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生随死殉-第21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过关之后,卫戍军浩浩荡荡的护卫队伍逶迤而行,谢茂命朱雨打起车帘,看着车窗之外熟悉的雄山峻岭,想着前世这也是衣飞石曾耗尽了心血才打下来的地方。
  这时候一身蟠龙王袍的谢范气呼呼地登上天子马车,进来就抱怨:“温承嗣这小子!犯刁!他就是故意的!”
  “六兄,喝茶。”谢茂失笑,示意朱雨放下车帘,给谢范让了一盏热茶。
  他当然知道温承嗣是故意的。
  若说温承嗣突然发现大股部队出现,怀疑来历,这是很正常的反应。
  毕竟灭陈之战才结束不久,谁也不知道陈地心向故国的遗民有多少,若有声望绝高之人登高一呼,未必不能纠集成众。温承嗣既然奉命守关,谨慎小心一些,本是该当褒奖的行径。
  然而,卫戍军装备精良,训练有素,军姿风貌绝非亡国流民可比。温承嗣只要派探子到卫戍军阵前查看一番,就该知道这绝对是谢朝自己的军队。更何况,谢范手里拿的不仅有卫戍军的勘合,还有皇帝巡幸时使用的天子行移,随行仪仗,怎么也不可能出现无法确认身份的情况。
  “陛下,这温承嗣心思叵测,依臣所见,不若连夜行军直奔海陵县。”
  这温承嗣在进关时就敢这么挑衅皇帝,谢范实在没理由相信天从镇驻军的忠诚度。
  他所带的卫戍军虽骑着马,可也只是骑在马背上的步兵,且对地形不甚熟悉。温承嗣这一万驻军里七千都是西北军最精锐的骑兵,又在天从镇驻守了快半年。真打起来了,卫戍军会十分吃力。
  “咬人的狗不叫。”
  谢茂不信温承嗣真敢怎么样。
  一个守关将军,手底下就一万个兵,就敢杀皇帝?杀了之后怎么办呢?根本立不住。
  再者说了,换了他谢茂想杀人,肯定会事先谦恭讨好以骄敌,哪有故意挑衅把人惹毛,让人生起戒心之后再动手的道理?
  见谢范欲言又止,他想了想,觉得自己在军事上还是得听从专业人士的意见。
  “行吧,今夜不扎营了,直接去海陵。”
  海陵县是距离天从镇最近的县治,原住民不多,本是陈朝守关军安置家眷的地方,陈灭之后,县城里的百姓多数逃亡,没剩下几户人家。如今陈地西十一郡都没有建府,也就没有官衙安民,一应民务全部由驻守各地的西北军代管——自然是管得乱七八糟。
  三万卫戍军浩浩荡荡地开进海陵县,把能占的地方都占了。
  营盘扎下之后,谢范在东南西北四方都放了探哨,一层一层严防死守,委实是不放心。若非皇帝的目的地就是天从镇,他简直都想建议皇帝有多远走多远。
  三万人的营盘陆续扎稳之后,又是一日天黑。
  营盘就扎在海陵县内的葫山之上,居高临下,恰好能俯视大半个海陵县的地形。
  谢茂披着斗篷,带着粮食公司的几个管事,在朗月之下远望海陵县。
  粮食公司的大管事邓二宝提着灯,兴奋地说:“西北两处有峻岭环绕,南面临江,东边还算开阔,徐老选的好地方!那处建晒谷场,庄内凿水路输送粮食,山阳处建屋舍……”
  谢茂和徐屈则在另一边。
  “上元节后,朝廷差遣来建府的官员就该陆续到了。”
  外边比较冷,谢茂披着大氅也没停下脚步,运动让他保持源源不断的热量,略显得喘,“在内地,府衙与守备的关系也不见得多融洽。朕在海陵封庄耕种,勉强隔住天从镇与天京府的冲突,这道理,徐卿明白?”
  在军镇内封庄耕种是谢茂推广种植神仙种的策略,同样也是他稳定陈地不出乱子的策略。
  西北军横行多年,新近又有灭陈之功,衣飞石固然低调谦逊无比,他手底下的兵卒可不一样。
  谢茂从进入襄州之后,一路所见所闻,都不是他前世所见的情状。毕竟,前世衣飞石是被谢茂从泥土里挖出来的,这一世的衣飞石就没从云端掉下来过。
  试想,在长青城中,衣飞石的西北军就敢和皇帝御卫别苗头,朝廷派来几个文弱书生,能被这群兵痞子看在眼里么?他们在西北横行霸道惯了,真犯了国法,撑死了带着几个幕僚、家丁的文官又能把他们怎么办?上书朝廷弹劾骂娘?事事都要京城做主评理?
  尤其这里还是刚刚才被并入舆图的陈地,一个弄不好,朝廷在此就会腹背受敌。
  这个被谢茂弄出来的“粮食公司”不代表朝廷却代表着皇帝,其主体员工更是由西北军的退伍伤残老卒组成,很大程度上可以充当朝廷与西北驻军之间的润滑剂。
  原本这个意思搁在那里,粮庄建成之后,效果自然而然就有了。偏偏昨天入关时,守关将军温承嗣表现得太过桀骜,谢茂不清楚这个温承嗣是个什么来历,不得不多叮嘱徐屈一句。
  如今能在西北领兵掌权的,多半都是衣飞石的心腹,西北军出了问题,衣飞石必然获罪。
  谢茂不想发生什么难堪的事情,难得一回刻意提醒。
  徐屈接过朱雨手里提着的灯笼,很熟练狗腿地扶了皇帝一把,把所有人都甩在了身后,方才小声说:“陛下,您放心,温承嗣是给督帅牵过马的,正经最心腹之人。小、草……嗐,”
  他想了几个谦称都不对,皇帝已经给他复了爵位,他现在也能称臣了。
  “臣昨儿见他说了,这不正配合督帅收拾白家吗?昨儿就是故意找茬,让您赶紧到海陵安置,那边要使诈。”
  “这一路上臣也没找着机会上禀……”
  徐屈提着灯笼扶着皇帝,拍胸脯打包票,“有臣这帮老兄弟在,那小子不敢作怪。”
  衣飞石自从离开长青城之后就没消息回来,谢茂都不知道他在哪里。
  这会儿突然听说温承嗣在配合衣飞石整饬西河三郡的世家势力,居然是在这么一个场合,从这么一个渠道,谢茂都不知道心里是个什么滋味。
  别人都知道你在哪里,朕却不知道,朕还是你的陛下吗?
  ——这醋吃得有点幼稚,谢茂酸了一会儿就觉好笑,挥挥手也就过去了。
  ※
  次日,粮食公司的管事与徐屈带着一帮老卒,在海陵县内各处实地考察,就照着稷下庄的经验,火速开始在海陵县封庄募民。
  按道理说,春耕而已,派出徐屈与粮食公司几个管事,就完全可以办好了。
  谢茂身为皇帝,带着三万卫戍军到处跑,这三万卫戍军还没什么屁用,整天就是里三层外三层地开道、扎营、拔营、行军,这沿途的吃喝嚼用与补给,算下来就是一笔天文数字。
  他这样不惜劳师动众,亲自到实地督视,主要是因为徐屈押运来的这一批谷种数量太多,他根本没法儿一一亲自督视进化过程,只能亲自到地里盯着。
  一旦发现播种之后有任何不妥之处,他立刻就能描补。
  进化后的谷种种植条件非常宽泛,耐寒也耐暑,春耕不必抢时,谢茂有足够的时间,把定下来封庄耕种的八个军镇都跑上一遍。往外推广的第一次耕种十分重要,不能出半分纰漏,所以,哪怕谢茂明知道自己带着三万卫戍军跑一趟十分地劳师动众,他还是得亲自跑。
  前期整地建庄的琐事当然不必皇帝挂心,底下人在忙碌,谢茂就懒洋洋地窝在御帐中烤火。
  等了两日,徐屈带来的老卒把海陵县进行了粗略的封庄布防之后,邓二宝就来请示播种。
  邓二宝是最先负责培植进化稻谷的佃仆之一,也是世上最熟悉神仙种的数人之一,他也知道皇帝急着赶场跑下一个军镇,保密条件勉强成熟之后,他就来请示播种了。
  谢茂也唯有在此事上绝不弱鸡,准许播种之后,次日下午他就跟着下田去了。
  这会儿地都没有化冻,锄头敲下去都震手,别说人,牛都没法儿犁地。粮食公司的老员工神色镇静地把谷种抛洒在圈好的冻土之上,刚从襄州和长青城退下来的老兵伤卒新员工则个个目瞪口呆:地都没犁,直接往冻土上摔?这能发芽?这能养得活?
  老员工就给新员工递了锄头:“实在心里不踏实,拿锄头把土刨一刨,刨了再洒。”
  看着辛辛苦苦在冻土上刨地的傻逼后辈们,老员工悠闲地点起烟枪,吧嗒吧嗒吸一口,随手将饱满圆润的神仙种洒在地上,目光则如鹰隼般锐利地瞄向远处——这是在稷下庄养成的习惯。
  种地根本不必操心,操心的一直都是如何守住稻种的秘密。
  远远地看见几个人簇拥着身披大氅的皇帝走来,在稷下庄生活的老员工都赶紧整理衣饰,抽烟的灭了烟,叉着腿的双脚并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