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官道天骄-第131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陆正翁这才想起了什么,朝门外喊道:“欧阳,上茶!”
“坐!”
两人重新落座,要打造一个这样的经济特区,就必须建立一套新的班子。
张一凡一直不提这个问题,因为他知道陆正翁心里已经有了想法,自己不提,他总要提出来。但是陆正翁偏偏也不提,他说现在的首要任务,就是落实好这个方案。
等上报国务院审批下来,我们立刻做出工作调整。他还对张一凡道:“如果这个具有江淮特色的经济特区一旦成立,你我就是江淮的功臣。一凡同志,我是快退休的人了,江淮的担子恐怕要交到你手里了。”他看着张一凡,意味深长地道。
张一凡明白他的意思,看陆正翁意气风发的样子,也不想真正退下去。
真要让他在江淮再干一届,他未必想,如果能进中央,这才是陆正翁的真正用意。江淮经历这些风雨之后,陆正翁突然变得如此雷厉风行,恐怕与这个有太大的关系吧?
在临走之前,他必须有拿得出手的政策,而打造社会主义新农村,打造品牌城市,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所有的一切一切,都是在响应中央的号召。
这种既响应中央号召,又拿政绩的事,当然是一举二得。
但张一凡考虑的是,只要陆正翁真正为民着想,自己何必在意这些?再说,他到了这个年纪,爬上权力的巅峰,突然从巅峰隐退的心情,肯定不太舒畅。
人的**是无止境的,更何况到了陆正翁这个位置,位高权重,主宰一方兴衰荣辱。如果有朝一日,突然没有了手中的权力,没有了前呼后拥,没有了一言九鼎的那种满足感,人生还剩下什么?
谈完这些工作上的事,陆正翁就将张一凡留下来,聊了一些家常话。
从陆正翁的人生感悟中,两人的关系似乎又近了一层。
李虹虽然参与了这件事,但她对这些从来不发表自己的意见。
城市规划,是一件关系到民生的重大事件,自己做为一个纪委书记,该干嘛就干嘛去。可她也分析了陆正翁的心态,昨天晚上他叫上自己去吃饭的意义何在?
做到他们这个份上,绝对不会有无缘无故的动作,每一句话,甚至每一个表情,都有他背后的深意。那么陆正翁拉上自己,意在为何?
李虹很快就分析出了他的动机,陆正翁昨天晚上的话,似乎表明了一个根本性的问题。他在省委书记的位置上干了二届,在离任之前,他想把江淮经济拉起来,给自己增加一份政治筹码。
既然这个位置,迟早是张一凡的,大家都同心协力,把工作做好,让江淮领导班子顺利过渡。
而他也可以捞一点资本,再上一层楼。
李虹的分析无不道理,陆正翁就是这么个想法,而且他让李虹当见证人的味道。
李虹的身份摆在那里,堂堂天朝公主,陆正翁相信她的为人,耿直而不偏不倚。当然,这一切都是陆正翁在不知道两人有暧昧的前提下。
但这也说明了陆正翁的态度,他不想勾心斗角,他要真正踏实地为民办事,把西部经济搞上来。虽然带有政治目的,却也是人之常情。
张一凡回到政府,开始着手规划心中的蓝图,该如何树立这个品牌效益,如何打造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概念,事关整个江准,事关西部发展,张一凡显得格外慎重。
他把方南找过来,说了自己心中的大概想法。方南猛然一惊,这是大手笔啊!
看到张一凡跟自己讲叙心中的蓝图,方南的记忆仿佛又回到了那个年代,一代伟人邓小平同志,在中国的南海边,大手一挥,从此奠定了中国改革开放的道路。
张一凡此举,令他颇为感慨,江淮要有大动作了。
而且这是连跨三个地区的大动作,将三市归一,组建一个新的行政经济特区,这意味着什么?方南在省政府工作多时,心里当然有数了。
现在江淮的经济结构,是东北强西南弱的局势,这一规划将打破江淮以前所有的布局,这意味着江淮将从此跨进一个新时代。方南是个明白人,他深深知道这背后的含义,如果这个计划实施成功,陆正翁多年的梦想就可以实现。到那里,什么超江东,赶广省,都不是梦。
他用速计法,把张一凡的想法一一记录下来。
随后张一凡道:“你准备一下,明天随我去浙西。
浙西指的是江淮西部三个相对贫困的地区,方南惊讶地道:“这么快?要不要跟他们通知一下?”
张一凡大手一挥,“明天再通知。我们是去看真实的现状,不是看他们作秀!”
方南明白了,郑重地点了点头,“好的!”
第二更求花!兄弟们能不能再猛一点?
百分百加更,绝不犹豫!
第1566章 江淮风云
无弹窗,万名书迷同时在线第1566章江淮风云此次出巡,张一凡决定轻车简从,只带司机和秘书。泡*书后就是省政府秘书长方南,两辆车子从省城出发,直奔浙西地区。
与发达的东北区域相比,西南因为受地理位置的制约,相对落后。
在这些海拨相对较高的山区,依然能看到很多石头堆砌的低矮楼房,虽然少有人住,却透着一种年代久远的气息。
张一凡在内地呆过不少时间,看到这片山地,仿佛又回到了柳水镇时代。
跟柳水镇相同的是,远远近近,到处有荒废的土地,唯一比柳水镇好的地方,那就是一条条蜿蜒而上,围绕着山坡盘旋的公路。
湘省以前大都是毛路,有的地方甚至连毛路都没有。江淮最大的亮点,就是率先实现村村通公路,不管是再偏僻的地方,总能找到一条上山的路。
交通便利,是江淮最大的亮点,这也从侧面说明了当地政府领导的人思想观念。
张一凡指了指远处,住在半山腰上的人们。象这种地方,最好是整改,集体搬迁。方南道:“搬迁倒是可以,但下面的地,很可能不属于他们。”
这倒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张一凡看着山坡上的村庄道:“这就是要整体归划的原因,把大家的地重新收回去,然后由政府规划好,给他们一个安置的地方。至于他们以前的地方,能做什么就做什么,只要用心,总能找到适合当地发展的空间。”
方南将这些记在本子上,车子继续前行。
跟湘省比较,江淮的确有太多的优越条件。湘省的经济实力,尚不足以象江淮这样,能做到这一点。再加上以前他不是省长,有些话自己说了不算。
现在张一凡是江淮一省之长,他的决定,基本上没有太大问题。这一次陆正翁极力赞成张一凡大力发展浙西地区的方案,至少在决策上两人没有太大矛盾。
车子经过一片又一片山地,张一凡道:“你们看这里,大片的土地可以利用,现在都荒废中。如果把这些地拿出来,种上水果,或植树造林,他们的价值就体现出来了。”
他说以江淮现在的优势,水果种植方面也很有特色,奉城的水蜜桃,余兴的杨梅,还有临城蜜桔等等,都是不错的产品,可惜我们还没有形成品牌,我觉得规模还不够大,不够气势。
我希望能在政府的带动下,把这些都做成产业,形成规模,远销海内外。争取再拿下一个上市品牌。
远方开来了好几辆车子,那是浙西地区的领导,听说省长来了,匆匆赶了过来。
过来的车队中,有公安,有记者,还有政府要员。
这些人看到张一凡和方南等人站在山坡上,似乎在讨论什么话题,一个个跟得大汗淋漓。省长下来视察工作,竟然没有通知市里,几个人在心里一阵忐忑不安。
张一凡一直跟方南在谈话,他们也不敢上前打搅。等两人谈得差不多了,发现突然来了这么多人,张一凡对身后的记者道:“今天的事,不要报道。我只不过是随便看看,这是非正式的视察。”
其他的人当然不懂,张一凡到底想干嘛。为什么不进市区,而跑到这山沟沟里来看风景?
这种地方,的确没什么好看的。
他们真正担心的是,万一张省长看到什么不如意的地方,这麻烦就大了。
接待领导,跟谈恋爱一样,只能把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现给对方,缺点尽量藏起来。
暴露缺点的结果,前者是失恋,后者是挨批,严重的甚至下岗。市领导听到张一凡的话,立刻挥了挥手,让记者退下。
市委书记抹着汗,赔着小心地问道:“张省长,这天气好热,是不是到市委休息一下。”
张一凡看了他一眼,对这个市委书记没有太多的印象,他说了一句,“你们先回去吧,我们秘书长也就随便看看。”
他完全不透露自己的意图,方南心里有数了。在规划方案没有定下来之前,这件事只能保密。开发浙西地区的计划,不但是商机,也是官场中重要的信息。
一套新班子的成员,必定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