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帝国吃相-第106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铁放在空气中也会慢慢锈蚀,铜也是一样,新铸的铜器色泽为红色紫色或者黄色,但放置一段时间不进行擦拭打磨就会变成绿色的铜锈,而绿色的铜锈就和胆矾一样,是一种含水的化合物……”
  “化学现象在生活中随处可见,诸位平日都见到过,但却从没有人去想为什么,为什么铁会生锈,为什么铜器会变成绿色,为什么黄金却不会发生这些变化,为什么不同的花朵会呈现不同的颜色,为什么有些鲜艳的矿石可以用来制作染料有些却不能……”
  “本侯以前说过,科学就是一个不断追根问底的过程,就是一个反复质疑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去挖掘证明的过程,科学的精神在与探索和怀疑,在与实践和验证,无论是物理还是化学,都需要有探索实践的精神,我们不能茫然的认为看见的就理所当然,其实不是,神农氏尝百草,不断的尝试探索才有我们现在吃的粮食,华夏祖先在烧融的石头中发现了铜和铁的存在,才有了我们眼下锋利的兵刃和器具,所以科学一直都存在,只是我们没有系统的去总结其中的规律,而本侯开设科学院和工学院的目的,就是要让大家养成一种科学思考的习惯,无论懂或者不懂,都要先问问为什么,因为没有任何事情会是平白无故出现的,一定会有我们说不了解的原因,而探索这些原因出现的规律,就是科学的本质……”
  “好了,下面我们继续方才另一个有趣的试验……”
  陈旭拿起第一支试管,里面是蓝色的硫酸铜溶液,然后又用吸管吸取了一些已经沉淀之后的氢氧化钾溶液滴进去,很快就看到试管里面开始出现一些絮状的蓝色物质。
  “诸位请看,试管中已经发生了变化,但这种蓝色的物质已经不是胆矾里面含有的硫酸铜,而是另外一种叫做氢氧化铜的物质,这种物质可以作为一种蓝色的染料,水洗不会掉落和褪色,如果把纸泡进去,干燥之后就是蓝色纸张……”
  “最后还有一个更加有趣的试验,那就是铜和铁的置换反应,这是一瓶硫酸铜溶液,我们把一根铁丝放进去,等蓝色的溶液慢慢褪色,过一会儿诸位就会发现这根铁丝上会附着一层红色的物质,这种红色的东西就是平日司空见惯的铜……”
  一堂化学讲座,足足持续了一个时辰,看似简单的几种酸碱和常见的东西,翻来覆去却能够产生各种不同的变化,这些在后世初中和高中甚至小学生都能够了解的简单化学反应,却让听课的上千人看得眼花缭乱如痴如醉。
  虽然听完之后皆都满头雾水不明所以,但却仿佛从其中发现了一个非常新奇的奇异世界。
  “神奇的化学,是否会打开另一个神奇的世界?”
  这是最新一期的大秦都市报头版头条的新闻,用整个版面详细的记录了清河侯讲座的过程,并且首次提到了各种化合物的名称,褐色的铁锈的真正名称叫做氧化铁,绿色的铜锈叫做碱式碳酸铜,冶炼铜的黄铜矿石叫做硫化铜,蓝色的胆矾叫做硫酸铜水合物,还有草木灰中有用的成分叫做碳酸钾,硝石的真正成分叫做硝酸钾,而日常吃的盐主要成分叫做氯化钠……
  这些奇怪的名称虽然听着如同天书一般,但所有人参加过听课的人在激动兴奋的同时又不得不承认,这是一个完全不同的科学理论,它深奥玄妙无比,即便是想弄清楚其中的皮毛都生涩无比。
  而这堂课讲完之后,陈旭正式在工学院成立了化学系,招收了数十个精通炼丹炼药的方士开始进行化学研究,并且还通过报纸向整个大秦的方士阶层发出召唤,任何对这门玄奥的科学感兴趣的人都可以投入到化学系来学习,以此推动化学在生活中的发展和应用。
  陈旭相信,只要不断有人加入进来,加上他参与引导,几年之后在大秦开始基础的化学工业并非难事,就像烧制石灰一样,大秦人早已发现石灰不光可以作为建筑粘合剂,还可以用来消毒杀虫,而各种矿石和植物染料也早已在生活中广泛应用,而化学的发展,将会更加推动大秦工业朝着可以理解的成熟方向发展。
  而随着这趟化学讲座的广泛传播,无论是民间百家门徒聚会还是朝堂议政,化学这个崭新的词语也开始在讨论中出现,特别是一些方士,聚在一起喝茶聊天炼丹熬药的时候,嘴里不蹦不出几个硫酸铜和氯化钠等化学专用名词便显的不够高大上,甚至还有民间装逼的流氓在面馆吃面都要吼一声店家多加一点儿氯化钠以表示自己的不同身份。
  而因为这些讨论越发广泛,几天之后,皇帝亲临工学院的化学实验室,数千禁军和玄武卫将工学院包围的水泄不通,然后独自一人观摩陈旭和一群方士演示了一次化学实验,特别是对这种不冒烟的酒精灯特别感兴趣,临走的时候还带走了几个。


第968章 收获芝麻
  ……
  八月底,陈旭种植的芝麻成熟进入了收割阶段。
  相对于粮食作物来说,陈旭更喜欢的是各种经济作物,因此陈旭的封地上各种瓜果蔬菜葱姜蒜椒牛羊猪鸭鱼特别多,至于普通的粮食种的越来越少。
  李顺去年带回来的两袋野生芝麻经过筛选之后育苗移栽,足足种了十多亩,平日安排封地上的农户和农学院的学生教习除草松土仔细照看,眼下都已经成熟。
  这些芝麻因为是月氏人采集的野生种子,没有经过优选和人工培育,因此长出来的也良莠不齐,芝麻杆高矮粗细都不一样,上面结的芝麻果荚也大小不一,有的密密麻麻不少,有的稀稀拉拉只有两三个,因此这次收获芝麻,陈旭要亲自前来指挥收割,将其中茎秆粗壮而且果荚比较多的都先优选出来,到时候作为种子备用,至于那些品质不好的可以用来榨油和做麻糖等点心。
  陈旭先骑着马绕着这一大片芝麻地转了一圈,又走进几块地掰开一些芝麻荚看了一下,感觉除开里面的芝麻粒数量和颜色比较杂乱之外,其他的都没有任何不同。
  早已准备好了收割工具的上百位侯府家仆、农庄的农户和农学院的教习学生都站在几块芝麻地外,看着这些奇怪的农作物兴趣盎然。
  这些细小如同粟米的胡麻以前几乎没有人听说过,更加没见过,所有人都只是按照陈旭的吩咐仔细栽培除草浇水,期间也听闻这东西可以榨油或者做美味的糕点,而且味道浓香无比,但所有人到现在都没真正品尝过。
  而且眼前这十多亩似乎不少,但看得出来,这种农作物的产量并不好,亩产最多一石,甚至一石都不到,也就是说这是一种产量非常低的作物,就和胡椒一样。
  今年封地上的胡椒种植面积又扩大了数倍,达到了近二十亩,但产量同样很低,一亩田只能得三五斗的样子,不过胡椒属于贵重香料,价值堪比黄金,封地上收获的大部分都要作为种子明年继续推广种植,能够留下食用的也并不算太多,因此市面上依然是有价无市的状态,有钱也没地方买,陈旭也只给皇宫和一些王侯公卿分配了一些,像陈平这些相熟的人也只能一斤半斤的少量供给,至于其他不熟悉的人,即便是三品四品的大官,照样只能干瞪眼想着胡椒牛排流口水。
  “开始收割,农学院负责收割我方才说过的优质芝麻,收割下来单独成垛晾晒,剩下的统一收割之后集中晾晒,等过几天果荚干裂张开之后进行脱粒收集。”
  陈旭吩咐一声之后,所有人都往手心吐吐沫拿起镰刀开始收割,很快几块芝麻地里面就人声鼎沸喧哗闹腾起来。
  而作为帝国吃相清河侯准备推广的另一种新的农作物,报馆自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主管农业板块的主编计通亲自带着两个记者陪同观看收割情况,准备写几篇关于芝麻的新闻稿登载到大秦都市报上,为将来芝麻种植做一些提前推广,好让天下百姓先认识这种叫做胡麻的农作物。
  芝麻收割之后要竖着扎成垛晾晒几天,等到果荚干裂开口之后才能倒出籽粒,而这个过程中不能有阴雨天气,不然芝麻就会烂掉,不过眼下已经是仲秋时节,关中也属于西北,因此入秋之后天气一直晴好,陈旭也并没有太过担心。
  “我们中原人一直都以为西北乃是苦寒之地不产庄稼,没想到还有胡麻和胡椒这等好东西,只不过这些作物就是产量太低!”计通感慨的说。
  “西域可不仅仅只有胡麻和胡椒,还有比这两样更好的东西,月氏往西的天山附近还有一种葡萄,颗粒巨大,不仅美味多汁,而且用来酿酒要比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