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防化尖兵-第34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指挥部马上询问:“指挥部有,你哪里?”
  “报告!我是搜救队的,我们正在执行空突营C队三号队员的搜救任务!我们已经找到了三号,需要直升机的空中支援!请马上派出增援!”
  电台里沉寂了一会,滋滋作响的电流声窜入了耳内。指挥部听到这个消息,顿时炸了锅。
  谁的心里都希望消失了的三号能活下来,但乍一听到他真的活下来的消息后,所有人都差点停止了思维。
  几秒钟过后,指挥部的反应相当激烈:“搜救队,立刻汇报你的位置!”
  “机降点!”丁开大声地说:“在机降点以东十公里处,我们有引导仪,这里的条件可以机降。”
  “收到!立刻执行!”
  谁也没有想到,C队的三号这一夜一天将近二十个小时的时间里到底经历了什么。
  他跳伞的时候,伞绳纠缠在了一起,伞没完全打开,他被大风带着横着吹出去了十几公里。他在空中翻滚了十几秒的时间,最后摔在了一家牧民倒塌的房顶上。等他恢复意识的时候,发现头盔飞了,引导仪不见了,信号追踪源也碎了,他的一条腿被一根木棍儿刺穿,脑袋上血流满面,浑身剧痛。
  他花了半个多小时的时间,才让自己清醒过来,然后又花了半个小时的时间,从房顶上爬下来。
  等他靠着半截墙稍稍喘出一口气的时候,却发现这倒塌的房屋里,还埋着人。他几乎是躺在地上用仅有的能动的一只手一块砖一把泥地挖,用了整整七个小时的时间,成功地从里面救出了两位老人。
  但三人的情况都不太好,三号实在支持不住了,在救人的过程中,昏迷了两次,最后把人救出来,他也快不行了,两眼一闭便不省人事。
  丁开搜索这片区域的时候,发现了一只引导仪,顺藤摸瓜找到三号的时候,看见他正睡在了两只绵羊的怀里。
  两位获救的老人怕他在昏迷中被冻死。
  丁开粗略地一检查,三号这差不多浑身的骨头都散了架。他的脊椎可能受了伤,颅骨有骨折的迹象,他的一只手完全不能动了,应该是摔下来的时候作支撑,结果粉碎性骨折。两条腿也没好到哪里去,左腿大腿骨骨折,右腿小腿腓骨骨折,还有,胸口至少四根肋骨骨折。
  他几乎是被飓风直接扇在了一面墙上。
  空突营C队五名队员,加上王德龙总共六个人。一个牺牲,三个重伤。
  三号生命垂危。
  搜救队连悲伤的时间都没有,他们立刻把三号抬上了一处高地。他们没有更好的办法,只能找到一处直升机可以降落的地方。好在此时的狂风暴雪已经停止,天气转好。尤其是082冒险降落,给了其他陆军航空兵以极大的信心。
  指挥部立刻派出了另一架黑鹰,这一次疆南军区的飞行员当仁不让,在丁开地面引导下,他们成功地把两条腿都已经踏入了地狱的三号从瞬间拉回到了人间。
  灾难发生的第二天下午十五点二十,徒步前进的炮兵团进入了震中指定地域。他们用了不到十二个小时的时间,不吃不喝,在三千多米的高原上,徒步奔袭了将近八十公里。
  下午十六点三十,第一批大规模的救援物资通过直升机输送到了震中地带。
  十七点四十五分,陆路打通,工兵部队的重型机械进场,各类支援迅速到位。
  十九点半,在天黑之前,噶什镇的救援总兵力达到了四百人,一排一排的帐篷搭建了起来,收容的遇难者、幸存者得到了最妥善的安置。
  张朝封带着防化连和D队在大部队入场前,总共救出了二十九个幸存者。
  其中大部分都是被掩埋在学校废墟下的孩子。
  三天后,第一阶段救援行动告一段落,救灾工作从抢救性挖掘幸存者转入遇难者处理。
  暴风雨雪彻底从天空中消失,紧随其后的便是晴空万里,温度飙升。
  白天的地面很快回到了三十度往上的炙烤模式,冰雪迅速消融,空气中充满了死亡的味道。
  防化连重新穿上了防化服,对噶什镇全方位地进行消毒、遗体处理。空突营则根据命令,移交了噶什的治安工作之后,撤回了山脚下的临时指挥部。一星期后,D队和配合疆南军区行动的陆航转场回到了奎城。
  至此,十四师配合十六师的灾难救援行动结束。
  杨越在疆南军区的医院里的加压氧舱里躺了两个礼拜。他确实有了肺水肿的临床症状,但是因为海拔原因和急救得当,病情并没有进一步地恶化。和他一比,慧欣反而显得还要严重。她的头部有轻微脑震荡,右小腿经过手术以后,还要多趟两个月。
  只是医生说了,杨越的这一辈子,怕是再也上不去高原了。
  三千米都不行。
  杨越听到这个消息后,几乎一整天都没有说一句话,只是面无表情地看着吊在天花板下的日光灯。
  那是眼镜蛇第一次从杨越的眼神里,看到了绝望的颜色。
  眼镜蛇知道杨越为什么会绝望。
  他心心念念地想要回到十六师,而十六师是高原部队。一个上不了高原的士兵,回到了高原部队的意义,又在哪里?
  眼镜蛇说:“哭吧,哭出来就好了。”
  杨越摇头,“哭不出来,眼泪早就流干了。”
  他现在能亲身体会到,当初从喀喇昆仑山上下来的欧阳山,内心是何等的无助。
  但他觉得自己又是幸运的,他比胡坤要幸运。他至少没有穿着防化服,满眼却没有一个活人。他救了人,他和他的战友们救下了很多人。他也许一辈子上不去高原,也许一辈子再也穿不了防化服了。
  但是,这一切都值得。
  是的。
  杨越挪动着身体,在病床上翻过了身,背对着同样转过了身的眼镜蛇。两人几乎同时抬手,擦拭着眼角流下的泪水。
  病床边的桌子上,安安静静地躺着一只正在充电的手机。
  经历了那许多之后,他的那只手机终于因为电量不足而自动关机了……


第473章 报告
  两个月后。
  时间又一次来到了七月中旬。
  2000年的七月,杨越穿着防化服在训练场上飞奔。他那时候肩膀上佩戴着列兵的军衔,手里拿着侦毒器,背着辐射沾染检查仪,戴着防毒面具,在烈日的灼烧下挥汗如雨。因为训练成绩不错,他可以坐在树荫底下问牛再栓要烟抽。他们三班是防化连的宝,九月份参加了演习,击败了全疆引以为傲的空突营。十月份,杨越领衔,五个列兵在乌市参加防化兵比武,并且一鸣惊人。
  2001年的七月,杨越穿着工作服,扛着铁锹,拿着老虎钳在喀喇昆仑山上和这个世界上最恶劣的地形、最恶劣的环境做斗争。在冰天雪地里,他第一次差点送命,和张朝封两个人。他们大难不死,然后十月份去了陆院,十一月份参加了1113灾害控制抢险,那是他差点第二次送命。
  2002年的七月,他回到了防化连,以见习排长的身份代理防化连副连长,是牛再栓的左膀右臂。那年十月,他成了新兵连长。
  2003年的七月,因为功劳太多,对于杨越第二次授衔问题,牛再栓和政治部主任拍桌子吵架。最终杨越跳级,从见习学员直升中尉,代理副连长成了副连长,防化连的英雄人物正式入驻连部业务室。那年九月,防化连在杨越的带领下,在喀喇昆仑山上英勇阻击,为打垮十四师立下了汗马功劳。十月,在杨越的调教下,三个列兵站在了全疆军区防化兵比武的最高领奖台上。
  也是那年十月,杨越离开了他最舍不得的高原劲旅,投奔了天山雄师。
  并且,第三次差点送命。
  整整四年时间。
  眼镜蛇亲手为杨越别上了上尉军衔,三颗铜色的星星闪耀在杨越的肩膀上。
  老兰州在一旁摇头,“可惜了!如果你早两个月就是上尉的话,现在就能升少校了。”
  眼镜蛇挺不好意思的,他摸了摸杨越的新肩章,叹了口气,“你呀,运气就是差了那么一丁点儿。一等功啊,朋友!一等功就这样被你挥霍了!”
  杨越弯了弯嘴角,能活着就阿弥陀佛了,一等功这种荣誉,享受不来的。翻一翻一等功史册,活着的能有几个?
  “行了行了!别得瑟了!”老兰州骂道:“这么热的天,穿春秋常服真的好吗?赶紧脱了,我看得都热得不行。”
  两人帮杨越把衣服脱下来,丢给了张顺和让他拿去洗了。三人坐在桌边,你看着我,我看着你。
  今天下午,军区领导会来亲自宣读立功嘉奖命令,这一次空突营用相当大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