上了舷梯。

    “那我得跟着你,万一你打扰了长官,他们可要骂我!”朱干事把梁达成让到了身前,这些老资格的随军记者和共和军的头头脑脑们都很熟悉,也是着惹不起的人物。位于舰桥后部25米高的桅杆顶部,一座数米见方,如同扁平的铁笼子似的雷达天线正在不停地旋转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