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国策-第64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对闵瑞麟等特种兵来说装备地价格不是需要他们考虑地问题。
半岛战争爆发前。苏铭谨正式提“转业申请”。为了让他留下来。卢诚闻不但给他做了几天地思想工作承诺给苏铭谨更好地安排。甚至积极主动地为苏铭谨介绍女朋友。半岛战争结束后。苏铭谨接受了卢诚闻地邀请。收回“转业申请”往总参特种部队担任高级教官。虽然闵瑞麟没有因此接替苏铭谨出任大队长。但是作为特种部队地“老兵”。他成为了具有独立指挥作战能力地中队长。
如同特种部队地每一对搭档一样。苏铭谨地离去多少让闵瑞麟有点失落。
刚刚加入特种部队地时候。苏铭谨既是闵瑞麟地搭档。又是闵瑞麟地老师。在两人合作地几年间闵瑞麟不但跟随苏铭谨执行了多次高难度任务。特别是在半岛战争期间人出生入死。救回了数十名飞行员完成了十多次敌后侦察任务。闵瑞麟还从苏铭谨那里学到了很多战术技巧与战斗经验。
与其他部队不同种部队更重视作战经验。
用卢诚闻地话来说。一名经验丰富地特种兵顶得上一百个刚刚入行地新手。因为很多经验无法通过教科书传授给新人。也无法通过训练与演习让新人掌握战斗技巧。所以共和国地特种部队一直采用“新老搭配”地组合原则。老兵带新兵。既能让新手得到照顾。又能把老兵地技巧传承下去。当年苏铭谨入伍地时候。也是跟随康晓霆搭档。直到康晓霆从特种部队退役。苏铭谨才以老兵地身份带闵瑞麟。
现在,闵瑞麟又以老兵的身份带了3年前加入特种部队的周建华少尉。
在伸手不见五指的夜空中,从5500的高空坠向如同黑色花岗岩的大海,那种感觉绝对不是每个人都觉得舒服的。虽然海水很“温柔
是没人愿意以每秒接近300米的速度落到海面上。闵=记得,去年在舟山群岛举行的“联合登陆演习”中,一辆从500米高度上空投的空降战车因为降落伞未能及时打开,落在海面上的场景。演习结束后,伞兵战车被打捞起来,随同伞降的驾驶员如同落到地上的玻璃杯,不但摔得支离破碎,连肢体都没全部找到。
只是闵瑞麟并不担心什么,科技能在很大程度上降低战士的负担。
降落过程中,特种兵只需要保持好滑翔姿势。
高度降低到大约250米的时候,电子气压计自动向单兵计算机输入了启动信号,随即背负在特种兵背上的2片滑翔翼自动弹开,固定在特种兵身上的外骨骼系统自动调整到适合滑翔飞行的角度,随后位于脚踝外侧的2片全动尾翼弹出。进入滑翔阶段之后,电动推进马达开始工作,驱动背部整流罩内的2具小型浆叶高速旋转。
在计算机的控制下,滑翔翼上的气动翼面与全动尾翼通过上下摆动控制飞行高度与飞行方向,电动马达以无级变速的方式调整浆叶的旋转速度,控制飞行速度。
闵瑞麟将双臂叉放在面前,用右手控制固定在左臂上的计算机操作界面。
特种兵只需要为单兵计机输入飞行航线的必要数据,其他工作全部由计算机自动控制完成。只有自动控制系统失灵,才需要特种兵用固定在身体两侧的拉索式操纵杆控制气动翼面。在此情况下,必须尽快找地方降落。
设定好飞行线后,闵瑞麟朝四周看了一下。
头盔显示系统上出现了其他特兵的方位信息。非常理想,全中队的32特种兵均成功启动了滑翔飞行系统。
33特种兵排成3个人字编队,如同迁的大雁,在不到1米的高度上向东飞去。
飞越海峡,到达台湾岛上空,“雁”闵瑞麟率先降低飞行高度。
按照常理,因为海面没有起伏的峦,所以在海面上空的飞行高度可以更低一点。按照实际需要,因为海上的风速比较大,而且风向不稳定,所以飞行高度反而要高一些。到达陆地上空之后,因为要经过一些城镇与公路上空,所以必须尽量降低飞行高度,减少被发现的概率。
“单兵滑翔器”的极限飞行高度为50米!
即将到达台北上空的时候,头盔屏幕上出现了大量光点。短短数秒钟之后,一些重要的战术信息显示了出来。单兵计算机能够对作战人员携带的传感器,比如微光夜视仪、红外夜视仪、单兵雷达等所获得的信息进行初步处理,将必要的信息显示在头盔屏幕上。因为单兵计算机的处理能力远不如大型计算机,所以信息处理速度要慢得多。
“头,好像正在打仗。”
“是叛军与台军。”
“娘的,东面的进攻力量明显强大得多,看来叛军在拼命了。”
……
“别罗嗦,保持安静!”闵瑞麟呵斥了那几名喋喋不休的手下。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
共和国拥有一支能够让任何敌人畏惧的特种部队,但是谁又知道,数十年来,这支部队来来去去,已经换了几批人。运气好的,如同项铤辉与卢诚闻,能够在离开一线作战部队之后升任将军,甚至成为总参谋长。运气不好的,如同康晓霆,只能在离开作战部队之后选择退役。当然,谁也不能说康晓霆运气不好,至少部队里每个官兵都将他当作骄傲,因为他娶了共和国最有钱的女人!
想到这,闵瑞麟也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感觉。
能有康晓霆那种际遇的人并不多,特种部队的绝大部分官兵在退役之后只能像普通人一样生活,甚至有很多人因为适应不了社会,再次拿起武器。只是,几乎没有退役军人再次为国作战,而是成了国际上最炙手可热的雇佣兵。1C多年来,这些曾经在共和国特种部队浴血奋战的雇佣兵出现在了各大洲的各个战场上。非洲的荒原、高加索的山区、南美洲的丛林、中东的沙漠,乃至澳洲的富豪别墅,都能见到这些人的身影。
军人的宿命就是战死沙场吗?
警告器响了起来,闵瑞麟的思绪也回到了现实中。
看到头盔屏幕上的醒目信号,闵瑞麟迅速抽起头盔。“全中队注意,准备降落!”
三队“大雁”迅速降低高度,依次跟随“头雁”降落。
不远处,正是灯火通明的台北国际机场!(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www**com,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第一章卷八 百年积怨 第五十一章 刀尖
急集合铃声响起,李东石翻身跃起,踹了躺着未动的脚。
“干什么……紧急……紧急集合!”
“都给我起来,两分钟后到外面集合。”李东石吆喝了一句,对张志说道,“让排长都过来,我到营部去看下情况,马上回来。”
张志点了点头,动作麻利了许多。
半岛战争结束后,李东石升任第1533营3连代理连长,随后到国防大学接受了为期2年的培训,才正式成为连长。五老阻击战打得非常惨烈,李东石所在的营,只有1连连长与3个排长活到了胜利结束的时候,包括营参谋长在内,数十名军官阵亡殉国。李东石升任连长后,张志也由士官晋升为军官,成了3连指导员。其他活着从战场上走下来的老兵不是成为基层军官,就是成为士官。
当时,空降153旅给百名士兵破格晋升,还引来很多非议。
按照共和国的制度,除非服役期间获得进入军事学院学习的机会,不然像张志这样的士兵很难成为军官。一般情况下,军官由各大院校培养,军队只负责培养士官。将数百名士兵提拔为军官,确实是前所未有的事情。
为了保住骨力量,必须留下老兵。
空降153旅敢于第一个吃螃蟹,总参部也只能睁一眼闭一眼。随后其他几支伤亡比较大的部队,比如参加青鹤阻击战的空降163旅就没有这么好的运气了。第二轮军事改革开始后,国防部首先调整了士官制度,加强了士官在基层部队的地位与作用,让士官成为基层部队的主要作战力量。如此一来,绝大部分老兵失去了破格晋升为军官的机会,只能向着高级士官奋斗。
李东石是幸运的也是幸运的。
不多时。几个连长来到了营部。
与一般地部队不同。空降部队没有职后勤保障部队。作战连队多得多。以第1533营为例。作战连队有6个。只是连地编制比普通步兵连小得多。只有9个战斗班、1个侦察班与1个连部警卫班员情况下只有96人。
“刚刚收到作战命令。我们个小时后登机出发。”营长窦维新中校开始介绍情况。“各连队必须在十五分钟内做好战斗准备资装备到后勤部门领取。按照预定计划行动。3连打头阵、1连随后。营部跟随2空降他3个连搭乘第二批运输机出发。”
窦维新介绍情况地时候。营参谋长屠文龙将作战命令发到了各个连长手上。
“有什么问题吗?”
“目地地是哪?”李东石立即问了出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