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长安风流-第79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半梦半醒之间,高阳公主感觉有什么东西在摸自己的头。开始她还没明白过来,迷迷糊糊的说了声“娘别摸我,我要睡觉了……”
“玲儿,难为你了……”隐约间听到一个声音。
高阳公主浑身一颤猛的醒神,抬头睁眼一看,李世民正一脸病态倦容的看着她,苍白的脸上还挂着微笑。一只大手正抬着,想必正是他刚才抚摸了高阳公主的头。
“父皇,你醒了!”高阳公主扑进了李世民的怀里,喜极而泣!
“是啊……”李世民轻轻抚着高阳公主的头,长长的叹息。
高阳公主又是大喜:“父皇,你能说话了?!”
李世民轻轻的拍高阳公主的头,脸上的微笑只有慈祥。
“父皇!……”高阳公主哽咽得说不出话来,“我马上将这个好消息去告诉母妃!”
“不用了。”李世民轻轻抚着高阳公主的脸蛋,替她抹去脸上的泪花,吃力的轻声道,“夜深了,你母妃睡了。这些日子以来辛苦你们了,就让她好生歇息吧!”
“嗯!”高阳公主重重的点头,泪水又止不住的流了下来。
“朕昏迷的这些日子,是不是发生了许多的事情啊?”李世民问道。
高阳公主抹了抹泪花,一边给李世民掖被子一边道:“父皇,你刚刚才醒来,就不要过问这些了,好生养病吧!”
“无妨,跟朕说说吧!”李世民微笑道,“朕,都已经是鬼门关走过一趟的人了,还有什么可担忧的?”
高阳公主迟疑了片刻,见李世民态度坚决,只得无奈的点了点头,“好吧!”
于是,高阳公主就将李恪遇刺一案的调查详情,御史大夫韦挺自尽一事,晋王李治的北巡失踪,以及秦氏兄弟自缚请罪,这些事情原原本本详详细细的,都跟李世民说了。
一边说,高阳公主一边观察李世民的表情。见他的情绪一切稳定正常,才敢小心翼翼的继续往下说。
听完后,李世民的反应也的确是平静,轻轻的点了点头说道:“这些事情,朕虽然昏迷了都或多或少的知道;就算不知道,也多半是预料之中。玲儿,你还要紧要的没跟朕说,是吗?”
高阳公主咬了咬嘴唇,“父皇,我不想说!”
“跟慕白有关的,你就不想说了吗?”
“父皇……你都知道了?”高阳公主惊讶道。
李世民不置可否的微笑,“发生这么多的事情,怎么可能不牵扯到你的爱郎?玲儿,不肯跟朕说,是有所顾忌吗?”
“父皇!”高阳公主突然激动的道,“难道你相信慕白会造反?!这种子虚乌有危言耸听的事情,我不想说!!”
“朕说了‘信’吗?”李世民淡然的微笑,“朕要是信不过他,就不会将大唐的半壁江山与多数兵马,都交给他了。”
“那你还……”高阳公主说到一半,感觉自己的语气太冲太过激烈,于是换作了柔声道,“那父皇你怎么还让李靖统调京城兵马,对关西严加防范呢?”
“玲儿,凡事不是你想象的那么简单。”李世民轻轻的拧了下眉头,说道,“朕病倒了,国家无主。这是非常时期,连朕的儿子都有人敢去行刺,谁能保证这时候没人在长安兴兵作乱?朕让李靖提点京城兵马加强防御,这是应急之策,是为了我大唐帝都的安全与朝野的稳定,并非是针对关西去的。”
高阳公主一听,这解释也算合情合理。但一联想到现在外界风传的“关西秦慕白欲反”的谣言,她心里的疙瘩却是怎么也解不开。
李世民见她愁容不展,微笑道:“玲儿,这么多年来朕待慕白如何,别人不清楚你还不明白吗?”
高阳公主轻轻的点头,“父皇待慕白,就如同亲生儿子一般……”
“是啊!朕曾经不止一次的幻想,如果慕白是朕的亲生儿子,那该多好。”说到这里,李世民抬起手轻轻的敲了敲自己的大腿,叹息道,“可惜啊!虽说女婿胜半子,但终究是隔了一层;再加上我们之间的这君臣隔阂……朕信得过慕白,可是慕白信不过朕哪!”
“父皇怎么这么说?”高阳公主有点不悦的皱起眉头,“慕白对大唐和父皇都是忠心耿耿的,从无异心!”
李世民有点落寞的微笑,“那当时朕专程派褚遂良去兰州接你们小夫妻俩,为何只有你来了,慕白却未来?而且,你还只是孤身前来的,都没将你们的女儿带来。朕和你母妃,只是想看看你们,还有刚出生的小外孙女。作为父母这不是人之常情吗?”
高阳公主自知有点理亏,咬着嘴唇寻思了一会儿,说道:“当时慕白已经率军远征了。小笛儿……刚出生不久,不堪旅途劳顿。皇儿不是早就给父皇解释过了吗?”
李世民呵呵的笑,“玲儿,你心中怎么想的,你自己清楚。朕自己的女儿,朕也深为了解,你又何必狡辩呢?”
高阳公主咬了咬牙知道蒙蔽不了,索性说道:“是!当时我是担心朝廷上有人忌惮慕白功高震主,要削他兵权对他不利!我也担心,我此次来了长安能否再回到慕白身边,所以……”
“玲儿说的‘朝廷上有人’,那个人是指朕吗?”李世民闭上眼睛面露苦笑,轻声道,“朕知道慕白一向聪明过人,他肯定也是有所预料,于是先下手为强率军出征了。至于你……至从你与房遗爱的闹婚一事后,朕在你心中的地位已是远远不及秦慕白了,对吗?”
高阳公主怔了一怔,无言以对,沉默。
“玲儿,你与慕白,都误解朕了。”李世民睁开眼睛,眼神凄迷又带伤感的看着高阳公主,说道,“朕召你们回来,一是因为朕与你母妃都想念你们了;二是,朕的确不想让慕白再亲征西域了。还有一层原因,其实也是最重要的,你想过吗?”
“等等!”高阳公主眼睛一亮打断李世民的话,说道,“父皇,你为何不让慕白亲征西域了?”
“打下吐蕃,他很累了,功劳也够大了。”李世民并不掩饰,直言道,“将功劳让一点给苏定方与薛仁贵这些属下,未必是坏事。玲儿,不是朕担心慕白功高震主,也不是朕担心慕白会拥兵自重尾大不掉。朕,是在为你们的未来着想!”
“怎、怎么说?”高阳公主一时迷茫了,问道。
李世民苦笑的摇头,“玲儿你想想,现在朕仍旧在世,慕白再如何功高,朕也不必担心。就如同,朕从来不没有忌惮打压过任何一位开国功臣;但,一但朕龙驭归天了,不管哪位皇子接掌皇位,以慕白的功绩名望,谁能镇得住他?又有哪位臣子能与他相提并论权衡制约?……不管哪朝哪代,独自尊大权倾朝野的臣子都是没有好下场的,这跟君王是否贤明圣德,关系不大!”
高阳公主猛然一怔,惊道:“那……那现在慕白已经平定了西域,怎么办?”
李世民摆了摆手,“别担心,事情总有解决的办法。朕不是还没驾崩么?”
“父皇……你不要说这种字眼!”高阳公主听了,心里很不舒服。
“其实朕要你们回长安的另一层用意,也是最重要的,那就是……”李世民拧了拧眉头,认真的看着高阳公主,说道,“朕想就立储一事,问一问慕白的明确态度!”
高阳公主再度大惊!
“父皇……这种事情,为何要问慕白?”
“怎么能不问呢?”李世民反问一句,然后自答道,“朕遍观朝野,随朕一起开国立邦的大臣将军们,老的老死的死,没剩下几个了。活着的都年岁已高,朕一但殡天,他们也多活不了几年。朝野上下军政两界年轻一辈的后起之秀中,慕白无疑是能力最强、功劳最大也最有声势名望的。朕是想,让他作为左膀右臂来辅佐朕选立的新君。所以,这个新君首先必须是慕白认同的;但光是慕白认同也不行,也得其他的重臣们认同。双方若有分岐,朕就得趁有生之年,花时间下力气来努力调和——这难道不对吗?同时,这也是朕提前召慕白回朝的原因——他不能一人独占太多军功,导致将来朝野之上无人能与之匹敌抗衡。朕,是为了他的长远未来着想啊!”
“父皇!……”高阳公主听明这一切,心中恍然大悟,扑到李世民的怀里痛哭失声,“原来你用心如此良苦,我们都误解你了!”
“哎!……世人皆道君王好,又有谁知,为君不易?”李世民轻轻的抚摸着高阳公主的脸庞,悠然道,“君心似铁,有时候的确是必须冷面寒心六亲不认。但朕,既想做一个好皇帝,也想当一位好父亲。你与慕白,还有你的太子大哥,三哥吴王、四哥魏王与九弟晋王,都不明白朕作为一名父亲的……良苦用心!”
“父皇,我现在懂了!”高阳公主泣不成声,“父爱如山!如山哪!……”
第551章 梦里长安
至从奏折寄出的那一天起,秦慕白以患病为由,再不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