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长安风流-第79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秦慕白嘴角微挑轻轻一笑,伸手揽在陈妍的腰际,说道:“幸好还有你和家人们,陪着我。”
“你还会回长安吗?”
秦慕白的表情略微一滞,再一次举目看向辽远的东方,看着长安的方向。双眸轻微的眯起,久久凝视。
“不知道……”
听到这三个字,陈妍心中莫名的酸楚了一下。因为她听出,秦慕白说出的这三个字当中,饱含了无限的眷恋与辛酸
此刻陈妍感同身受的想到:长安,故乡;那里有着关于秦慕白的一切……也许今后,它却只能出现在秦慕白的梦中了!
第552章 死蛇伤人
皇帝李世民清醒的消息,仍是处于严密保密的状态。wwW!就连后宫之中知道的也就仅有阴德妃与高阳公主。次日,他让高阳公主亲自去请了一个人来秘密招见。
高阳公主不知道自己的父亲,为何既然已经清醒了也仍要故弄玄虚,她也不想问。只不过让她没有想到的是,李世民清醒之后急于召见的,不是长孙无忌与房玄龄,也不是李靖与褚遂良,而是——太史令,李淳风!
君臣二密谈了约有小半个时辰,说了什么无人知晓。只是稍后,李淳风就离开了皇宫,不知所踪。
并州军府。
半大小子晋王李治,至从第一脚踏进这里开始,就一直忐忑难安。与之随行的五百名御林军将士,日夜保护他的安全,他也仍是惶恐不安,入眼皆是风声鹤唳。
因为他在并州,听说了自己的三哥吴王被刺的事情。也恰是在此时,并州大都督府留守,韦挺之子韦待价来密见他,说接到密报说有人预谋半途伏杀晋王,请晋王进军府暂避。
李治年幼又加上本就胆小,当场就差点吓得屁滚尿流,不及细想二话不说跟着韦待价就躲进了军府之中。从此恨不得每天抱着五百御林军睡觉,连上茅厕也要铁甲前后开道。
后来不久,李君羡依照李靖的指点,果真在并州军府找到了晋王。同时也带来了韦挺畏罪自杀的死讯!
这时韦待价才跪地痛哭的向晋王与李君羡招认请罪,说正是他父亲韦挺,让他趁晋王来并州祭祖之时,抽空下手将晋王暗杀。韦待价不敢违抗父命,但也更不敢弑主犯上。于是他编织借口将晋王给藏了起来,既不下手杀害也不让父亲的人再找到晋王,然后一切听天由命。
韦待价还说,父亲大逆不道行此谋逆之举,他的失败其实是在预料之中。但韦待价劝阻不了远在千里之外的父亲,两难之下只好行此下策先将晋王藏了起来。现在真相已经大白,韦待价自缚请罪,愿随晋王与李君羡回长安领罪。
晋王与李君羡都认为,韦待价非但无过,还有功。但此事还是得由朝廷律法仲裁才算稳妥。但此时时局动荡,李君羡建议说,不如先传书长安上报晋王平安,然后再在并州等候一段时间。等朝廷时局明了之后,李靖与长孙无忌等人,自会派人来接晋王回京。
李治听闻吴王遇刺韦挺犯上,长安已是乱成这样,巴不得还在这军府里多躲段时间,于是毫不犹豫的就答应了。
没过几天,一个谁也没有想到的人号称“皇帝密使”,来到了并州军府。这个人,就是太史令李淳风!
他带来了皇帝李世民的手诏,让晋王、李君羡以及韦待价,按李淳风所指引的去做。具体做什么,手诏上却没有说。
起初李君羡还将信将疑,尤其是李治,他跟李淳风根本就不熟,这手诏又模棱两可,因此抵死不肯离开军府。
无奈之下,李淳风只好说道:“晋王殿下,陛下密令我来并州,就是为了殿下的安危着想。”
“我的安危?”李治这段日子已经被吓得够呛了,此时更是惶然,“难道还有人要杀我?”
李淳风苦笑,“是为了殿下……将来的安危!”
“此语何解?”李君羡等人同是迷惑的问道。
李淳风只得如实相告,“这么说吧……在下奉密令而出行,一则是接晋王回京;二则,也是让晋王去搭救吴王殿下!”
“吴王?我三哥?!”李治惊道,“他没死吗?他在哪里?”
李淳风苦笑道:“晋王随我来,不就知道了?”
听到这里,机警敏锐的李君羡与韦待价都明白了过来——李淳风这话,可是泄露天机了!
为了晋王的“未来安危”着想,所以要让他去搭救吴王!——这不就是意味着,他日,吴王必将入主东宫登鼎治世;到时,有恩于吴王的晋王,才有生存的余地!
于是二人一同来劝晋王,听从李淳风之言,前去搭救吴王!
李治也就不再犹豫了,“要是真能救到三哥,就算是冒点风险,我也愿意了!走吧!”
临时之时,李淳风提出了一个古怪的建议——将韦待价装入囚笼之中,以囚犯之姿押往长安,并且沿途大张旗鼓,说晋王平定并州叛乱擒得贼首,正押往长安受审!
李治等人都惊诧不已,问李淳风为何要这么做?李淳风唯一的解释,就是——此乃陛下特意安排!
众人哪里还敢多问?只得依言照做。
于是不久后,晋王启程离开并州,前往长安。沿途大张旗鼓,宣扬晋王的“平贼功劳”。
……
几日后,魏王府。
魏王府长史杜正伦仓皇失措的跑进来,大叫道:“殿下,大事不好!!”
李泰正悠然自得的在听美人吟唱,听到这大呼小叫不由得有些恼火,斥道:“何事惊慌?”
杜正伦急忙将左右侍人斥下,密语道:“臣下听闻,晋王李治正从并州返程,随行有李君羡护卫。他们沿途大张旗鼓宣扬晋王的平贼之功。而且随行押有一辆囚车,车上装的是韦挺之子、并州留守韦待价!”
李泰一时没反应过来,眨了眨眼睛,“这又怎么了?韦挺畏罪自杀,其子多半是从犯,因此才被捕下囚。这跟本王有什么关系?”
“哎呀,殿下!!”杜正伦急不可待的道,“你想想,李君羡是什么人?百骑令、陛下心腹爱将!他怎么会去了并州,他又是怎么找到晋王的?韦待价在并州被捕下囚,岂不就是受了他父亲指派,要在并州暗害晋王?如今事情败露,晋王无恙韦待价被捕,必将引火烧到我们身上啊!”
“怎么就烧到我们身上了?我是越听越糊涂了!”李泰虽是吃了一惊,但仍是不解,说道,“韦挺一人叛乱,与本王无干哪!本王还曾检举指发了他,他才因此而畏罪自杀,不是么?”
“要害就在这里啊,我的殿下!”杜正伦几乎是跺着脚在喊了,“当初,可是殿下让我刻意去向韦挺透露风声,逼他自尽的!韦挺也正是因为害怕诛连宗族才不得已而畏罪自杀。他心中,岂能不憎恨殿下?”
李泰这才吃了一惊,“你是说,他有可能让他儿子,反咬一口拖我下水?”
“谁说不是啊!”杜正伦痛心疾首的道,“现在看来,韦挺并不傻。他虽然对吴王下了手,一半的动机是为了给自己的亲外甥——纪王李慎清除异己,另一半是为了报仇雪恨。晋王也消失了这么久,不出所料必定是韦待价受他父亲之命做下的手段。但他们并没有像对付吴王一样的,杀掉晋王以除后患,殿下你想想,这是为什么?”
李泰的脸色变得严峻起来,沉思了片刻,说道:“贼喊捉贼,一石二鸟?”
“正是!”杜正伦拍拳惊道,“韦挺这个老奸巨滑的东西!他可能早就留了一条后路,就是担心某一天殿下将他踢出去当替死鬼!于是,他让自己的儿子在并州,先将晋王藏起来,留做韦家的救命后路!到了最后,如果韦挺在长安得手成功的除掉了吴王与殿下你,那么晋王就没有价值了,必定被杀;反之,如果韦挺失手而出了什么意外,那么韦待价就会摇身一变成为大义灭亲、保护晋王的功臣,并且还要揭发殿下你的种种罪行,非但无过反而有功!这样,不仅仅是保全了韦氏一族,还可以为韦挺报仇雪恨;并且,吴王已死,殿下你若因此而沉沦,唯一能被立为太子的,只剩晋子——他韦待价,还会有护主拥戴之功啊!”
“这!……”李泰,脸色大变!
“这也就是说——韦挺极有可能,留下了什么东西在他儿子韦待价那里?只等晋王一行回到长安,就要交出证据……污陷本王?”
杜正伦吓了一弹,声音都哆嗦了,“这、这……这个我都还没有想到!韦挺这个老不死的老狐狸,他不惜一死做下此等一石二鸟的歹毒计策,要么是他自己造反成功奸计得逞,要么是他儿子咸鱼翻身成为护主功臣!照此分析,他极有可能真的留给了韦待价什么东西,用以指证魏王殿下。目的,就是要将殿下彻底的打垮而拥立晋王,让韦氏成为从龙旺族!——韦挺这老不死的老杂碎,实在是太狠、太毒了!简直就是个混账王八蛋!”
李泰死死的盯着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