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生来是王侯-第16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却也正是因为刘辩对这时的历史所知不多,所以他才会对张辽寄予了厚望。
而现在的张辽,却也并没有让刘辩失望不是?
“文若,朕此时心中有一想法,不知道你可否给朕解答一二。”收回目光。刘辩的嘴角微微上挑,随即缓声的向荀彧问道。
“陛下请讲。”荀彧潇洒一笑,含笑说道。
“恩……。”淡淡的点了点头,刘辩却也对荀彧那君子风范暗暗佩服不已。
“文若、公达,朕打算给张文远下道密旨,令其领其本部兵马进京,不知道你们意下如何?”
“陛下要让张将军领兵进京?这是不是太过莽撞了一些啊。”微蹙着双眉,荀彧很是不解的向刘辩看去,在荀彧的心里,虽然刘辩并不是那个事实谋划与前的绝代枭雄,但却也绝对不是如此轻易将底牌尽数显露之人。
“文若你理解错了。朕的意思是让张文远领兵进京,然后投身到董卓的旗下。毕竟朕只是在董卓旗下埋设下陈凌这一个暗棋,总是感觉有些不放心啊。”摇了摇头,刘辩略带叹息着说道。
“是让文远将军假意投身到董凉州旗下嘛?”
低声的喃喃自语一声,荀彧随即含笑赞同道:“陛下此计甚妙,虽然陈校尉也是一个难得的人才,但其人还是太过忠厚了一些,而且陈校尉在海内的名声远远不及文远将军,更重要的是,陈校尉与文远将军之间的身份差异太大了。如果陛下只安排陈校尉去投身董卓的话,那么最大的可能就是陈校尉得不到董卓的重用,而我们却也无法对董卓的行动了如指掌。而文远将军却不同,文远将军先在冀州平叛黄巾之乱之时崭露锋芒,此时更是身领河内太守高位,坐下更有上万敢死之士,如果文远将军能够赢得董凉州的信任的话,那么必然会对陛下以后的大计有着难以估量的好处的!”
“朕却也是这么想得。只是文远毕竟曾经在太傅旗下任职多年,更是在冀州平叛黄巾之乱之时与太傅大人建立的深厚的友情。而如此轻易让文远投身到董卓的旗下的话,恐怕董卓会因为文远昔日与太傅的一段交情而得不到董卓的信任的。这却不能不让朕头疼啊。”缓缓的点了点头,刘辩很是有些烦躁的说道。
听闻到刘辩这一番言辞,荀彧很是赞同的点了点头。经过这几日与董卓的交锋,荀彧也看出了董卓的额一些性情,其人生性残暴嗜杀、更为重要的是董卓久经官场,早就已经养成了多疑的性格。
而张辽曾经跟随卢植前往冀州平叛,也正因为这份功劳张辽才能够在朝廷之中担任重职,如果现在就这样直接让张辽投身到董卓旗下的话,张辽能不能得到董卓的信任还是另说,张辽与他旗下那上万的敢死之士恐怕就要成为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了。
“陛下担心的只是这件事情吗?那么此事却也非常容易,微臣有一计策可以尽数消除董卓对文远将军的戒心。只不过却要让文远将军受点委屈了。”荀彧沉吟了片刻,面带轻笑的说道。
“哈哈……,朕就知道文若肯定有办法。只是到底是何种计策,居然会让文远受委屈呢。”欣喜的一拍手掌,刘辩很是有些疑惑的向荀彧问道。
“陛下,此事容易的很,只要陛下给文远将军修书一封,让其在河内郡贪墨一些金银,然后将这个消息暗中透露给太傅大人,以太傅大人的性格,必然会在朝堂之上公开的为难与文远将军。如果在让文远将军上书攻击太傅大人几句,那么整个朝廷必然就将认识到太傅大人与文远将军决裂的事情。”荀彧潇洒的一笑,随即缓声的说道。
“让文远贪墨军款?”低声的惊疑一声,刘辩陷入了沉思之中。片刻之后才一字一句的缓声说道:“朕却并不在乎那些金银之物,而且文远跟随朕多年,朕却也并没有对他有所封赏,那些金银就当朕赏赐与他的却也没有什么。只是平白无故的让文远承受上贪墨公款的坏名声,朕却是在有所不忍啊。”
顿了一顿,刘辩略带一些侥幸的向荀彧问道:“文若,难道就没有别的办法了嘛?虽然朕也知晓这是最快捷的方法,但如此一来朕却对不起文远啊。”
感受到刘辩话语之中对张辽那浓浓的关怀之情,荀彧与荀攸两人对视一眼,随即很是欣慰的轻笑了起来。
“陛下,这是最有效的方法,虽然如此一来会让文远将军担负上一些不好的名声,但以后等的陛下大计成功之日,陛下在其他的方面补偿文远一些就是了。而且微臣也熟知文远将军的性情,文远将军其人谦逊公达。想来会理解陛下的良苦用心的。”苦涩的摇了摇头,荀彧很是无奈的说道。
“那好吧,就按照这个计策来好了。只是朕刚才听文远的意思,此事文远却并不想让太傅大人知晓,这又是为何呢?”黯然的叹息一声,刘辩很是疑惑的问道。
“哈哈……。”
听闻到刘辩这般的询问,荀彧、荀攸两人不由的畅笑了起来。一时间,几人之间那原本略微有些压抑的心情也一扫而空。
“陛下,你对文远太过厚爱,却关心则乱了。要知晓太傅大人为人耿直,而如果将我们设计的事情告知给太傅大人的话,那么岂不是这场戏就演得不逼真了嘛!”面带笑意的看着刘辩,荀彧缓声说道。
“这样啊,这倒是朕疏忽了。”用手一拖额头,刘辩醒悟的说道:“不过文远此言倒是完全正确,现在整个朝廷之人都知晓太傅是朕的心腹之人,而如果太傅的表演不到位的话,却难免会给文远造成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不错。正是这个道理,只有太傅大人在朝堂之上对文远将军怒生呵斥,那么才会使得董卓相信太傅与文远分裂了。而此时,陛下你却也略显踌躇一些,不能明显的包庇文远将军,还要略微的惩罚文远一番,将这份戏做足,才能使得文远将军表现的心怀恨意而投身董卓的迹象,如此一来,却也能够让董卓对文远将军很快的放心并信任委以重任。”赞同的点了点头,荀彧含笑说道。
“哈哈……,如此一来,却也要让太傅大人受点委屈了呢。文若啊。你这个计谋虽然不错,但你就不担心一旦有照一日文远与太傅两人知晓了你的谋划,会对你有所不满嘛?”刘辩展颜一笑,略带玩味的向荀彧问道。
“这点微臣倒是并不怕,太傅大人为人虽然耿直了一些,但却是一个嗜酒如命的老酒虫,只要陛下倒是让微臣在御酒坊之中挑选几坛御酒送给太傅大人,那么太傅大人那里却也就能够过关了。至于文远嘛?文远是典型的儒将,其人谦逊待人,也不会怪罪微臣的。”含笑摇了摇头,荀彧说道。
“你啊。就是拿朕的东西送人吧。不过说到这里,朕却也对文若的识人眼光佩服不已呢。”笑骂了荀彧一句,刘辩的神情一肃,随即沉声的向荀彧问道:“文如,你也知晓朕此时的情况,身边无人可用啊,你这份卓著的识人眼光,却要为朕多多在民间或者那些不得志的士子之中挑选一些人才啊。”
“陛下请放心,此事微臣与公达两人从来没有间断过,只是因为现在朝局混乱,所以很多的有才之士都在试目以待,等待明主出世呢。微臣以为,只要陛下你能够妥善的处理了十常侍祸乱京都,董卓凌压皇权之事,就必然会赢得天下所有有才之辈的瞩目,那时候只要陛下的一纸诏书,天下群豪却也就将齐聚洛阳,拜服在陛下的身下了。”面色一肃,荀彧恭敬的说道。
“哎……,说来说去,还是桓、灵二帝的作为让天下士子寒心了啊,再加上外戚势力集团与宦官势力集团的争斗不休,更是让太多的人才不想插手与朝政之中,却是让朕空有滔天抱负,却没有几人辅助与朕。实在是可叹。可恨啊!”
伤感的摇了摇头,刘辩在这一刻却有一次的想起了曾经在洛阳集市之中曾经见过的单薄中年人,如果当时刘辩没有看错的话,那无名中年人显然已经察觉出了他的身份,可是就是如此,刘辩空有皇权大义名分,却还是没有能够赢得那无名中年人的效忠。
想到这里,刘辩又暗自恼怒自己上世为何不熟读一些历史,如果他能够知晓天下的所有英雄豪杰的话,或者只知晓大部分,却也不用像现在这般只凭借着一些依稀的记忆来搜罗天下人才了。
“陛下也不要太过烦心了。现在天下士子都在观望洛阳,翘首以盼陛下如何解决此间之事,只要陛下能够完美的完成此事,却也就立刻可以掌握天下之士。到时大业可望矣!”荀彧上前一步,疾声的说道。
“可是……。”看着荀彧,刘辩低声的在心中说道;“时间不等人啊。董卓乱京之后,如果按照历史所言,那么也就是诸路诸侯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