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猎天下二部完-第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作者:付遥【完结】   

内容简介 
       两代枭雄逐鹿天下,一世情歌万世唏嘘。七千白袍令千军万马望风而逃,千年之后,叫千年后一代伟人毛泽东“心而往之”。佛、儒、道三教融合,创中华民族之魂!
     《猎天下》讲述了那个英雄遍地走,豪杰比狗多的南北朝时代,杨忠、杨坚、高欢、侯景、宇文泰、独孤信、李虎等一世枭雄浴血奋战,终结三百年大分裂、大黑暗乱世的英雄史诗。
     七千契胡铁骑破百万叛军,七千白袍将士攻三十二城,经四十七战不败等恢宏的战场景象在书中一一体现,更有儿女之情令人荡气回肠!

    历史背景
    三国归晋,八王之乱
    五胡乱华,中原沦丧
    鸡犬不闻,尸横遍野
    南北对峙,胡马渡江
    六镇兵起,天下再乱
    英雄逐鹿;横槊跃马
    一代帝王,震袂而起

    天下归隋,中华再起

    作品中主要人物在历史中存在

    历史事件和背景遵循历史真实记载,以《资治通鉴》为基本脉络

    行军作战、兵器、城防、医疗依照唐代李筌所著的《太白阴经》,并参考出土文物

    邺城、滏口、河桥、荥阳和虎牢等古战场的描写经作者实地考查

    洛阳描写依据北魏羊衔之所著的《洛阳伽蓝记》

    服装、歌舞礼仪来源于历史文献记载以及墓室壁画

    作品中的诗歌都为历史人物本人所做

    五胡十六国和南北朝的两百八十多年时间,是中国历史上大分裂的黑暗时代,侵入中原的胡人持续混战,生灵涂炭。汉人百姓不断南迁,抚育中华文明的中原腹地千里不见人烟。没有南迁的汉人百姓为躲避战祸,纷纷占据险要地形,结成坞壁自保,他们自给自足,互相帮助,过着陶渊明名著《桃花源记》中与世无争的生活。在这黑暗时代末期,一缕曙光出现在其中一座小小坞壁之中,孕育着伟大辉煌的隋唐盛世。

    隋太祖杨忠和隋文帝杨坚父子两代创建隋朝的征战传奇
    宇文泰(李世民外曾祖父)、独孤信(李渊的外祖父)、李虎(李渊的祖父)浴血奋战,终结三百年大分裂、大黑暗乱世的英雄史诗

    出生在塞外草原的汉人高欢,统领胡人,开辟北齐帝国的历程

    七千白袍勇士令人神往的铁血北伐,南北两大军事天才的巅峰对决

    北魏、北齐(东魏)、北周(西魏)、梁和陈的五国演义

    目录

    锲子4

    第一章六镇兵起8

    第二章天苍野茫32

    第三章百战校尉54

    第四章最后家园78

    第五章千骑踹营108

    第六章战旗飘扬129

    第八章枋头鏖战140

    第九章再入孤城163

    真实的历史《资治通鉴》节选和点评173

    锲子(1)

    朕,杨坚,大隋天子,头顶通天冠、身披黄袍,要系十三环扣带,早早登上广阳门,独坐龙床,等候我儿杨广率领的凯旋之师。四月六日,我亲临骊山,昨天随同大军凯旋,献俘于太庙,我年近五十,连日奔波,脸现倦容,壮心依然澎湃激荡。今天是一个伟大的日子,三百多年的分裂和征战的大黑暗时代终于走入历史,中华重归一统,辉煌万丈的大隋的子民们将过上和平的日子。

    三百多年前,晋武帝司马炎统一中国,曹操、刘备、孙权和诸葛亮创造出的三国时代走入历史。被汉朝击败内附的胡人与当地汉人爆发一系列冲突,晋朝大臣江统著《徙戎论》,建议用武力将内迁胡人强制徙迁回漠北草原,晋武帝弃置不用。晋武帝病故于京城洛阳的含章殿后,次子晋惠帝司马衷继位。惠帝愚痴,不能治理国家,爆发“八王之乱”。各路王侯将领在战乱中自相残杀,精兵良将损耗殆尽,纷纷勾结内迁胡人加入内战。

    匈奴大单于刘渊称帝,派遣大军攻克西晋都城洛阳,杀士兵百姓三万余,掠走晋怀帝司马炽,爆发永嘉之乱。西晋大臣拥立武帝之孙司马邺在长安称帝。长安随即被围,晋愍帝司马邺出降,西晋王朝终结,黄河流域成为游牧民族的逐鹿之地,历史进入五胡十六国时期。十六国后期,一个凶残的游牧民族,拓跋鲜卑强盛起来,打败后燕入主中原,陆续消灭割据政权,建立北魏,统一北方。晋室南迁后,先后有宋、齐、梁、陈四个政权更迭。

    在我的右侧,大隋帝国的皇太子,我的嫡长子杨勇频频远望,神情似有不安。陈国平灭,突厥远遁,分裂三百年的天下,终于在我手中被牢牢统一,似乎没有什么事情可以让这位皇太子烦恼。知子莫如父,我却可以猜到他沉重心事的缘由,统帅诸君平灭陈国,完成统一大业的,不是别人,正是他的弟弟晋王杨广。

    我儿杨广正在城门之下,昂然立马,处于望不见尽头的五十万大军正中。他的铁衣沾满灰尘,头顶兜鍪的红缨在风中飘摆,唯独胸前明光铠耀人双目,胯下战马不时仰头长啸。他没有辜负我的期望,我去年三月九日下诏伐陈,杨广任尚书令,为平陈元帅。平灭陈国绝非易事,汉丞相曹操率领统帅八十万大军讨伐刘备和东吴孙权,兵败赤壁。前秦苻坚一统北方,携百胜余威,亲率步兵六十万和骑兵二十七万,大军南下,前后千里旗鼓相望,东西万里水陆齐进,却在淝水之战中被东晋击败,身死国灭。北魏铁骑横扫北方,铁蹄南指,烽火扬州路,仍然铩羽而归。

    大军出征前,我率领文武大臣祭祀太庙,跪在我父杨忠和我母明元皇后灵前,祈祷大军凯旋。我儿杨广今年二十,统帅五十一万大军,东接沧海,西拒巴蜀,旌旗舟楫,横亘数千里,大举伐陈。让我可以放心的是,大隋的三员大将远远超过曹操、苻坚和北魏太武帝手下那些将领。

    贺若弻,行军总管,大隋猛将之一,此刻也在城下,正位于我儿杨广身后,他顾盼自雄,耀武扬威。他自广陵引兵入济江,另一位大隋骁将韩擒虎率领五百士卒攻克采石,我儿杨广自率大军屯于六合镇桃叶山,震动陈国京城建康。陈国骠骑将军萧摩诃和中领军鲁广达陈兵白土冈,十几万陈军南北亘二十里,严阵以待。贺若弻不愧为猛将,率领轻骑,登山嘹望,望见敌军南北相望,难以相顾,率领八千将士冲入敌阵,大破陈军。

    我的另一员大将韩擒虎,趁陈军主力与贺若弻决战,直入建康硃雀门,攻入皇城。可笑陈叔宝,竟逃出景阳殿,自投于井。我军在皇宫中发现此井,呼之不应,威胁扔下巨石,才听到井下呼声。将士用绳牵引,个个大汗淋漓,惊其太重。等到冒出头来,才发现陈叔宝与张孔二妃同束而上。此次平陈,贺若弻立下最大战功,却被韩擒虎抢先攻入建康,擒获陈叔宝。他向韩擒虎挺刃而出,欲争功名,还向流汗股栗的陈叔宝大声吆喝:小国之君当大国之卿,拜乃礼也。陈叔宝虽被擒获,还没有跪倒在我面前受降,仍是一国之君。你一个武将,岂能如此跋扈,竟敢接受他的跪拜?我深吸一口气,压下怒火,贺若弻仅是猛将,绝无谋反之意,但是其他臣子会不会仿效他,做出不臣之举?

    与贺若弻挥鞭跃马,志得意满相反,大隋另一员大将韩擒虎却收紧缰绳,恭谨地居于我儿杨广之后,与贺若弻并列在大军之首。他只偶尔与身边少年说几句话,我不由得低头仔细打量,那是他的侄子李靖,他有一个很奇怪的字,药师。韩擒虎曾经向我提及李靖,说他用兵才能远在己上,假以时日,必将成为比肩卫青和霍去病那样的良将。韩擒虎每次出征,总将李靖带在身边,此次平陈亦不例外,这个少年真的能够超越韩擒虎,继续为大隋东征西讨吗?看来我需要多留心与他。

    韩擒虎和贺若弻身后,重重铁骑之中,陈叔宝及陈国诸王侯将相乘舆服御、怀抱天文图籍,以次行列。陈国被平灭后,我儿杨广班师回朝,五十万大军和陈国俘虏扶老携幼,五百里累累不绝。长安市民空出住宅,内外修整,遣使迎劳,务必使归降陈人至者如归。层层铁骑之中,戚戚陈国群臣队首,一个年轻人双手托起印信,头戴远游冠、服绛纱朝服,低着头向我跪倒,称颂万岁。

    我招手示意,千牛备身李渊走到面前躬身候旨:“李渊,引俘登城。”

    李渊小心翼翼倒退三步,转身下城,他祖父李虎为前周八柱国之一,被封为唐国公,位置还在我父大将军杨忠之上。我的独孤皇后与李渊母亲同为八柱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