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1926之崛起-第60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用张学良的话说,“日兵一人,足抵我东北军之十人,不要说战端一开,日军援军会源源而来,即使一师团日军,也非十万中***队可抵挡。”
“除非在北蒙的第四路军全军南下入满,和东北军共同抗战,那样尚可一战,否则明示抗战绝不可行。不仅绝无获胜之可能,还会丧失等待国际裁决的有利地位。”
对于张学良长日军之气,灭自己威风的言辞,于学忠、王树常、刘多荃等人几次欲言又止。
不过,在宋哲武苦口婆心的一再陈述利害劝说下,也看在宋哲武无私相助的面子上,张学良最后仅仅采纳了宋哲武的部分建议。
第一、在锦州重新建立辽宁省『政府』,任命米春霖为辽宁省『政府』代理省『主席』,黄显声担任辽宁省警务处处长协助军务。
第二、同意张作相尽快率人返回吉林,掌握吉黑两省军政全权。但仅可维持两省军政稳定,不可主动向日军开战,否则沈阳不抵抗,争取国际支持裁决的巨大牺牲将付之东流。
第三、同意在日军占领区内,成立抗日义勇军,此事由黄显声负责,当以沦陷区警察和地方民军为主。如有散落敌后的东北军部队参与抗击日军行动,所部不得以东北军番号同日军作战。
张学良的第一条决定,目的还是一厢情愿地想要把此次和日军的“冲突”限制在辽宁省『政府』和关东军之间,至少是名义上如此。而第二条、第三条决定则明确表明,东北军绝不主动抗击日军入侵,哪怕是下级将领私自行为也不行,哪个将领要打可以,那你就不再是东北军的正规部队了。说白了,也就是说,张学良是想告诉***『政府』,所有在东北爆发的任何抗战,那都是下面人各人行为,并不是我张学良的东北军。
对张学良的顽冥不化大失所望的宋哲武,只好和贾景德怏怏地打道回府。
张学良不敢抗日,他宋哲武还要抗苏,北蒙战事正打得激烈,他必须要尽快赶到北蒙,去主持即将到来的大战。
忙于召见东北军系统将领和元老幕僚商议对日对策的张学良,忙得不可开交,不能亲自为宋哲武送行,只派了他的卫队统带刘多荃和东北军空军副司令徐世英两人,护送宋哲武去南苑机场。
车队一路没有停留,直接开进了南苑机场,并且在宋哲武的要求下直接开上了跑道。
跑道上,一架涂有第四路军字样的飞机早已发动了引擎,等待着宋哲武的到来。
这架飞机就是当年阎锡山的大维美专机,只不过现在归了宋哲武。不过,这架飞机可不是宋哲武的专机。因为现在第四路军仅有这么一架『性』能尚可的载人运输机,第四路军往来北蒙的重要官员都要使用它。
下车后,叶青指挥几个宋哲武的贴身卫士首先上了飞机。
叶青可不敢保证停在机场这么久的飞机,不会出现什么意外,在地上还好说,凭借自己一身出众的武艺和各个身手不凡的几个宋哲武的贴身卫士,叶青自信,他完全可以保证宋哲武的安全。可要是到了天上,那可就由不得他了。
直到一名卫士从舱门探出头,对叶青使了一个眼『色』,叶青才放下心来。
在飞机前,前来送行的徐世英面带笑容地和宋哲武寒暄道别,宋哲武仪态阑珊地伸出手去,和徐世英握了握手。然后,又把手伸向一直神态严峻的刘多荃。
宋哲武前世的记忆中,对这个刘多荃可不陌生。
这个刘多荃不仅是张学良的心腹,也是王以哲的老部下,两人感情很深,西安事变时,因为孙铭久、应德田等主张武力营救张学良的东北军激进派,枪杀了王以哲。就是这个时任105师刘多荃愤而率105师杀进西安,四处搜寻杀害王以哲的凶手,意图为王以哲报仇。
刘多荃并没有伸出手去和宋哲武握手道别,而是一言不发,神情严肃地规规矩矩给宋哲武敬了一个军礼。
对于刘多荃的做法,宋哲武略有些诧异,不过他很快就明白了刘多荃心中所想,宋哲武也不多言,只是用伸出去的手,轻轻拍了拍挂着少将军衔的刘多荃,重重吐出一口气,转身上了飞机。
飞机内的布局很简单,驾驶舱后面是三个穿堂的小舱室,有舱门的舱室是叶青等卫士们的座舱,中间的是宋哲武的座舱,再后面是报务室。
报务室之所以设在后面,是因为大维美设计时,驾驶舱原本没有考虑到收发报功能,现在没有空余位置。要想安装电台,只能牺牲了一个舱室。
宋哲武的座舱内,进行了简单的装修,四壁装上了壁板,因为空间较小,里面只有相对的四个各可坐两人的沙发,中间各有一个固定的茶几。
送行的徐世英、刘多荃等人和车队离开跑道后,塔台很快发出起飞信号,大维美在跑道上滑行了一段距离,即腾空而起,在空中调整方向后,向着西北飞去。
宋哲武神情沮丧地望着机窗外那不断变小变远的北平城,目光久久不愿离开,就连梁璧送来咖啡,宋哲武也没有把他的目光挪开一刻。
坐在宋哲武对面的贾景德,知道宋哲武心情不好,轻轻叹了一口气,把咖啡推到宋哲武的身前,招呼道:“文戈……”
贾景德虽然加入第四路军的时间不是很长,可是他已深为宋哲武的魄力、能力和发自内心的爱国热情所折服。他加入第四路军以来,亲眼所见宋哲武不遗余力地大力兴办教育和科研机构,积极发展工商业、修建铁路和农田水利设施。最让他钦佩的还是宋哲武敢作敢为,竟敢冒天下之大不韪进行土地改革,还有全无半点私心,敢于坚决抵抗外族入侵的豪气和决心。
宋哲武倡导的所有这些利国利民新政的实行,虽然仅仅一年多,可是已经显现出了巨大的成效,让三晋大地焕发了勃勃生机,不仅普通百姓日子过的越来越好,在今年这个百年不遇的大灾之年,北方边防长官公署所控制的地区,农业还全都获得了百年不遇的大丰收。
因为实行了鼓励兴办工商业的优惠政策,太原行署、绥远等地的工商业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地大量涌现出来,在兴化和北方机械装备制造公司两大公司的技术和现代管理模式的示范带动下,各个企业都兴办得红红火火。就连没有卖出去的陶瓷厂、骨粉厂、化肥厂,包括晋裕汾酒股份有限公司等十几家原山西省『政府』所属企业,也是盈利大增。
比如骨粉厂和化肥厂的产品,原来在阎锡山时期根本无人问津,企业可现在在农委会的饲养场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示范农场超乎想象的亩产单产刺激下,不仅有了钱的山西的农民们大量为明年提高产量预定化肥和骨粉,就连河北、河南,甚至湖北的人都来大量预定,现在这两个厂的订单已经排到了明年开春。
还有晋裕汾酒股份有限公司出产的汾酒,据说还是宋哲武给他夫人出的主意,由陶瓷厂生产出古『色』古香的陶瓷酒瓶,改善装潢;又在杏花村古井厅二百米外开凿了一口百米深井,这口井出的水不仅水量充沛,水质也一点不比纯正的古井水差,这让汾酒的产量大增;此外,晋裕汾酒股份有限公司还出巨资在国内各省大作广告,广泛宣扬酿制汾酒的水如何如何对人有好处等等。
这些措施不仅让汾酒的档次和产量提高了不少,销量更是大得很。虽然产量已经照以前翻了两番,可是依旧供不应求,酒价已经蹿升了一大截,早已成为国内第一酒。
所有这些,导致各地的工商税收剧增,尤其是太原行署的税收更是增长的吓人。这一切,都让贾景德从心里感慨万千。
以往贾景德最佩服阎锡山。可是,在他接触了宋哲武后,他的看法大为改观。他在心里拿宋哲武和阎锡山不止一次地比较过。
他认为,阎锡山和宋哲武两人都很精明,不过又各有不同。
阎锡山虽然很精明,可是却受制于他内心深处的在众多国人心中根深蒂固的小农意识的影响,心胸格局有限,处处透着一股小家子气。
而宋哲武则并不能仅仅用精明来概括。如果以阎锡山的这种精明来和宋哲武比较,宋哲武不仅和蒋介石、阎锡山无法相比,就是跟国内的许多军阀也无法相比,比如杨虎城就是最明显的一个例子。
在贾景德看来,宋哲武意识先进、心胸格局宽广远大、志存高远,宋哲武的所谓精明应该用睿智大气四个字来形容,才最为贴切。宋哲武不应用精明二字来形容,而应该用英明这个词才最为合适。
贾景德在心里早已接受了宋哲武,他甚至暗下决心,要全力帮助宋哲武成就一番青史留名的大事业。因此,贾景德对宋哲武的称呼,已经在不知不觉中亲热了许多。
忧心忡忡的宋哲武转过头,端起咖啡,慢慢抿了一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