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宋之天子门生-第20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算学和医学都属于杂学。地位几乎还不如医学。医者还可以通过为人治病获得声誉,赚取诊金,而算学在现实生活中几乎很少能够用得上的,能被人想起的自然是寥寥无几。所以在北宋时,研习算学的人无非有两种:
第一种是在四书五经的正途上确实没有什么造诣了,在科举考试中屡考屡败,最后心灰意冷,对儒学正宗彻底死心,不打算在一棵树上吊死。所以想换一个门类看一看。算学虽然地位地下,但是毕竟研习地人少,国家也有专门的算学专科学校,若是能考上,也能相应得获得个一官半职。虽然说通常算学生担任的都是芝麻大地小官,但是芝麻再小毕竟也是官,也是领取国家俸禄过活的人,虽然不能和那些儒学正宗进士科出身的官员相比,但是比起庸庸碌碌的平民百姓,还是要强上不少。
第二种人则是从小就喜爱算学,完全无意于仕途发展,只想专心研读自己的算学学问。在这种眼里,什么儒家经典、道家典藏、佛家文牍都是狗屁,只有算学才是正途。只是这第二种人相比第一种人来简直是少之又少,几乎属于凤毛麟角,能碰上一个算是运气,能碰上两个就是奇迹了。
除了以上两种外,还有一些人当算是奇迹中地奇迹,他们身兼儒家经典与算学于一身,精通各种学问,却以儒家经典为安身立命求官之本,把算学当做是一种闲暇时间消磨时光的兴趣和爱好。这种奇迹中的奇迹也不是没有,比如被江逐流拉入圈套最后贬谪到崖州任司户参军地丁谓可算是其中一个。
这样说起来,就不难理解江逐流在这几日内见过的面试算学教习者基本上是清一色的老头子了。第一种占绝大多数的年轻人都把全副心思用在研读儒家经典上,打算通过会试、省试、殿试连过三关,高中进士,从而加官进爵,寻觅到颜如玉、黄金屋。这些人即使是屡试不中,也不会放弃改弦易辙,去研习算学,只有当年纪一大把的时候觉得实在无望了,才会想到算学这种歪门邪道的杂学。第二种人,虽然自小就研习算学,但是因为本来就非常稀少,江逐流碰不上也不奇怪。至于第三种人,儒学算学皆都精通,自然是专注于仕途发展,又怎么会到江逐流这里谋取一小学教习之职位?
无奈之下,江逐流只好退而求其次,这些算学先生年龄大就年龄大点吧,只要脑筋不迟钝,思想不僵化,能够接受江逐流带过来的新颖的现代数学概念,不抱住老祖宗留下的家法不放,江逐流认为也可以通过初步面试,留下来经过培训来供进一步筛选。
可是即使江逐流退而求其次,适合他打了折扣地要求的算学先生也是难求。这些算学老学究一听江逐流为他们讲述的现代数学概念、运算法则和运算符号,不由得连连摇头。当初术数鼻祖伏羲氏从河图中悟出古算学时,就是用的算筹作为计算工具。作为伏羲的后人,怎么可能抛弃用祖宗留下的算筹这么美妙的计算方式,却用什么莫名其妙的数字和符号来讲习算学?即使我等可以忘记祖宗,但是这种看似稀奇古怪实则乱七八糟的东西还能称之为算学吗?
在这种情况下,纵使有高额的薪酬和丰厚的待遇,大多数应聘算学教习的老学究还是坚决地拒绝了江逐流的要求。只有极少数人抵挡不住高薪美食的诱惑,答应了江逐流,准备尝试一下江逐流所说的新式算学。可是选择留下来的极少数人中由于上了年龄,思维已经形成了惯性,成为典型的定式思维模式,他们虽然很努力的接受江逐流传授的现代数学运算符号和法则,可是想要领会运用,并传授给学生,又谈何容易?所以江逐流前后面试了将近一个月,最终只勉强留下了三个算学先生。说实话,这三个算学先生没有一个合乎江逐流设定的初级算学教习的标准的,更别说中级算学教习和高级算学教习了。但是江逐流却不得不把这三位算学老学究留下来。这三个老学究虽然不太合格,但是江逐流想如果他多花点时间来培训他们,把原来计划中一个月的培训时间延长到三个月或者四个月,这三位老学究终究会勉强够上初级算学教习的标准的。
三个,才三个!江逐流实在没有想到,他大张旗鼓地派人将重金招聘算学教习告示贴遍了大宋国的腹地,前后面试了一个月,才勉强找到三个不甚合格的算学教习,这和他之前的期望值差别简直太大了。三个算学教习如何能够?按照江逐流的计划,荥阳新式小学和现代小学的学制无什么差别,都实行的是六年制教育。即使每一年级只开设一个班级,那么六个年级至少需要六名算学教习。更别说按照江逐流的规划,荥阳新式小学每一年级至少开设四五个班级呢。
无奈之下,江逐流只有继续招聘算学教习。本来,按江逐流所知,宋元时期,几乎是古代中国算学的高峰时期,现在是北宋,也应当是算学人才济济。荥阳新式小学又出一重金聘请,江逐流想这算学教习的职位很快就会招满。所以江逐流定了个一个月之期,过期不候。可是现在,看这情况,江逐流不得不把这招聘算学教习的期限无限延长,直到招足招够合格的算学教习为止。
——————
就在江逐流重新写了重金悬赏,延长招聘教习期限的告示准备派人四处分贴的时候,事情却出现了转机。有个年轻人出现在他的视野之中。
第一卷 第一百八十一章 异人贾宪
 更新时间:2008…9…2 18:45:23 本章字数:3707
江逐流在思补堂写好重金悬赏的告示,正准备喊人进来,却听外面响起一阵脚步,一个中年衙役迈步进了思补堂,躬身对江逐流说道:“县丞大人,门外有一景年儒生求见,说是来应聘算学教习职位。”
这些时日江逐流见过太多主动到县衙毛遂自荐的算学先生,所以对这个新过来的儒生也无甚兴趣。他抬头对中年衙役道:“你先让他到马道口校场的大棚处和其他人等候,待会本县丞自会过去面试。”
中年衙役回到:“县丞大人,小的也曾这样对他讲过,可是那年轻儒生却说他根本不用和其他人一样到校场等候面试,他担保大人见过他之后立刻就会录用他为算学教习。”
江逐流眉头微皱,这些时日如此这般大言不惭的老学究他见多了,可是那一次那些号称所谓精通算学,荥阳新式小学高级算学教习舍我其谁的老学究不是气势昂扬地进来,灰头土脸地离开?***,他们难道真的以为本县丞是一个满腹孔孟之道却对算学一窍不通的呆子吗?单单凭借几句大到天边的牛皮和不知道在哪里学会的一半道古算学题,就想来哄骗本县丞?
“别管他怎么说,你只管让他去马道口校场那边等候便是。”江逐流不耐烦地挥了挥手道,“你就对他说,这是新式小学录用定教习定下的规矩,谁也不能破例。”
中年衙役应了一声。转身就要出去,江逐流忽然想起什么,招手又把他叫了回来:“你且等一下。本县丞问你,方才你说什么。在县衙外求见的是一位青年儒生?他有多大年纪?”
中年衙役点头道:“是的,县丞大人。求见地是位青年儒生,小的观他的年岁应该在二十五六岁左右。”他望向江逐流的目光有些奇怪,仿佛搞不明白为什么县丞大人为对门外求见地儒生的年龄这么感兴趣。
“哦?才二十五六岁啊?”江逐流一摸下颌,微笑着对中年衙役说道:“那你就出去把他领来这里吧。”终于有了一个年轻人过来应聘算学教习,而且口气还这么大,江逐流岂能错过?
中年衙役不明白县丞大人为什么忽然改变主意,暗自纳闷地去了。
不多时,中年衙役从外面领着一位年轻儒生进来。当那年轻儒生跟着中年衙役迈步走进思补堂的时候,江逐流终于明白了。假如刚才他坚持让年轻儒生到马道口校场的大棚处去等候,那么他眼下就会错过一个“重量”级的人物。
一个和崔一虎一般重的“重量”级人物。
这位青年儒生站在江逐流面前,江逐流几乎以为他看到的是崔一虎的翻版。或者说,是崔一虎的非洲版。他身材如崔一虎一般高大肥硕,下颌处的肥肉堆叠成几层,几乎可以和焦作云台山着名地三叠瀑相媲美。那赛过吉卜的手指,那宛若象腿的粗退。在加上一堆累累赘赘地肥肉中间包裹的那双如牛眼大小的眼睛,简直就是和崔一虎一模一样。若说是有什么不同的地方,那就是崔一虎的皮肤粉嫩雪白。如婴儿一般红润,眼前这年轻书生地皮肤却黝黑粗糙,如生铁一般狰狞。若不是崔一虎不在荥阳,江逐流几乎会以为眼前这青年儒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