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文物贩子在唐朝-第8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直以来,李泰都倚之为竞争太子之位的最大助力。但此时听卢鸿点醒,虽然卢鸿未明说权贵不可靠之处,李泰却隐隐想到:“卢鸿这几句虽是诛心之言,但却是有些道理。这些权贵中人,奔走于我的门下,不过是虚于委蛇罢了。我那大哥虽然荒淫无度,依然有众多权贵,为其支持。这几年来,我深得父王宠爱,事事尽心竭力,但易储之事,深为权贵所忌,总是无法得成。在他们看来,只怕大哥登基,本是理所当然。扶持大哥,自然比扶持我容易多了。至于谁当天子,才能如何,又与他们何干?只要能保持高位,选个糊涂皇帝,反倒更有利于权贵豪门。如此一来,这些权贵不足为凭,我的大计,终是难以有成。”
李泰脸色瞬间冷了下来,额头上竟隐有冷汗出现,一时手脚冰凉。他目光凝视卢鸿,冷声说道:“卢公子可是早就看清了形势,因此不愿为本王效力么?”
卢鸿却恍若未听懂李泰话中的意思,只是淡淡地说:“魏王还是心有块垒啊。世家也好,权贵也罢,在下从不以此身份为高低之别。只是心中之志,未在朝堂罢了。因此无论科举也好,推解也罢,在下都心无所恋。”
李泰缓缓坐下,一时沉思起来,卢鸿也不再说话。过了一会,李泰才涩声说道:“如卢公子所说,权贵不可信,世家不可凭,难道……难道……难道国家所立,便无可依之基么?”
卢鸿心下明白,适才李泰所说国家,实是在想他自己依仗无凭。只是不便明说,才如此发问罢了。按说李泰便是心有疑问,也不当对卢鸿问询。只是此时他骤受打击,心神不宁,方有此问。
卢鸿微微一笑道:“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当今天下一统,国盛民康,怎说无可依?当今圣上每称魏征大人之言道:水可载舟。难道魏王还不知水之所指么。自古得民心者得天下,魏王博学,此中之意,想必不需在下多言。”
李泰半天未语,最后才阴沉地说道:“卢鸿,你与本王说这些事情,不知有何目地?”
卢鸿轻声笑了起来,道:“魏王殿下应该清楚,在下确实是无意于进身。若说在下志愿所在,不过是悠游士林,赏古鉴今,深究经义罢了。只是在下清楚,身上这世家子弟地标志也好,外人加与地虚名也好,总是拂之不去。魏王本是天下文人归心的贤主,又是当今圣上的爱子,在下雅不愿魏王有所成见。是以前时所言,一则剖明自心,一则也是感于魏王错爱。卢鸿本非马骨,还望魏王成全。”
李泰听了,欲言又止,叹息两声,终于不再言语。伸手将茶杯端起,将其中的冷茶缓缓饮尽,站起身略显疲惫地说:“得卢公子馈赠佳扇,感激不尽。耽搁时间不短,本王这便要回转了。”
卢鸿起身,陪着李泰来到会客堂中。孔颖达与李相谈甚欢,见了李泰、卢鸿二人回来,忙止住话题,相问李泰选得何样佳扇。
李泰微笑着说:“所谓琳琅满目,不过如是。真是让小王挑花了眼呐。今日能得此佳扇,明天却有些显耀的资本了。”说罢,将手中折扇示与二人,互相评说赏析。
虽然李泰表面看来神色如常,但心中隐隐总是有些沉郁。再说得片刻,便起身告辞回宫。孔颖达与卢鸿相送二人出府,回来之时,孔颖达看着卢鸿,似有话要说。但最终叹息一声,终未说明,只是言道自己身体略倦,需得少憩片刻,要卢鸿自便即是。
第五卷 名动长安 第二十二章 算学题解
 更新时间:2008…10…26 11:39:16 本章字数:3682
观十六年,五月。
此时的长安,天气已然颇为炎热,但国子监临时搭起的算学竞坛四周,却是人山人海。由国子学组织的大唐首届各学院算学竞赛,正在坛上如火如荼地进行着。
算学竞赛这事,实在是个新鲜玩意。本来喜欢研究算学的人就不少,官方如此郑重其事的举办竞赛,参加者又是来自各地的学院代表,这就更能吸引大家的注意了。事实上,从本月初开始,便陆陆续续有各地精于算学的学者来到长安。各大学院,也将此次竞赛视为学院实力的一次比拼,自接到竞赛邀请通知开始,便砺兵秣马,挑选学生中精于算学之人,组织突击培训等,务求在竞赛中拔得头筹,光耀门面。
据说来自杭州的西子学院,重金请得了当地有名的“神算子”曹嘉出山,代表本院出战。这西子学院本是由杭州当地郡守倡议,本地几位富豪出资兴建的一所新兴学院。由于大唐时各大学院多由北地世族大家所办,相应的南方却是相形见绌。此次西子学院作为南方不多见的参赛队伍,早就立志要一鸣惊人。那学院山长本是由当地郡守兼任,这位太守思路灵活,不拘一格,与各出资商会谈时,提出要不惜重金,立起西子学院的金字招牌,得到了各富商的首肯,以及大量的财力支持。太守提出了“借鸡生蛋、广引外援”的参赛思路,四处邀请高手。临时加入学院,组建参赛队。那曹嘉已经有五十来岁了,胡子都已经是花色斑白,居然也言称是西子学院“研究生班”地高才生,实在是令人难以置信。
西子学院此举引起了其他学院的不满和抗议。国子学有关主办组织人员,也向西子学院进行了交涉。但西子学院方面功夫做得甚是扎实,将这几人何时加入学院、就学了何种经义以及相关资料准备得相当完善。由于事先考虑不是很充分,引致规则上没有明确限定学生的条件。国子学也是无话可说。因此这一届。就出现了一边选手白发然。一方选手年不过十几余的祖孙辈同场竞技的场面。到了第二届,国子学主办人痛定思痛,将学生资历、年龄等限制一一列明,光参赛资格说明就写了足有三大张纸,引得各学院看得双眼发直,成了一件笑谈。
另一件令各学院以至于全长安都感到新奇的事,就是来自范阳的太极书院。太极书院除了两名领队、四位选手代表出战外。当地太守更组织了多达五六十人的助威团,与参赛队伍同行。这些助威团,都是太守精选地北地豪儿,一个个膀大腰圆,体态雄健,个顶个可说是胳膊上边能跑马地主儿,黑压压地站成一片,手中各色旗帜飞舞飘扬。这助威团才入场时。各学院都看傻了。边上有几个胆小地暗自直嘀咕。是不是这太极书院准备文的不行来武的,软的不行来硬的,算学比不过就要用拳头说话。演出一场全武行来?最后还是国子学方面人员出面,限制了各学院代表入场人数,经过反复工作,将太极书院的助威团名额缩减到了20人。就算是如此,在第一场正式比赛中,太极书院代表队入场时,助威团“威武太极”的雄壮口号,依然是响彻全场,大大地震撼了对手一把,也使得太极书院的人气之高,令其他各队望尘莫及。
除了官方的助威团之外,范阳当地富商自组的观光团也不在少数。范阳本地由于太极书院定期的辩论以及体术竞赛等活动,开展时间早,形成了大批的热心观众。此次太极书院远征长安算术竞赛,得到了本地人的极大关注。便有那当地商会中人,组织车队,结队前往长安,一来观光,二来为家乡学子助威。不想三亲六故,远亲近邻,规模越搞越大,最后足足拉了十几辆马车,如长龙也似,追在代表队及助威团后,一同赴京。
这观光团较之助威团,其影响力还要更上一层楼。因为其中多有商人富户,到了长安之后广为联络,宴会集结等活动,搞了不少。这些人除了大肆宣传太极学院的代表队实力不凡之外,更是将平日范阳全城空巷,共观辩论及体术大赛等事,说得天花乱坠,一时竟然让长安中人,有坐井观天之叹。一时之间,范阳几乎成了长安人们心目中,文化繁盛之都,新潮涌动地中心。
而这些商户中,最多地便是经营文房四宝以及各类精印书籍的。这些年来,范阳当地受奚家影响,各种纸墨笔砚作坊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虽然其技艺水准,距离卢鸿及奚家的工艺尚有差距,但放眼大唐,也足以笑傲群雄。尤其是这几年地印书行当,更是财源滚滚。由于毛边纸的生产量越来越大,奚家的低价油烟也渐有余力供应市场,因此范阳当地的印书坊发展极为迅速。虽然活字印刷这几年还没有流出奚家之外,但诸如石印、泥板印等新方法已经开始出现。这些新方法成本较低,虽然质量
但印刷一些话本、邸报等简单材料,也是绰绰有余,者的欢迎。
因此观光团带来的大量优质范阳特产,借着这次算术竞赛的东风,一下子在长安刮起了一股范阳热。最值得称道的是几个印书坊的老板,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