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帝国吃相-第67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儿来?”付安苦笑。
  “莫非侯爷还会点石成金的仙术?”计通眼睛突然一亮。
  “点你个头,如果本侯会点石成金,我还开清河园挣钱干什么?”陈旭哭笑不得。
  “那就难办了,此事侯爷必输无疑,李斯和他那群法家的徒子徒孙日后恐怕气焰更加嚣张!”一群人急的连连搓手揪胡须。
  “稍安勿躁,此事虽然困难无比,但也并非无解,只不过要仔细策划一番,还有,帮我策划一个整版的广告,本侯要集资修路……”
  “侯爷,何为集资?”
  “集资就是筹集资金啊,这么浅显的意思都不懂,怎么在报社混的?”陈旭不由翻个白眼儿。
  “侯爷快说,如何集资?我等一定帮侯爷把这个集资广告尽快刊登出来!”陈平急切的催促。
  “不急,我先给你讲解一下这条路的修建方法和过程,然后再详细讨论集资的方案……”陈旭放下茶杯站起来走到总务室的黑板前面,一个主编赶紧上来把黑板上的内容擦干净。
  “大家看好,这是大河,这是咸阳、洛阳、新郑、大梁和临淄,也是东方道贯通中原到东海的几座主要城市,除此以外就是十余个郡县,这些县城各自相距至少百里以上,彼此之间车马行驶至少都在两时辰……”
  陈旭拿着粉笔先在黑板上划出一条几字形的黄河,然后寥寥几笔大致圈出来沿途几座郡城的位置写上名称,用的都是很潦草的楷体字,报馆的所有人也都习惯了陈旭的这种独特字体。
  “这条路通过的地方都是中原繁华富庶区域,沿途人口密集,物产丰富,也是眼下大秦商贾最为活跃的区域,舟船沿大河来往运送货物,修建的东方道也是基本上是与大河并行,形成了水路并行的交通态势,舟船运送的货物需要旱路交通连接来汇聚疏散,因此这东方道基本上也是货物最为繁忙的一条大道,每日来往的车马商队络绎不绝……”
  “如果把这条东方道修建成一条平坦的水泥路面,则会极大的促进咸阳和整个东部地区的货物往来和信息传递,四百里加急的快马眼下需要十天左右才能从齐郡到达咸阳,但若是道路修好之后,这个时间将会被缩短一半,而货物运输的效率至少提高十倍不止,一个商队若是从东海运送大批海盐到咸阳,以前可能会走淮安、徐州、宿州、亳州、宛城,然后走武关道到咸阳,但若是这条水泥土修通之后,盐商必然会走宿州商丘然后上东方道,这样以来,这条路每日的通行的车马数量还要翻上好几倍,而出门在外,无论人马都逃不开吃喝拉撒睡,而且还有货物中转和马车的修理等,都需要有地方来处理这些事,我的想法就是沿着东方道设置十多个大型的服务站来为来往的商旅提供歇脚服务,而以五个大城市为中转核心,设置五个大型的物流交易市场……”
  “因此这个集资方案就是,以这五个物流市场和十多个服务站的经营权为抵押,向大秦所有的商贾征集资金修这条路……”


第638章 集资修路
  “原来如此!”陈旭这样一说,陈平等人恍然大悟。
  “侯爷,这服务站和物流市场究竟如何抵押才能凑够千万石的钱粮?”
  “我暂时的设想是服务站两百万钱,抵押时间十年,物流市场八百万钱,抵押时间同样是十年!”
  “可是侯爷,这样算下来还差的远,就算是一千万石粮食,折算下来也是近四万万钱,您这全部抵押出去,收入加起来也不过是七千万钱的样子,差的太远了!”头脑灵活的人已经很快算出了收入和支出之间的差距。
  “光是这些肯定还不够,但是还有水泥厂的建设权限,为了尽快修好这条路,我准备在全国每个郡授权成立一家水泥厂,把水泥的制作配方提供出来,每家水泥厂作价五百万钱……”
  “嘶~~”所有人都吸了一口凉气。
  眼下全国三十六郡,如果这些水泥厂都授权成功,就会筹集到一点八万万钱。
  “侯爷,如果您的这两个方案都策划成功,差不多可以筹集到二点五万万的资金,但还是不够啊,何况这些水泥厂短期之内卖不掉怎么办?”陈平揪着下巴上稀稀拉拉的几根胡须有些担忧的说。
  “根本就不需要把资金一次到位,因为这路也不是一天就修好,修路可以采用难易程度分段招标进行,参加修建的商贾提前垫付资金,验收合格之后才会付款,而你们的任务就是不断通过报纸帮我宣扬水泥和水泥路的好处,让全国的商贾都知道这件事,何况如今全国近三分之一的富商都集中在咸阳、洛阳和南阳等地,对于水泥也肯定都听说过,本来咸阳已经有不少富商都想求取水泥的烧制方法,但我一直都没答应,这次正好可以好好敲他们一把,水泥作为建筑利器,未来就是一个会下金蛋的母鸡,谁抢到手将来会挣钱挣到手软脚软,至于剩余的资金我会想别的办法!”
  “好,侯爷放心,我们这两天尽快把您说的东方道的资料进行一次详细的分析,然后把集资的情况详细的报道出来!”陈平和付安等人都一起点头。
  “嗯,此事你们抽调几个人成立一个专门的小组负责跟进,对了,后天有一群南阳和河东诸郡的商贾要来咸阳,都是当初参加了约法三章的人,报馆也安排几个记者做一些专访刊登到下期的报纸上,总体来说,最近几期报纸要大张旗鼓的报道商人的动向,渭河大桥、水泥、东方道等商业上的话题,我能不能赌赢李斯这一局,就要看这一次集资的成功与否,所以你们的报纸的作用非常重要!”
  “侯爷您放心,我们报馆一定会不遗余力的帮助您打败李斯!嘿嘿,侯爷一旦成功,恐怕李斯以后见到侯爷就要绕道走了!”几个编辑都双眼放光的嘿嘿冷笑,完全已经丢弃了文士节操化身成为了陈旭的狗腿子。
  陈旭在报馆呆了差不多一个时辰,详细的把各种集资的方案都仔细交代了一遍,至于报社怎么去写就需要陈平等人仔细斟酌。
  而接下来要做,陈旭就是要开始筹备东方道工程指挥部,由科学院、工部和少府联合成立一个部门来统筹东方道的修建事项。
  科学院负责安排人测绘线路,将桥梁道路根据修建的难易程度进行定标,桥梁这些难度很大的必须要有科学院的专门匠吏和匠工去设计指挥修建,至于道路就简单了,到时候每个建筑队委派一个匠工和几个帮工进行简单的培训就行了。
  工部自然是负责安排监工进行道路规划和工程验收。
  少府主管全国的资源,自然是负责协调修建过程中和当地郡县的麻烦事,还有就是采集砂石以及烧制水泥等进行监督和指导,不能乱挖乱采,也不能让当地民众破坏和攻击建筑队的正常修建过程。
  陈旭从报馆回到清河侯府,却发现范采盈早已等在了客厅,看见陈旭回家,顿时焦急迎上来询问关于赌注的事。
  对于这笔堪称天价的投资,她非常担心,一千万石钱粮的消耗,对于财大气粗的范氏来说,也是一个天文数字,因为整个范氏的资产全部加起来,估计不会超过两千万钱,折算成粮食也不过五十万石,差不多只能修一座渭河大桥,但这个身家在全国的商贾富豪来说,已经是站在富豪最顶端的那一群人,全国掰着手指头都能数清楚。
  若不是因为范氏一贯不和前七国的任何贵族和王室有牵扯,肯定也早已被秦始皇迁到咸阳定居了。
  陈旭把关于集资的事情说了一遍,同时让她准备好,等范顒和一群商贾来咸阳商议之后,就马上去宛城大梁洛阳等地的钱庄筹备大量启动资金。
  眼下华夏钱庄已经在全国开到了将近二十家,而且几乎都集中在中原繁华地带,至于边远地区都没怎么去开发,一是人手不够,二是距离太远管理跟不上。
  其实陈旭对这次修路有莫大信心的原因还不在于集资,而是因为有华夏钱庄的存在。
  随着华夏钱庄越做越大,分部越来越多,每个月全国华夏钱庄的流水至少都在千万级别,常规存款早已破亿,其中大部分都是黄金,这也是陈旭的要求,大量吸纳黄金作为储备。
  钱庄赚钱还是其次,主要的还是所有商贾都养成了把钱存在钱庄,然后用存单和兑票进行大额交易的习惯,基本上现在三五万钱以上的交易,都是用存单和兑票。
  存单因为需要存款者当面在钱庄签字提取,因此交易双方都需要在同一个地方,买卖完成之后也不用交割现金,而是一起跑到钱庄的柜台进行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