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帝国吃相-第44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临近卯时,大街上已经人满为患,卖完报纸的小报童被堵在报馆的马车旁边无法离开,被围在中间吓的不敢抬头,紧紧的捂着自己的空挎包,里面已经没有了报纸,只有几斤铜钱。
  “诸位,听说报馆就在城中,我等在这里守着也不是办法,要不干脆去报馆看看还有没有存货?”围堵在马车四周的一个人等的焦急,忍不住大声说。
  “不错,同去同去……”人群中顿时响起无数应和之声。
  “让让让让~报纸来了。”
  随着一声长喝,只见一匹马沿街而来,围堵的人群赶紧散开一条路,马背上的骑手把一捆报纸递给马车上的帮工:“总务处吩咐,每个报纸售卖点每个时辰可以补三十份……”
  “快,与我一份……”
  “某先来的!”
  “入你老娘,踩着我脚了!”
  “瓜皮,你说甚子?”
  “啪啪砰砰~”人群中几个人瞬间就开始动手打斗起来,现场一片慌乱,但更多的人却趁着几个人打斗之时挤到马车边上把手里的铜钱往五个小报童手里塞。
  一个时辰只能补充三十份报纸,尼玛排了半天好不容易挤到前面还有心情打架,明显是几个大傻逼。
  果然,等几个人鼻青脸肿的消停下来,刚刚送到的三十份报纸早已售卖一空,买到报纸的喜笑颜开的挤出人群,同时还带走了一群同伴共同研究去了,而没有买到的再次涌上来填补了占位的空缺,想挤进去简直不可能。
  几个打架的方士此时肠子都悔青了,互相横眉冷目的冷哼几声之后再次开始排队,而同样没有买到报纸的人也只能继续度过一个时辰的漫长煎熬和等待。
  虽然销售的报纸先后加起来也不到两千份,但这两千份报纸已经迅速搅动整个咸阳,无数方家术士在等待购买,但还有无数买到报纸的人聚在一起传阅观看。
  无论是首版要闻登载的要改革货币的消息,还是其他版面登载的各种内容,都引起了不同群体的极大兴趣。
  对于商人来说,改革钱币和钱庄自然是最为关注的,因此讨论的最多。
  对于农家的方士来说,里面关于精耕细作和果树嫁接的内容让他们非常感兴趣。
  对于音乐爱好者来说,里面讲述的乐理也和编配的歌曲自然兴趣盎然。
  对于医道术士来说,几种生活中常见的药丸散剂的配方让他们喜不自胜。
  而对于儒家名家等热衷于对抗法家希望散播自己执政理念的方士来说,百家言论中登载的两篇荀况的文章自然会引起大范围的热议。
  “荀况?不是左相李斯的师尊么?”
  “然也!”
  “但我观荀况的文章,隆礼重法,讲求道法自然,怎么会教出李斯这等只尊法术的败类!”
  “以前某对荀卿不了解,但看过这劝学篇,才发现此人不愧为大贤者!”
  “不错,荀卿虽言人性本恶,与孟子的言论大相径庭,但却尊孔子之礼,合老子之道,集管子之法,与李斯的理念差别甚大!如果用他的思想来治理国家,我等决计不会受到如此打压。”
  “李斯怕是学歪了!”
  “某也如是想,要不然他这么多年几乎从来就不传播荀卿的书籍和言论,弟子不能传播老师的思想,是为无德也!”
  “但今日这份报纸上突然出现荀卿的文章,是要说明什么?”
  “某猜测,清河侯这是对昨日朝堂焚书之事不满,因此特地登载荀卿的文章,以子之矛攻子之盾,一旦这份报纸通传天下,李斯所作所为必被天下人诟病!”
  “嗯,这两篇文章明显和昨日的报纸不同,某在齐内史家见过昨日的报纸,并没有这两篇……”
  当咸阳的方家术士正为报纸之事搅得心绪不宁的时候,陈旭此时已经收拾停当坐着马车去上朝去了。
  本来按照他的想法,大秦都市报的首发应该往后再推几天,而且印刷数量也需要积累到起码万份以上才会正式发行,但昨日李斯突然抛出焚书奏章,他也不得不提前将报纸祭出来,把百家门徒的眼光全都集中到报纸上,免得无所事事继续游行示威。


第435章 郁闷的李斯
  历史上的焚事件爆发的很突然,是在秦始皇的皇宫晚宴上因为周青臣和淳于越之间爆发冲突,而且淳于越也在宴会上再次提出师法商周分封诸位皇子,这才惹怒了李斯,直接进言秦始皇焚书,于是秦始皇便同意了,于是焚书令一出,咸阳首当其冲,百家门徒没有任何反应的时间,官吏和兵卒便开始挨家挨户的搜查书籍,一车一车的拉到大街上焚烧,同时抓捕不愿意交书的方士,于是聚集在咸阳的方家术士仓皇而逃。
  而这一次,因为焚书是李斯在朝议之上提出来的,而且秦始皇没有当场通过,这就导致焚书令没有发出来但焚书的消息提前散播,因此才有了昨日百家门徒聚集咸阳宫外示威游行。
  但这件事必须要化解掉,因此今日他上朝的目的就是看看能不能尽快把昨天提出的分化之策慢慢开始推行,办学校的事情可能不是短时间就能完成的,但修史和编书随时都可以开始,只要找几间房子,挂上招牌就可以开始征召百家方士中的名士,一旦这些名士都有了饭碗不闹事了,下面的那些百家门徒失去了首领,必然也就会慢慢消停下去。
  朝议大殿之外的广场上,陆续而来的文武公卿都穿戴整齐的从一辆辆马车上下来,有许多人手中还捏着早上开卖的大秦都市报,有些人还一边走一边讨论,看见陈旭到来,许多人都立刻笑容满面的打招呼。
  “多谢清河侯昨日仗义执言!”一群大夫和博士都围过来拱手作揖。
  “勿用多礼!”陈旭一路拱手还礼。
  踏进朝议大殿,三省六部的官员基本上都已经到期了。
  李斯和冯去疾一左一右坐在两侧的首位,蒙毅一如既往的坐在冯去疾的旁边,看见陈旭进来,许多文武官员都站起来拱手行礼问好,明显昨日陈旭反驳李斯的举动,收获了不少官员的好感。
  陈旭一边拱手,大步走到自己专属的大椅前面坐下,然后眼观鼻鼻观心的开始思虑今天该怎么开口。
  卯时一刻,朝堂之上官员已经全部到齐,很快后殿传来宫人的呼声,然后就看到秦始皇和平常一样龙行虎步的走出来。
  “恭迎陛下~”满朝文武都一起躬身行礼。
  “免礼,诸位爱卿请坐~”秦始皇大袖一摆坐下。
  而稀里哗啦一阵椅子碰撞挪动的声音之后,满朝文武坐下,但却一个个都默不作声,大部分人的眼神都落在李斯和陈旭身上。
  秦始皇也把眼神移到李斯和陈旭身上。
  李斯脸色平静没有任何表示和动作,明显不想第一个站出来参奏,陈旭微微想了一下站了起来。
  “陛下,臣有奏!”
  “清河侯请讲!”秦始皇微微点头。
  “臣除开管理科学院和城外的工厂之外,还是工部左中候,有负责改良工具,监管全国工匠等职,如今滞留咸阳的百家门徒太多,其中有许多精通机关数学者,因此臣提请陛下筹建工学院,征召能人异士和爱好此类的术士,以此培养大批修桥筑路、造船冶炼,打造工具的大匠,到时候委以匠吏之职分派到我大秦下属的各郡各县进行指导生产。”
  “陛下,清河侯此策是利国利民之举,臣以为要尽快筹备!”工部令宰纮第一个站了出来。
  “臣等附议!”宰纮之后一大群工部的官员以及许多大夫、博士都呼呼啦啦站起来顶贴,就连内史令齐宕都在其中。
  “嗯,清河侯此策的确是良策,假以时日必为我大秦培养诸多能工巧匠,朕准了!”秦始皇捻须点头。
  “谢陛下!”陈旭躬身行礼,然后再次开口:“陛下,臣还有奏!”
  “请讲!”
  “臣再提请陛下筹建撰史馆,征召大量名士编撰上古至今的史集,以此为华夏正本清源,不至于因为史料混乱而导致民间争执不休!”
  “此策也是良策,朕准了!”
  “陛下,臣再提请陛下筹建书局,征召大量名士整理流传民间流传的古籍,包括诗书经义、先贤诸子、农耕地理,天文历法,法律条令等一切内容,最后汇编成一部囊括上至远古,下至当今的百科大典,以此让后世子孙能够了解我华夏传承万载的辉煌,同时也能知道陛下囊括天下之博大胸怀,也必然赞扬陛下开创的伟大帝王之道!”
  秦始皇眼神猛然一亮,然后快速点头说:“不错,清河侯此策和朕想的一样,照准!”
  “谢陛下!”陈旭行礼之后坐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