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1926之崛起-第61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对于张学良不要这些价值极高的私人财产,冈崎十分不解,甚至沿路的满铁职员和关东军们也不解。
不过,张学良不要并不代表别人不要,沿途有地位的满铁日方人员和关东军部分高级军官,纷纷把自己中意的东西搬下车据为己有,冈崎拦也拦不住,等回到沈阳,车上的东西已经十不存一,气得本庄繁把冈崎大骂一顿,然后下令花谷正追缴这些丢失的贵重财物。
据上车检查过的东北军识货的人讲,***人这次运到北平的张学良家产,主要是各式贵重家具、大型瓷器和少量古董、细软。这些家具多数都是红木等珍贵木质的,少量是紫檀的。
这里面的许多家具,都是张作霖当年在北平时,搞到的清廷宫内御用器具,其中不乏价值连城的珍贵器物。比如一套据说是乾隆御用的紫檀书案,当年溥仪就曾拉了一大箱子的珠宝字画来赎,张作霖都没有答应。据知情人讲,这些东西,少说也值千万。
张学良如果把这些东西留下,拿到上海拍卖,就是卖出2000万也不稀奇。即便张学良羞于自己留下这些东西,把变卖得来的钱留作军费,也好让东北军恢复些实力,以备抗战之需。或者干脆就把这些钱捐给『政府』,以用来安置灾民也好。
在媒体舆论讨论一番后,虽然也有一些主流媒体称赞张学良有骨气,可是多数媒体和百姓街谈巷议中,还是把张学良描述成一个“败家子”。
张学良把这些价值不菲的财产,连眼都不眨一下地就扔掉了,不仅让人对张家到底有多少财产产生了无尽的遐想。
新闻记者的能量是极大的,只要他们想要挖掘什么新闻,那是没有他们找不到的。仅仅一天时间,一份详细的张氏在东北、平津、上海的不动产的清单就被刊登在报上。面对那巨额的不动产,新闻媒体几乎齐声惊呼,张作霖实乃民国第一首富。
更有甚者,不知是哪个记者,又从哪个渠道得知,“1925年底郭松龄反奉时,张作霖曾经把二十七卡车的金银珠宝运到满铁存放。”
***人当时曾调查过张作霖的财产。“查得张作霖于奉天以外所存之现款,即朝鲜银行四百万,正金银行二百万,又在天津一千万,上海汇丰银行一千万。”“奉天‘满银’、‘正隆’两银行所存奉票当在百万元,百五十万元之数。”鉴于***发达的情报系统,这组数字应该是准确的。仅从这几家银行即可看出张作霖的部分存款,也就是流动资金至少在两千八百五十万元以上。但这仅是以张作霖个人名义的存款,恐怕还会有不少以夫人、子女名义的存款吧。舆论估计,张学良九。一八事变前的家产应该以亿计。
就在关于张学良到底有多少家产这件事,被媒体炒得沸沸扬扬之际,想来是为了追求明星效应,张学良和蝴蝶的风波又再次泛起波澜。
首先是明星影片公司连续两天在《申报》上发表声明,辟谣说关于九。一八事变当晚,蝴蝶正在和张学良跳舞一事完全是子虚乌有,但并没有提供确着证据。
接着,著名的导演、编剧、演员张石川、洪深、郑小秋等人也纷纷刊登启事为胡蝶辩解开脱。不过,因为他们当时都不在北平,显然说服力不足。
最后,胡蝶本人也发表声明说:“蝶亦国民一分子也,虽尚未能以颈血溅仇人,岂能于国难当前之时,与负守土之责者,相与跳舞耶!”
不过,不管国内舆论搞得张学良如何焦头烂额,宋哲武都已经没有心情、甚至也没有精力顾及了,因为北蒙……
感谢“lnwh”书友的***和“大汉国姓”、“这个名字很难取”两位书友的打赏!
第五百五十五章 抗战 北蒙 大胆的计划(一)
第五百五十五章抗战北蒙大胆的计划(一)
不管国内舆论搞得张学良如何焦头烂额,宋哲武都已经没有心情、甚至也没有精力再顾及了。Www;
北蒙战事紧张,在苏军的猛烈炮火和密集的飞机狂轰滥炸之下,第四路军在北蒙的部队伤亡惨重,开战十来天,已经伤亡一万多人。而且,随着战报雪片一般地不断传来,伤亡数字还在飞速上升,这让宋哲武心急万分。
在从北平回到太原的当晚,宋哲武就连夜召集萧国栋、贾景德、贾继英、何其巩、赵丕廉、张涛、李思炽、庞炳勋等人,交代他离开太原后,北方边防长官公署的各项事物由萧国栋全权主持,相关民政事务以贾景德为主,尤其是安置灾民的工作,完全由贾景德和何其巩负责处理。
接着又单独和萧国栋、贾继英交代了一些事情,以及和赵丕廉交待东北大学的筹建和东北学生、教师的安置问题,直到半夜,才把所有事情交代完毕。
第二天一早,宋哲武就乘飞机飞往北蒙。
飞机在包头机场加油时,宋哲武并没有下飞机,只是在飞机上接见了井岳秀。
宋哲武除了勉励井岳秀一番,还要求井岳秀抓紧时间训练部队,不仅要保证北蒙后勤运输通畅,还要做好随时进入北蒙作战的准备。
曼来,是第四路军在北蒙最大的永备机场,同时也是第四路军在北蒙最大的后勤基地。在北方发展建设委员会的计划里,这里还是安置灾民的一个重要城镇。
虽然曼来已经超出了苏军飞机的作战半径,可是,考虑到随着航空技术的进步,这里早晚要被苏军空军的飞行半径所覆盖,因此在修建这里的所有军用设施时,都是按照要承受苏军轰炸的要求来做的。不仅是机库、油库、弹『药』库和维修设施都是地下钢筋混凝土结构,就是机场南端的李文田的北蒙前线司令部,也是一座带有地下室的钢筋混凝土三层大楼。
宋哲武的大维美在曼来机场一降落,早已等候在机场的伍进、麦克、高志航,以及第四路军和以陈海华为首的原东北军空军的几个正副大队长们,就在伍进的带领下,快步走上跑道来到飞机前迎接宋哲武。
先期赶到北蒙的陶蓉并没有来迎接宋哲武,他和李文田带着梦曦此时正在库伦视察防务。
站在舷梯上,宋哲武看着停放在草坪上的一排排威风凛凛的飞机,以及眼前那几十名雄赳赳的空军军官,宋哲武对北蒙战事的信心不由增添了不少。
因为考虑到原东北军飞行员人数较多,有陈海华在空军总队更容易让队伍保持稳定,伍进对陈海华接任参谋长非常赞同。而高志航这个空战高手,能专心研究空战和组织联队训练,也很高兴,对于把参谋长的职务让给他的老上级他更没什么意见。
宋哲武只是简单地和伍进、麦克、高志航等人打过招呼,就把注意力全部转到了陈海华和东北来的军官们身上。在高志航的介绍下,宋哲武和这些人一一嘘寒问暖,就在跑道上聊了起来。
陈海华和这些东北来的军官们,都是第一次见到这位闻名中外的第四路军最高长官,虽然宋哲武和张学良一样年轻,可是宋哲武显得更健壮英俊,也更平易近人。甚至宋哲武那略有些东北味的天津话,也让陈海华等人感觉更亲近。
只不过陈海华等东北军官不知道,对于东北话,宋哲武可是狠下了一些功夫的。
还是伍进过来解围,告诉宋哲武外面风大,还是先到军官食堂,那里已经为宋哲武准备好了酒宴,在那里再聊不迟。陈海华等军官们,这才簇拥着宋哲武离开跑道。
伍进的空军总队,因为有陈海华等大批技艺娴熟的原东北军的飞行员加入,现在实力不俗,在国内已经是首屈一指的最强大的空军力量。
现在,空军总队下设五个联队,战斗机联队长由高志航担任,陈鸿陆任副联队长;轰炸机联队长是姜兴成,副联队长仲济翰;强击机联队长由麦克兼任,副联队长王福恒。
现在,空军总队的运输机有三十来架,主要是容克、道尼尔和大维美,成立一个联队很有必要。联队长就由原东北军飞鹏副大队长王维祥担任。侦察机数量虽然暂时还不多,可是高志航和麦克认为,空中侦察在战争中很重要,必须要有一个联队的侦查力量才够用,因此也成立了一个联队,由明世功担任联队长。
因为编制扩大,许多原东北军的军官都得到晋升,第四路军空军总队并没有排挤他们这些后来的人,这让原东北军的人都很高兴,也真正把第四路军当成了自己的归宿。
宋哲武这次来,就是给这些得到晋升的人亲自授衔的。
授衔仪式结束后,举行了***的酒宴,酒宴中,宋哲武免不了又逐一鼓励了喜气洋洋的陈海华等人一番。又当众宣布,所有东北军的军官们,只要愿意,就可以把自己的家庭地址写下来,由第四路军派人协助他们把家搬到太原,住房都有北方边防长官公署负责解决。
宋哲武的这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