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1911新中华-第37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这次战事之后,怕是没有以前那样威风了,但是怎么样摆正自己的地位,捞到最大的好处,却又不知道怎么操作。一时间国内议论纷纷,雨辰的报告,就是要把思想行动都统一起来。如果说以前的中国办的都是拙劣的外交,这次就要办出最漂亮、最有好处的外交来。特别是对于日本的威胁,必须要打招呼在前,国内要有同仇敌忾的观念,要有最坏的打算。
“……值此大变在即之日,我国应严守绝对中立。此中立含义两耳不闻窗外之事,一心只作乌有乡客。我中立之守,守于国家利益、民族利益,及世上之是非公理。当横暴之势力现出他本来面目,占据局势上风之时,我国民又焉能置身事外?此其一;当交战涉及我国利益、妨害我国民族安全之时,我又岂能因中立一词而偃旗息鼓,坐待民族大敌上门?此其二。种种以上,我国国策应为积极之中立,而非不作为之中立。国家民族利益在所必保,世界局势,我新民国也当贡献一分心力。”
听到雨辰说到这里,底下一片交头接耳的声音。雨辰虽然尽力把自己的立场说得委婉含糊,但是大家哪有不明白的。就是两个意思,我先看着你们打,谁想借着天下大乱,朝我家伸爪子,对不起,伸哪只剁哪只!你们打着打着,看参加进去有好处了,咱们也不会错过机会!虽然都觉得他有些一厢情愿,欧洲列强打架,一帮壮汉厮拼,还要你一个小孩子帮忙不成?但是他能有这个想头,已经和国内以前的那些政治家大不相同了。
“当前要事,唯青岛一端。自清季胶州湾租借于德国,经数十年经营,青岛已成为远东现代化之军事基地。工事林立,炮台如麻。敷设重炮百余,港口铁甲大舰森然。德国于远东此基地,当为协约国之眼中钉矣!若无善策及早解决,必招致协约国军队上门启衅,届时我鲁省人民生灵涂炭,当为意料中事,国家民族权益,亦荡然无存矣!因此我国防军已陈兵于青岛之畔,备以武力解除青岛德军之武装,使该要塞基地非武装化,则我中立之目标可达,外人之启衅借口全无。为当前要中之要!昨日政府外交部已照会德国大使,限定时日,促其迅速解除武装,乘船西返。德国答复尚未到达,但我政府决心已不容更改。”
预备军的全部作用,在这个时候被雨辰昭示了出来。大家虽然早就有心理准备,但是对于雨辰在列强正式开战之前,采取这么断然的手段,都感到有些吃惊。要是欧洲局势缓和下来的话,打德国可得罪老鼻子啦!开了这种武力收回租借地方的先例,列强们还不知道会采取什么对策呢!雨辰的声音依旧稳定。
“……种种以上,奉告于我议会诸公。动员之经费,补充预算随后提交审议,望批准通过为盼。值此局势,我国民更应团结一心,静观待变。相信政府之处置,支持政府之作为。谨此以上。”
他这次演说低调得不能再低调了,比起他以前雄浑壮阔的动员,简直就不是一个层面上的东西,说完之后也不等待议员质询,自顾自地就走了下去,转眼消失在侧面的通道,留下议员们在那里议论纷纷。
“别看他这次说得平淡,可都是大事!青岛这个地方,日本现在也在天天叫嚣要去攻击。咱们的通牒下得那么早,还不是不想给日本机会?要是德国不缴械,咱们能在日本赶来之前啃下来么?悬啊!”
“前些日子抱德国大腿,现在又对人家舞刀弄枪,这不是让列强觉得咱们政府没信义么?早晚要吃大亏!现在局面这么复杂,还真不如严守局外中立了。硬要凑进去,别弄个满头包!按照我的意见,还是看看英国的态度。他们安排谁去收拾青岛,就谁去。不然只能把这水越搅越浑……”
“国家才安静几天,又来闹这个妖蛾子!少打点仗,多保留点国家元气!贸贸然地就自己定了国家大政,最后来个报告敷衍一下咱们。咱们就好像庙里供的菩萨,只能吃香火不能说话!这样下去还有什么意思?尽着他闹吧,国家闹完蛋了,大家干净!”
这些议员们议论纷纷,但是最后还是乖乖地通过了追加的动员预算费用。雨辰提出的预算案是六千万华元。这个数字,打一场青岛作战是用不了的,但是还备了这么多,看来雨辰真的对日本可能的行动警惕到了极点。这六千万的追加费用,国库现在没有,很大的缺口,都要靠发行公债来弥补。但是按照现在华元的坚挺程度,市面上增加这些货币数量,还是能够绰绰有余吃下来的。这也许是国防委员会那些议员诸公们最后能够通过预算案的重要考虑之一吧。总之,不管是从军队还是经费,甚至通过这个报告向民众告知的准备上,雨辰是已经一切都准备就绪了,他眼睛紧紧地盯着英日的反应和准备,同时也在焦急地等待着德国方面的回答。不管是战是和,时间都不多了!部队能够按照他的期望,尽快地完成作战任务么?
几乎在雨辰对议会做报告的同时,在日本,也举行了五相的御前会议。在明治时期,这种五相御前会议几乎就是一个形式。明治天皇和几个元老私下碰头,就能决定国家的方针大政。五相的御前会议,虽然体制崇高,但是也不过就是走个形式。自从大正登基以来,这位留着普鲁士式大胡子的天皇,却没有他父亲那样的控制能力。平时话就少,对于国家大事的兴趣,也似乎没有他父亲那么浓厚,所以在终大正的时期,政府和议会反而是最活跃的。当然,后来随着军部的崛起和国家的法西斯化,政府和议会又处于了绝对的弱势地位。现在这个时候,五相御前会议,却是真正能够决定国家走向的最重要的会议。
第一个在这个庄严场所慷慨陈词的自然就是陆相冈市之助,一个老得弓着腰的人了,说话还是中气十足,隐然有以前长州藩出名武士的风采:“这个机会绝对不能错过。这是国运的转折点,出兵胶州湾,可以振作国内的民心士气,而且也可以解决现在政府的很多麻烦。陆军坚决主张,出兵要从快,兵力要尽可能雄厚,以应对一切可能面临的敌人!”
听着他说话,瘦削的大隈首相“唔”了一声,轻轻说道:“贵官的意思,一切可能面临的敌人,是不是就包括和中国军开战的意思?”被首相这么明白地一问,冈市之助有些迟疑,沉吟道:“按照陆军的意思,可以说是……军务局长田中义一对这个有系统的方案,首相阁下可以征询他的意见……但是陆军方面,还是希望不出现这个局面,万一出现了,也只有断然地加以处置。”听着他语焉不详又不敢承认,其他的大臣都有些好笑,这么吞吞吐吐地做什么?大隈看了一眼端坐当中的大正天皇,他的脸上毫无表情。
“陆军就是这个意见么?什么都没有考虑周全就行事。这是非常复杂的行动,不能就这么鲁莽!”不用看就知道是海军在挑陆军的毛病,两大军种的互相攻击已经成了习惯。正当冈市之助涨红了脸的时候,外相加藤高明端坐在那里,沉声道:“这次帝国大军出动,必须要以英日同盟为基础!没有邀请,是很难有名义的!国民的支持度也会有问题。陆军是天皇的军队,是堂堂的义师,不能没有名义就动员数万甚至十万以上的大军发动大规模的作战!”冈市之助马上就反驳了过去:“要是英国不邀请呢?难道就放过这次机会?天佑不是什么时候都有的!要是不出动军队,才会丧失国民的支持!那些反对的人,才是非国民!”
加藤高明是西园寺公望公爵元老一系的英美派政治家,担任外相之前长期任职日本驻英国的大使,自认为考虑问题向来比头脑简单的陆军高明,听着冈市之助粗鲁的反驳,也涨红了脸,一时说不出话来。大隈忙道:“喂!在天皇陛下御前,大家这么没有分寸,还有帝国大臣的风范么?”两个人互相看了一眼,都低下头向大正表示歉意。加藤高明沉声道:“职从来都是从帝国的角度考虑我们的大政,帝国布国威于天下的道路是漫长的,英国对我们也是有所警惕,特别是职关于开拓长江流域利益,和英国争夺在支那领导地位的就职声明,就可以证明本官的苦心……正是因为这样,我们才需要取得英国的谅解和合作。不然我们的举动只能推动英国去支持支那,抗衡我们国威的扩张。那时虽然军队付出了牺牲,但是却不会有太大的成果!现在英国需要我帝国胜过帝国需要他们。远东和太平洋的海权需要帝国协助他们维持,他们在正式宣战之后,必定会邀请我国出兵,这是不用怀疑的!所以本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