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桃色皇后-第13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随着继续一路前行,路边的建筑,越来越证实她的想法,穿着官服的人竟然也是越来越多。每座衙门之前,都有一堆堆的官员聚集着。

    这里是大宋王朝的核心所在,不同于皇帝后宫,这里是皇帝与大臣议政的地方,汴京里最内的城墙,就是宫城,它的里面还有一个百姓们熟知的名字,叫做大内。寻常是不允许女子进入的,就连赵如烟也是第一次来。

    她不明白王有才为何不将她直接带入后宫,面见父皇,而选择带她从这里进宫。

    尽管如此,她那双晶莹剔透的水眸中依旧有着骄傲。不管前方等待她的是什么,她都选择:坦然面对。

    大宋的皇宫,东有东华门,西有西华门,南有朱雀门,北有玄武门。赵如烟坐在马车里,不知道自己进的是什么门,但只见宫城巍峨,殿宇雄伟壮观。

    马车停下后,从叫做宣德楼的一个侧门进入,王有才一路上战战兢兢的样子,仿佛在大内每走上一步皆是如履薄冰,态度甚是恭敬,大有知礼守礼官员之典雅风范。

    赵如烟亦步亦趋地跟着,模样坦荡,昂首挺胸。

    她倒要看看,回到大宋的皇宫,王有才还能使出什么诡计?!

    就这样两人一直走了近一个时辰,王有才终于在一个宫殿外面远远地停下脚步。

    赵如烟抬眼一望,只见一块竖匾上写着三个大字:崇政殿。

    崇政殿?那不就是金銮殿吗?它是皇宫的正殿,是她父皇日常临朝理政之处,王有才真的会把她带去见她父皇?

    见到二人,一个身着绿袍、头戴三梁冠的男人立刻走了过来,王有才连忙躬身施礼,这个男子应该就是王有才口中的孙大人。

    这位孙大人是一派严肃,抬手示意他停在那里,不要再上前。

    对赵如烟也只是简单的行了个礼,便让她跟他一起步入殿内。

    此时正是上朝十分,这金銮殿里的文武官员数以百计,全部都是紫袍或红袍,而且几乎每个人都佩着金鱼袋或者银鱼袋,看来能上到这里的官员每一个都至少是六品以上,大宋的勋贵们已是尽集于此。

    沿着殿前的台阶拾阶而上,进入大殿后,便听见带她进去的孙大人跪地拜首:“两浙知州孙尧杨拜见陛下,恭请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龙椅上端坐一人,头带衮冕,身穿淡黄色衮龙袍,脸色略显苍白,双目深陷,看起来似乎有些精神疲惫。无须多言,任何人都知道他的身份,皇帝赵光义。

    赵如烟正想跟父皇行礼,突然金殿之上,还有一个人不能不引起她的注意。

    此人正站立在文武百官的前方,看起来刚刚正在呈奏表文,此时也跟随着殿内所有人的目光一起,打量着走进大殿跪倒在地的赵如烟。

    他约莫有四十多岁,身着紫袍玉带,腰佩金鱼袋,炯炯的目光,似乎透着精明强干。然而不需细看,便能够轻易看到此人眼底闪烁的沉鸷,威严中透着格外的峻厉。

    他的脸上带着年长者的世故、为官多年的专横,看到她,他的目光更冷峭,嘴角更是逼出带着残忍的冷笑。

    赵如烟心下一惊,此人不是潘太师吗?

    难道两浙知州孙尧杨孙大人是潘太师的人,那个王有才是孙大人的属官,他们都是受了潘太师的命令,才奉命将她带回大宋?

    也就是说,将她从大辽带回大宋的,不是别人,正是潘太师。

    可是潘太师会有那么好心吗?当年他的儿子潘涛,可是死在她跟杨玉的手上,他突然派人将她从大辽带回来,恐怕目的不可能只是救她讨好她父皇那么简单。

    接下来潘太师跟孙大人之间的对话,立刻验证了她的猜测。

    潘太师冷冷地叫道:“孙尧杨!”

    那名中年男子立刻躬身施礼:“下官在!”

    潘太师凝睇着她的眼神更冷,精湛的语气,甚是简明扼要:“念!”

    孙尧杨一拜:“下官遵旨!”

    打开手中长长的上奏表文,他开始朗声宣读。

    赵如烟澄亮的眼眸,仰头看着孙尧杨的那张嘴开开合合,表文冗长,让这个男人直说得口沫横飞。

    她知道,这位孙尧杨孙大人,费尽心机不远万里派下属王有才将她从大辽“救回”大宋的答案,终于就要在现在这个时刻,即将在表文中揭晓。

    听着听着,血色渐渐从她美丽的脸庞上褪净,洁白纤细的手握成拳头,握得很紧,指尖甚至深深地陷入了掌心,几乎要将幼嫩的皮肤刺出血来……

    就像是陡然被丢进了冰冷的水中一般,赵如烟不由自主地剧烈颤抖着,她想要保持冷静,但是无数的不安和愤怒一起狂涌上心头,让她的手甚至是她的身体,都在不断不断地颤抖……

    孙尧杨上奏的表文冗长而又艰涩,但是大致上的意思赵如烟还是听明白了。

    表文的意思是说,大宋自开国以来,兵力强盛,一直让它国忌惮,但由于幽云十六州恰好处于大宋与其他几国交界之处,战略位置极其重要,自古以来就为兵家必争之地。

    大宋原是派有重兵把守。而当初,辽人之所以入侵成功,就是因了她这个祸国殃民的妖女公主。

    现已查明,她不守妇道,起心动念,狐媚辽国的太子跟北院大王,孽造恶因,通敌卖国,致使辽人为了抢夺她,铁蹄进攻大宋,使得大宋损失三座城池,怨声载道,民不聊生。而她却在辽国每日挥霍糜烂,纵情声色,跟辽国大王和太子饮酒作乐。

    这种祸国殃民的公主,实为娼妓荡妇,大逆不忠,铁证如山。

    听着孙尧杨最后的几句话,赵如烟已由先前的全身颤抖到极致木然。

    “大宋公主赵如烟,妄佞狂悖,十恶不赦,通敌叛国。想我朗清中华,岂容此狂诞之女滥侧之?臣与公主,素无嫌怨,但法纪所关,何敢徇私枉法,隐遁不言?祈我主明君对其严加议处,以为狂妄不敬妄图亡我江山者之戒。臣合拟将其凌迟,押赴市曹中,剐一百二十刀处死。”

    通敌叛国,凌迟处死?!

    赵如烟只觉得脑袋一阵眩晕,事情的发展是那么那么的突然,突然到即便再给她一万次的机会,她也不会想到这样一个结果。

    她心心念念想要回到的大宋,竟然将她这个可怜的被掳劫至大辽的公主,颠倒是非的说成是她‘媚惑辽主,通敌叛国’?

    天理何在,王法何存?

    赵如烟没有办法思考,心里却清楚的知道,潘太师一行人,正在一手将她推向绝望的深渊。

    他们似乎早就下定了决心,打定了主意,要让这世上所有的冤屈、所有的厄运、所有的悲惨,统统都降临在她的身上,不管她怎么努力,也休想挣脱。

    大殿上有无数道凌厉怨恨的目光射向了赵如烟,仿佛大宋屡屡被辽人掠夺侵占的国土,仿佛大宋这些年所有的苦难,全都应该归罪于赵如烟。

    青竹蛇儿口,黄蜂尾上针。

    潘太师一挥袍袖,声音正义凛然:“皇上,公主德行有失,伤风败俗,罪孽深重,败国、败家、败亲、败本、败行之败类,实乃国之大不幸!民之大不幸!还请皇上立即下令将公主凌迟处死!”

    话音刚落,左列的大臣们声音此起彼伏,虽然半点也不齐整,意见却高度一致:“恳请万岁处死公主!”

    “天网恢恢!”

    “掌善司恶!”

    “公主犯法应与庶民同罪!”

    “举头三尺有青天。人可欺,天不可欺。”

    “天理昭昭!”

    百官们摇头晃脑,齐声相应。

    从来没见死气沉沉、令人大气儿都不敢出的金銮殿,像今天这么热闹过。

    左侧的官员们应受潘太师的指使,意见高度的一致,全都是要处死赵如烟。

    给她定了个‘媚惑辽主,通敌叛国’的帽子,好像辽人打来了,大宋之所以兵败垂成,全是因为她这个祸水公主。

    一时间,她倒成了众矢之的了。

    殿上的赵光义,眸光深邃,一瞬不瞬的盯着赵如烟,一股从他的心中燃起的熊熊怒火,一路蔓延,一直到达眼中,即将爆发。

    赵如烟知道父皇定是听进了一部分谗言,毕竟潘太师在朝中的地位,在他父皇心目中的位置不容小觑,而她又只是一个挂名的公主,并非赵光义所亲生。

    不管此等谣言,赵光义是信也好,不信也罢,将她出卖换取群臣的支持,和一代明主的美名,也不是没有可能的事。

    她心里清楚,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