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国策-第94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由此可见,开凿克拉运河,只是用来打压新加坡的外交手段。
随着新加坡的整外交政策,东南亚局势也发生了悄然变化。
对美国来说,在印度尼西亚到向共和国之后,新加坡已经成为其全球战略中的鸡肋。
美国控制新加坡的主要目的只有一个:封锁共和国海军进入印度洋的主要通道  为印度的再次崛起提供机会。
印度尼西亚调整外交政策之后,马六甲海峡的军事意义大大降低,因为共和国海军可以从巽他海峡与龙目海峡进入印度洋。虽然美国也在同步加强澳州西北地区的军事部署,全力封锁龙目海峡,但是巽他海峡距离澳洲太远,美国无法用部署在澳洲西北地区的军事力量加以封锁。只要堵不死巽他海峡,马六甲海峡的军事价值就大不如前。
在价值不大的情况下控制新加坡的风险却非常巨大。
虽然在美国的支持下,新加坡拥有东南亚地区数一数二的军事实力,其军队的素质更是远远超过了周边国家  但是作为弹丸小国,新加坡没有与共和国抗衡的资本  更没有与共和国抗衡的民意。随着共和国的“新月型战略防线”即北起日本海  经日本列岛、朝鲜半岛、琉球群岛、东南亚、斯里兰卡,最终到达巴基斯坦的外围防线逐步成型,新加坡早晚会成为美国在东南亚地区的一颗死棋。在早晚都得放弃的情况下,美国没有任何理由为了新加坡与共和国直接对抗。
战略局势决定国家的基本策略。
当共和国海军乘胜来访的时候,新加坡不但没有拒绝,反而非常重视。
7月引日夜间,在新加坡当局的“请求”下,美国海军第七舰队准备离港。虽然新加坡政府要求第七舰队离港的原因是港口容纳能力有限,无法同时接受两支航母战斗群,而共和国舰队是应邀回访,美国舰队只是临时访问,所以美国舰队应该主动让出泊位,但是谁都知道,这是新加坡在向共和国示好。
正是如此,在杨晋杰率领舰队入港之前,美国第七舰队离开了新加坡港。
当两支规模庞大的舰队交错而过的时候,深处其中的共和国海军军人最为直接的感受到了国家强大带来的好处。虽然第七舰队的规模不在“北京。号航母战斗群之下,但是两支舰队官兵的心理活动却完全不同。用新加坡《海峡时报》记者在现场报道时的话来说,两支舰队交错而过,意味着旧时代的结束、新时代的开始;以美国为首的“单一霸权时代”如同离去的第七舰队一样,将一去不复返;以中美为首的“多边霸权时代。”如同进入的共和国舰队一样,已经悄然到来。
甚至有人预测,第七舰队黯然离去标志着美国将撤离东南亚地盾。
进入新加坡港,杨晋杰等舰队将士体会到了“宾至如归”的感觉。
码头上,聚集了数十万新加坡人,既有白发苍苍的老人,也有稚气未消的孩子。这些自发自觉前来迎接共和国舰队的民众看到的不是一支强大的舰队,而是一个民族走向强盛的希望。
大约2个世纪前,一支来自海上的强敌将中华民族推入深渊,使中华最能明白海军的重要性,也最能明白民族复兴的重要性。
此时,华剑锋率领的舰队正在向西北方向前进,奔赴印度洋。
民族复兴不可能一蹴而就,在通往辉煌的道路上,延续了数千年的中华民族还将面临很多挑战。
此时,万里之外的共和国首都,王元庆走进了庄严的大会堂。
民族复兴不但需要对外征战,更需要自身的全面发展。在历史的长河中,年轻的共和国还要战胜很多困难。
此时的共和国,正站在历史的转折点上。
第一章第六十六章 战争决议
被袁晨皓从沙发拉起来的时承毅看了眼年表川”兰堡时间才6点丑分。
“刚刚收到消息,元首即将在全体代表大会上发言。”袁晨皓关上了办公室的房门,打开了电视机。“信号是通过保密线路发过来的。如果不出意料,获得全体代表大会的授权之后,元首将立即向印度宣战。
“保密线路?”裴承毅拿起了放在桌上的香烟。
“这次是非公开会议,没有邀请记者参加袁晨皓坐到了旁边的沙发上,也顺手拿起了一根香烟。“我也觉得很奇怪,战争已经爆发了,宣战只是迟早的事情。有必要搞得这么神秘吗?”
看了眼副手,裴承毅笑着摇了摇头。
虽然开始脑袋还有点反昏,但是裴承毅很快就调整好了状态。向印度宣战,肯定不是小事。按照一般人的理解,这场战争的起因是印度不肯从锡金撤军,共和国在得到联合国授权之后,通过军事行动帮助锡金恢复主权国家身份。如此一来,这不是共和国与印度之间的战争。也就没有必要宣战。共和国在达到政治目的,也就是赶走了驻扎在锡金的印度军队之后,就应该结束军事行动。问题就在这里,即共和国的政治目的。如果共和国在这个时候向印度宣战,那么发起战争的政治目的就不是帮助锡金建国。而是全面打击印度,从而使这场战争演变为共和国与印度的全面战争。
战帝讲行?不古个小时,共和国获得了向印度宣战的理由。
虽然这个理由不太充足,但是以王元庆的性格。肯定会借此机会大做文章。
按照裴承毅的猜测,元首肯定会向全体代表大会施加压力,要求全体代表大会给予元首战争权。只是裴承毅没有想到,元首竟然亲自去全体代表大会演讲。按照他的估计。以元首的威望。只要委员长出面。就能让战争法案在全体代表大会上获得通过。让委员长出面的好处非常多,比如可以提高委员长在国家政治活动中的地位,强化全体代表大会在国家政治体制中的影响力,体现民主政治等等。如果没有绝对的必要,元首不应该在这个时候亲自出面。
抽完烟,裴承毅的目光转到了电视屏幕上。
按照全体代表大会的议程安排,在委员长宣布了主要议程之后,各代表团都可以派遣代表上台发言。每位代表的发言时间不超过占分钟。因为主要议程将提前口卜时下达给各代表团,所以代表上台发言的时候。都准备好了发言稿。在全体代表大会中,王元庆的主要身份不再是国家元首,而是中央代表团的成员,其政治权力与其他代表没有两样。以往,中央代表团的主要代表都是顾卫民委员长。只是今天不同,在最后一名代表上台发言之后,王元庆走上了讲台,而且手上没有讲稿。
“现在请中央代表团代表王元庆同志发言
电视喇叭里传来播报员的声音时,袁晨皓把加热了的饭盒放在了裴承毅面前。裴承毅没有拿起饭盒。而是点上了第二根香烟。
打手 时前。也就是北京时间昨天凌晨,我国依照联合国授权,正式出兵锡金,并且在海上交战中歼灭印度海军两大舰队。”
听到这,裴承毅微微皱了下眉头。
袁晨皓也听出了端倪。王元庆开门见山的直奔主题,后面的话肯定更具震撼性。
“或许有人会问,我们为什么要对一个没有直接矛盾的国家发动战争。这个问题。我们必须从再个方面加以考虑,一是共和国在国际社会中理应承担的职责与义务,二是我们面临的艰巨挑战。
“作为国家权力的最高履行者。在坐的各位代表的年纪与我相仿。相信。各位不会忘记三十年多年前。也就是上世纪末、本世纪初,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大肆谈论的“中国威胁论。当时,我们威胁了谁?事实证明,我们不但没有威胁谁,反而是西方国家的威胁对象。为了达到打击我国的目的,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不但不尊重我国的正当诉求,反而变本加厉的围剿我国,建立起从日本到阿富汗的战略包围圈。使我国所处的国际环境与周边局势急剧恶化。
“近二十年的发展证明,我们不应该害怕“威胁论”因为事实证明。只有拥有足够的实力,才能构成威胁,如果没有足够的实力,就会成为威胁的对象。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共和国的综合国力与日俱增,谁也不能否认,今日的共和国。已经是世界上实力最强大的国家之一。
“体现国家实办的不仅仅是综合国力,还有国际社会中承担的责任与义务。如果我们不能承担起责任与义务,凭什么维护国家的海外利益。凭什么树立国家的国际威望?作为负责任的大国,我们不会走上美国的扩张道路。旧处我们也不能容忍其他国家肆意践踏国际准则。  “也许有人会说,随着多边格局逐步形成,随着大国竞争日益激烈。联合国的地个与威信已经大不如前。但是我要说的是,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我国有责任当义务维护联合国的地位与威信,更有责任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