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防化尖兵-第3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都听我说……”藤素文跟着他们的车,拍了拍手把打瞌睡的人都叫醒了,“这一次是驻地政府的邀请,参加他们的植树造林,抵御沙尘的活动,每年春天都有。所以大家不要有心理包袱,这不是针对谁。你们也看到了,全师直部队都来了,不差老兵新兵的。一会到了地方,不要盲目开挖,工兵营的人会有个规划,你们跟着他们的规划走,明白吗?”
  众新兵心不在焉地点头,管你谁规划,反正让挖就挖,不让挖就睡觉。
  他们这一批新兵南北各半,北方人可能还了解北方,但南方人不了解呀。
  南方种树嘛,随便找个地方挖个五十公分的坑,浇点水,把树苗插进去,埋土,齐活。又不是搞园艺,整那么大阵仗,这是一次性要把戈壁滩上种满了树吧?
  杨越坐在那想事情,他是见识过沙尘暴的威力的。铺天盖地的黄沙怒吼着从天的那一边扑过来,遮天蔽日,像一堵比天齐高的墙碾压而来。在这沙尘暴里,人和人之间完全没有距离概念,因为就算面对面地站一起,也根本就看不到,能见度和防化连的发烟罐有的一拼。就算门窗紧闭,在沙尘暴过后,桌面上也是几毫米的灰。
  就叶尔羌河流域的绿洲,被沙尘暴袭击一次,就会变得面目全非。
  汽车在摇摇晃晃种进入了戈壁滩,车轮子辗轧着鹅卵石发出“啵啵”的声音。张朝封掀开车帘,一股强劲的冷风灌了进来,把所有人的睡梦都冻醒了。
  藤素文指着自己的脑袋:“不想头破血流的,把钢盔都戴上。”
  杨越依令行事,把钢盔扣在了脑袋上。戈壁滩上没有路,汽车在崎岖的古河道里行驶,颠簸程度可想而知,张朝封慢了一点,结果一脑袋嗑在车篷铁架上,半天没有缓过劲来。
  路是越来越难走,大小石头也是越来越多,一车人被摇晃地失魂落魄,胃里的东西都快摇到喉咙边上来了。
  好在深入戈壁滩并没有多远,东风141“嗤”地一声停了下来。驾驶室里下来个人,把后箱板打了开来。
  “到地方了,下车!”
  杨越跟着张朝封往车下蹦,一抬眼,发现雾都快散了,天上的太阳正懒洋洋地挥洒着冰冷的光芒。诺大的戈壁滩上到处都是军车和正在集合的军队,看那场面,少说也有三四千人。
  “四十六团也来了吧?”张朝封拿着工兵锹,扶了扶头上的钢盔,“打老虎吧这是。”
  “少废话了。”藤素文把人带进连集合场,王亚文正在和工兵参谋商量作业地点。杨越看他俩比划了半天,顺着他们手指的方向看过去,心里顿时凉了一截。
  这两人合着伙来坑人呢,看那样子防化连是要在河道里挖坑?
  王亚文回来的时候,脸色不太好看,走到队列前搓了搓手,说道:“对不起大家,我去领了个非常艰难的任务回来。”
  队列里“哄”地一声,老王接着说道:“不过再怎么艰难,我们也一定要克服。谁让我们是师直部队?我们就是比一般的步兵团队要高级,连任务都必须高级。大家说是不是?”
  “是!”众人异口同声,没办法,军队养成的习惯就是这样。
  防化连整队出发,在工兵参谋的带领下从戈壁滩上下到了河床里。这是古叶尔羌河流经的区域,现在已经干涸了,听说底下还有暗河,把树种这里更容易存活,但是,鬼知道呢!?
  工兵们已经划分好了河床作业区域,防化连和工兵营打头阵,侦察连挨着防化连的身后,在河堤上挖坑。
  都是难兄难弟。
  全连一百多人分两排,排与排之间间隔十米,人与人之间间隔五米。杨越和张朝封两人挨在一起,多少还有点照应。
  河床上看上去和戈壁滩差不了多少,千百年来的风沙侵蚀,带来了细如粉尘般的黄沙,日积月累之下,凝结成块。整个河床一马平川,地面如镜。
  杨越踢了踢一块露在外面的鹅卵石,纹丝不动。
  它被冻在了泥土里。
  张朝封戴着手套,脑袋上扣着钢盔左顾右盼,“怎么地?开始吧!”
  杨越做了个手势,“你请先!”
  “德行!”张朝封呸一声往地上吐了口唾沫,轮着工兵锹就剁。谁知道工兵锹“当”地一声砸在地面上,弹开了。
  “卧槽!”张朝封得亏是戴了手套,否则天寒地冻加他本身的力气,虎口非得崩出血来。就算这样,也依然疼得他龇牙咧嘴。
  “撒玩意啊!”
  “亏你还是疆北人,冻土啊!朋友!”杨越揶揄着,取下十字镐,悠着力气往地上砸。十字镐的尖头一落地,地面上砸出了个白点。
  “我特么城市兵,从来没在大冬天地挖过地。”张朝封不服气,小心翼翼地拿着工兵锹一点一点地刨。
  那边欧阳山也是一脸懵逼,两锹下去地面没一点反应,于是跑过来借十字镐。杨越这边挖了十几下,终于在地面上挖出了个浅坑。然后用工兵锹试了试,能铲动。
  最上面的冻土层一旦被突破,对付下面的泥沙就容易地多,小刀切豆腐一样,一锹就能连泥带沙挖出一大块来。
  杨越挖了十几分钟,突然想起一个事来。
  “排长,要挖个多大的坑啊?”
  藤素文在前排回头,一边比划一边吼:“忘记告诉你们了,今天每人要挖两个,规格是两米长,两米宽,两米深……”
  “……”杨越呆若木鸡地站在原地,心里掰着手指头算了半天,那是多少?二乘二乘二乘二,十六个立方?
  你大爷的啊!


第45章 大石头
  挖坑不比挖战壕,挖战壕的时候,始终还有打通的一天。而如果要挖两米的坑,那情况就不太一样了。等坑里的土堆起来,高过了人的脑袋,一抬头,就只能看到两米见方的天空,然后感觉整个世界就剩下你一个人了。
  死在里面都没人知道。
  杨越挖了没三十公分,工兵锹“喀拉”一声装到了一块鹅卵石上,捡起来丢出去,然后再一工兵锹,“喀拉”一声,又撞到一块鹅卵石上。
  如此反复了十几下,鹅卵石已经捡了一大堆。杨越心说这是挖到了古河床了吧,放下工兵锹,两手一扒拉那些虚土,果然发现下面密密麻麻地全是鹅卵石。其中有几块还挺好看,奶白色的、翠绿色的,鹅黄色的。
  杨越捡起其中一块仔细地端详,这特么不会是传说中的和田玉吧?
  在2018年代,和田玉可贵了。如果真的是,弄几块寄回家去,能换几块钱也说不定。
  寄回家?杨越一想到这里突然就泄了气,家里具体住址都不记得了,寄回哪里去?两千年的时候,快递还没那么发达,石头可走不了军邮,这几块石头别说邮费多贵了,到了地方指不定哪个邮政快递员就查无此人,据为己有了。
  坑边上探出个脑袋来,张朝封一脸灰土地在那傻笑,“哟,挖着宝了?”
  杨越递了一块鹅黄色的鹅卵石给他,“帮我看看,这是玉吗?”
  “嗯!”张朝封拿在手里左右翻看了一边,然后点点头,“上好的昆仑石,五块钱一板车,打碎了混在水泥里,能砌墙。维族老大爷都不稀罕捡它的。”
  “滚!”杨越不死心,“那这两块呢?”
  张朝封跳到了坑里,在地上转了一圈,也捡了几块,“这些都是玉,不过不太值钱。绿色的尤其便宜,几十块钱一公斤。白色的可能值点价,大概不到一百块吧。”
  “一公斤?”
  “你以为?”张朝封举着一块白色的玉石对着太阳照,“难道论两称啊?拿几块玩玩得了……”
  “起开!”杨越把张朝封手里的石头夺了下来,放进了自己的兜里。他是不懂玉,但他大概也知道十几年后和田玉是多么地名贵,几乎每年都以百分之六七十的速度往上涨,看过一段新闻,好的和田玉都是以克来算,每克高达上万元。
  好歹备着两块,不以防万一嘛,万一一不小心发笔横财不是挺开心的?
  “你真喜欢这玩意?”张朝封问。
  杨越摇摇头,“我也不太懂,看着好看就拿着呗。”
  “那正好,我那有块大的,搬不动,等你一起去!?”
  “啥玩意?玉石吗?”
  “嗯,白脂玉。”
  “走!”杨越一听二话不说就翻上了坑,半个小时前人山人海的场面不见了,只看见到处都有一锹没一锹的往外堆土。张朝封从坑里爬了出来,半天没找到自己的坑在哪个方向,还是杨越一脚把他踢进了自己的坑里。
  杨越一落地,发觉脚下有一块硬物,张朝封眨着眼睛把上面的泥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