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1926之崛起-第49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只是坐在一旁的宋哲元倒是一副焦急的模样,一会看看宋哲武,一会又看看徐永昌,眼中那种强烈之极的渴望表lù无疑。不过,他宋哲元和宋哲武以及徐永昌相比是外人,他的二十九军是客军,这件事他是不好发表意见的。最后脖子转得都有些发麻的宋哲元,很是无奈地靠在沙发上,闷头独自喝起茶来。
转了半晌后的徐永昌,好似下了决心,在宋哲武面前停住脚步,目光坚定地看着宋哲武,断然的摇了摇头说:“文戈,今天这话再也休提,我徐永昌当初既然加入了晋绥军,就不会再做分裂晋绥军的事情。而且,这样做,难保不会让山西重燃战火,这是万万使不得的。”
宋哲武的意思是,如果能帮助徐永昌夺到晋绥军的领导权,那可真是大好事了,徐永昌不会争权夺利,虽然想要争取徐永昌到自己这边来不太可能,可是有徐永昌在山西掌握晋绥军,他就会少了许多麻烦,至少不用再小心提防阎锡山的算计了。
而且,宋哲元在富庶的大同驻守,他也不会再跑去河北,宋哲武也就有时间慢慢的影响二十九军,甚至真正收归己用也是很可能的。抗战开始后,有二十九军在大同,把日军拒于山西之外把握就会更大。
还有更重要的一点,宋哲武认为如果没有宋哲元在河北,河北省主席很有可能落到他的手中,在七。七事变前,他可以更好地利用河北的人力物力壮大自己,尽可能的将日军挡在山海关之外,甚至在37年发生的七。七事变,推迟发生也是很有可能的。
徐永昌的态度让宋哲元很是失望,见宋哲武只是平静地点了点头,宋哲元忍不住问徐永昌:“徐主席,可这阎锡山要是不走呢?”
徐永昌神sè很决然地说道:“明日我亲自去大同劝说百川离境,如果他不肯,我就去南京找蒋委员长,把这个省主席交给百川来做,只有这样,山西现在的这个局面才能维持得住……”
深蓝鞠躬感谢“1580253958”书友20000币的打赏也感谢“cn2541‘书友的打赏和“这个名字很难取”书友的月票深蓝鞠躬致谢
第四百四十四章布局王兴刚的无奈(一)
虽然对于徐永昌这个大好人的态度,宋哲武早有心理准备,可对于徐永昌要把省主席让给阎锡山的决定还是让他很吃惊,他可绝对没有想到徐永昌放着堂堂山西省政fǔ主席和晋绥军的领导人这个山西最有实权的位置不做,却甘愿把这些多少人都梦寐以求的东西拱手送人?
宋哲元也惊讶的目瞪口呆,张了张嘴想要劝徐永昌,可最终还是没有说出口。Www;他毕竟是在宋哲武的这个计划中要得到利益的人,说多了会让徐永昌看出他的心思,甚至也会感到不快。
宋哲元的表情,宋哲武自然全都看在眼里,想一想这两人以后的境遇,宋哲武心中越发佩服徐永昌的为人。
这样令很多人大跌眼镜的事情,大概也只有徐永昌这个全无野心,又很有远见,毫无任何私心杂念,真心为国家、百姓着想的人才能做得出来,想来这也是蒋介石很看重徐永昌,并且也是国民党高层少数有善终的人员的一个原因吧。
宋哲武前世的记忆中记的很清楚,徐永昌的为人很得蒋介石看重,自徐永昌离开山西去南京中央政fǔ任职后,即被委任为很有实权的军事委员会办公厅主任,八年抗战中更是一直担任军委会军令部长,主管作战。同何应钦、白崇禧、陈诚三人被人并成为军委会四巨头。
徐永昌生前,蒋介石不仅把代表中国,到停在东京湾的美军密苏里号战略舰上与美、英、苏等9国代表共同签字接受日本投降书这一荣耀给了徐永昌。在其死后,蒋介石更是颁赐“怆怀良辅”挽额悼念。
徐永昌在阎锡山最困难的时候,两次帮了阎锡山大忙,堪称阎锡山的恩人,阎锡山也对其最为了解。徐永昌去世后,阎锡山不仅亲制祭文,更送上“事人忠而律己严;造诣深则所见远。”的挽联。
阎锡山的这份挽联,完全可以作为徐永昌一生光明磊落的真实写照。
对于徐永昌的这个决定,宋哲武不仅很失望,也很无奈,不过,对于徐永昌这样的人,他也不好再劝。
当晚,宋哲武本想好好招待两人一番,可两人都已没了心情,宋哲武只好退掉了在外面酒楼订的宴席,找来箫国栋、陶蓉、贾景德和赵丕廉几人,就在北方边防长官公署里面的中和斋内,简单地宴请了两人。
第二天一大早,宋哲武站在公署的院子里,送走急着要走的宋哲元和徐永昌两人后,正要回后面的南厅和李如娟打个招呼,好去热火朝天的太库铁路建设工地视察。
可还没等宋哲武转过身,就见一个穿着类似于第四路军军服颜sè制服的邮差,在一名执勤卫兵的监视下,推着一辆后座上挂着两个装满报纸的大布袋的自行车来到mén卫岗亭,按照数量,一一捡出各种报纸jiāo给当值的卫兵后,推着车子转身出了公署。
邮差的出现,让宋哲武猛然想起了一件事情,对于忘记了这么重要的一件事,宋哲武很有些懊恼。
宋哲武略一思索,对跟在身后的叶青纷纷道:“叫王兴刚到我的办公室来。”
王兴刚自从担任北方边防长官公署宣传委员会主任以来,心情十分舒畅,他这个大学生做起宣传工作来也是如鱼得水,得心应手,这可要比在部队里做政训处的工作要畅快得多了。
在政训处时,他的工作会受到许多人有意无意的“关注”,因此他做起事来很是xiǎo心。尤其是政训工作很枯燥,他这样的一个年轻人来做,实在是让他感到很乏味。
不过,现在情况就不同了,他的这个宣传委员会管辖太行行署、绥远、南北蒙的所有新闻媒体。不仅这些地方的所有的报纸、杂志的发行都要经他批准,甚至它们的内容也在很大程度上要受他的制约。特别是他的宣委会自己的《北方晨报》,想刊登什么,那更是他自己说了算。
当然,文章的内容也是要有所限制的,不过,只要不是宣传赤化、谩骂政fǔ、影shè攻击宋哲武和北方北方边防长官公署的文章,他都可以随意刊登,这让王兴刚这个北大毕业生正好可以一展所长。
王兴刚早就对时下的报纸,为了招揽读者,大多刊登一些低级的风花雪月的事情很反感,虽然他这个统管宣传的主任,并不能强制命令其它报纸不刊载这些没什么营养的东西,可是《北方晨报》那可是他绝对说了算。因此,《北方晨报》从一开始就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除了刊载宣扬北方边防长官公署的政策命令,更是大量反映农民、工人的诉求,对国内、国际的新闻时事也设有专栏。当然,王兴刚也免不了对时事做些评论。
宋哲武对于这份报纸和王兴刚的工作大致是满意的,不过他给王兴刚提出了一些建议,比如开辟科普专栏和民声专栏、反腐专栏等全新的专栏。
宋哲武开辟这些专栏的目的,就是为了更好地启迪民智,反映民意、监督各级行政体系的官员的行为。
在这些专栏中,尤其是民生和反腐专栏,在社会上反应尤其强烈。
宋哲武在控制太行行署、绥远、南北蒙后,因为楚风领导的那些干部有限,各地旧有官吏几乎全部留任,沾染旧习气的官员有许多,工作方式仍然还在沿用以前的那些做法,这让宋哲武很不满意。
对于这些官员贪赃枉法和不检点的行为,只要有人向《北方晨报》反映,一经查实,《北方晨报》都会在第一时间在报上被曝光,而只要在《北方晨报》上被曝光的,各级政务机构自然都不敢怠慢,都会马上做出处理。
因为这些部mén的头头们都知道,宋哲武是每天都要看这份报纸的,不处理那些违法违纪的属下,那他们自己的乌纱帽可就保不住了。因此,只要是被曝光的,不管是什么人,都会马上就会该罢免的罢免,该法办的法办,都是立竿见影的让民众见到效果,几个月来,已有数百名官吏被拉下了马。
由于这份报纸的作用极大,宋哲武又提议,《北方晨报》每半年一次,在社会上广为征求民众对各级政fǔ和各部mén的满意度,征求的结果要在《北方晨报》上公布,以此作为各部mén改善施政行为和官员升迁的依据。
由于这份报纸的存在,北方边防长官公署下属控制地区的官场风气为之大变,戴金表chōu洋烟的人都极为收敛了,官员们都是认认真真的做起了实事来。
现在,《北方晨报》不仅在太行行署、绥远、南北蒙广为发行,在山西的其它地区也成为最受欢迎的报刊,甚至在河南、陕西、河北平津地区也有少量发行。
为了扩大影响,王兴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