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国策-第101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旅的其余部队掉转方向,分头攻打北面的默图伯尼与东面的琴恰尔布尔、尼尔马利等地,扫荡盘踞在达尔彰加与焦格伯尼之间的残存印军,打通前往尼泊尔的第二条铁路交通线;出军的主力,也就是第凹打手 装甲突击旅与第驼机械化步兵旅折向东南,全力攻打穆扎法尔布尔,为进军巴特那、挺进瓦拉纳西做准备。因为达尔彭加与三路进攻部队的最终目的地均不到劲千米,所以出军将第据炮兵旅与第砌后勤旅留在了达尔彭加。
虽然落军的名声远不如同为战略反应军的刀军、甚至比不上南猛的战的刀军,但是战役的第一天,落军的突击行动不但证明了自身的实力,也证明了战略反应军的快速奔袭能力。如果由重装甲军执行同样的任务,肯定无法在日夜间到达达尔彭加,并且在休整4个小时后再次上路。别的不说,在执行战术突击任务时,重装甲军每次停下,光后勤补给工作就得花上8个小时。
出军在西北方向上的迅猛突击,起到了很大的吓阻作用。
不管印军怎么看待这支名不见经传的部队,当出军在旧多个小时内突破印军的4道防线、强渡骆河流、一口气冲到达尔彰加的时候。正在围攻达尔彭加、妄图歼灭空突旧兼的印军地面部队立即全线崩溃,逃得快的撤回了穆扎法尔布尔,动作慢的当了战俘。仅次一战。落军就抓获了旦四多名印军官兵。
虽然印军很快发现到达达尔彭加的出军是一支规模比刀军小得多的战略反应军主要走出军有2个机械化步兵旅,而且没有携带多少作战物资快速突击最多只能携带一个基数的弹药与满足全军官兵3天生活需求的物资,但是印军没有反攻出军的打算,因为出军到达达尔彭加之后,首先就得打通前往尼泊尔的铁路线。只要囤积在尼泊尔境内的作战物资运抵达尔彰加的补给问题就将得到解决,就算集中周边所有印军,也无法打下达尔彭加。
更重要的是,出军的行动使裴承毅的战役部署彻底明朗化。
出动空降部队包括空中突击部队,在东线战场外围打下几颗钉子,只是围困印军东部集团军群的第一步。因为空降部队的战术机动能力较差,而且兵力有限,所以要想合围印军东部集团军群,必须尽快打通地面通道。以空降部队攻占的战略要地为支撑,由地面部队构建的防线为屏障,完成包围行动。随着出军从达尔彭加出发,很快就能打下穆扎法尔布尔,然后南下攻打巴特那、向西挺进支援困守瓦拉纳西的空降打手 乃旅,堵住印军向西撤退的路线。
只要出军到达瓦拉纳西,印军就得调整撤退方向。
有能力阻止出军前往瓦拉纳西吗?
别说古吉拉德不抱任何希望,就连美国军事顾冉都不抱任何希望。
出军不是空降部队,而是装甲突击部队。随着从尼泊尔的贾纳克布尔到达尔彭加的铁路线通车,落军留在后面的后勤旅能够为前线部队提供充足的作战物资,而部署在巴特那附近的都是二线部队与预备部队,不但严重缺乏装甲力量,士气也很涣散。虽然印军可以采取袭扰战术、也就是偷袭出军后勤保障线,达到拖延出军进军速度的目的,但是裴承毅同样可以用部署在达尔彭加的空突心旅对付印军的袭扰部队,保护丑军的后勤保障线,支持出军向瓦拉纳西进军。虽然空中突击旅的地面进攻能力不如装甲突击部队,但是空中突击旅最适合用来对付小股袭扰部队。
挡不住出军,印军就无法西进。
如此一来,即便第三集团军顺利到达兰契,并且歼灭了盘踞在兰契的空降打手 旅,古吉拉德也不得不为碧万印军官兵另谋出路。
也就在这个时候,史塔克提醒了古吉拉德。
如果按照古吉拉德的想法,在无法向西突围的情况下,第三集团军到达贾姆谢德布尔之后转向南下,在奥里萨邦个于西孟加拉邦西南,首府为布里内斯瓦尔北部地区建立防线,阻止中国军队南下攻占孟加拉湾沿岸地区。
古吉拉德的调整看似合理,实际上存在很大的问题。
首先是第三集团军能否顺利南下?贾姆谢德布尔距离海岸线不到功千米,而第三集团军的行军路线全在沿海地区,也就是在中国舰队的炮火打击范围之内。如果第三集团军在贾姆谢德布尔转向南下,裴承毅肯定会姆鲤作战计划,集中打击力量。让第二集团军在行军涂中全焊脚没六
其次是在奥里萨邦北部地区建立防线有没有意义?虽然在西孟加拉邦与恰尔肯德邦沦陷之后,奥里萨邦成为保护印度南部地区的重要战略防御屏障,但是中国军队已经占领了兰契,地面部队可以绕过奥里萨邦,从西面的切蒂斯格尔邦南下。即便从内陆进军会增大后勤保障的难度,在获得了印度的铁路交通线之后,后勤保障产生的影响并不突出。从另外一个角度看,就算中国军队不打算从内陆进军,选择相对较为容易的沿海地区向南进军,在舰队的支援下,能够轻易击溃进军路线上包括退守奥里萨邦的第三集团军在内的所有印军。不管出现哪中情况,第三集团军退守奥里萨邦的意义都不大。
针对存在的问题,史塔克提出了继续猛攻兰契的建议。
虽然打到这个时候,看上去攻打兰契的意义已经不明显了,因为兰契是第三集团军向西撤退的必经地点,既然第三集团军不再向西撤退,就没有必要攻打兰契,但是从整个战役的角度看,兰契仍然是必争之地。
用史塔克的话来说,只有在兰契拖住中国军队的主力作战部队,才能为建立新的战略防线争取到足够的时间。
为了说明问题,史塔克拿出了足够多的证据。
是裴承毅手里还有足够多的预备队,包括尚未出现在战场上的空降打手 绍旅有足够的信心,也不是见死不救,而是另有安排。也就说裴承毅预感到第三集团军会在贾姆谢德布尔转向南下,才留下足够的预备队。只要战局有变,裴承毅就能迅速做出调整,阻击南下的第三集团军。
二是空降囫旅与空降打手 乃旅之间有很大的空隙,整条防线并不严密。裴承毅没有动用预备队填补防线上的漏洞,除了与兵力不够有关之外,还与他的整个战役目的有关。让空降绍旅攻打兰契是非常冒险的决策,裴承毅甘愿冒险,表明他的战役目的是歼灭整个东部集团军群。而不仅仅是取得东线战争的胜利。这样一来,第三集团军是重点打击对象,裴承毅绝不会让第三集团军逃走。
三是裴承毅的整个战争计划,或者说是东线战争在整场战争中的地位。摆出歼灭东部集团军群的架势后,裴承毅肯定会在战役结束之后调整重点,接下来就会集中兵力攻打新德里。如此一来,裴承毅肯定要从东线战场上抽调兵力,而且是抽调主力。为了确保东线战争的胜利果实不打折扣,他肯定会在东线战役结束之前,稳住东线战局。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扩大占领范围,建立缓冲区。
分析了对手的意图之后,还得弄清楚印军的目的。
不管怎么打,印军的首要目的是守住新德里,只有在新德里守不住的情况下,才应该把重点转向南部地区。守住新德里的关键条件是尽快完成战争动员,组建更多的军队,在西线战场上挫败中国军队。
也就是说,东部集团军群的首要任务是为战争动员争取时间。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就得猛攻兰契,迫使裴承毅源源不断的向兰契增派作战力量,消耗他手里的预备队,让他无法在战役后期扩大占领范围,必须在东线战争的大规模作战行动之后留下几支主力部队,防止耳军发起反击,从而削弱其在西线战场上的投入,让他无法集中主力攻打新德里。
按照史塔克的说法,只要能够达到目的,就算牺牲了第三集团军也是值得的。
要不要为了整场战争牺牲第三集团军?
别说古吉拉德拿不定主意,就连鲁拉贾帕尼都犹豫不决。
虽然第三集团军不是印军的最后一支主力部队,但是在整个东部战场上,第三集团军是唯一能够指望的主力部队。丢掉第三集团军,即便能在力日完成第一阶段战略动员,增添打手 凶多个预备师,把半数以上的预备师留在东线,印军也很难在西孟加拉邦以南地区建立新的战略防线。到时候,就算裴承毅把主力都派往西线,只要在东线留下到2个军,就能沿海岸线向南推进,扫荡整个孟加拉湾沿岸地区。
不得不说,古吉拉德与鲁拉贾帕尼的担忧不无道理。
丢掉孟加拉湾沿岸地区,等于丢掉半个印度。从长远考虑,只要孟加拉湾沿岸地区沦陷,印度半岛南部地区的宽大侧面就暴露在了中国军队面前。到时候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