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午后)-第46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想原因,也不会真的认为佛法普照,毕竟郑朗在太平州有过一回问鬼的事迹。但更知道许多百姓未必这样认为,这才是最糟糕的事。

造成这样的轰动,郑朗不会不利用,简单渡过去,岂不太可惜,为了这一次成功,自己差不多喝了一千口的西湖水,因此停下来,朗声道:“善知识,我念往昔。普光如来出现于世。我为比丘。常于一切要路津口。田地险隘。有不如法。妨损车马。我皆平填。或作桥梁。或负沙土。如是勤苦。经无量佛出现于世。或有众生于阛阓处。要人擎物。我先为擎。至其所诣。放物即行。不取其直。毗舍浮佛现在世时。世多饥荒。我为负人。无问远近。唯取一钱。或有车牛被于。泥溺。我有神力。为其推轮。拔其苦恼。时国大王延佛设斋。我于尔时平地待佛。毗舍如来。摩顶谓我。当平心地。则世界地一切皆平……我以谛观身界二尘。等无差别。本如来藏。虚妄发尘。尘销智圆。成无上道。斯为第一。”

这一段话来自《愣严经》第五卷,如来在一次大法会上问各位大菩萨与阿罗汉,你们在佛法中证得无学果位,但你们最初发心修行,从那一个法门圆通,那一个法门入手的。

持地菩萨站起来说了这一段话,普光如来出现在世间,我还是一个比丘,在一些险恶的地方,铺设道路,架设桥梁,从不厌烦辛苦。无量佛在世间时,我在众生经过险峻的地方,主动替他们背东西,不要别的报酬。毗舍浮佛于世间时,那时饥馑遍地,就去做搬运的事,无论多远,我只取一钱。国家设宴请佛说法,我就平整道路接待佛的光临。然后成就阿罗汉果,这堪称最上法门。

这段话比较容易理解,郑朗不会做解释,也不需要做解释,即便百姓当中有人听不懂,在今晚怪异场景下,也会询问别人,从别人嘴中得到答案。

不说普渡众生吗,看一看大菩萨是怎么做的,是在帮助别人,不求回报,即便求,也只求微薄的回报。

这才是真正的大和尚,比丘,佛家。

又往下诵读:“尔时观世音菩萨,即从座起……而为说法。令其成就。是名妙净三十二应。入国土身。皆以三昧闻熏闻修无作妙力。自在成就……世尊彼佛如来。叹我善得圆通法门。于大会中。授记我为观世音号。由我观听十方圆明。故观音名遍十方界。”

这一段话很长,但中国老百姓有谁对观音菩萨不熟悉?讲的是观音菩萨如何得证正果。我经历不可胜数劫时,遇到一个观世音的佛,他教导我如何正定正持,得到两种无上妙用,向上应合十方世界众佛门具有的根本觉悟心与佛慈力,向下应合十方世界身处六道轮回中众生向佛的悲仰之心。但还不能得到正果,因为供养观音佛与如来佛,获得金刚三昧与佛一般的慈力,拥有三十二种应现身份(比孙悟空少了整一半),于是用这能力去做事。

禅定中的菩萨进入悟解圆通境地时,我现出佛的身体为他们讲法,使他们解脱。没有获得菩萨果位的修道者,进入寂静妙明境地正出现妙明圆通时,我在他们面前现出独觉者身份,使他们解脱。未获得菩萨果位,断脱十二因缘束缚了断尘缘,悟了自己本性的修道者,我在他们面前露出缘觉的身份为其解脱。等等。如果众生想要修持心明而不杂尘世间各种欲望,我现出梵王的身份。如果众生想成为天上的主子,统领众天神,我显现出帝释身份,使他们有所成就。等等。如果有男人愿意出家修行,我就现出比丘身份。等等。如果有众生愿意过着普通人的生活,我在他们面前现出人身,为其说法。虽然比孙悟空少了一半变化,但这三十六种变化远胜过孙悟空的七十二种变化。

其实在这之前,已有须菩提、弥勒菩萨、月光童子、普贤菩萨等诸菩萨、罗汉发了言,观世音菩萨是最后一个发言的,也是发言最长的菩萨,因此排到了楞严经第六卷。

总之,观音菩萨在无偿的帮助了各种各样的众生,所以那些如来佛,欢喜我圆满地得到圆通法门,在大法会中给我授记观世音的名号。由于我观听著十方圆明,观音的名号,遍传于十方世界。

这一段也是大乘与小乘的重要区别,大乘的菩萨思想,就是立下弘大的誓愿,救渡一切众生脱离苦海,是无偿的,甚至不择手段的,那怕象郑朗这种做法,也可以称为大乘,因此在家也可以修行,不一定非得象小乘教徒必须出家修行自我。

恰恰中国盛行的也正是这种大乘佛教。

什么叫观世音菩萨,普渡众生!

怎么去普渡,帮助众生脱离苦海,感化众生明悟佛法。而不是剥削众生,使众生苦上加苦。

所以在中国观音菩萨在百姓中的信仰仅次于如来佛祖。

这一段虽长,大义也很好理解,听着郑朗在诵读,大半百姓跪下,不是朝郑朗下跪,是向冥冥中的观音菩萨下跪。

佛教中有几本最重的经义,一是金刚经,讲空,还有一本心经也讲空的,但金刚经乃是万经之首。维摩诘经,讲心净,入世即出世,出世即入世,这种思想对中国佛教影响最大,禅宗的说禅理论几乎就是在维摩诘经的理论上发展起来。楞枷经融汇了空有,从二无我讲空,从八识、三自性讲有,不但成了法相宗的依据,也在禅宗形成有影响的楞枷禅。另外是楞严经,虽然该经一直有真伪之争,但内容宏大丰富,思想严密,几乎将所有的大乘理论都囊括在其中,只要是中国的佛教子弟,任何人不得不看这本经书,某种意义上,它在中国佛经地位中仅次于金刚经。

而且真伪之争,也是后来的事,在宋朝佛门子弟无疑一个个将它当成真宝。

还有一个原因,也许它很长,比金刚经还长了一半,因此背诵起来很不易。

长长一段背完,郑朗又朗声说道:“善知识,佛门慈悲为怀,普渡众生,于是百姓渴望,自己衣寒食饥,燃香供佛,以求佛祖菩萨超度,然吾所至之处,所见佛门子弟杀人,放高利贷,攀附权贵、作恶乡里,伪造债券、侵占民田,霸占湖溪、至秋潦泛滥成灾、民田淹没、百姓溺死,勒索百姓乃至官府,无法无天、杀人谋财、淫乱良家妇女,不提苦修、帮助百姓、普渡众生,衣不织食不耕,苛剥百姓,愚骗贫困百姓财政,隐占或强买良田山林湖泽,夺民之生路,兼并广田,使国无田可布,民无田可耕,这些非乃是佛祖子弟,乃妖魔也。”

又用更大的声音说道:“诸位百姓听好,我今天在此发下弘誓,重阳辨别真正佛门子弟,铲除妖邪,自今天起,凡是杭州境内百姓,欠任何寺院高利贷者,我宣布无偿作废。有欠条在寺院者,到州府上诉,我会率人前去将欠条追回。对佛门弟子用任何手段骗财、骗色、骗地、骗屋舍山林者,前来州衙,本官一律替你们讨回,替佛祖正名。佛祖若同意,今天用莲叶做舟,让本官渡过此湖,以彰观世音度世之功,让芸芸众生听到佛祖菩萨真正的声音。”

话音一落,听到郑朗说话的一些和尚们一起皱眉头。

这太恶心了。

明明是你在装神弄鬼,都站在荷叶上喊了这么久,怎能不会渡过西湖?

但让他们更恶心的事在下面。

郑朗又开始划桨了,一边划一边还在继续朗声说话:“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观世音菩萨以慈悲救众生为本愿,闻众生悲苦之音立即进行予乐拨苦,众菩萨当中,观世音菩萨与众生最是有缘,随类现身,寻声救人,乃菩萨历劫度生的悲愿。故观世音圣号格外普遍,乃是菩萨悲心救苦、深入人心。以菩萨有大智故,一切事理通达无碍,所以又号观自在。有大悲苦,能够随类现身,寻声救众生,所以又称观世音。般若为智慧,波罗蜜为彼岸。观世音度一切苦恼灾厄。”

这是心经的第一句,大义是观音菩萨修习深妙般若,功行到了很深的时候,观照彻见五蕴都是因缘和合,没有自性,当体即空,除去受苦的根源无有烦恼,因而得以度脱一切烦恼生死之苦厄。

郑朗解释了其中一些字句的意思,也对,但解释了一小半,丢下一大半,整个意思变得截然不同。成了观音菩萨之所以有大智慧,是救苦度人。

然而佛经中心经最短,也最为精悍,许多百姓听过心经,听过大和尚的吟唱,可没有多少人明白它的意思。

偏偏郑朗渡湖所选择的位置十分巧妙,离新堤仅一百步,有许多百姓听到观音菩萨这个名号,于是站起来,顺着长堤跟着郑朗这个荷舟走,一边走一边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