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午后)-第121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然后与诸位大臣低声商议一会,道:“可起为秦州防御使,知宗正寺。”

赵祯十分开心,这更好了,有儿子连嗣都未立,妨碍不会大,没有儿子已扶为知宗正寺,也有了司马光所说的以示区别。道:“甚善。”

韩琦再退一步,道:“事不可中止,陛下既然决议已定,请从内宫批出。”

还要皇后的一道懿旨。

赵祯道:“此岂可使妇人知之,中书行旨即可。”

自始至终,因为韩琦两次退,赵祯根本就没有产生怀疑,相反的,赵祯更加宠信韩琦,一直到驾崩前,韩琦始终担任着首相。

不抛开时断时续加在一起的时间,仅说一直呆在首相位置上的时间,韩琦此次能在宋朝排进前五位。

皇储一案终于水落石出,举城欢庆。

但这天晚上司马光脑海里不停地浮动着赵祯温和的笑容,干净的眼神,笼罩在乌云下瘦弱的身影,喝得酩酊大醉。

事情还没有完。

诏书下达,赵宗实的父亲才死两年,要求请丧。这个请丧也就是守满三年丧期。在这个守丧时间内,不能接受任何官职。

守孝也不能说不对,关健赵宗实的身份。

后来明朝也有相同的一幕,嘉靖皇帝的大礼仪,看似类似,赵宗实处理手段更温和,实际不是。嘉靖皇帝并没有自幼收养在宫中,更没有养子的名份。

这个在古代很有讲究的,一旦做了人家的养子,出家就不能再认家。

还有一个,上门女婿,换成后世,若是有一个白富美看中了,上门女婿就上门女婿,保准无数狼们嗷嗷叫要做这个女婿,但在这时不同,一旦入赘,身份低下,以后有子女也只能随妻子姓。那怕就是白富美都不行。象郑朗的两个女儿乃是宋朝顶尖闺秀,这是指嫁出去的,一旦崔娴放出风声说俺们郑家不嫁,想招上门女婿,身份马上就会有天壤之别。

或者就象司马光养了司马康为养子,司马康亲生父亲大哥司马旦死了,司马康能不能为司马旦请丧?前面一请丧,后面整个司马家族都会找司马康谈心,甚至让他进小黑屋子。

皇上忍着痛,准备让赵宗实做皇嗣了,这时候赵宗实却在为亲生父亲请终丧,韩琦气得差一点要喷血。他又不能直接闯皇宫去问,只好找心腹问高遵裕,这是怎么一回事。

一直没有答案。

实际高滔滔在内宫里也在劝,可丈夫犯了邪似的,就不听,高滔滔劝得也来火。上哪儿给韩琦答案?

赵祯问韩琦了,他也气得不行,虽然赵允让你是亲生父亲,可你打小就养在深宫里,朕待你不薄啊,你若想给你父亲正名,朕以后怎么办?弄不好连父亲的陵真宗陵都没有人祭奠。

他感到后悔了,不是亲生的倒底不是亲生的,不行,朕还得造子。

韩琦也不能解释,别急,才开头呢,这个摊子他有的收拾,答又不能答,只好说道:“陛下引既知其贤而选之,今不敢立当者,是因为器识远大,臣以为乃贤也。愿固起之。”

赵祯想了想,也就算了,宋朝以孝立国,虽然这个侄子有点儿不识抬举,其心还是可嘉的。道:“韩卿,就交给你吧。”

韩琦气得不行,先是直接将赵宗实的记室孟恂喊来询问,让孟恂传话,世子,见好就收吧。

然三次请未请动,韩琦一怒之下,直闯内宫,找到赵宗实,一番交谈后,乃从其请。

韩琦这个累啊,松了一口气,跑回家中蒙头大睡。不过终于放心了。

别急,赵宗实想了一想,俺还是不能受,终丧未过呢,上表,缴还秦州防御使、知宗正事敕告。

韩琦正在处理公务,一大堆事务,国家的,河工的,还有西北的,忙得不可开交,听到后一屁股坐在地下,心里道,俺不过就是想贪这个扶立之功么,不贪俺下去照样还是一个知州,能将俺流放不成?

问题是赵祯让这个诏书从中书发出,因此每一次辞表赵宗实如实以又递到中书。

韩琦用朱砂愤怒地批上两个大字,不许!

直接让孟恂送了回去。

自此以后,韩琦悲催了,每一天生活就象恶梦一样。司马光担心韩琦在河工上动手脚,他有这个闲功夫么?

诏书递到赵宗室的寝殿庆宁宫,没几天,第二封辞表又递回了中书。

又诏不许。

第三封,第四封,第五封,第六封,一共十八封!

韩琦愤怒地问孟恂:“世子究竟想要做什么?”

孟恂不敢回答,实际此次他捞了很多好处,赵宗实对他说,你每替我写一道辞表,我就给你十金,十八道辞奏,一百八十两金子,一千八百缗钱,发了一笔小财。

这一过就是一年多时间了,开始韩琦还瞒着,后来赵祯渐渐听闻,将韩琦找来,说道:“既然他不愿意,就算了吧。”

反正他一门心思想着那个亲生父亲,不重视自己这个养父,甚至自己偶尔生了一个小病,也不过来探望,这个养子留下来还有什么意思,更不用说以后还要将他推到天下第一人的宝座上。

至于后嗣之人,宗室子弟不要太多。仅是父亲亲叔伯的孙子就有好几十个,从中挑一个品行端正的有何难处?

他信任韩琦,就没有想到韩琦将所有政治资本一起押到赵宗实身上,到这时候,韩琦与欧阳修皆骑虎难下。韩琦说道:“此事安可中辍,希望陛下亲自赐以手札,使其知道出自圣意,必不敢辞。”

赵宗实运气真的很好,他碰到一个千古未有的仁者之君,换任何一个皇帝,不要说皇嗣没有了,脑袋都有可能没有了。

听了韩琦的话,赵祯想到,这孩子一向很老实,大约面对这个皇位,心里有些恐惧。不错,原谅他一回吧。于是亲自命中使召之。

庆宁宫人出来了,对中使说道:“世子病了,不能入。”

韩琦脑门上青筋直冒,将大家伙一起召集商议,这些人都是他的亲信,也是一次私议,赵宗实并不傻,不然以前不会有那么多小动作,以至自己这些人全部拖下了水。是什么原因让他在犯邪?

想到一条原因,仅有宗正之名,还没有皇子之名,这个世子所以在闹呢。

于是入对,赵祯想了想也同意了,说道:“勿更他名,便可立为皇子,明堂前速了也。”

都成了什么?居然上了十八道辞表,再加上前面四道拒表,一共二十二道。整成了一幕肥皂剧。立皇子需要枢密院同意了,韩琦便请枢密院官员过来谕旨。

这都是韩琦与欧阳修私下里商议谋划的,大多数大臣蒙在谷里不知道。立皇储嘛,是为国家计,很正常。可因为赵宗实太能折腾了,为了商议,韩琦与欧阳修不得不鬼鬼祟祟地时常呆在一起谋划。

因此张昇产生了怀疑,问:“陛下不疑否?”

整件事不对啊,陛下,你要好好想一想。

赵祯误会,道:“朕只想民心有所属也,只要赵氏宗氏就好了,没有什么好怀疑的。”

张昇还想说话,忽然想到郑朗去年冬天时进京的一些事,住了下来,再三拜贺。其实不但张昇,许多大臣皆产生怀疑,这为后来埋下了一个很大的火药包。韩琦让朝林学士王珪草诏,王珪说道:“此大事也,非面受旨不可。”

其余几个翰林学士一起用警惕的眼神盯着韩琦。

韩琦是首相,还是一个很有权的首相,然而众意也不违,只好等到第二天,请王珪一起入对,说道:“海内望此举久也,是否出自陛下圣意乎?”

赵祯道:“朕意已决。”

王珪只好写草诏,韩琦与欧阳修紧张地站在他身上,草诏写好,交到他们手中,但是王珪用鄙视的眼神着他们,欧阳修讪讪道:“真学士也。”

走了出来,两人又松了口气。

论脑袋瓜子两人能排在整个宋朝前十位,可一年让赵宗实磨下来,差一点整成了神经病。次年八月,赵祯亲自将在京皇族聚集大内,宣读诏书:人道亲亲,王者之所先务也。右卫大将军、岳州团练使宗实,皇兄濮安懿王之子,犹朕之子也,少鞠于宫中,聪知仁贤,见于夙成。日者选宗子近籍,命以治宗正之事,使者数至其第,乃崇执谦退,久不受命,朕默嘉焉。夫立爱之道,自亲者始,其以为皇子。

又改赵宗实名为赵曙。

曙光之意也,可见赵祯对他的看重。

听闻后,韩琦与欧阳修抚手道:“大事终定了。”

欧阳修额首,但这时他不是高兴,而是满嘴的苦笑。韩琦话音还没有了呢,又有小吏跑过来禀报道:“大事不好。”

授为皇子,还要加礼的。随后有一系列繁琐的礼仪,当然,先是诏书通知,然而赵宗实倒很好,哭闹着俺不受,不受就是不受。韩琦与欧阳修一下子趴在大树上喘粗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