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国策-第154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弹药消耗量,以及长达为分钟的炮火准备时间,这点伤亡根本算不了什么。
美军发起进攻的时候,才意识到什么是最有效的防御。
不管怎么说,刃分钟的炮击,为李东石提供了进行反击的准备时间。
美军发动进攻的时候,第十战斗单位的反击也开始了。
这种“紧逼式”的防御反击战术。正是第十战斗单位在记练中总结出来的。虽然在绝大部分人看来。进攻部队网刚发起进攻的时候,肯定是士气高涨、斗志昂扬,防御部队在这个时候发起反击,很有可能在进攻部队的锋线上碰得粉身碎骨,但是在防御部队的士气与斗志不比进攻部队差,而且战斗力也不比进攻部队差的时候,只有坚决果断的反击才能把进攻行动抚杀在萌芽状态。说简单一点,就是在敌人的进攻部队来没有来得及展开。无法有效发挥兵力优势的时候发动反击。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绝对不容易。
这么简单的战术,在此之前没有人采用,不是没有人想到,而是没有哪支部队具备这样的实力。
说得不客气一集。共和国陆军的其他九个战斗单位都不具备这样的实力。
这次,第十战斗单个仅仅用了们分钟就证明了自己的实办。
战斗打到引点刃分左右。也就是在美军的炮火准备结束后大约打手 时,第7步兵耸的进攻部队在第十战斗单个的反击下停下了前进步伐。
问题是,战斗没有因此结束。
最好的防御就走进攻,防御反击的精髓不是挡住敌人的进攻。而是通过反击来瓦解敌人的下一次进攻,甚至从敌人手里夺回战场的主动权,由防御转为进攻。
李东石留下足够的预备队,就是为了发起进攻。
随着第十战斗单个由守转攻,之前没有全力出手的远程炮兵派上了用场。根据第十战斗单位的作战报告。李东石没有在防御中过分使用炮火打击,主要就是从摩苏尔到巴士拉的交通线的运输能力得不到保障,第十战斗单位的炮兵部队随时有可能“断炊”作为部队的指挥官,李东石必须合理利用手里的作战力量。
第一章卷十二 大战前奏 第一百一十三章 西面开打
特曼方向卜的战斗打了不到刁个小时,攻守双方就交换我陛目,让之前还对第7步兵师抱以厚望的杜奇威失望不已。严格说来,杜奇威不仅对第7步兵师感到失望,甚至对整个战局感到绝望。
作为联合司令官。杜奇威可以安排战术行动,却不能插手战术指

杜奇威也当过前线指挥官,深知前线指挥官在战场上的处境。当年,杜奇威在半岛战场上指挥第2陆战师作战的时候,最讨厌的就是被别人指手画脚。不管怎么说,前线指挥官最清楚战场上的情况。如果不信任前线指挥官。就没有可能取得胜利。
收到第7步兵师的报告后,杜奇威只做了一件事,那就是联系正在东地中海活动的航母战斗群,要求海军尽量为巴特曼方向上的作战行动提供空中支援。即便不能突破共和国空军的防空拦截线,也应该尽量使用远程弹药打击共和国陆军的预备部队,减轻第7步兵师的正面压

非常可惜的是。因为战场在内陆,所以美军战舰上的电磁炮派不上
场。
接下来,杜奇威只能在不断发来的战报中等待交战结果。
从后来公布的一些资料来看,因为在第7步兵师发动进攻后不久,第十战斗单位就发动了反击,所以发生在7月7日夜间到8日清晨的这场战斗打得非常混乱。交战双方的很多部队都没能完成任务,特别是第7步兵师,很多营连级战斗单位在遭到反击后就与指挥部失去了联系,根本没有办法完成作战任务。
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很多,其中就有双方的电子干扰。
准确的说,是通信干扰。
夺取制信息权。已经成为现代战争取胜的基本手段。中东战争爆发后。交战双方就一直在争夺制信息权。从某种意义上讲,开战前,共和国设法干扰美国的军事侦察卫星,就是夺取制信息权的一种手段。战争期间,双方在制信息权方面的斗争更加激烈。
因为双方都拥有强大的干扰与抗干扰手段,所以从一开始,双方就采用了压制式干扰,即对所有通信频段都进行干扰。别的不说。美国空军就在黑海上空与东地中海上空部署了数架携带了大功率干扰设备的电子战机,时刻不断的对战区内的远程通信联络进行干扰,并且为己方的通信联络提供支持。共和国空军也不例外,在巴基斯坦南部地区上空与伊朗东部地区上空部署了好几架电子战机。持续不断的压制美军的通信联络。在如此强大的电子干扰下,交战双方的长途通信系统几乎全面瘫痪,只能依靠以激光为主的短距离通信系统。虽然依靠战术信息共享平台,能够确保通信联络,但是却很难正常指挥作战行动,特别是在大规模战斗中。给各级作战部队安排作战任务。受此影响,战争打到这个时候,交战双方的航空兵都没有能够发挥太大的作用,就是因为干扰过于严重,让双方的地面部队无法及时向航空兵提供战场信息。随着绝大部分固定目标已被摧毁,在需要打击具有时效性的移动目标时,空军很难在无法及时获取战场信息的情况下发挥作用。
之前的地面战斗还不算激烈,所以通信系统受到干扰的影响还不明

随着双方主力部队登场,而且在对攻战中遭遇,通信干扰的影响就显现了出来。
相对而言,在这种对双方都不太有利的情况下,第十战斗单位吃的亏要卜得多,也就占了便宜。
不管是谁,都不能低估空降兵的独立作战能力。
作为一支由空降部队改编而来的作战部队,第十战斗单位从一开始就非常重视独立作战能力,各级指挥官也非常擅长单独作战。更重要的是,李东石的指挥方式也非常适合独立作战。按照作战任务的时候,李东石仍然保留了在空降囫旅的指挥风格,即让各级指挥官充分了解他的作战意图,知道该如何打赢这场战斗。如此一来。与后方失去联络后,各战斗单位仍然能够准确无误完成作战任务。
可以说,这也正是裴承毅把第十战斗单位放在战场中央的原因。
从裴承毅的部署来看,第十战斗单位从一开始就担负起了衔接两斤,方向的重任,因此在执行作战任务的时候有很大的灵活性,需要指挥官根据局势做出准确判断。虽然凌云霄也有这样的才能,不会具李东石差,但是他指挥的第一战斗单位更像是一只捏紧了的拳头,能在攻坚作战中发挥最大的战斗力,不然裴承毅也不会让第一战斗单个去强攻锡尔特。第十战斗单位的独立战斗能力,赋予了他们最灵活的作战方式。
由此可见,在用兵与知兵方面,没有在基层部队服役的裴承毅反而超过了杜奇威。
事实上,杜奇威也没有选择。本站新地址已更改为:慨除心,删敬请登陆阅读!
按照他的最初安排,第7步兵师的任务是前往以色列。代替以军守卫戈兰高地,并且保护美以联军的后勤保障线。母庸置疑,这是第7步兵师最擅长的作战任务,也是最能发挥第江步兵师战斗力的作战方式六战场情况突变,杜奇威不得不把第7步兵师派往迪曲侥引小,当时他的想法也是让第7步兵师固守迪亚巴克尔,所以杜奇威压根就没有考虑用这支战场防御的部队去攻打第十战斗单位驻守的巴特曼。由此可见,杜奇威不是不了解他手里的作战部队,而是在长远谋划与总体局势把握上稍逊一筹。没能像裴承毅那样,准确把握战局走向。
当然,这种差别带来的结果是完全一样的。
8日凌晨,巴特曼方向上的战斗还未分出胜负,奥斯曼尼耶方向上的战斗就打响了。
不管怎么说。这次杜奇威没有犯错。
决定让第7步兵师攻打巴特曼的时候,杜奇威就知道裴承毅不会用一只拳头作战,在右拳进行格挡的时候,肯定会用左拳还击;只有左拳打出威风来,才能让对手不得不把更多的力气用在格挡上,从而减轻右侧受到的压力。正是如此,杜奇威在7日傍晚就给第2装甲师与第4步兵师下了一条死命令。那就是不惜一切代价守住奥斯曼尼耶,并且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反攻巴赫切与伊斯拉希耶,争取在第八战斗单位的防线上打开缺口,掌握战场上的主动权。
从这番部署中就能看出,杜奇威确实是一个不简单的指挥官。
以当时的情况。杜奇威肯定料到裴承毅会让第八战斗单位猛攻奥斯曼尼耶,从而用最少的兵力牵制住2个美军主力师。说简单一点,如果裴承毅让第八战斗单位死守防线,挡住2个美军主力师的机会几乎为零。积极主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