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不是陈圆圆-第11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能落入贼人之手,理当…理当自裁……”
她说着泪如雨下,我心中好像一块石头落地,这几十天好像等的就是今日。死亡的命令今日终于瓜熟蒂落。只是这命令不是来自崇祯,而是后宫之主周后的决定。
“其他的嫔妃都去了?”崇祯发问。
荷花姐姐抽噎着点点头,“不光如此,皇后娘娘还把太子殿下和几位公主也一并叫了去。”
崇祯一呆,想到什么,急急冲出门去。
我万般无奈,也只好朝死亡奔去。
********
坤宁宫中,一片哭声。
当我尾随崇祯一路小跑赶到时,只见周皇后穿戴整齐,正襟危坐在正中央的宝座上。地下跪倒着嫔妃公主以及她嫡出的十五岁的皇太子朱慈烺。她这身凤冠霞披礼服平日里极少穿戴,看来今日是抱着必死的决心了。
周皇后看见崇祯,不禁一阵心酸。她也顾不得庄重,一把过来抱住崇祯,两个结发夫妻一下子抱头痛哭起来,这几十年的夫妻,磕磕绊绊,互相猜疑,直到今日,才让人明白结发夫妻百年恩,周皇后对崇祯的爱是超越生死的,怎不让人心痛?
许久,周皇后凄凄道:“陛下,事到如今,臣妾再多说亦是无意。臣妾听说曹化淳已经打开城门,放那些贼子进了北京城,料来臣妾等人是逃脱不了了。臣妾与陛下夫妻二十余载,侍奉陛下也算是尽心尽力,虽死无憾。但愿陛下洪福齐天,臣妾就先行一步了。”她说着呜咽半晌,终究克制住自己,这就想要回内堂去自我了断。
生离死别,崇祯在周皇后转身之际,伸手拉住,周皇后回眸看他,眼里满是情谊。我以为崇祯会说什么挽留的话,谁知他哆嗦着嘴唇,带着哭腔道:“城既破国既亡,尔为国母,理当如此……”
好一个理当如此!
周皇后得到肯定,眼眶中环绕的泪水倾倒而出,她不紧不慢朝内堂走去,去作出她的国母表率。
第十二章 之 理当自裁
   我傻不拉唧地陪着崇祯皇帝呆呆地矗立在那,静静地听着众皇妃公主无言的哭泣。眼前上演着生离死别、悲戚的一幕,我有些茫然不知所措,又恍如梦中一般,觉得他们在演着折子戏,一切是戏,而我也只不过是个看客。
直到内堂里传来宫女隐隐约约的哭声,直到一内侍用低低的好比死尸的声音向崇祯报告着皇后已经上吊自杀的死讯,直到崇祯红红的双眼殷殷朝我望来,我才如梦初醒:这一出悲剧里,我好歹也演了个角色,一个恐怕也逃不出悲剧的角色。
崇祯那样的眼神是甚么含意?让我也效法周后?我是他最信任的臂膀,在这个事情上也不能太落后了?!既然周皇后都已经殡天了,下一个是否该轮到我了?我嗫嚅着双唇,在崇祯灼人的目光下,硬是没有勇气说出:“我这就去死。”这样类似的话。
我怕死吗?
不怕。我想。我若怕死就不会在盛京拔刀自刎了。
只是,让我就这样莫明其妙毫无目的地死在自己的手中,我多少还是有些不情愿的。为了给“贵妃”这样一个名分划上一个完美的句号,就擅自剥夺我的生命?怎么看也有些不值得。
也许,平日里有些糊涂的崇祯在这一刻竟把人心都看得通透,他看出了我的勉强,他自我解嘲似的一笑,正要说话,跪在一旁的袁贵妃忽然朝崇祯这厢重重地扣了一个响头,哽咽着道:“陛下,臣妾无能,不能为陛下分忧解难,但臣妾也和皇后娘娘一样,愿以臣妾一死以表达对陛下的心意。臣妾希望来生能再见陛下,侍奉陛下到老!”她说着,泪如泉涌。
崇祯还不及同她细细话别,袁贵妃竟一个不经意就直直朝旁边的鎏金大柱撞去。登时血液四溅,袁贵妃秀美的脸庞霎那间被血污遮掩,但她那双美丽的眸子还灵动地转着,千娇百媚地望向崇祯,然后在即将阖上的时候匆匆地扫了我一眼,那眼中是幸福和满足……
我在这血腥之下,却忽然间明白袁贵妃此举的意义,她和我同属贵妃,但她却是如此甘愿去为崇祯而死,她可以毫不犹豫得和皇后一样,去用死证明她对崇祯的爱。而这爱比我要深得多得多。或许她对于崇祯之于我的“专宠”不满,但她在最后一刻率先表达了她的情感,她在心里认为她在最后战胜了我,所以她是幸福的,是满足的。
代表着爱意的鲜血在冰凉的地板上恣意地留着,几个年幼的公主何曾见过这样的场面,不由哇哇大哭起来。
崇祯喝止住她们,我听见他的声音沙哑,无法保护自己的妻子,这样的痛苦,对于一个男人来说,该是怎样的折磨?!千百年来,人们只知道虞姬的爱,却忘记了霸王看见虞姬自刎时那心灵受到的创痛。倘若霸王渡了乌江,那创痛将会是他一生的阴影。
场面乱作一团,大着胆子的太监将袁贵妃拖到一旁去了,剩下的两三个嫔妃也跟着呜咽起来。
——不知是她们被袁贵妃的行为给吓住了,还是她们认为自杀应该按照等级划分,一时间无人再“自告奋勇”。只是,放眼望去,似乎我的级别最高。那么,该我了?我茫然地看着崇祯,袁贵妃留下的一滩血水让我有些望而却步。
崇祯的手忽然搭在我的肩头,我吓了一跳,啊出声来。
只见崇祯空洞无神的双目痴痴地望着我,好半晌才道:“圆圆,朕委屈你了。其实,朕早该知道,你心中并没有朕。既然如此,朕希望你能平安逃过此劫,你……你乔装出宫去罢!”
“甚么?”我有些反应迟钝了,“陛下,我……”我卡住了。确实,我不想自杀,但这样想方设法一个人逃离,是否太懦夫了?!
我正想着,旁边跪着的太子朱慈烺忽然蹭地站起,道:“父皇,既然如此,我们又为何放弃自己?您是真命天子,难道就这样窝囊?就这样放弃祖宗几百年的基业?还让儿臣们以死来一了百了?儿臣不从!”
(——在这一出大明剧终戏中,我把历史稍微做了些篡改,譬如崇祯正宫嫡出的皇子就有三个,即太子、永王、定王,为了便于故事情节发展,我就只取其中一个吧。另外大家所熟知的长平公主,《帝女花》的主人公,在此中应该是个大配角,勿怪。对于崇祯十七年最后这一天的情形,流传的版本也不少,我就按自己设想的场景写了。今天累了,先写这么多吧。)
第十三章 传国玉玺
   崇祯没料到此刻的朱慈烺竟突然忤逆起自己,还这般数落,不禁勃然大怒:“放肆!朕怎会有你这样贪生怕死的儿子!”
朱慈烺微微一愕,旋即伏地叩首急急道:“父皇,儿臣并非怕死,儿臣只是不甘心!父皇,吴大帅还要三日就能率领关宁铁骑抵达京城,他定能和李闯一较高下。只要再撑上几日,各地的勤王之师也能赶到,他李自成想一举拿下京城,也不过是妄想!父皇,只要区区几日,我们就能避免败局,如今您却要自己葬送掉大明江山?!您让儿臣如何甘心?”
我听着他的慷慨呈辞,不禁稍稍打量起这个十五岁的太子。他言谈间倒也自若镇定,眉宇间倒也透着股英气,比起崇祯,他似乎更加有自己的见地。倘若生于明代中叶,他就算以现在的年纪登基即位,也未必不是个小有作为的少年天子。我微微蹙眉,不禁为小小年纪的朱慈烺叹息了一把。
崇祯听了朱慈烺的话,心中微一触动,诉苦道:“你说的对,撑上三日,未必会败北。只是,只是北京城已破,闯军随时会攻破皇城闯进禁宫里来!老天爷竟连三天的时间都给不了朕!朕还有什么其他的法子?!”
“父皇!”朱慈烺殷切地呼唤着,“皇宫虽逃不了一劫,但咱们有手有脚。就算现在出不了城,只要寻个稳妥的地方躲起来,等救兵到了,咱们再去南京留都徐图大计也未尝不可啊?父皇,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啊!”
“南京,南京……”崇祯望向我,眼睛里闪过一丝期望,接着又暗淡下去,满是痛苦。他曾经听我的“妄语”,偷偷将物资兵力移向南京,还委托陈子龙、史可法振兴吏治,他心中定然也明白,北京虽失,但大明的大半壁江山还在。要东山再起是完全有可能的事情。
只是,他看着袁贵妃那一滩血渍,瞳孔涣散起来,他这副表情看得朱慈烺一惊一乍,不知他父皇到底是作何打算的。
许久,崇祯忽而出了一口气,阴郁的脸渐渐舒展开来,郁结在心中的事情似乎想明白了。他捏了捏拳头道:“皇儿说得不错。趁现在内城还是太平的,朕替你们寻些安全的地方躲起来,只等将来有机会见着吴三桂,或前往南京再伺机复国!”
他说着,就命旁边的太监去搜寻一些平民的布衣分给太子和诸公主穿。他又吩咐朱慈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