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国策-第58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裴承毅看了项铤辉一眼,说道,“第四次战役的主要目的是攻占釜山,进攻速度决定一切。韩国东南部地区的道路交通网非常发达,部队在野外行军的机会并不多。其他部队的突击能力均无法与77军相提并论,因此我认为必须让77军参战。”
王元庆点了点头,示意裴承毅继续说下去。
“最后一个位置,我认为54军是最理想的选择。”裴承毅接住项铤辉地来的香烟,趁点烟的时候思索了一番,说道,“54军的战斗力毋庸置疑,任何一方面都不比38军差。77军拥有强大的突击能力,却缺乏足够的装甲力量。让38军与54军充当77军的后盾,能够最大限度的发挥三个军的战斗力。”
“为什么不选择39军?”
裴承毅迟了一下。
“时间来不及。”项铤辉轻描淡写的回答了王元庆的问题,“汉城的战斗还在进行,如果让39军参加第四次战役,需要更多的准备时间。我们将战役结束时间订在二月十五日之前,就无法让39军参战。”
王元庆微微皱了下眉头。
军的编制过于庞大,在韩国东南地区作战不太方便。”裴承毅补充了项铤辉的话,说道,“韩国的很多道路是按照韩军的标准修建的,我军的主战坦克在全披挂的情况下只能在拖车上进行道路机动。在此之前的战斗已经证明了这一点,如果主战坦克直接在道路上机动,很容易压垮路基。39军是重装甲军,战斗力不容怀,可通过能力非常有限,在战术使用上更适合用来攻打开城与汉城这样的有严密防御的军事要塞与大城市,而韩国东南地区的城市规模并不大,不需要重装甲部队。”
“看来,你们都想好了。”
项铤辉与裴承毅点了点头,没再多说。
“这样也好,毕竟我对军事问题不太了解。”王元庆呵呵一笑,说道,“看我这个当主人的,饭菜都凉了。小叶,让厨师炒几个小菜。”
匆匆吃了晚饭,项铤辉与裴承毅告辞返回总参谋部。
双方已经达成一致,问题交到了王元庆手里。(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www**com,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第一章卷七 半岛硝烟 第一百五十三章 重塑形象
到书房,王元庆沏好一杯浓茶。
项铤辉的反应完全在王元庆的预料之中。成为总参谋长前,项铤辉就是“少壮派”的坚强后盾,裴承毅、凌云霄、华剑锋等年轻将领都是他提拔起来的。成为总参某长后,项铤辉为了栽培“少壮派”,甚至刻意打压其他利益集团。
不得不承认,项铤辉的手段过于“激进”。
虽然“少壮派”发展壮大,对提升共和国的军事力量有着决定性的意义,半岛战争充分证明了“少壮派”的能力,但是军队是社会群体,有利益冲突,项铤辉扶持“少壮派”没有错,为此打压其他利益集团却会产生“过之犹如不及”的效果。
挑起矛盾的不是别人,正是项铤辉。
追根溯源,彭茂也是“始作俑者”。推行军事改革之后,彭茂邦不是不明白纪佑国的意思,而是碍于情面,没有彻底执行。彭茂邦知道后果,才力排众议,把根基尚浅的项铤辉推上了总参谋长的位置,让项铤辉帮他完成没有完成的改革任务。退休后,彭茂邦没有回家养老,而是留在北京,正是为了在暗中支持项铤辉。
矛盾从激化到爆发,需要根导火索。
平泽事件正成了两大利益集团矛盾爆发的引信。
赵润东让王元庆全权:理,考虑得非常深远,目的非常明确。一是让王元庆趁此机会与军队内的“少壮派”结成利益联盟,为王元庆在2年后出任国家元首奠定基础;二是让王元庆在军队内树立威信,明确的告诉各个利益集团,王元庆将是下一任元首;三是在事态失去控制之前,留有回旋余地免闹到不可收拾的地步。
为此,润东还让彭茂邦去稳住那些有影响力的老将。
如何:理。对王元庆来说却不是一件容易地事情。
军队是一个非常特殊地会群体。除了等级森严之外。利益网络相对固定。虽然站在台上地是各个集团地代表。要么是将军么是高级军官。但是在每一个将领身后有成千上万地军人。
要想军队稳定。就得尽量确保每一个军人地利益。
摆在王元庆面前地选择有两个。一是借助“少壮派”打击“世家派”。从而获得“少壮派”全力支持;二是当和事老。利用利益集团之间地矛盾控制军队“少壮派”与“世家派”听从指挥。
这绝对不是一道简单地选择题。
虽然任何社会团体中都存在利益集团。适当地内部竞争能够促进发展是当内部斗争成为主要矛盾地时候。利益集团就将成为发展地障碍。简单地说。利益集团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促进军队进步。只要超过某个限度。就将制约军队发展地负面因素。
关键就是“度”,也就是利益集团的规模与影响力。
如果王元庆扶持“少壮派”能保证数十年后,“少壮派”不会成为另外一个“世家派”成为阻碍共和**事力量发长的障碍?
“扶持”不是最佳选择,“平衡”才是理想途径。
王元庆思考这些问题的时候致胜来到了书房。
“有什么事?”
“外交部刚刚送来的。”叶致胜将手里的文件递给了王元庆,“美国与日本再次发出外交照会我们尽快与韩国进行停战谈判。”
“没别的了?”
叶致胜摇了摇头。“美日两国均没对我国提出的问题做出回答。”
“那就不用理会,让外交部继续打太极。”王元庆丢下了文件,“去准备车,另外给元首的秘书打电话,说我马上过去。”
因为第三次战役即将结束,第四次战役的总体方针已经确定,所以赵润东回到了元首府,没在总参谋部过夜。
见到赵润东之后,王元庆首先汇报了外交工作。
“既然美日没对我们提出的问题做出正面回答,就不用考虑停战问题。”赵润东冷冷一笑,说道,“美国与日本的想法很简单,虽然韩国战败已成定局,但是两国都希望韩国能够继续存在下去,成为牵制我们的重要力量。谈不谈、怎么谈,不由外交官决定,而由军队决定。拖得越久,谈判对我们越有利。如果我们能在二月中旬完成第四次战役,占领釜山,要不要进行谈判都是个问题。

军事会议上,赵润东转为支持尽快攻占釜山,正是为了尽快结束战争。
“我与项铤辉、裴承毅谈过,只要准备充分,第四次战役肯定能在二月中旬结束。”
赵润东看了王元庆一眼,说道:“他们说了些什么?”
“主要是参战部队。”王元庆苦笑了一下,说道,
直对军事问题不太在行,所以不知道他们说得有没照裴承毅的说法,第四次战役速战速决的先决条件是进攻突然性与速度。只要在敌人想像不到的情况下发动进攻,快速推进,就能在数日之内完成作战行动,攻占釜山。”
“也就是说,需要快速突击部队。”
王元庆点了点头,说道:“项铤辉也持这样的观点,认为除了让38军留下来之外,应该将54军派到前线上去,让77军担任主要突击任务。”
“77军?”赵润东微微皱了下眉头,“项铤辉是这么说的?”
“裴承毅提出来的,项铤辉支持裴承毅。”
赵润东微微点点头,说道:“看来,项铤辉也会动脑子了。”
王元庆淡淡一笑,说道:“怎,凌云霄都是项铤辉一手提拔起来的。不管别人怎么看待平泽事件,项铤辉都认为凌云霄没有犯错,也没有什么值得追究的责任。”
“话可不能这,错了就错了,没什么好商量。”赵润东揉了揉太阳穴,说道,“不过,凌云霄确实立下了重大功劳。如果不是77军出人意料的占领清州,我们必须在西部战场上再打一场大规模战役,然后才能向釜山进军,战争将拖到二月底,甚至三月上旬。从外交上看,如果拖到三月上旬,我们将非常被动。到时候韦斯特伍德理顺了美国国内矛盾,肯定会在各个方向上对我国施加压力,迫使我们在不情愿的情况下结束半岛战争。如果我们能够赶在二月中旬结束战争,美国将非常被动。”
“关键还是投入的作战队。”
赵润点了点头,说道:“既然项铤辉与裴承毅这么有把握,就让他们放手去干,让凌云霄留在前线,继续指挥77军。平泽事件的调查工作缓一缓,仗打完之前,谁敢唧唧歪歪就是与国家作对、与民族作对,绝不轻饶。仗打完了,该怎么处理就怎么处理。功是功、过是过,不能有功劳就可以不计过失,一定要把握好分寸。”
王元立即点头答应了下来,因为赵润东的话里有话。
“过失”与“错误”是完全不同概念,“过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