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不是陈圆圆-第3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十五章 终成泡影
   马绍愉非常兴奋地告诉我,皇太极已经答应议和。
这是意料之中的,我相信以洪承畴的智慧,他确实有这个能耐。
马绍愉丝毫没有察觉到我讪讪的神色,依然兴奋地拿着一纸清单,列数着皇太极提出的要求:
“第一条,‘自兹以后,宿怨尽释,彼此不必复言’,这是自然的事情;
第二嘛,‘两国有吉凶大事,则当遣使,交相庆吊’,本就是两国应用的礼节;
第三,‘每岁贵国馈兼金万两、白金百万。我国馈人参千斤、貂皮千张’,虽说,我大明损失银两,其实负担却不见得增加;你知道初时,我大明给察哈尔蒙古各部的赏银有八万两,加上旧赏马价银七十万两,其实差不多就有八十万两了。如果算上对宣大、山西、辽东沿边的蒙古赏银,仔细想想,应该超过百万两。现在这些蒙古部落都归清有,清主(我晕,他已经改口叫皇太极为清主了)要这些银两也十分合理。
至于第四条,‘若我国满洲、蒙古、汉人及朝鲜人等有逃叛至贵国者,当遣还我国。贵国人有逃叛至我国者,当遣还贵国’,那是后话;
第五是‘以宁远双树堡中间土岭为贵国界,以塔山为我国界,以连山为适中之地,两国俱于此互市’,其实,我国并未有任何附加的损失,嘿嘿,只不过给个许可罢了;
最后一条,‘倘愿和好,则我两人或亲誓天地,或各遣大臣代誓’还有,他这还说,不争尊卑。言外之意,不就是只要陛下答应议和,他或可向我大明称臣嘛。
……
哎呀,唐将军,这样的条件,你说陛下能不答应嘛?哈哈,这下我们可算是大功告成了!”马绍愉简直要感激涕零了。
我泼冷水道:“那倒未必。这和议是秘密进行的。在未签订之前,可不能随意透露,需得小心守住口风。否则朝臣们一出来阻挠,和议可就休想进行下去了。”
马绍愉点头道:“唐将军说得极是,我这就去告诫诸人。”说完,就急急出去吩咐了。
我暗叹了一声,心想,若真正能够议和,让两国暂时休兵,那洪承畴的牺牲也算物有所值了。
***********
既然大局已定,我也没有什么小动作可以做,就催着祖泽治早些回宁远去了。
议和使团又在盛京呆了好些日子,每日都依旧有着盛宴款待,甚至还设有歌舞助兴。马绍愉等人不晓得有多高兴,既完成了使命,又受到这样隆重的招待,一个个都有些乐不思蜀了。
一直呆到六月初三,是个出行的吉日。议和使团才登上返途。
皇太极礼数十分周到,亲自把我们送出盛京,还对每位使臣都赏赐了银两和貂皮,九十九个仆役也都有貂皮。更派了三个大臣一直送到宁远一带。
……
到宁远附近时,正值上午。马绍愉众人赶着回京领功,便吩咐继续赶路,不进城歇息。
这对我来说,实在是个不小的坏消息。好容易赶这么远的路来到辽东,他居然不让我进去见上吴三桂一面!要知道这年头没有火车、飞机,我更没有行动自由,下次再来会要到什么时候!
然而,不满归不满。
这个时候使团的每个人都像上满了发条,一个个兴奋得很,不知道累字怎么写。更是巴不得一天之内就赶到京城,等着崇祯的赏赐。
其实,马绍愉在皇太极提出和议条件的当天晚上,就派人连夜回京向兵部尚书陈新甲呈交秘报。按马绍愉等人的想法,不出意外,崇祯早就已经准备好了答应条件的敕书,准备迎接立了大功的他们。
我还是不停地打消他的积极性,不停地提醒他要保持清醒,不可大意泄漏风声,进城的时候更要低调一些。
果然,在城门外并没有看到任何动静,更别说什么迎接的仪仗。众人皆想,和议在没有正式达成之前,皇上也不敢张扬,所以还是要秘密进城。
于是,就化整为零,重又分批进去。
未免惹人怀疑,仅我和马绍愉先行进宫,向崇祯汇报。
************
我和马绍愉到乾清宫时,荷花姐姐正倚着门框不停地张望,远远看见我俩,竟飞奔上来,使劲抓着我的手,都似要哭出来。她低声道:“您可回来了,我这就去禀报皇上。”
不一时,就招呼我二人进去,回说崇祯在西暖阁。
我心中一定,怎么大白天的,崇祯在西暖阁窝着?按规律,平时这个时候他都在批奏折呢。
正想着,走进西暖阁,却见崇祯平摊在榻上,头上顶着片方巾。
我急忙上前,道:“皇上,您生病了吗?哪里不舒服吗?”
崇祯见我来,眼角居然涌出泪水,他伸手拉住我,许久,方道:“圆圆,议和,议和之事已成泡影啦。”
我只当我耳朵听错了,与马绍愉对望一眼,从他那也看到同样迷惑和震惊的眼神,我才肯定没有幻听。然而,我和马绍愉都有些不能承受这个消息。
我俯下身子,凑近崇祯,问道:“皇上再开玩笑吗?依圆圆看,皇太极开的六个条件并不苛刻啊,怎么就成了泡影之说了?”
崇祯叹道:“朕何尝不知道皇太极是诚心实意的?只是,朕答应大臣们却不答应,百姓却不答应啊,朕已将陈新甲下狱了。这,都是他一手造成的!”
什么?是陈新甲一手造成的?大臣们都知道了?百姓们都知道了?我脑袋有些膨胀了。怎么一回来什么事情都变了!怎么好端端地议和计划就这样泡汤了?莫非真是天意弄人?不让大明有丝毫翻牌的机会?
………(本卷结束) ………
卷四 宁远情事
第一章 秘报之谜
   细问之下,原来,马绍愉从边关发给陈新甲写有皇太极议和条件的密函,竟被陈新甲糊里糊涂交给书童,拿去登在塘报上!
塘报,是各省派员在京所抄录的一般性上谕与奏章,也就是相当于如今中央下发的各类红头的学习文件。议和本来是极其机密的一件事情,但这样一传抄,全国各地都知道议和之事了。
如此一来,官员们不干了。他们觉得皇帝怎么可能做这么龌龊、有辱大明国体的事情。一时间,谏者如流,个个都是愤慨不已。他们不敢说皇帝的不是,却把陈新甲骂得狗血淋头,都说这样的卖国贼、这样的汉奸,就应该被凌迟处死!
崇祯本来就受不了这样的言语,更气愤陈新甲的无用,堂堂一个兵部尚书竟犯如此低级的错误,一怒之下,就把陈新甲打入大牢了。
这事情来得太突然了,我觉得多少有些蹊跷,道:“皇上,圆圆觉得事情不是这么巧吧?陈大人明明知道这是件机密,万万马虎不得,哪至于糊涂到这般田地?”
崇祯道:“那你说是怎么回事呢?唉,不过事已至此,议和是再也不可能的了。满朝的文武现在恨不能扒朕的皮,喝朕的血……”
怎么能这样轻易放弃?这可是洪承畴用自己的名节换来的!只是看崇祯的样子,我一时也不知如何劝他,现在唯一能做的是搞清楚陈新甲一事。我对崇祯道:“圆圆觉得陈大人的事情有些奇异,恳请皇上允许圆圆去见见陈大人,问个明白。”
崇祯半天才叹出口气,道:“那你就去吧。”
***************
陈新甲披头散发地坐在草堆上,口中喃喃不语,不知说些什么。连狱卒开门放我进去都没有察觉到。
我站在他身后,轻声唤了句:“陈大人”。他没反应过来,我继续道:“陈大人,皇上派我来看你了。”
或许“皇上”两个字发生了效用,他停止说话,返头呆呆地看着我,忽而认出我来了,“你,哦,是你。”
陈新甲是高层领导,还没见过我这新上任的唐军统领,只知道我是乾清宫那个曾经当面驳他的小宫女。
我直接切入正题:“陈大人,圆圆想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陈大人怎么会那么不小心把机密情报交付塘报刊登呢?”
陈新甲哼吱道:“是有人要我死,有人要暗算我啊。”
我急忙道:“陈大人莫激动,若要皇上相信不是您的错,还请您把当天的事情原原本本告诉圆圆。”
陈新甲怀疑地打量我,心中或许在想我有什么能耐。但最后妥协了,把详情说与我这个小宫女听:“我接到边关秘报,是在二更刚过的样子,当时我已经睡了。秘报一到,我就起来在书房看了。我那时好不兴奋,自然想着要尽快告诉皇上,但一看时间还早,就把秘报锁在书房的屉子里,又回去睡了。我知道这秘报要单独呈给皇上,便想等早朝之后再晋见,就把秘报揣在身上。哪晓得到了早朝,我居然成了众矢之的,他们都拿出刚刚出来的塘报,居然登了秘报!和我收到的一模一样!我再看我怀里揣的,居然是张白纸!后来,后来,就不用提了。”
我似乎找到了重点,“这么说,是秘报被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