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1926之崛起-第46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害更大一些。
现在,安置这些灾民到北蒙实边倒是很是时候,太库铁路建设和北蒙道路、城市建设,开垦农田、修建水利设施等等,这些都需要大量的人力,这些灾民并不需要宋哲武全部真金白银地拿出钱来赈济,只要给他们安排相应的工作,并把他们的家属逐步安置到北蒙就行了,他们有了工作,就自然可以自己养活家人了。
不过这些灾民的长途迁移和在北蒙的住房建设是必须要宋哲武掏钱的,仅运送灾民和大量的水泥等建筑材料前往北蒙,就是一个很大的难题。
在铁路没有建成之前,向北蒙运送人员和物资是必须要用卡车的,而且还是大量的卡车。
要知道,这可是需要穿越戈壁荒漠的几千里的路程,用大车运输不仅时间长,人吃马嚼的费用也会更高。
而最关键的是,大车的运力太小,即使不用运送建筑材料,仅是运送人员,运送1000万人,就需要200万辆,就是把全山西和南北蒙的大车都集中起来,最多也就有10来万辆,宋哲武是绝对找不到200万辆大车的。
没有办法,太原的汽车厂还没有正式投产,宋哲武只好又拿出了几百万,用于购买卡车和建筑材料,这些事都是要在洪灾发生前准备好的。
可是剩下的资金也是要筹集的,贾继英主持的北方投资发展银行虽然还有钱,可是那些钱宋哲武不能轻易动用的,那些可是他的家底,也是他在为抗战积攒起来的本钱。
思来想去,只能再想办法弄钱,而且还是大量的钱。
要钱,只能还把目光落在兴华身上。
其实宋哲武在赚钱方面准备了许多手段,只不过许多办法要见效,都需要一个相当长的过程,远水不解近渴啊。
宋哲武在万般无奈之下,只好忍痛将尼龙这个超级宝贝提前拿出来了。
早在涞源时,王明扬在宋哲武的“悉心”指导下就已经研制出了尼龙这个宝贝,不过研制出和生产出是两码事,要想进行大规模工业生产,就必须要有相应的工业化生产设备和具体的工业化生产工艺,这可不是像前世看穿越小说里的猪脚们那样,立刻就能像变戏法一样,上嘴皮一碰下嘴皮,东西就源源不断的出来了。
摸索大规模工业化生产的工艺,研制生产设备,这件事足足让王明扬搞了整整一年。
这件事如果放在欧美,估计有半年时间就可以做完,因为那里有足够的技术人才和技术力量。而且这件事,现在已经得到了部分证明。
和杜邦公司合资兴建的,在美国专为生产尼龙的兴华。杜邦化工联合股份公司的生产设备,就是以王明扬等人设计的生产线为蓝图的,不过杜邦的工程师们在看过这套设备的图纸之后,很快就提出了改进计划,据说改进后的生产设备和工艺,会使生产能力和效率都会大幅度提高。
感谢“70生人”和“cn2541”书友的打赏
第四百一十四章布局时尚是如何流行起来的(一)
第四百一十四章布局时尚是如何流行起来的(一)
宋哲武很清楚,最能让尼龙这个宝贝大放光彩的地方是在欧美,而不是在亚洲,更不是在中国。WWw!
不要说亚洲有众多的穆斯林,他们的女人成天裹在长袍里,是不会有多少女人会买他的丝袜的,这个时候,就是日本女人的购买数量也不会很大,因为他们也要穿着长大的和服,而且社会地位也很差,估计一年能有几百万双就很不错了。
而中国几千年的封建意识又很强,除了有限的几个大城市,其它多数地方地方,特别是农村里,如果那个女人裸露出秀美的腿部,哪怕是穿着流行时尚的丝袜,也一样会被认为是伤风败俗,即便这个女人不畏惧这些流言蜚语,可以勇敢地在外面穿着丝袜,她的家人也顶不住社会舆论的压力,因此销售量也是有限,每估计也就是几百万双。
这时倒是南洋一带的女性更开放一些,不过他们受制于经济情况,购买数量也有限。
宋哲武估计,这个时候,整个亚洲每年能销售1000万双就是顶天了。
而欧美则不同,除了俄罗斯民族是个例外,其它几乎所有西方女性的社会地位相对要比其它各民族都要高,社会风气也都更加开化,更加时尚,欧美女性的许多行为如果放在中国那些老夫子甚至是相对保守一些的人的眼里,那绝对是伤风败俗,离经叛道的。
而且,欧美经过几百年里在全世界强盗似的掠夺,以及工业化后迅速积累起来的大量财富,也让欧美的女人们更加有条件购买奢侈品。
宋哲武很清楚地记得,在二战开始后,因为尼龙被列为战略物资,在美国禁止用尼龙生产丝袜,美国媒体曾经在全国范围内,对女性的需求做过一项调查,在当前她们最需要的项目栏里,竟然有三分之二的女性选择了丝袜。甚至那时还出现了女性在裸腿上用笔画出丝袜纹理,来冒充丝袜这样的事情。
因此,这个时候只有在那里才会有足够大的市场,也才能赚到巨额的财富。
虽然宋哲武很想让各国的商人们都千里迢迢地赶来中国抢购他的尼龙,抢购他的丝袜,让他能够独享这份巨大的财富。
可是他知道这是不可能的,如果历史没有大的改变,再有六年就会进行全面抗战,在国内生产和销售任何奢侈品都不会有太大的市场,外销更是因为战争而会受到严重影响。
只有把这只会下金蛋的金鸡放在二战中没有受到战火摧残的美国,那才是最合适的,这当然也是他最无奈的选择。
虽然如此,可放弃这个能让他的兴华化工公司大发展的机会,那也是绝对不可能的。兴华化工公司也已经建成了一座生产尼龙制品的工厂,现在已经开始调试设备,准备进行试生产了。
宋哲武认为,因为抗战的原因,他的兴华现在绝不可以大规模地在国内进行生产,虽然那样可以在抗战前这几年里,独享巨额财富,甚至也可以让他的兴华从此名扬世界,成为一家世界著名的大公司。
因为如果那样,他的兴华现在就要尽一切可能的增添设备,扩大生产。可是几年之后,庞大的产能将因为战争导致的封锁而不得不停下摆来,这些生产设备将闲置很长一段时间。
可是,像尼龙这一类的紧俏物资,虽然宋哲武已经在欧美广为申请了专利,可是战争一起,敌对国家是绝不会在意什么专利的,他们是绝不会任由尼龙这种战略物资由同盟国独家把持的。
这样,在战后,他的这些专利也就仅仅会收取到一定的专利费,再想要独自把持这些专利那是绝不可能的。
况且,宋哲武深深地理解得到,任何企业要想长久不衰地获得大发展,唯一的道路就是不断地进行技术创新,在技术上,永远做一个领跑者。而宋哲武这个穿越人士得天独厚的条件,让他的兴华完全具备成为一个领跑者的条件。
因此,现在花费大量的财力扩大生产,宋哲武认为很不值,或者说很不智。
他的兴华现在需要做的就是不断地深化科学研究,培养科技和管理人才,在科研院所、学校和企业里形成良好的科研学术气氛,至于产能只要维持在一定的水平,能让科研成果适当转化成产品即可,在战略物资方面,可以满足抗战需要就行。
至于钱财吗,这个时候还是要想开一些,要勇于分享,才会收获更多。
这也是宋哲武同意兴华和杜邦在美国成立合资公司的原因。
当然,这个合资还是要以兴华为主的,谁让兴华现在可是掌握着最先进的化工技术呢。能赚的钱,宋哲武还是不会轻易放过的。
虽然兴华已经开始试生产尼龙产品,可是生产出来的尼龙产品还不能马上进行销售,这是因为兴华化工公司这个新厂的产量,在投产之初还很有限。产量小,就不会充分占领市场,而任何一款产品在投放市场之初,都是要尽可能的占领更大的市场份额。
比如丝袜等产品推向市场之初,想要占领广阔的市场,就必须要有足够的数量才能做到这一点。虽然宋哲武并不需要他的丝袜在短时间内就充满市场,可是拥有一个稳定的相对充足的产量还是必须的。
另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兴华和杜邦有约定,因为杜邦的新厂要到明年初才能投产,杜邦要求兴华和他们同时开始销售。
不过,这个要求宋哲武是显然不会答应的。
要知道,在美国的兴华。杜邦化工联合股份公司的产量,是远远大于兴华在太原的工厂的,超过的规模甚至不能用几倍来计算,如果同时销售,不要说欧美市场,恐怕亚洲的市场也都会被美国的联合公司抢走。
最后,宋哲武只是要宋哲文通知杜邦,兴华会尽可能的推迟销售时间,预计销售时间不会早于10月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