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午后)-第63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韩琦进谏,减少宫女和侍从,赵祯将奏折带回寝宫,因为头庠,没脱下皇袍便摘下帽冠,唤太监进来替他梳头,是亲信太监,随口问了一句,陛下收到什么奏折。赵祯说了。这个太监说,大臣家里尚有歌伎舞女,一旦升官,继续增置,陛下侍从并不多,他们却建议削减,岂不是很过份。

说得似乎不错的,韩琦养家妓最多的时候,曾养过近百名家妓。

赵祯便答道,谏官建议,朕当然要采纳。

这个太监便说,陛下若采纳,请以奴婢为第一人。

不是蛊惑赵祯,确实是在为赵祯打抱不平,你是皇上啊,委屈到熬夜不敢喝汤,平时穿粗麻便袍,这帮大臣还想怎么样。然而悲催了,赵祯唤主管太监进来,按名册检查,将二十九名宫人与梳头太监削减出宫。曹皇后问,梳头太监是陛下多年的亲信,不是多余的人,为何也将他削减。赵祯说道,他劝我拒绝谏官的忠言,我怎能将这种人留在身边。

正是因为种种这样的事,苗贵妃为女儿担忧,却不敢大吵大闹。

赵祯摸了摸她的秀发说道:“苗贵妃,你是朕的妃子,公主是朕的女儿,但朕不仅是女儿的父亲,也是大宋天下的父亲。你让朕怎么做呢?”

命题太大,苗贵妃才二十出头,懂什么,不敢辨,只能低声哭泣。

但赵祯也难过,没有再责怪苗氏,让她回去。

……

富弼不应委屈,先是委屈,未来便能看到这个委屈是多么的值得。

苗贵妃也不应担心。契丹人对她女儿未必多感兴趣,郑朗之所以说守护骑士,不是纯粹反对和亲,更是为了福康公主的未来。不是怕群臣反对,他很想做一做这个小魔女的教父。

让赵祯能得到一份欣慰与快乐……

秋风便紧了。

泾原路接二连三的接到好消息。

先是范仲淹同意,军事上与郑朗思想不合,但范仲淹不是投降派,又是在宋境出战,因此立即同意。但他的兵力暂时没有动,那是留下来有其他用途的。

韩琦更不用说了。

至于朝廷的规矩,见鬼去吧。

按照郑朗的吩咐,秘密带来五千骑兵,提前加入泾渭路军队,他手中还有兵力可用,但用在其他用途上。

韩琦本人再次来到渭州。

马上又要大战,怎能少了我呢?

郑朗看到韩琦急匆匆匆到来,嘴角抽搐,道:“稚圭兄,战后战利品你尽可多得,眼下计划安排妥当……”

你要战功可以,要战利品我也能让一让,但别插手。我怕你。

“说什么呢,行知,难道我不知轻重。”

“喝茶,喝茶。”郑朗差一点呛着。

“什么时候?”

“斥候来报,说是天都山开始纠集军队。”

“以前我轻视了斥候。”

“我为斥候,花费了九万多贯钱帛,有的钱帛用得不明不白,若不是胜利,言臣必然弹劾,稚圭兄,你当时也有难处啊。”郑朗说道。

害怕韩琦强行插手,说好话吧。不是你的错。其实心中无比的鄙视,岂止是轻视斥候,当时狄青就在你帐下,这样的勇将,你居然不重用,这不是失误?

不是贬低任福,任福很勇敢,壮烈牺牲,那一句吾为大将,兵败,以死报国尔!更是激励了许多将士。可指挥才能与狄青相比,差得太多。若是狄青领兵,会不会中伏?

任福袭击白豹城得到证明,狄青更得到证明,来西北大小一百余战,无一失利。在保安军那场大捷,也远胜于白豹城之战。

韩琦不知道郑朗在想什么,觉得郑朗很给面子,呵呵一乐,问:“战在何处?”

“定川寨!”

原来是砦,让郑朗稍稍扩建,如今成为寨。

“为何?”

“定川寨前河水多硝,不得饮用。后面有水,易堵。但因为地势原因,必须在此筑寨。这成了前线诸寨唯一有漏洞的地方。”

韩琦产生兴趣,将地图拿来翻看,说道:“元昊未必上当。”

“看吧,真不行,再做安排。”郑朗不能说,我还布置一子,让葛怀敏率军呆在第背城,做诱敌之计。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韩琦他是知道的,以后用这个做把柄,自己会很悲催。

而且隐隐的感到未来,自己与韩琦、庞籍等人必有交涉。

江杏儿又沏了一杯茶。脸上神情不大好看,这个韩琦又过来抢功劳。

韩琦不自觉,武将都没有当作一回事,一个小妾岂能放在他眼中,呷了一口茶说道:“杏儿,你沏茶功夫又有了长进。”

杏儿不答。

韩琦没有在意,问:“什么时候去定川砦。”

“暂时去镇戎寨,不过此行需要秘密行事,以便元昊轻敌。”

“我知道,所以我便装前来。”

至于朝中会不会有人弹劾,韩琦才不管呢。

“我还在等,等瞎毡三千骑兵过来。”

“瞎毡的兵?”

“元昊来犯,必然会纠集十万左右的军队。我们泾原路虽有六万几千兵马,各寨砦与城镇须派兵驻守,兵力势必要分去一部分,严重不足。故请求稚圭兄与希文兄相助,希文兄兵力又暂不能发出,于是找到瞎毡,不仅拱卫自己实力,此人终是吐蕃人,与元昊还有过一段时间来往。他心中一直犹豫不决,所以我用了一个借口,将他三千士兵调来,让他联手与西夏交战,彻底断绝他的种种想法。”

“希文兄军队为何不能至泾原路?”韩琦不解地问。但提到希文二字,韩琦眼中闪过一丝不屑,瞬间逝去,仍为郑朗看到。郑朗叹了一口气,好水川之败,韩琦是对范仲淹恨上了。

“你再看地图。”

韩琦趴在地图上看。

“稚圭兄,敌人过来,必然是全部骑兵,纵然有步兵,也是辎重之兵,呆在后方,胜可以长驱直入,败可以从容退走。我们泾原路虽训练一部分骑兵,以及你的部下,瞎毡的部下,骑兵数量不及对方。除了军纪严明外,骑术与马上的射术也未必有对方高明。城寨之战才是我宋之长,不得不防。那么你再看地图。”

“我明白了,你这是想将大功给希文哪。”

“给你给我给希文兄皆是一样,大家都是宋朝臣子,为国家,何须分得那么清楚。若是你在环庆路,有地利之便,我也会将机会让给你。”

韩琦站起来走了两步,很是不服气。

“喝茶。”

韩琦重新坐下,滋溜一口,将一杯茶一口气喝完。

郑朗又好气又好笑,这个韩琦呆在西北时久,越来越象大兵化,行动十分粗鄙。平和地说道:“稚圭兄,我朝与西夏之争,才是一个开始。国家因为仓促迎战,国库空虚,有可能会和。但以后会平息吗?机会有很多。”

“为什么要和,我们休生养息,夏寇同样也会休生养息。这是阵痛,百姓虽有压力,熬过去,西夏灭亡,那么我朝会一劳永逸。”

这又是一种说法。

郑朗也曾想过。不是现在,得等契丹与西夏交手过后,如果实施得当,会不会有机会就势将西夏平灭?然而想一想朝中大臣的嘴脸,这个想法立即打消息。

不知道富弼会不会象史上那样说出一句:“此尚可逾,若欲纳献二字,则如天不可得而升也,使臣头可断,此议绝不敢诺。”

看似刚烈,其实内心十分悲凉。因为富弼知道一旦契丹人越过自己,面对的是怎么样的一群人。吕夷简与晏殊会坚持吗?但这时富弼没有多深想,不仅是吕夷简与晏殊,范仲淹会坚持吗?庞籍会坚持吗?

这不仅是吕夷简的错误,而是宋朝祖宗家法的错误。

看看,一个西北战役下来,产生了多少仇与恨……全部认为自己是窦娥了。这些仇恨会不会发作起来?

想想就晕。

自己坚决不参与。

那一个做错了,喊传说中的包青天,而不是现实版包拯过来断此案,也断不清楚青红皂白。

含糊地说道:“未来之事先不管,将眼下这一战打好,一步步的来吧。”

倒也是,此次十有八九元昊会亲自前来,十万精兵,远不是去年两战所能相比。

韩琦又冷静下来,与郑朗商议。有的郑朗说了,有的郑朗没敢说。

瞎毡不知道自己被郑朗算计,真的派出三千精兵。无一不是他部族中的勇士,只是疏于纪律,成为美中不足。

郑朗迅速将他们编制,到了离开之时。斥候也返回渭州禀报,越来越多的西夏军队纠集到天都山。崔娴在家中与郑朗依依惜别,江杏儿拿着一个平安符说道:“这是妾从崆峒山求来的。”

环儿眨着大眼睛,说:“官人不信佛。”

“环儿,不得乱说,官人信的是真佛,不是假佛。”四儿认真地说。

“你们说什么呀,这是我从道观里求来的平安符。”

崔娴看着她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