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盛唐风流武状元-第60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隆基也喝得有点多了,轻晃了晃头,徐徐吟诵道:“边服胡尘起,长安汉将飞。龙蛇开阵法,象虎振军威。诈虏脑涂地,征夫血染衣。今朝书奏入,明日凯歌归——大哥,这首诗我在肚子里装了好久了,每个字可是都斟酌了仔细的。怎么样?”
“还行,比我作地强。”
秦霄笑了起来:“我已经不作诗好多年,不会这门手艺了。”
李隆基鄙夷的道:“我最恨地就是你装逼了。那个什么‘但使龙城飞将在,不叫胡马度阴山’、‘先天下之忧而忧’还不都是你的杰作?不过说来也怪,你平常一点也不像是能作出这种诗句的人,更不喜欢咬文嚼字。你老实交待,是谁帮你捉刀代笔地?”
“哈哈,我的秘密武器怎么能告诉你?”
秦霄大笑起来:“我还会别的呢,听着: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李隆基瞪大了眼睛听得一愣一愣的,后来忍不住击节叫好:“好、好啊!真是好豪气,好气魄!好一个‘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来,大哥,就为这诗。这豪气,咱们再饮五大斛!”
秦霄哈哈的笑,和李隆基碰了一下杯子,一仰脖喝下了一大杯,只在心里想道:李白啊李白,你可别怨我……我不知道你现在多大年纪,还会不会像历史上一样的出现在我大唐,成为一代诗仙。但你这首《将进酒》我就不好意思先借来用用了。到时候你再吟出来,可就是盗版了哦!怪就怪。你这首诗实在太对我秦某人的胃口了,多少年前背下的,现在还能记得一字不漏!
不出秦霄所料,李隆基这个酷爱诗辞曲艺的人,马上将秦霄刚才吟诵的这首《将进酒》写了下来,居然也记得一字不差!他反复的吟诵,不觉又哈哈大笑起来:“绝品,绝品啊!”
秦霄在一旁讪笑:这人要疯了!
数日以后。李隆基和秦霄带着余下地五万大军,开拔开到了榆关。
守关大将、新任左骁卫大将军郭知运大摆阵势接到。
李隆基当面表扬并赏赐了郭知运,封了一个国公。将五万大军交给了他,让在担任了辽东道游戈使。隶属于幽州大都督张九龄麾下听用。
大唐东北一带但有兵事兴起,他就左右驰援。郭知运善于打这样的长途奔袭的狠仗和硬仗,秦霄这也是量才取用然后向皇帝进谏的。
皇帝车驾在榆关逗留了一两天。秦霄在虎骑师当中选了一千人做皇帝侍驾和开路先锋,加上邢长风率领的五百天兵。一起作为皇帝御前侍卫护送去一路长安。李隆基在军队里混了这么一段时间,看似也比较喜欢军旅中的一些气象和习惯。大部份的时间都是亲自骑马奔腾,也没有大打排场的鼓躁而行,只是一路轻骑奔腾的轻装上阵,行径速度极快。
李隆基也想早些回长安处理国政,于是一路没有太多停留。甚至有些州县出迎的排场也扑了空,皇帝车驾直接绕着道儿跑了过去。
出榆关,到幽州,离辽东,到了河北,正到了九月鹰飞的时节。
每年的这个时候,大唐北方的边境总是处处飘起狼烟,刀兵四起。
可是今年,却是出奇的安静。只见到大唐的雄兵在边关威风赫赫的练兵讲武,边关线内的大唐百姓们高枕无忧的收割着秋天地果实。
李隆基和秦霄取道太行山,途经了并州和璐州,到后来李隆基自己也干脆换成了一身铠甲。一路人马不露形迹也不招摇的过了黄河,到了东都洛阳之外。
直到这时,李隆基才长长的吁了一口气,对秦霄说道:“不容易啊!从新罗到东都,可是有好几千里地。我们也走了一两个月了。眼看着就要到关内了,激动么?”
“还行。”
秦霄笑了一笑,却掩饰不住内心地激动,对李隆基说道:“别的没什么,我现在特别想回家泡到那个大澡池里,将这一身酸臭洗个干净!”
“我很好奇啊!”
李隆基坏笑起来,轻声说道:“你回家后地第一夜,会让哪个女人侍寝呢?”
“咳,这个……”
秦霄故作一本正经目不斜视的说道:“当然是李持月了!”
“虚伪!”
李隆基大声笑骂起来,拍着马儿朝前奔去:“快走吧!家中的美人儿,可都等得不耐烦喽!”
秦霄也哈哈的笑了起来,拍马跟了上去。千余骑跟在他们身后,健步飞腾。宽宽的官道之上,行人车马全都十分自觉地退避三舍,一路畅通无阻。
东都,洛阳!
当年,还有一个名字叫‘神都’!
秦霄心中感叹道:洛阳啊,一如昔日的壮观磅礴!这里埋葬着我地恩师,我秦霄来到大唐后最大的恩人;有一代女皇武则天建起的明堂和白马寺,曾经是中华的首都;曾经在一个大雪纷飞的日子里,见证过我和上官婉儿的离别……多少传奇多少故事,都宛如沧海一粟,却又历历在目。
离洛阳近了,李隆基却取了小道没有经过洛阳城。他想一口气赶到长安,不想在洛阳多作停留。秦霄明白他的用意。要是知道了皇帝到了东部,长安的禁卫军、王公大臣之类的人又要迎驾跑到五百多里外的东都来。李隆基眼下也和秦霄一样归心似箭了,那样一闹,还不知道要什么时候才能回到长安。
三日以后,长安城外十里道亭驿站。
李隆基和秦霄纷纷勒住了马,秋高气爽,此时已经能够看到长安城的轮廓。
二人相视一笑,纷纷轻松的吁了一口气。
终于到家了!
长安!秦霄不由得一笑。心中暗道:每次离开这里,再回到这里,总是有着不同的感慨。第一次踏进长安的朱雀大道地时候,我还是个十足的愣头青,就在那一次,我遇到了李隆基……十年来,我几经沉浮几经兴衰,在这个盛世的都城里,留下了太多的故事,太多的辛酸和感动。太多的幸福和快乐。我的人生,注定了要在这里演绎,永远也无法与它割断联系。当我远在冷月边关的时候,曾无数次梦到这座消失在历史中、却深印在我脑海里的大唐都城!这里,有我的梦,我地爱,我的恨,我的一切!
宛如梦幻!
瑰丽长安。巍巍长安,我又见到你了么?
李隆基侧眼看了秦霄一眼,淡然笑道:“你知道你现在像什么吗?”
秦霄笑:“什么?”
“乡巴佬进城。呵呵!”
李隆基笑道:“当年你狠心离我而去的时候,有没有想过会有一天。再被我拎回来呢?”
“说得这么难听,哎呀,受不了。起鸡皮疙瘩了!”
秦霄大笑起来,突然却一愣:“咦。怎么回事?”
前方道途之上,突然涌现出了一大批军队。全是骑兵。每人举着黄艳艳地龙旗幡帆,正朝秦霄等人奔来。
李隆基笑道:“看来,皇城御率司的消息挺灵通的,知道我已经快到长安了——我的好大哥宋王,排出阵势来迎接我们了。”
“皇城御率司……”
秦霄沧桑一笑,轻声说道:“多熟悉的名字!”
来地兵马看来数量还不少,至少有万人,看来不只皇城御率司,连南衙上番的禁军也跟着一起来了。长安城外巨大的空地上,正涌来了大批的军队,有条不妥地组成了一个个巨大的方阵,旌旗整齐,衣甲光鲜,耀眼夺目。
领着头一员将军,手执一面黄色‘唐’字龙旗奔到了李隆基面前,翻身拜倒大声道:“陛下,末将田珍奉皇城御率司大都督之命,恭迎陛下与辽阳王进京!请陛下更换龙袍!”
“不必了!”
李隆基坐在马上,将手一挥大气的说道:“朕今日就穿着这副铠甲,骑着马进京。田将军,你在前开道!”
田珍微微一愣,但马上应道:“末将遵旨!”
站起身来后,忍不住仰头看了一眼坐在马上的秦霄,对他一笑,抱拳道:“末将拜见辽阳王!”
“别来无恙!”
秦霄开心的微笑。田珍,有些年头没见了,还像当年一样地几乎没有什么改变。旧友相见,自然亲热,而且田珍还是和他和李嗣业一起同期的武举三甲,也是一起经历过风浪血雨地。如今他混得还不错,到了南衙当都督。
那些士兵的后面,就跟着百官。田珍转过身来,大声道:“恭迎吾皇万岁、辽阳王千岁,进京!”
李隆基哈哈大笑:“说得好!——辽阳王,朕今日要与你按辔同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