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文物贩子在唐朝-第17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了上述卖点,这刊物想不火都不可能。可惜地是,因此更加引人关注的卢鸿同志,却受到了其朋友们一致的批评与抗议。
“一失足成千古恨啊”,太子李治用悲切地声音说道:“您也是堂堂国子司业,又兼本王右庶子,居然去那女子刊物任职,为女子之役……”
“老王卖瓜,自卖自夸”,祖述用恨铁不成钢地口气说道:“您也是堂堂一号才子,又是本朝戏曲大家,居然为了一点刊物销量,现身说法,吸引眼球……”
“重色轻友……先生请恕学生放肆,”褚行毅委婉地说道:“只是当仁不让于师,学生《艺苑掇英》多次欲采访先生均为先生所拒,奈何公主一至便言听计从……”
此时卢鸿才明白衡阳公主所说“已得父皇首肯”一事完全是扯虎皮做大旗,当时衡阳公主对李世民说的只是请卢鸿指点帮忙,结果一下子居然把自己绕进来了。
“打了一辈子雁,倒让雁啄了眼!”卢鸿一时气结。面对一众损友,卢鸿道:“有意见?是不是需要卢鸿奉砚数方,以抚诸位受伤地心灵啊?”
对面众人均同时闭嘴,头点得比鸡啄米的还快。
“今天封山,不出石头了。各位如有意见,请向本刊特约编辑衡阳公主投稿反馈吧!”
第七卷 杨花落尽  第二十六章 九九消寒
 更新时间:2008…12…5 15:46:48 本章字数:3505
虽然知道是被衡阳公主骗上了船,但事已至此,卢鸿也只得善始善终。好在《暗香》的出版周期比较长,一众女编都持着尽善尽美地原则,也不追求利润,没有给卢鸿增加太多的麻烦。
但另一麻烦事就使卢鸿非常头疼。虽然按着卢鸿的提议,编辑部搬到了衡阳公主府上,没有真个落在自己这里,但一众女编还是经常跑到自己府上来串串门,搞得卢鸿无可奈何。
尤其高阳公主,自从见过卢鸿之后,很明显大有好感。衡阳公主府本来离卢鸿这就近,架上石桥后,步行没多久就到了。结果高阳公主有事没事就跑来转转,抓住卢鸿聊天清谈,要卢鸿讲这讲那不说,还和李治一样贼不走空,回回都要划拉点东西再走。其他女编也好不到哪去,一进了卢鸿这院子都是眼睛贼亮,四下搜寻。吓得卢鸿前天差点在门口立个消息树,让老张头看着点,一看扫荡小分队出了碉堡,立马把消息树放下,乡亲们也好有个准备。
不过看了看老张头的表现,卢鸿基本就将其定性为汉奸一类,指着他通风报信不太现实,只能放弃了这个念头。
现在看门的老张头,成天感动得泪流满面,逢人就拉住讲咱大唐的太子公主如何如何。据说自打众女编经常来卢鸿这串门,老张头就再没用扫过院子。
“亭前垂柳”,高阳公主念着。随即又笑道:“原以为还要多久呢,这也没多长时间就已经写了四个字了。”
高阳公主面对的一件立屏上写着四个大字。乃是卢鸿所制地九九消寒图。所谓九九消寒图,却是一块空板。其上共需写九个字,每字均为九笔。自入冬一九第一天开始写,写到九九最后一天,一共九九八十一笔,正好把冬天过完。
前时卢鸿弄了这个玩艺,一众女编都大感兴趣。此时其上已经写了四个字,正是卢鸿那楷体字。写得饱满厚重。骨力超凡。
“公主喜欢就搬去吧”,卢鸿懒洋洋地道:“反正过两天我要回范阳,也懒得费事搬这个玩艺了。正好麻烦您给补完了。”
高阳公主听了笑道:“难得卢公子也大方一回。如此高阳便却之不恭了。”
卢鸿只淡淡一笑,却有些心不在焉。离家已久,将归之时,这份思乡之情,额外强烈。
按唐时法令。官员在春节时。有七天假期。但卢鸿向来懒散惯了,打了个巡察学务的招牌。又由太极书院来人弄了个邀请函,便早早回家去也。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
这首小诗本是写给代表太极书院来京地卢涛的,但不知怎么地被《曲苑杂谈》刊登出去。这下子众人都知道了卢鸿回返范阳的消息,除了诸多朋友送行之外,居然还有相当数量的各家报刊的专题撰稿者一路同行,将一路所见的消息记录下来,再由驿站传递回长安报坊之中。
好在一路风和日丽,绝无冬日雨雪交夹的情景,卢鸿一行非常顺利返回范阳。卢祖安与卢夫人见儿子归来自然是欢天喜地,一家人团聚,说不尽的天伦之乐。
现在有了报纸刊物,其上关于卢鸿地信息甚多。从卢鸿写地戏曲到美侍的小道新闻,卢夫人等知之甚详。此时说来,更是言笑无尽。
郑柔一年未见,似乎开朗了些许,笑容比以前灿烂了很多。夫妻相见,卢鸿才恍然觉得一年光阴似水,想来却是辜负娇妻。再回到熟悉的家中,与郑柔缠绵相对,心中额外踏实安定。
第二天,卢祖安与卢鸿在书房中细谈了半日。
“太子之事既已成定局,鸿儿你觉得是否形势便再无变数?”卢祖安沉稳地说道。
卢鸿不太肯定地道:“儿子却觉得不能如此说。事实上,对衡阳公主,儿子还有诸多怀疑?”
“哦?莫非你是指衡阳公主与长孙大人联盟之事么?”
“不错。虽然衡阳公主也承认与长孙无忌共为盟友,共推李治为太子,但他们之间地合作必然是临时组成的。长孙无忌此前一直是铁杆的李承乾拥护者,只是因为李承乾被废,他才不得已选择了李治。而衡阳公主很明显一直与李承乾不搭调,那么她一开始与儿子所说合作时,李承乾反迹未露,必然与长孙无忌尚未达成一致。”卢鸿慢慢说道。
“嗯”,卢祖安点点头道:“如何一来,就说明衡阳公主身后另有其人。长孙无忌不过是临时合作的人选罢了。这一节为父也想过。但既然此时双方已然成盟友之势,暂时应该不会再有变故了吧。”
“但儿子总觉得事情不会这般简单。李治明显离衡阳公主更为贴近,长孙无忌虽然是临时加入的一方,但依他地心性如何能接受这样地局面?而衡阳公主背后一方究竟是何方神圣,始终未露面目。按说此时大局已定,居然一点消息也没有,此事也有些奇怪。”
卢祖安面色也沉重起来道:“长孙无忌与衡阳公主两方必然会有冲突,争夺李治的信任,自然是无疑地。但圣上英明神武,双方也只能在暗中角力,万不会摆到台面上来的。”
卢鸿点点头,随即又道:“此外,儿子对那吴王李恪,也有些感兴趣,也曾要族中注意他的行动的,不知可有什么发现?”
卢祖安叹了一口气道:“自你道关注李恪后,族中特别加强了对其观察,这位皇子,确有可疑之处。虽然他在长安淹留一年,但与其封地通信,颇为频繁,竟是从未中断。而其王府,经营得极为严密。虽然族中花了大力气,但急切着,硬是无从下手,难得有价值的资料。”
卢鸿问道:“除了与其封地,还发现他与其他人有什么联系没有?”
卢祖安道:“现在看来,他与宫中似乎有一些秘密联系,但没有更细的消息。此外与在外的几位王爷,如荆王、徐王走得也很近,但也比较隐密。”
荆王李元景、徐王李元礼都是李世民的兄弟,平素也各自在封地。虽然说来李恪与这几位王爷乃是至亲,但这般交往本是比较忌讳的事情。
卢鸿叹了口气道:“李恪这次久居长安不去,本身便极为可疑。虽然世人都道其性最似圣上,因此留连戏曲亦是承父性,但却全不想时机不对。当今圣上神明英武,为皇子时决战杀伐,何曾有留连温柔乡之事。只是如今天下升平,方有此举。而李恪若真似圣上,绝不会甘心王爷之位,更不会为了一个莺娘置大事于不顾。因此他滞留长安,必有所图,且只怕就在不久。”
卢祖安略有怀疑道:“若真有所图,这般大计,总不至拖了一年尚无动静。若真这般,他何苦不先回封地,以待来年?非要在长安呆上一年的时间。既然我们能想到与其性格不符,有心人未必便想不到。如此行事,岂是深谋远虑之行?”
卢鸿也是想不透此点。按李恪留在京城之中,必然是有所行动需要准备。但一年未见动静,确实于理不合。除非其中有了什么变数。
父子二人分析来分析去,总是猜不清其中究竟有何奥妙。说着说着,忽然卢祖安道:“对了,前两天又接到一份密信,只是此事也拿捏不准。就在上个月,吴王府上忽然半夜有一个全身黑衣的人登门,天快亮时才匆匆离去。此事乃是一个探子窥见,据称那人身影,竟然大似胤国公杨元静!”
卢鸿一听,不由大惊。
这胤国公杨元静,便是前代王杨侑之子。杨侑本是李渊兴兵反隋时,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