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生来是王侯-第30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徐庶当年的身在曹营心在汉,终身不为曹操出一谋,到现在刘辩依旧有着深刻的记忆。
徐庶之才或许真的不如诸葛亮,其实这才只是指他对天文地理,兵家之侃侃而言。
徐庶幼年爱击剑,行侠仗义,常以仁侠自居。中平末年(188年),他替人鸣不平,将人杀死后逃跑,后被官兵捕获,但他闭口不说姓名,后多方营救脱险,改名单褔外逃。从此弃刀剑,遍寻名师,经过刻苦学习,学业大进,终于成为一代名士。
而其人又因曹操挟持其老母而为之,其人至孝,如果自己也将其老母接来好好款待,又有求于他,想来他也不会拒绝吧。
如果徐庶前来,他会不会向自己举荐诸葛亮?
诸葛亮与其交好,出山就是由徐庶一手导演的。
刘辩就单纯的认为,请到了徐庶,诸葛亮基本就不远了。
有了诸葛亮,那么自己的江山就稳定了一半。不管历史有没夸大诸葛亮,但是总不会是空穴来风,只能证明其能力确实出众。这样的家伙和徐庶一样,是不会叛变的。
倘若说徐庶尚有老母要顾,叛变难免,最多就是不和你敌对,那么诸葛亮几乎就是不可能叛变的了。
诸葛亮此时应该成亲了,其妻子是有名之士黄承彦的女儿。此女是现在有名的才女,熟读兵书,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文韬武略,足智多谋。但相传长相丑陋,黄头发,黑皮肤。
不过刘辩不相信黄月英真的丑,因为小说看多了,传说中的丑女其实都是绝色美女。刘辩宁愿相信诸葛亮取了个如花似玉的女子,虽然觉得自己有些惋惜,没有得到,不过也怪自己之前强敌环伺,分不了心。
不然的话自己肯定第一时间想到找诸葛亮,但是当初自己小命都不保朝夕,还有什么能力。
如果当初自己安全,与黄月英成亲,据说诸葛亮的锦囊妙计就是出自此女之手,还有很多东西也是问此女所学,当真了不得。
想归想,现实与理想自己还是分的清楚的。
为什么说诸葛亮不可能背弃自己呢,一是其人刚正,青誉之名准备流芳百世的,自然不容玷辱,祖宗也不可能因为诸葛亮而蒙羞,这是诸葛亮不这样的人不能容忍的。
但是其二却是更加重要,因为历史上据说诸葛亮死后,黄月英也很快病逝,临终以“忠孝”勉励其子。
这样的女子如何会容许自己的丈夫背叛自己,做那些买主求容之事?
只要诸葛亮一旦跟随哪位,除非那人身死,估计诸葛亮是不可能有任何想法要挪窝的。
想到了诸葛亮,就想到他的道号,道号卧龙。
想到了卧龙,自然会想到凤雏。
既然把这两人比在一起,凤雏自然是有其能耐才可能与诸葛亮其名的。不然的话,自己手下几大谋士虽然厉害,也没说得谁能安天下的。
庞统虽然好,此时却沾染不得。因为此人现在江东。
由于此人高傲,暂时还没有投靠谁人的意思。自己的势力无法渗透到那里,自然也无法在短时间内接触到他。
凤雏之能不在诸葛亮之下,他的死其实只是个意外。如果非要给这场死亡安一个原因,那么就只能怪诸葛亮了。
历史上记载的东西其实也是可以分析的,就好比此人投靠江东无果,到刘悲那又倍受冷落,足见刘备也不是什么好鸟。
纵然如此,他依旧前去。
等表明身份之后,刘备让他与诸葛亮一起做军师。
虽然职位一般,但是庞统心里有愧。因为他出来乍到,毫无功绩,诸葛亮久得人心,自然会让他有些想法。
诸葛亮一口一个必然,绝对,不行,肯定会让庞统反感。
庞统急于立功,本身就是诸葛亮卖弄的结果。既然你知道他的能耐,那么你不说想来他也能知道。你把什么都说完了,庞统自然会铤而走险。
很显然,历史上的他失败了。
但是要找第二个理由的话就是找换白马的刘备,此人实在狡诈,换马之事本身就不对。
刘辩一直觉得这家伙很可惜,如今自己发誓,如果有机会,一定重用他。
眼下卧龙可求,凤雏难得,但是必须提携小心,以免落入他人之手。将来若是落到他人手里,对自己绝对是个威胁。
不过眼下的事情最重要,诸葛亮可徐图之,其关键就在徐庶身上。
去请诸葛亮,当年历史上徐庶有眼,不可慢待之。
也就是说诸葛亮是受不得委屈的人,之所以刘备三顾茅庐,完全是由徐庶授意的。
但是自己却无法前去,那么就只能派人前去。
思前想后,除了荀彧,在无其他。
荀彧为人谦和,乃是仁仁之君。徐庶是豪杰,为朋友杀死贪官因此流浪起来,过着颠沛流离改名换姓的生活。
两者遇到一起,必然投机,以荀彧的个人魅力,虽不及诸葛亮,想来也不会差太远。
荀彧的文学才识也非常高深,接近徐庶说明道理,请他来助自己,自己就多了一位厉害的谋士。
至于诸葛亮那里,只要荀彧去先行告知,待日后自己前去。
有了先入为主的意念之后,在诸葛亮那里等于拿了块号码牌,他自然是排在前面了。
诸葛亮何人,那是不出山则矣,出山则必要有功绩。
何为功绩?当反贼就是功绩么?
这里就给诸葛亮下了一个大大的套…
诸葛亮被自己摆了一道,而人家根本不知道自己在打他的主意吧。想到这里,刘辩不由的非常得意,在纸上写下荀彧…徐庶…诸葛亮。
一条计策已经定下,接下去就是诸葛亮等人在的这地。
这里是荆洲,属于刘表的地盘。刘辩过去还得叫刘表一声叔,这只老狐狸非常难搞。
虽然刘表表面不说,但是之前每年朝贡他就不会到场,也不会出一毛钱。
荆州之地地灵人杰,很多人才皆出自那里,加上地广人多,城池也多,地理位置又处于三国中枢,是兵家必争之地。
刘表是看不起自己的,按照通俗一些的话,便是刘表老儿倚老卖老,天高皇帝远的,咱不怕你。不过刘表不怕刘辩是真的,就算在天子脚下也是一样。
现在明着势力上是袁绍第一,但是要袁绍去攻打荆州的刘表,多少兵去都是一去不返,可见刘表其势力之大,只是不在纸面上化成兵马罢了。
历史上荆州之地是落入了刘备手中,也是在这开始发家的。
刘备是大枭雄,自己绝对不能让他得到这块地方,因此必然要去争夺。
刘表有两个儿子,一个叫刘琦,一个叫刘琮。
眼下刘表开始年迈,已经在考虑让位之事。
这里刘琦明显是将帅之才,但是刘琮是长兄,继承父业是名正言顺。
而且这刘琮是个好吃懒做,好逸恶劳之辈,虽然没有那些纨绔弟子那般过分,却也绝对担当的起那个职务。眼下正逢乱世,他这个正牌皇帝尚且不保,小小刘琮就犹如三岁小儿抱着大块金砖在街上转悠,如何能够保护的住?
不过荆州也只能从他身上下手了,刘辩马上拟了一份诏书,封刘琮为定安侯。
此举一来可以安抚刘表之心,封他不如封他儿子,因为他已经年老。
刘表虽然对这样的虚名不是很关心,但是刘琮不然。
一直被其弟压过半头的刘琮如果得到这个封号,很显然,无论是在家族还是父亲,甚至百姓面前都等于是强过刘琦一头。
另外,这个称号让他在之后的竞争荆州之地的举动中更加的占据优势。
眼下他已经感到危机,其父在长子和能子之间一直摇摆不定,眼下他已经接近三十,却依旧毫无权利,可见其父一直在衡量此事。
荆州势力也因此一分为三,一股是两边都不帮,只等刘表决定。
还有两股是等着刘表作出决定,他们各自支持两位少主,若不是刘表还在,必然争斗不止。
刘辩虽然只发出一道空旨,给出一个虚职,却等于救刘琮于水火之中。
其人日后必定对自己感激万分,但是这人这毫无韬略可言,自己日后拿他开刀,是再好不过了。
不过看起来这分量还不够,刘辩嘴角一咧,又下了一道旨意。
召刘琮入京,刘辩要认同宗兄弟,要与刘琮论兄弟情谊。
如此一来,刘琮就得入京,他肯定愿意。
到时候自己给他个大职务,然后将很多功劳往他身上一推,日后刘表西去,荆州之主非他莫属。
但是其实刘琮是个猪头,只要将他掌握在手中,荆州,迟早是自己的。
眼下需要一位舌辩之士,凭借三寸不烂之舌前去安抚刘表,并且加封刘琮,还得把他带回来,并且要保全自己的性命。
这个任务除了荀攸,似乎帐下再无更合适的人选了。
荀攸原本就一直在处理这样的事情,经常外出交友,走动的比荀彧多。他异常聪颖,天资过人,反应又快,实在是适合此举。
不过此去荆州危险重重,刘表是否会买自己的帐,而且他手下谋士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