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文物贩子在唐朝-第9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正说间,忽然眼角瞅见卢鸿正悄悄退到门边,似要逃跑,连忙咳嗽一声道:“卢鸿。你却要做什么去?”
众人闻听孔颖达之说。自然已经想到是卢鸿把老师灌高了。孔颖达虽然公务时严肃非常,私下为人则颇为随和,经常也开开玩笑。因此旁边诸人也都笑吟吟地看着卢鸿。看这罪魁祸首如何下场。
卢鸿满面苦色,恭恭敬敬地施礼道:“启禀恩师,学生见恩师身体似有不佳,想到前几日有人为学生捎了一些新茶来,便要紧着取来,亲手烹制,以为恩师解酒。”
孔颖达哼了一声说:“这事就不必你亲自去了吧,叫你那书童跑一趟也就是了。卢鸿啊,你说为师今日身乏体倦,手脚无力。只是前几日光忙首看你那《格物论》了,未审书稿堆积了足有几十斤。眼看公务紧急,今日便要赶着处理完毕。你看这却如何是好?”
卢鸿无奈地说:“有事弟子服其劳。恩师先保养身体,稍事休息。有学生在此,定然能在今日将这些书稿先行审过,再奉恩师正目。”
孔颖达欣慰地说:“嗯,本来积稿甚多,老夫还怕你有畏难之心。你既然不惧辛劳,强烈要求自己先行审过,老夫也不能拂了你一片上进求学之心。罢罢罢,就准你便是。”
说罢转头对了周围诸人说:“活也有人干了,今天反正清闲无事,咱们便照往日旧例,院中松下清凉片刻吧。老夫昨夜得了多篇佳诗,正可与诸位同赏。卢鸿,快叫你那书童将清茶奉上,老夫与诸同年,正好在松下石凳之上,品茶赏诗,真是人生乐事呀。”
孔颖达院中繁松如盖,其下数个文人墨客,或坐于石凳,或倚于松间。每人手中各执折扇,手把清茗,相谈甚欢。中间孔颖达手中拿了几张诗稿,周遭数人,或吟或叹,摇首拈须。扇间清风与微岚同起,杯上香雾共松云一气,实在是颇有“又得浮生半日闲”之趣也。
屋内只余卢鸿一人,咬牙切齿,汗流浃背,正在如山地书稿中“愤”笔疾书。尤其是听得窗外之人相谈声音颇高,口口声声都在称赞卢鸿为人踏实,勤奋坚毅,更难得才华出众,诗文佳作令人回味无穷时,更是欲哭无泪。听得窗外人均说咏月之诗,已成绝响,再无后来者,不由触动诗怀,遂黯然停笔,口占一绝
月子弯弯照九州,几家欢乐几家愁?——几家夫妻同飘流在外头!”
窗外诸人听了,尽皆绝倒。
还好孔颖达对卢鸿也只是半开玩笑,小惩一番,意思意思罢了。中午休息一晌,下午又神彩奕奕,也就不再难为卢鸿了。
但卢鸿既然说要服其劳,这堆文稿总还得先审过,只是时间上没有这么紧罢了。正在慢慢翻看,忽然闻得有人进来,笑着说道:“见过孔大人。呵呵,孔大人,卢鸿,这回我可是找到些新鲜东西,大家来看看!”
卢鸿闻着声音是褚遂良,忙抬头,见这位褚大人已经快步走了进来。其后一人也笑嘻嘻地跟了进来,正是谷那律。
这些天以来,褚遂良可是没少往这里跑。按说他身兼起居郎,总要随侍在太宗皇帝身侧,时常关注帝皇一言一行才是。如这般天天开小差,那李家官人还不问他个荒于公务、懈怠政事么?
有一次卢鸿偶然间问起过此事,褚遂良倒是大大咧咧地说:“这起居起居,说起来自然是要事无巨细,桩桩件件载之于册的。但天子圣明,所行所言,都暗合圣贤古意,择其大略,有所记载也就够了。莫不成天天皇帝吃什么饭、喝什么酒、玩什么双陆、唱什么六玄我也都一一记着不成?圣上知道我和你学书法,不光不生气,还言道我是不耻下问呢。我说这可不是下问,那小卢年纪不大,字写得就是比我强,圣上还不大信的意思。倒是衡阳公主在旁边也替你夸了几句,圣上这才信了。”
褚遂良没事就学字,如此一来,卢鸿便要叫苦不迭了。这褚遂良着实是个泥腿人,但凡有空,绝不让卢鸿喘气的。先是听卢鸿讲笔法,然后又闻卢鸿偶然提起墨法、字法、章法等等。真所谓“唐人尚法”,这一下子褚大人便天天缠着卢鸿,讲了这法讲那法,真草隶篆从头说了一个遍。据说褚大人自己,天天在家中临池不缀,光纸也用了有几车了。还好现在京城之中,新檀皮纸、毛边纸也是颇为常见,要真是全用腊笺,就算是褚大人身家不薄,怕也得花一大笔钱了。
这一段褚大人迷上了篆书,日日搜寻古篆文字。举凡秦诏铜权、碑版摩崖,三五天便能找点新东西来给卢鸿过目。他交游广阔,信息又灵,着实拿过了不少好东西。卢鸿虽然觉得讲述书法甚烦,但看在褚遂良成天往这搬珍品的份上,也就认了。
今天褚逐良不知又找了什么宝贝来,按说这些天好东西见得多了,已经都有些见怪不怪,还有什么值得他说新鲜的。
孔颖达这些日子受二人熏陶,已经俨然一个入门的玩家了。这也不奇怪,若天天有人抱一堆旧时铜鼎玉符、瓦当封泥、碑石诏版、法书拓片堆在你房里,讲个没完,任谁这眼界也差不了。何况孔夫子本来就学富五车,见多识广呢。
除了孔颖达,另一个好此不疲的就是谷那律。他与褚遂良本就相善,又颇喜好书法,自然与几人投契,天天共赏佳书了。
因此一闻褚大人说有好东西,孔颖达与卢鸿都站起来,迎了褚遂良进来,看有什么好宝贝。只见褚遂良手中拿着了一卷拓片,显然是新拓不久,尚未装裱。从厚度来看,这卷东西数量可也不算少。
褚遂良便在案上,小心翼翼地将纸卷铺开。才开一个头,卢鸿不由已经是倒抽了一口凉气。眼前所见乃是一套古篆文,古朴苍拙,其首四个大字正是“吾车既工”。卢鸿不由惊呼出声道:“石鼓文!”
褚遂良一听,耸然动容,先时脸上那故作神秘地表情一下子就凝住了,眼睛瞪着卢鸿,期期艾艾,一时说不出话来。待得呆了半天,这才一把抓住卢鸿说道:“你怎么知道这是石鼓上地文字?据我所知,绝没有哪本书上,记载着这东西地。难道你知道这东西不成?”
孔颖达也是满脸疑惑。眼前这文字显是古篆,按其字形,年代更在秦小篆之前。自己原本以为,或是褚遂良新得了青铜巨器上的铭文,或是新发现的摩崖拓片。但听卢鸿喊是“石鼓文”,又闻褚遂良道是石鼓上的文字,不由苦苦思索。但虽然他读书极广,见闻极博,但也从未曾闻有石鼓之说。再看谷那律,虽然被人称为“九经”,但也是一脸茫然,见孔颖达看过来,只是摇了摇头。
第五卷 名动长安 第二十九章 雕虫传奇
 更新时间:2008…10…26 11:39:19 本章字数:3599
鸿所说石鼓文,乃是先秦刻石文字,刻于十件花岗岩故称石鼓文。每鼓上分别刻有四言诗一首,内容记述秦国君游猎,故又称之为“猎碣”。其书法应属于秦始皇统一文字前的大篆,即所谓文。后世一般认为其年代应在周宣王时期或秦时献公、襄公年间。
由于石鼓文文字较多,其书法体势整肃,端庄凝重,其笔力稳健古朴,别具奇彩,风神独备,故极得后人推崇。如一代大师吴昌硕,一生专写石鼓文,以此得名。后人称石鼓为“华夏第一古物,书家第一法则”,其文史价值和艺术价值可称海内无二。
看着三人疑惑的眼神,卢鸿只得苦笑着说:“此物据传乃周宣时秦国旧物,其上所,乃是秦国君出猎歌行。虽然旧籍未载,但学生曾在一首古歌行中,闻有此物,是以知之。”说罢,轻轻诵道:
周纲陵迟四海沸,宣王愤起挥天戈。
大开明堂受朝贺,诸侯剑佩鸣相磨。
蒐于阳骋雄俊,万里禽兽皆遮罗。
':
谷那律听了也不由叹道:“不想竟是先代古物。怪道看这书法,尚应在小篆之前。据言周宣王太史,曾整理钟鼎文字,著有大篆十五篇,史称‘文’。以此观之,当与之差近了。”
孔颖达也点头说:“谷大人所见不差。据老夫观来,此文字古意烂然。质朴雄强,确有文之风。只是文字非隶非篆,难以辩识,实为憾事。”
褚遂良却不以为然说:“石鼓文便怎么地,难道就没人认得了么?我敢说,卢鸿他便一定认得。”说罢转过头对卢鸿说:“我可替你把牛吹了,你认得便认,不认得编也要编出来糊弄糊弄。”
几人听了都不由失笑。卢鸿说:“在下于古篆倒下过些功夫。这石鼓文。虽然不敢说尽识,但大致也差不到哪去。”
三人一听卢鸿说果然是认识的,不由大喜。褚遂良急忙将拓片展了,又要下人备过上好文房笔墨之物,要卢鸿将释文题下来。褚遂良更是嘱咐,要卢鸿用心着写,自己这一卷拓片可是要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