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朝败家子-第95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弘治皇帝,却似是心事重重起来。
  厂卫是天子的爪牙和鹰犬,这是直属的力量,完全代表了天子的意志,若是这个环节出了问题,将来……可是大麻烦。
  只是……弘治皇帝对萧敬,又难以割舍,毕竟,是这么多年的忠仆。
  再者说了,不让萧敬来掌握厂卫,那么,谁合适呢?
  除了方继藩几乎没有任何人选。
  弘治皇帝叹口气,觉得有些可惜了,若是方继藩可以分成几个,其中一个入宫,也不失为一件畅快的事。
  可随即一想,朕怎么可以这样想自己的女婿,太对不住秀荣了。
  随即,排除杂念,便想到了那无数人想求自己球评的激动人心场面,弘治皇帝忍不住一挑眉,心里暗暗得意,竟有一种说不出的愉悦感。
  ……
  数万的劳工,冒着风雪,继续修筑着道路,路基终于合拢了。
  其中一个生员,在‘求索’之中,发表了一篇土木工程的勘测法,这道路的勘测,是极重要的事,这生员本就天资聪明,否则也不可能年轻轻中了秀才,此后,进入工程学院学习,新城开工之后,又常年在工地上实践。
  再加上《求索》期刊的出现,使更多像他这样的人,开始苦思冥想着论文的事,根据平时的理论以及实践,他提出了导线点和水准点的三角点的概念,这为地形的勘测提供了一个理论的基础。
  这篇论文,很快引起了巨大的反响,在这个基础之上,勘测的理论开始慢慢成型,许多理论,虽还很粗糙,甚至……幼稚,更多的是,前人实践中的理论总结。
  可如此一来,测绘水平的提高,也该分段施工,提供了可能。
  数万人,十几个工程队,在经过反复的试验之后,开始尝试着同时施工。
  在大雪之中,常威背着简陋的水准仪器,走遍了整个路段。
  接着,做下标记,反复的在图纸上,修改方案。
  这些工程队,哪怕只有一个地方出了问题,就可能产生偏差,而有的偏差,可能使工程陷入尴尬的境地。
  这些工程学院的生员们,就仿佛一群孩子,方继藩给了他们数不尽的银子,任他们在一张白纸上挥墨,前人虽然提供给了他们大量的土木经验,可这些零零散散,毫无章法的经验,从没有去总结过。
  现在,凭着这许多浩大工程的开始,他们开始一次次的进行总结,并且在此基础上,花样翻新。
  最终,路基基本完成。
  在数万人的努力之下,他们冒着风雪,冒着寒冬,踩在泥泞里,一条宽敞的道路,自那新城,一直延伸到了定兴县。
  接下来,便是快速的铺上水泥,地面找平,以及铺上沥青了。
  这一道道的工序,繁琐,却是井井有条。
  过年了。
  可守在工棚里,常威看着外头漫天的大雪,缩着脖子,这等临时的棚屋,总是防不住风雪,以至于,不得不裹着厚厚的大衣,哪怕是睡觉,都不敢脱下。
  热水过了片刻,就会凉,所以,许多工地上的人,只好喝酒,酒水入口冰凉,可进了肚子,却一下子火热起来,浑身才能带来暖意。
  一盏油灯点起,五六个生员睁着布满血丝的眼睛,和常威一道,盯着桌上的图纸,有人提出问题,有人尝试着解答,而外头呼呼的北风,却在嚎叫着,令人毛骨悚然。


第0918章 帝王之术
  常威所担心的永远都是工期的问题。
  眼下天寒地冻,水泥混凝土根本无法铺就,所以眼下贯通的,只有路基,而今,无数的匠人和劳工都已经纷纷回乡过年,等开了春,方才会回来,倒是常威这些人留了下来,他们要看守着工地,还需将这些筑基和拓宽的道路,再巡视一遍。
  这是大明第一条,真正意义的道路。
  哪怕只是简单的土木工程,可这看似简单的背后,却是无数人呕心沥血的努力。
  几口酒下肚,浑身便觉得热乎起来。
  无烟煤在炭盆里烧着,发出莹莹的火光。
  夜色更深,十几人坐在了炕上,当初入学时,还意气风发,面色白皙的少年,而今却都肤色黝黑,不修边幅。
  “天儿真冷啊,可惜要过年了,近来都没有球赛。”常威笑了:“我运气真糟糕,买什么赔什么,倒是听说,那位朱大寿先生,连续预测了三次,有两次都中了,哪怕是不中的那一次,也实是运气,对方靠点球追平。”
  “朱大寿到底是谁来着?怎么如此神秘。”
  有人皱眉:“莫非……是师公……”
  这么一说……所有人俱都身躯一震。
  对啊。
  世上还有谁,有此才能。
  除了师公之外,谁敢自称朱大寿?
  其实坊间,确有这样的流言,因为朱大寿的身份,实在过于神秘。
  “我看,十之八九就是师公了,师公经天纬地,无所不能。”
  一群家伙们,提到了自己的师公,眼里放出光。
  世上还有谁比师公更厉害的吗?
  并没有。
  匡扶天下,满腹才华,立新学,建书院,铸神兵、建新城,著作等身,随便拿出一个门生,丢到外头去,那都是能臣和才子。
  “若是师公,那就太可怕了。”一个人道:“不过,哪怕是师公是朱大寿,这也不算什么。我最佩服的,就是师公那不畏严寒、傲霜斗雪、坚韧不拔,犹如青松一般的品德。”
  ……
  工棚之外。
  某个人虎躯一震。
  耳边是呼呼的大雪,可一听到青松二字,某个人的心里……突然暖和了起来。
  方继藩披着大髦,浑身裹的严严实实。
  站在他之前的,也是一身裘衣的弘治皇帝。
  弘治皇帝来,是因为得知这大过年的,竟还有生员,在此修路筑基,弘治皇帝倒很是感慨。
  方继藩便在面前说,这大过年的,这些人真是辛苦啊。
  弘治皇帝似是若有所思,竟是在此刻,起驾来此。
  这一次,不是微服。
  他的身后,是司礼监的太监,还有当值的翰林侍驾官,以及金吾卫指挥,至于其他宦官和禁卫,自不必言。
  大家冒着风雪,站在门外,一个个冻得脸都僵了,个个抬头看着弘治皇帝。
  弘治皇帝咳嗽,感受到了寒意,他脸色微青,听到里头有人议论朱大寿乃是方继藩,就别有深意的看了方继藩一眼。
  方继藩一脸无语的模样,立即做出一副我没有,不是我,他们瞎说的表情。
  弘治皇帝莞尔微笑,推开了柴门。
  呼呼的风便灌了进去。
  弘治皇帝左右顾盼,便见十几个生员,乱糟糟的或拢着袖子坐,或躺在炕上,工棚里,是一个残破的桌子,桌上有酒,还有零散的图纸。
  众人一见陌生人进来,细细一看,此人的大髦之下,竟是大红色的朝服,那五爪金龙霎是耀眼。
  所有人一脸错愕。
  再看站在此人身边的……不正是师公方继藩是谁。
  十几个生员像是石化了。
  弘治皇帝抬步进去,背着手,轻描淡写道:“不必多礼了。”
  这叫先发制人。
  他一说不必多礼,吓的常威几个,匆匆忙忙就要拜倒,弘治皇帝却是一挥袖子,却是笑吟吟的道:“今日真冷啊,说着,便坐在了靠近炭盆的炕上,他随手捡起桌上一份图纸,细细看过之后,里头密密麻麻,全是绘图和数字,看不懂。”
  常威等人跪下了:“见过陛下,见过师公。”
  方继藩笑呵呵的道:“陛下来看望你们了,不要多礼,陛下的性子是极好的,都起来吧。”
  常威等人战战兢兢的起来。
  弘治皇帝已将图纸放下,他抬头,这柴门之外,无数的宦官、官员和侍卫依旧还在寒风之中。
  只可惜,这里狭小,容不下更多的人了。
  弘治皇帝感慨道:“真是不易啊,一条道路,要修筑起来,竟有这么多人的心血,朕在宫里,走在沥青路里,尚不觉得什么,今日来此一见,方知这是无数人呕心沥血的结果。”
  生员们都是瑟瑟不敢做声。
  弘治皇帝微笑道:“大明就是一座宅子,宅子底下,就是基石,这漂亮的宅子上头,哪怕有人再光鲜,却也是在这基石之上的。你们……都是秀才?”
  方继藩朝他们喝道:“回话,仔细着回答。”
  来的有些匆忙,方继藩都来不及让他们准备,现在倒是很担心,这些家伙说错了话。
  常威拜倒,叩首:“回禀陛下,学生人等,都是秀才。”
  弘治皇帝笑吟吟的道:“可为何……学这修桥铺路之学呢?”
  常威等人,不知该怎么说才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