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盛唐风流武状元-第40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某在大理寺,算来你还曾是我的顶头上司。若有事情,不妨直说。”
姚崇微微一笑:“不知大都督家中,说话是否方便?”
看来还是重要地事情哦?秦霄暗自一想,起身说道:“有间琴室,很是清雅。二位大人不妨微移贵步,到室中一叙。”
姚崇和宋璟相视一笑:“甚好。如此便叨扰大都督了。”
三人来到琴室里坐下,秦霄疑惑道:“二位大人专程来访,定然是有重要的事情。不知是什么事情,既是重要又要保密的呢?”
宋璟抚了抚飘洒的须髯,微笑说道:“大都督也是精细之人,我们也就不兜圈子了。其实我们二人,是在太子殿下那里讨了旨意,再来见大都督的。”
秦霄一皱眉:“太子?”
心下道:这个家伙,又想搞什么?上次要整治吏治被我泼了冷水,这次派两个老臣来,又想玩什么花样呢?
姚崇道:“其实就是跟大都督今日查封金仙观与大慈恩寺有关。”
秦霄哂然一笑:“果然如此。我就知道,这些事情太子看到后,定然会有些蠢蠢欲动坐不住。”
姚崇和宋璟也呵呵的轻笑起来,姚崇说道:“大都督将整件事情都办得极是漂亮,太子知道后非常的兴奋。若不是为了避嫌,太子今日就准备到大都督府上,来与大都督拍手相庆的。殿下托我们两个,转达他的好心情和对大都督的赞叹,呵呵!”
秦霄笑了笑:“这些都不必说了,姚大人还是说正事吧。”
“嗯,好。”
姚崇点了点头,声调悠长的说道:“这一次大都督雷霆万钧的整治了皇家道观和寺庙,实在是大快人心。可是整个长安城里,类似的道观也还有不少。虽然从此以后会有所收敛,但毕竟还需要根治。”
秦霄挑嘴笑了笑:“看来,又是太子想出了馊主意了。整治吏治不行,就整治佛道二门对么?我扔下一颗石子,他就要弄起圈圈的波浪来?”
姚崇宋璟相视一笑:“正是!”
第五卷 飞龙在天 第334章 明哲保身
 更新时间:2009…2…13 22:28:18 本章字数:5402
秦霄站起了身来,度了两下步子,说道:“佛、道两家,自大唐开国之日起,日渐鼎盛。不仅如此,其他的外来宗教也是四下雀起。二位大人若是想整治佛道,必然是牵一发而动全身哪!”
姚崇目光炯炯:“大都督所言甚是。其实佛与道,本身并没有什么不妥,皆是导人向善。我所说的整治佛道,也仅限于整治一些寺院道观里的某些不合理风气。”
“哦?”
秦霄坐了下来:“不妨细细说来听听。”
姚崇说道:“大都督一般不上早朝,对朝中的一些琐碎的事情可能知之不详。前些日子,华山之东的黄河一带闹蝗灾,闹得人心惶惶,眼看着今年的收成就要没了指望,大量的粮食就要被蝗虫吞食的一干二净了。”
“后来呢?”
秦霄被勾起了一些兴趣。蝗灾,在古代的这种经济条件下,对于以农业为本的中原浩土来说,就是一场不小的灾难了。
姚崇有些郁闷的说道:“一些州县的官员,只知道死抠书本迷信于流言不懂得变通,认为蝗灾是天灾,非人力所能及。于是就在蝗虫啃食庄稼的地方,大摆香烛,请来道士和尚做法事,以求感化上苍,让蝗灾退去。”
“哈!”
秦霄不由得冷笑一声:“还有这等蠢货?”
姚崇和宋璟同时一愣:“大都督也认为,这不是天灾,应该人力救灾么?”
“那是当然了,还用说么?”
秦霄连声道:“蝗灾就是蝗灾,跟别的会有什么关系?”
姚崇顿时如同遇到知己,兴奋说道:“姚某也是这般认为!可是那些和尚道士们说,这是天降灾难,意旨天下多事、朝廷施政无方。这不前几天,皇帝还亲自祭祀北郊,企求天公恕罪退去蝗灾。大都督当时也在场参加了吧?”
“哦。去是去了,可是开小差,没注意皇帝说了些什么。”
秦霄自嘲的笑道:“当时就想着成亲进洞房呢。”
姚崇和宋璟都呵呵的笑了起来,宋璟说道:“说来惭愧。宋某当初也深信蝗虫应了神鬼之说。是因为朝廷多事,天下不宁所引起的。
后来听姚大人细说,才算是醒悟了过来。朝廷应该下旨。严令各州县捕灭蝗灾、抢救庄稼。不然今年山东这一带,就真的颗粒无收了!如此一来,流民失所。又将成为国之大患。““嗯,这不挺好的么。莫非皇帝不准?”
秦霄有些疑惑的皱起眉头来:“还有什么人掣肘?”
姚崇无奈的笑了笑:“还不是今天被大都督处决的那个妖道史崇玄?他在皇帝面前,一力地鼓吹什么天相、九宫、紫微斗数之流。姚某对这些不是太了解,可我只知道,若再不采取一些措施来抢救庄稼,今年山东一带肯定饥殍遍野一片惨景。”
“是这道理。”
秦霄的脑子里飞快的转动了几下。不由得微笑起来:“于是二位大人也认为,眼下是个极好的时机。借以整治佛道二门是么?”
“正是。”
宋璟微笑起来:“史崇玄鼓吹妖法邪说,眼下被大都督揭穿了丑行,正好让世人唾骂。皇帝和朝中百官,对他也就失去了信任,同时,对他以前所鼓吹地那些东西,也自然产生地怀疑。如此一来,不仅可以奉劝皇帝下令捕杀蝗虫,还可以整顿佛道二门。”
“具体怎么治呢?”
秦霄疑惑道:“不会都要封观封寺,抓光僧尼道士吧,这样似乎不太可行。”
“自然不是。”
姚崇说道:“信佛信道,本是无可厚非的。以佛教来说,自太宗朝起,佛法大盛。玄奘取来真经,是以传下大乘佛教,一时间佛教宗派纷纷林立,如净土宗、天台宗、华严宗、禅宗等逐渐形成,要想根除之,既不现实,也不是什么好事。只是这些年来,各任皇帝都大修佛寺、道观,不仅大肆铺张,还动辄上万徭役,民众不堪重负。若仅仅如此,也便罢了,毕竟我大唐国力还算雄厚,支撑得起。可是大都督,你可知道一些佛寺暗底里的事情?”
秦霄当真不是太清楚,他生平就不太喜欢进什么佛寺道观,不由得疑惑道:“什么事情?莫非家家寺院都像大慈恩寺一样,既贪赃枉法又淫乱无道?”
“那倒是不至如。”
姚崇连连摆手:“像惠范那样地淫僧,毕竟是少数。许多僧院的大僧,也的确是参佛有成地得道高僧。只不过,我大唐律法,对于佛教太过纵容。比喻说,一家之中,若有一人出家为僧为尼,则全家免交租赋和免服徭役。”
“嗯,这个我倒是知道。”
秦霄点头道:“其实说起来,我对这个也有那么一点反感。剃个光头就不用交赋税、服徭役了,反而还要别的人来养,是有那么点过分。”
姚崇连连说道:“是啊!如此一来,许多寺院里,就出现了挂名地僧尼。只要打通一些关节,跟寺院里的长老住持们关系处理得好了,就能有个僧尼的名头。这样一来,不管是什么样的人,非但可以免税赋徭役,还可以躲避或减轻所受的刑罚。其实修佛修道本是导人向善,偏偏成全了许多不法之徒,犯事之后跑到寺院里一剃度,有长老寺院撑腰,地方地州县衙门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任之逍遥法外了。”
秦霄不由得皱起了眉头:“照这么说来,还真的形成了社会问题了?”
“社会问题?”
姚崇和宋璟疑惑地对视一眼,虽然听不太懂这个词的意思,但也算是勉强理解了下来。
姚崇继续说道:“若天下人都如大都督这般办事雷厉风行,也少得许多烦恼了。就比如姚某现在所说的整治各类宗教信徒,若是多几个像大都督这样的人出面主持,定然事半功倍!”
“呵,呵呵!”
秦霄不由得笑了起来:“我明白你们的意思了。二位大人是想秦霄,借这次史崇玄和惠范之事,向皇帝提出整治佛道二门的信徒?”
“不错!”
宋璟毫不避讳的直接说道:“大都督现在虽然未能直接参政议事,但是说出来的话也是掷地有声,极有份量的。皇帝和满朝文武没理由不听进耳朵里仔细思量。而且眼下正好办了史崇玄和惠范,就可以做一个极好的例证,说明整治佛道寺院信徒的必要。刚才姚大人已经说了,佛门寺院中。挂名地僧尼何其多。这些人不仅不交租赋、不服徭役。还要国库支出银两来供养。同时,也让一批不法之徒钻了空子,借以逍遥法外。以致刑罚司法混乱。并且,现在的佛堂寺院,无不追求奢华壮丽。修缘寺院铸造金身,动辄万贯。这些都是一笔巨大的开销。我大唐若是真有这般巨富还自罢了,可是目下则是国家多事,银库渐空府无存粮,民生萧条无力承担。若是任由这种风气再继续吹下去,无疑是大唐一个沉重的包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